第18章 召見(上)

原本高強還想要和盧俊義好好算一算賬,只是經過張青這麼一鬧,全沒了半點興致,況且盧俊義和他之間,到底恩怨如何,也實在難說的很。環顧大帳,高強忽然道:“小乙,盧員外的事,交給你處置便了。”

此刻帳中除了高強,也只有許貫忠對於燕青和盧俊義之間的關係瞭解較深,當日隨同高強一起北上大名府的諸人之中,魯智深在二龍山作住持逍遙快活,林沖在京師享他的溫柔鄉清福,楊志陸謙都是帶兵在青州地面駐紮,不曾從徵。因此高強此言一出,大半將佐都不解其意。

旁人也還罷了,劉琦年輕氣盛,對燕青的身份也不大了了,只知道是東南應奉局提舉,原先卻是高強的家僮,此時燕青偏偏還是一副僮僕打扮,幾樣加起來,劉琦哪裡將他放在眼裡?不免揚聲道:“青州相公,那盧俊義統領千餘馬賊,乃是本朝少有的巨寇,賴相公神算,將士用命,纔將他擒獲。此乃大功一件,當上奏朝廷,明正典刑,豈可付之一倖臣?”說着睨視了燕青一眼←劉家是西軍世代將門,劉琦又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血氣方剛,放起炮來衝的很,全不顧旁人的臉面。

高強聽的也不大高興,心說什麼叫倖臣?本衙內安身立命,靠的就是這倖臣二字,自己和燕青這幾年來忙忙碌碌,爲大宋江山可沒少操心,滿朝文武不見得有幾個人就功勞大過我的。倖臣便如何?轉念一想,道理是這麼個道理,解說起來可就費勁了,何況上嘴脣一打下嘴脣,人家也未必真個放在心上,人地思想這玩意,還是用事實去慢慢改變得好,說不得。

“賢弟不可如此,盧俊義此人干係重大。不比尋常盜賊,小乙曾得我指令,深明其中厲害,叫他處置最是合適不過。”情緒不高。懶得廢話,高強對劉琦支吾了兩句,拂袖便去,臨走前不忘丟個眼色與韓世忠,叫他安撫好劉琦。

自始至終,燕青不發一言。臉上表情也沒多大變化,好似他人口中的事與他毫無干系一般。直到此時,他才緩緩站了起來,低下頭看了看身上的裝束,將那身青衣一彈,忽然笑了笑,若無其事地出帳去了。

這一夜並無事故,飛虎峪大營經歷着大戰之後的平靜±者的收殮,傷者的安頓,軍前功過的文簿處理,一切都照常進行。而燕青,則在關押盧俊義的小帳中呆了整整一晚。

次日天明,高強被親兵請到了這座單獨關押着盧俊義的小帳之中。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具冰冷的屍體,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河北玉盧俊義,就靜靜地躺在氈上,屍骨已寒。

沉默片刻,他將目光轉向燕青:“他……說了什麼?”

燕青微微低着頭:“說了些事,也不打緊,有句話是交代給衙內的,說很佩服衙內,並沒有仗勢欺他。”言下之意。其餘的事和高強也沒多大關係了。

高強哼了聲,也曉得燕青和盧俊義之間。這恩怨糾纏,恐怕沒什麼人能搞清楚,而自己爲了燕青這個難得的人才,能做到這個份上,總算是夠意思了吧?

燕青見高強不說話,停了停,又道:“衙內,盧員外的身後事……”

高強手一擺:“你辦吧,旁人都不妥帖。”所謂好人做到底,這點事情只是小節,難道還指望着“擒斬盧俊義”這點功勞升官發財麼?要認真論起來,大名府遇賊根本就和他這個青州知府沒什麼關係纔對,在官面上說,只是憑空給北京留守樑子美攪擾了一場。

燕青聽高強爽快,二人經事有年,許多話並不必細說,彼此心中也都分明。有主如此,燕青心下也自感動,忽地擡頭道:“衙內,待送盧員外時,小人這身衣衫,也想要一併送了。”

這話說到高強心裡去,燕青這樣的姿態,表示是和過去完全劃清界限了。這麼一個丟開包袱,展翅翱翔的燕小乙,方纔是他所要地人才!

這麼一來,盧俊義就不能算在賊人夥中了,否則他家中偌大一份傢俬,都得充公,高強半點好處也落不着。好在擊潰擒拿盧俊義的,都是高強的親信部下,縱然有人如劉琦這般不大理解,高強略施點手腕,也便平服。

於是一天之後,在率領大軍來援的關勝面前,這一戰就成了這個模樣:梁山賊寇侵擾州縣,飛虎峪官兵在索超帶領下奮力抵禦,賴天子威靈,三軍用命,大獲全勝殺敵數千,格斃賊首晁蓋,諢號托塔天王的,大小匪首十餘員,賊寇不逞而退,河北匪患爲之一清,百姓父老額手稱慶雲雲。赴戰之時,尚有青州知府高強,因赴大名府觀賞上元燈會,適逢其會,亦從旁協助,另有凌州鄉勇曾氏,勇於公義,奮身殺賊雲。

這等官樣文章,高強現在作起來熟極而流,可謂刀切豆腐兩面光,皆大歡喜。於是整件事最大的得利者就成了打了敗仗的索超,不但敗仗變勝仗,就連格斃晁蓋的功勞都落到他頭上,只是這匪首晁蓋就變成了死於亂軍之中,屍首哪裡找去?

消息傳回大名府,樑子美懸了半天的心這才安了下來,趕緊修了表章,奏稱滄州柴氏子孫柴進,對大宋心懷怨憤,時常結交綠林賊寇,意圖不軌,與上元之夜悍然勾結梁山賊人攻打大名府。賴祖宗神靈庇佑,天子洪福,臣子美督帥士卒,分頭緝捕,生獲柴進之身,格殺賊人數千,餘衆竄至飛虎峪,亦遭殄滅。

表章一上,趙佶亦怒亦喜,怒者柴進前朝子孫,竟敢謀反,罪大難赦,梁山賊寇膽大包天,竟敢公然侵擾州縣,清平世界怎容此魎魎橫行?喜者河北官兵勇悍善戰,賊氛爲之一清,實堪嘉賞。當即下旨,柴進謀逆,本該族誅,念其一人胡爲,族人不知,且太祖曾誓言維護柴氏子孫,故賜其一死,不必暴屍市曹,家產自然是要充公的,可憐柴進死時還頂了這麼個大逆的罪名,卻沒多少人曉得他剛開始入獄的時候,罪名乃是販私鹽;大名府官兵技藝精熟,臨敵向前,忠勇可嘉,皆有賞賜不等。另外,梁山賊人膽大包天,責令州府督領吏士,嚴加防範。

第25章 掛帥第2章 上第12章 審李(上)第9章 餘波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六章 上第9章 弄權第五十一章第35章 武松(下)第十四章第58章 退兵第16章 奇案第9章 姻緣第三十五章第22章 括田(下)第5章 見童(下)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17章 難爲(上)第17章 嚐鮮第17章 拔刀(上)第三章第七十章第23章 災起(下)第七章第17章 難爲(上)第六十章第十一章第五十章第9章 傑肯(下)第五章第六十章第14章 狹路(下)第31章 事後覺第9章 傑肯(下)第25章 開戶(下)第31章 天書(下)第四章 上第35章 奪船第18章 唐猊第九十六章第28章 解勸(下)第34章 下第四章第27章 心痛(上)第7章 變起第18章 三問(下)第3章 邀約第21章 追失(上)第18章 召見(下)第9章 美人第29章 談兵(下)第26章 种師道(下)第27章 欲見第六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58章 退兵第2章 冤案(下)第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十五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17章 夜襲(上)第26章 點將第19章 鐵牛(上)第五十一章第15章 梁山第十章 下第29章 佈局(下)第1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六章第30章 思變(上)第17章 洞燭第2章 時勢第二十六章第十五章第3章 回京(上)第一章第38章 遇險(上)第27章 水軍第33章 詭譎(上)第37章 底定(下)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30章 內事第五章第21章 追失(上)第25章 女真第4章 賊星高俅隨筆第7章 授書(上)第3章 佈局第一章第一章
第25章 掛帥第2章 上第12章 審李(上)第9章 餘波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六章 上第9章 弄權第五十一章第35章 武松(下)第十四章第58章 退兵第16章 奇案第9章 姻緣第三十五章第22章 括田(下)第5章 見童(下)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17章 難爲(上)第17章 嚐鮮第17章 拔刀(上)第三章第七十章第23章 災起(下)第七章第17章 難爲(上)第六十章第十一章第五十章第9章 傑肯(下)第五章第六十章第14章 狹路(下)第31章 事後覺第9章 傑肯(下)第25章 開戶(下)第31章 天書(下)第四章 上第35章 奪船第18章 唐猊第九十六章第28章 解勸(下)第34章 下第四章第27章 心痛(上)第7章 變起第18章 三問(下)第3章 邀約第21章 追失(上)第18章 召見(下)第9章 美人第29章 談兵(下)第26章 种師道(下)第27章 欲見第六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58章 退兵第2章 冤案(下)第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十五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17章 夜襲(上)第26章 點將第19章 鐵牛(上)第五十一章第15章 梁山第十章 下第29章 佈局(下)第1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六章第30章 思變(上)第17章 洞燭第2章 時勢第二十六章第十五章第3章 回京(上)第一章第38章 遇險(上)第27章 水軍第33章 詭譎(上)第37章 底定(下)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30章 內事第五章第21章 追失(上)第25章 女真第4章 賊星高俅隨筆第7章 授書(上)第3章 佈局第一章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