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博覽會(下)

“官家明鑑,面上看來確是如此,只是多了這麼一重轉折,便好勾當。”高強微笑,猶如撥拉着小算盤一樣,“其一,這貨鈔只好在萬國博覽會期間使用,別處用不得,朝廷當劃出場地,好生營建,造他一個大大的花花世界出來,引得人樂而忘返,也顯出今世之太平(順手一記馬屁,惠而不費),這博覽會有貨鈔作底,四方商賈爭利,必定爭相來求,臣便先收一筆進場費,凡欲躋身博覽會之商賈,皆須以財貨向朝廷支請會引,方可進場售賣貨物。”

這是現代大商場最要緊的財源之一,妙就妙在只要你這商場銷售額有保證,衆商家不但掏錢掏的心甘情願,更自覺守口如瓶,外人難得窺見其中玄虛。高強將這些關節一一解說,趙佶拍案叫絕,連稱“卿家果然是理財之聖手也!”

高強沒口子稱謝,續道:“這是其一。其二,博覽會中,朝廷亦可將些官造器物拿出來售賣,例如應奉局供奉宮中的香薰,衣物,還有東城二十八作諸般新奇造作,並御藥局所合良藥等等。此等貨物乃是宮中所用,如今取些殘次之品出來蔫賣於民,也顯得官家與民同樂的恩澤。”他這裡就玩了個馬虎眼,殘次不殘次的,那還不是個說法?只要開了口子,怎麼賣都隨他了。

再者,這時代皇帝地位尊崇,百姓心目中凡是和皇家沾邊的,都是好東西,沒見現代說什麼古董,哪朝哪代皇帝用過的立馬身價暴增麼?以高強的眼光看來,這就是當時的第一大品牌,金不換吶!況且,現在皇家用的東西一大半都是應奉局造的,他自己還是生產廠家,這錢不賺就是傻子了!

趙佶聽他說的漂亮。也是大樂←本是太平皇帝,爲人也甚隨和,一向以親民自詡的,高強這提議正合了他的心意:“甚好,甚好!”這點子要是換在其他朝代,難免有與民爭利的嫌疑,不過宋朝重視商業。並不那麼拘謹,高利貸都放過(青苗錢),哪還在乎這個?只要不是宮裡直接賣東西出來,應奉局賣貨,有什麼打緊。

見皇帝聽的入港。高強趁熱打鐵,拋出了自己的第三道計策:“萬國博覽會雖然只有郊祭之前,但人氣已聚,格局已成,這會場散了可惜,待郊祭之後,朝廷可將此處立爲官市,招徠商賈常駐於此。設一百貨大市。臣以爲,這大市必定爲我大宋東京再添一處勝景!”

“百貨大市?”趙佶想了想,問道:“可是與大相國寺月市,天漢州橋夜市相仿?”

“也相仿,也有不同。”到這時就開始進入半忽悠時段了,高強開始販賣起遠期規劃來:“這百貨大市,既有四方萬國的商賈,諸般珍奇玩物。又有各地名酒飲食,雜耍技藝,人若進到其中,必定終日流連不去。此市一成,身價倍增,周邊亦必人氣匯聚,一鋪難求,因此臣以爲,須得於籌建博覽會之初。便將周邊鋪面街市盡皆收購,統一規整。屆時一一售賣與各路商賈,朝廷可坐收其利。”這只是很初級的房地產增值計劃,高強信手拈來,毫不費力。至於將那百貨大樓的地產拆分成許多份賣給百姓,再以租用的名義收回,這等狠招基本上屬於坑人了,在現代上當的老百姓已經不少,高強也就不打算再讓大宋的老百姓受苦了。

他發揮口才,將這百貨大市的美好遠景一一描述,但見天上掉錢雨,地上出金花,句句皆財源,字字盡珠璣,聽的趙佶是心花怒放,哈哈大笑:“卿家竟有如此之能,真乃社稷之福,朕之能臣也!事不宜遲,卿家速速將此事與蔡公相、樑中書等商議定當,擬個奏本上來,即日便可着手施行。”

高強嚇了一跳,心說關鍵問題還沒說呢!“官家明鑑,此事有諸多精妙之處,臣深恐行之不得其人,反而壞了良法美意,熙豐不遠,前車可鑑吶!”

趙佶立時入耳,他登基以來,處處標榜紹述熙寧元豐的法度,而當時變法的失敗,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主事的人執行出了問題。如今高強又把這話拿出來,趙佶微一沉吟,便道:“此事由卿家所出,處處有精妙過人,旁人縱經解說,胸中也無全豹,行法職事,非卿家莫屬。待此事議定,朕便命卿家爲大名府留守,兼萬國博覽會都大提舉,總掌其事,如何?”

高強心說你要把我劈兩半吶?大名府和東京汴梁隔了近千里路吶!不過一邊是早就定下的職事,通往政事堂的必經之路,另一邊也是責無旁貸,沒有他這後代人的見識,古代人第一次搞這麼高難度的商業運作,不搞砸纔怪了!“臣領旨,謝恩!”

高俅也跟着稱謝,楊戩卻忽然冒了一句出來:“高青州,適才你說的這博覽會,確是妙手,只是原本百官宗室所領的賞賜,並非都要拿來玩樂,若是有人不願花用貨鈔,豈不是令臣下心寒?”

趙佶一愣,這才發現還有這麼個問題,眼睛便望高強。

高強早有準備,便笑道:“此事易與爾,原本這博覽會辦在東京汴梁,而此番受賞之人遍佈天下,這貨鈔總不能發到外任之人處吧?凡不能回京參加博覽會之人,依舊發放恩賞纔是。至於有人不願用貨鈔,也好辦,既有人不願用,也就有人嫌不夠用了,博覽會中設一貨鈔兌換處,許百官宗室並萬民自行算清貨鈔,出入不禁,兩全其美。”

趙佶見高強說地簡潔明白,一派胸有成竹,當下再無異議,就此定案。一面回頭向楊戩道:“楊戩吶,高小卿家這番謀劃,比你那括田之法如何?”

“括田?”這倆字一入耳,高強這眉毛不由得就是一跳:“西城括田所,這可是徽宗朝一樁臭名昭著的惡政啊!如果說,方臘起義是因爲花石綱弄得東南民怨沸騰的話,那兩淮山東的民變就和這個括田所脫不了關係!難道說,就是這個楊戩弄出來的玩意?”

卻見楊戩慌忙遜謝:“高青州理財聖手,下臣如何能及?只是臣心繫國用,庶幾有拾遺補缺之功罷了!”

高強偷眼看趙佶的臉色,好似對這括田所並不怎麼放在心上,也不曉得楊戩到底是怎麼對皇帝說的,這封建帝王時代,皇帝和臣子的信息處於嚴重不對稱狀態,好多事情都是底下辦的壞事,皇帝擔了罵名。想想自己現在已經御封理財聖手,乾脆藉機過問一下這件事:“臣愧負聖恩,卻不知這括田之法,何關國用?”

第67章 相撲第14章 倭銀第三十三章第21章 驚變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九章第10章 意動第9章 弄權第18章 論棒第23章 錢荒(下)第22章 房中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31章 事後覺第4章 智深第34章 戰敗第十二章第九十章第十章 下第15章 夜探(下)第79章 鴻門第19章 殺巧第38章 御筆(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0章 北望第27章 心痛(上)第76章 換酒第15章 梁山第2章 冤案(下)第17章 三問(上)第3章 佈局第四十章第25章 女真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十二章 上第6章 心戰(下)第20章 楊戩(下)第14章 夜探(中)第19章 鐵牛(下)第24章 婚俗第八十一章第六章 上第15章 夜探(下)第27章 淵源(下)第48章 大舉第34章 藏兵(上)第四章第74章 無間第30章 思變(上)第二十六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8章 學術第十一章 下第59章 吳用第三十四章第28章 解勸(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十七章第十七章第2章 上第62章 生死第36章 張榮第63章 參議第74章 無間第32章 戰情第六十四章第49章 沒羽箭第75章 洗錢第四十五章第51章 內線第二十九章第11章 論兵第八章 下第十一章 上第八十八章第16章 奇案第6章 意外(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16章 暗香第五十五章第28章 不見第35章 上第12章 燕京(上)第29章 劉琦(下)第五章 下第6章 奸計第22章 試探第6章 意外(下)第23章 花榮(下)第8章 拔刀第二十二章第35章 動員(下)第27章 心痛(上)第25章 憔悴第14章 掌錢第27章 結盟(上)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5章 齟齬(上)第30章 練兵
第67章 相撲第14章 倭銀第三十三章第21章 驚變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九章第10章 意動第9章 弄權第18章 論棒第23章 錢荒(下)第22章 房中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31章 事後覺第4章 智深第34章 戰敗第十二章第九十章第十章 下第15章 夜探(下)第79章 鴻門第19章 殺巧第38章 御筆(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0章 北望第27章 心痛(上)第76章 換酒第15章 梁山第2章 冤案(下)第17章 三問(上)第3章 佈局第四十章第25章 女真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十二章 上第6章 心戰(下)第20章 楊戩(下)第14章 夜探(中)第19章 鐵牛(下)第24章 婚俗第八十一章第六章 上第15章 夜探(下)第27章 淵源(下)第48章 大舉第34章 藏兵(上)第四章第74章 無間第30章 思變(上)第二十六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8章 學術第十一章 下第59章 吳用第三十四章第28章 解勸(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十七章第十七章第2章 上第62章 生死第36章 張榮第63章 參議第74章 無間第32章 戰情第六十四章第49章 沒羽箭第75章 洗錢第四十五章第51章 內線第二十九章第11章 論兵第八章 下第十一章 上第八十八章第16章 奇案第6章 意外(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16章 暗香第五十五章第28章 不見第35章 上第12章 燕京(上)第29章 劉琦(下)第五章 下第6章 奸計第22章 試探第6章 意外(下)第23章 花榮(下)第8章 拔刀第二十二章第35章 動員(下)第27章 心痛(上)第25章 憔悴第14章 掌錢第27章 結盟(上)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5章 齟齬(上)第30章 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