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內線

公孫勝自然不是真的有妖法——或者什麼五雷天心正法,雖然高強給宋江的天書裡用了一些從仙俠小說裡看來的理論,不過公孫勝若是真的腦子壞掉照着去練的話,練到他變成亡靈都不會進入元嬰期。

不過,不會真東西,不代表不會玩戲法,在這方面,我國古代的道士們有着極爲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理論支撐,公孫勝和混世魔王樊瑞都是各種翹楚。這一股黑煙不曉得是用什麼辦法弄出來的,既黑且濃,中間時有火星冒出,看上去端的詭異。

這時代的官兵多半不識字,哪怕識字的也很迷信,再加上公孫勝剛纔亮相時作足了功夫,一身道袍就能引起官兵們無限遐想,現在忽然遇到這麼一股滾滾濃煙,又經久不散,兩軍陣前極具視覺衝擊力。

張清雖然甚勇,卻也不敢貿然涉險,濃煙中方向都看不清楚,萬一一頭撞到拒馬的槍尖上呢?只得勒住馬匹,高叫士卒且住,龔旺和丁得孫兩將四處跑着收攏士卒,好容易將已經衝起來的大隊又攏住,卻已經有百十名官兵收腳不住,衝進濃煙之中,就此不知去向。

楊志見了,心叫僥倖:“多虧沒有這麼衝上去,若是到了近前驟然遇到這股黑煙,少不得要折損士卒。”不過濃煙這玩意對雙方都是平等的,自己看不透,對方也就看不透,看來公孫勝是想趁此機會上船了事了。

楊志原本不想和公孫勝拼個死活,這時見手下官兵多有惶惑之色,右翼的濟州兵馬又是大呼小叫亂成一團,當即吩咐官兵戒備,不得冒進。

等到張清將濟州兵馬重新列成了陣勢,那股濃煙也漸漸被風吹散了,河邊偌大一片空場上半個梁山嘍兵的人影都無,只遺落刀槍旗幟和拒馬若干,最近的一艘船也在離岸十來步之處了。楊志大吃一驚:“好賊人。走的如此之快!”萬人上下的部隊啊,雖然有濃煙遮掩,對方船隻也多,適才列陣時多半也已經開始向船上輸送兵員,但是就這麼短短一盞茶的功夫,原本的一個大陣消失無蹤,對於當面眼睜睜看着的人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楊志看看身邊地士卒。有些人臉上已經現出驚恐之色,多半聯想到了什麼六丁六甲神兵之類的東西,暗歎一聲,已知今日無能爲矣,傳令下去,打掃戰場,自去與劉琦相見。兩人見面,說起戰事經過,原來劉琦一路急奔,恰好趕在梁山大隊到達之前來到了鄆州城。在城門口還和粱山搶城的尖兵打了小小一場。劉琦親自率軍打了一個反衝鋒,才把城門關上。

跟着就是登城攻防,好在鄆州城中雖然兵不多。甲仗器械還是有一些的,劉琦吩咐全軍都用弓弩只管射,自己領着一隊精兵在城頭負責打白刃戰,雙方相持了整整一天,直到楊志的救兵到來,這才解圍。

說話間,張清和張伯奮二人也到,說起適才衝陣不成,被一陣濃煙給擋住了腳步,張清怒不可遏。大罵賊人狡猾,弄妖法惑衆,言下之意其實是爲他自己開脫。在場都是軍中將佐,大家心裡跟明鏡似的,也不戳穿,楊志還附和兩句。

當下整隊入城,知府程萬里這陣子屢遭梁山侵擾,都賴大名府官兵解圍,見到招討使司的旗號跟見了親人一般。對待楊志諸將也沒了尋常文官對武將的不屑神態,熱情異常,張羅着請招討使軍入城歇息。此處營房原是去年臘月高強在此駐馬時曾住過,麾下許多官兵都是熟門熟路,當即又去安營不提。

這邊楊志請劉琦暫時擔任城防,一面派出遊奕騎向高強稟報此間情景,再向知府申告糧草芻束等項補給,諸多事務甫定,在城上已經可以看到招討使大軍遠遠來到。

卻說高強統領大軍渡河已畢,趕到鄆州城下時,天已擦黑,見到幾員將佐出迎,城頭依然飄着大宋地黃旗,心下便安。問過戰情,又道了諸將勞苦,知府安否,大軍次第入城,城中兵營已是不夠,高強便吩咐只許露宿,請知府支吾柴草等物,不得擾民。這道命令一傳下去,市井皆贊招討使軍馬紀律嚴謹,高大帥愛民如子,自有地方耆老之類人物牽羊擔酒前來犒勞王師,一番應酬不提。

見部下都安頓好了,高強命曹正領牙兵一隊滿城巡視,以監軍紀,這才進了知府衙門。此間早已開好了飯菜酒席,監軍楊戩已經坐在席上,只因高強遲遲不到,那些酒菜熱了又冷,冷了又熱,如是者三,程萬里只在那裡枯坐着陪楊戩說話。

入席隨便客套了幾句,高強便吩咐諸將皆坐在一桌用酒,程萬里大爲不滿,這些武將最大的也不過是正將或者統制,武階最高的如關勝,也只是武功大夫,區區的從七品,怎可與他這五品的知府同列?本待發作,念着高強在,不好拂他面子,只索罷了,卻渾忘了適才正是這些丘八救了他的城池和百姓。偷眼看楊戩時,見這大太監居然也不趁機發作,心下暗暗稱奇“招討相公果然權重,連楊監軍這等人物都要買他的帳”。

衆將趕了兩日路程,又戰了兩場,早就飢腸轆轆,眼前有酒有菜,哪裡還客氣?一陣風捲殘雲,不消片刻,一桌菜盤子摞盤子,一掃而空。

吃飽喝足,該說正事,高強端着茶消食,一面向程萬里道:“程明府,聞說貴婿已經領兵去救李家莊,本帥願聞其詳。”

程萬里卻只曉得,扈成一軍頭三天上,一接到李家莊的警報,就出城去了,帶走了鄆州新近招募的廂兵三百多人——這東平府自經董平之亂,原有三營禁軍折損殆盡,而且是成建制地敗掉,樞密院會不會就此撤銷這幾個指揮的編制都成問題,因此城防也就委之廂軍,扈成雖然被高強保舉了暫代本州兵馬都監,奈何職權不固,也只能招募些廂兵湊數。不過據程萬里說,這些廂兵有不少是扈家莊原先地家丁。都被扈成招攬了來,指揮上不成問題,再被程萬里用州城武庫中地裝備武裝一下,看上去也能頂一營正兵了。

高強又問兩句,見程萬里茫然無知,知道這次梁山來的太快,又是四面出擊,這知府已經昏了頭。問也無用。同手下大將們商議一番後,命楊志所部明日一早出發,踏白馬隊全部出動,向李家莊方向進行武裝偵察——當時的軍事術語叫做“硬探”,不過硬探用到整營地馬隊,高強的大手筆在大宋官軍中可算少見了。

敵情不明,在這也是浪費時間,高強便將諸將都轟去睡覺,自己和楊戩被知府請到癬舍地客房休息。程萬里也知道高強的花花太歲名頭,待先送了楊戩之後回房。言語中試探高強是否有意招幾個小姐侍寢。不料衙內鞍馬勞頓,又擔着許多心事,興致缺缺。只得罷了。

高強好容易將程知府給送走,正想要好好睡一覺,時遷一溜煙地跑了進來,向高強道:“招討相公,門外有故人求見。”說着向高強擠個眼色。

高強一看就知道有名堂,時遷是石秀的直屬手下,派在高強身邊負責情報工作的,高強這軍隊能掌握的好,內中有許多兵士都和石秀的組織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時遷居中調度。功勞也是不小。此時大軍在外,一切須得小心在意,等閒故人又怎可能半夜求見?

當即披衣起來,正問時遷來人何在?時遷卻請高強移駕,出去巡視一下露宿街頭的士卒。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高強一聽也就明白,此間是程萬里地官舍,耳目太雜,又有楊戩這等人同住。保不齊被他看出什麼來,還是找一個僻靜安全的所在。

裝模作樣視察了幾營官兵,時遷三彎兩繞,將高強和燕青等人領到一處宅子中。進了院門,迎面就是一人上前大禮參拜,高強對面不識,聽他通報姓名,竟是錦豹子楊林。

這楊林乃是石秀從河北道上精心挑選的臥底人才,公孫勝二次上山時,他也跟着混了進去,還延請了河北道上幾處人馬入夥,其中最大一股就是飲馬川的鄧飛部。這些人馬自然都算作公孫勝的部下,因此公孫部實力強盛,在梁山僅次於宋江的嫡系。

此人在去年大名府一役中也出了力氣,高強只不曾見過他面,今日既然見到了,少不得敘及前功,好生獎掖一番,十兩蒜頭金打賞。

楊林見高強折節下交,心中大喜,暗道爲這樣人賣命,卻也甘心!便將來意說了一遍,原來此番出兵聲勢甚大,卻都依着吳用的錦囊行事,楊林多方打聽,卻也沒來得及在山上探明情報,因此不能送出。等到大隊在鄆州附近登陸,準備要攻打東平府了,楊林才曉得大概,日間大軍對陣,楊林覓了個空,離開大隊藏身在草中,這東平府原有石秀設下的聯絡點,楊林便到了此間落腳,正逢着時遷來這聯絡點查收情報,雙方便接上了頭。

高強正愁不知道梁山上的情形,尤其是宋江到底出了什麼事,這下正是瞌睡來了個枕頭,大喜過望,便即動問。那楊林隨公孫勝大軍行動,也不曉得全盤大局如何,好在他在梁山作了這許久臥底,終究有些手段,大軍調動間多有蛛絲馬跡可尋,仗着他對梁山軍知之甚稔,去也拼湊出一個大概輪廓來。

“招討相公,此番出兵,吳軍師大約調動了山寨六成多地人馬,並所有水軍,大小十多隊,遠路如徐州,兗州都有人馬去攪擾,大部卻都在東平府境內。”

高強聽了眉頭一皺:“大部?是哪幾部?”聽說吳用出動了這許多人,除了水軍也有三四萬人,高強也是暗暗吃驚,自己帶了兵之後,才知道幾萬兵是什麼概念,能夠將這許多兵馬調度地井井有條,智多星名不虛傳啊!當初因爲他劫應奉綱地手段有所疏漏,高強還不大看的起這位“無用”軍師,如今才收起了小覷之心。

“相公明鑑,山寨人馬雖多,大者不過幾寨,乃是花榮的老萬營,武二郎地黑風寨,再有公孫頭領的九宮寨,這幾寨都有精壯嘍兵過萬,善戰頭領數員,最是厲害。餘衆雖多,卻皆分散,又無有強力頭領,大者三五千,小者千餘人,上下不等。”楊林見高強關切,小心應答:“小人所謂的大部,即是這三大寨都在東平府境內,現今小人所在的九宮寨已經被相公大軍擊退,自回梁山山寨去了,這老萬營和黑風寨卻還不知去向,小人無能,多方察探,均無所得,請相公治罪!”說罷磕頭。

高強呆了一會,且叫他起來,知道宋江所部必定是鐵桿,楊林身爲公孫勝的派系成員,開展工作本來就有困難;加上這次調動的又急,縱然有內線,也很難溝通情報,查不出來也不爲怪。

又問了楊林幾句,見無新鮮貨了,便勉勵幾句,命他趁早返回山寨去,依舊潛伏,等候進一步的指示。楊林領命出去,自有時遷的手下安排他偷偷出城回山寨不提。

這邊燕青向高強道:“衙內,前此李家莊告急文書上,已經說明圍莊的乃是花榮老萬營,更見到了宋江的大旗,楊林所言大體不虛,然則武二郎所部既然也在東平府境內,多半是在李家莊那裡壓着,之所以不曾露面,恐怕是爲了應付官兵地援軍。”

高強點頭稱是,自己一路前來,打了兩仗,已經化解了濟州和鄆州兩處梁山軍的攻擊,而濟州這麼大的州城,梁山只派陶宗旺這麼一部攻打,其騷擾之意甚明,然則適才楊林所說的,梁山多出兵馬,侵擾周邊軍州,多半不假。

搖了搖頭道:“遠水不解近渴,我軍又沒有船隻,空有一營水軍,終不能飛越水泊去救,只得任憑那些軍州自行守土了,好在之前已經命秦明、韓滔等各部保土守境,若單單只是騷擾攻擊,小心應付,諒無大事。眼前最緊要的,還是李家莊的軍情。”

燕青點頭,現在梁山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三支主力全部壓到東平府境內,卻只派一支兵來打鄆州,顯然李家莊纔是重中之重。仔細想想,這一招甚是毒辣,在梁山泊周圍的官兵部署中,李家莊的近三千官兵算得上一個最大地集團,但是同時也是最薄弱的,一沒有上官指揮,二身處塢堡之中,沒有城池依託。

“換了是我,我也會打這裡了!”高強連連搖頭,先前獨龍崗兩次遭到梁山攻打,已經說明了梁山對於這個要點的重視程度,但是自己卻過於相信宋江對手下的約束能力,又因爲與蔡家的爭鬥牽扯了精力,沒有專注於梁山的戰局,纔有此失。如果換了一個沒有成見的統帥,只要稍有眼光的,都不會忽視這一點。

燕青勸道:“衙內,事以至此,自責也是無用。只這楊林一來,咱們好歹知道了一點,此番出兵,多半出自吳用之手,宋江到底有沒有變節,卻難測知。如今武二郎便在此間不遠,衙內可命時遷兄弟盡力搜尋該部下落,若能與武二郎接上了線,必可盡知敵情,不似現在這般瞻前顧後。”

“話便是這個話,但眼下李家莊遭到梁山重兵圍攻,對手顯然志在必得,倘若李家莊被攻破,折損了三千官兵,我身爲招討司,如何向朝廷交代?”梁山軍隊的戰鬥力,高強已經見識過了,同等數量的軍隊打野戰,官兵多半討不了好去,況且宋江所部遠勝李家莊的官兵,因此突圍是不用指望的,死路一條。

算起來,從李家莊被圍攻,到現在已經過了整整兩天,等太陽一出,那就是第三天了,自己卻還連敵人主力的邊都沒摸到……李家莊啊李家莊,而今安否?

次日天明,楊志便分遣手下諸營出發,前往李家莊方向打探消息。

第35章 動員(上)第31章 河工(上)第10章 徐寧第七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15章 炒金第七十五章第26章 對箭(上)第22章 路遇第22章 出奔第九十二章第1章 下第14章 二李第四十八章第八十章第13章 黑殺第2章 下第11章 論兵第5章 太學(二)第五十三章第26章 私鹽(上)第1章 時遷第1章 燕青(下)第6章 先發第十二章第27章 收蓮第19章 藥師第5章 驚變第31章 故人來(上)第22章 房中第11章 出使(下)第8章 自投第7章 三論第十八章第32章 奔襲(上)第10章 心曲第51章 內線第19章 內審第二十二章第17章 三問(上)第22章 平匪(下)第8章 收服(下)第24章 理財(上)第8章 奪權(下)第四十章第15章 炒金第10章 來歷第37章 邀援(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22章 試探第17章 嚐鮮第7章 授書(下)第53章 偷襲第14章 二李第七十七章第13章 劫牢(上)第25章 開戶(下)第9章 姻緣第2章 買賣(上)第四十章第22章 平匪(下)第四十三章第六章 上第27章 欲見第51章 內線第二十九章第十一章 下第31章 三人行第1章 清溪銀(下)第66章 岱嶽第3章 羽翼(上)第3章 籠絡(下)第三十二章第27章 心痛(下)第29章 劉琦(上)第二十六章第7章 三論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3章 右京(下)第22章 無聲(上)第四十八章第34章 反目(下)第1章 上第20章 至尊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14章 掌錢第四章第14章 夜探(中)第十二章第21章 究問(下)第20章 開博第八章第三十二章第29章 佈局(上)第四十二章第19章 河水(上)
第35章 動員(上)第31章 河工(上)第10章 徐寧第七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15章 炒金第七十五章第26章 對箭(上)第22章 路遇第22章 出奔第九十二章第1章 下第14章 二李第四十八章第八十章第13章 黑殺第2章 下第11章 論兵第5章 太學(二)第五十三章第26章 私鹽(上)第1章 時遷第1章 燕青(下)第6章 先發第十二章第27章 收蓮第19章 藥師第5章 驚變第31章 故人來(上)第22章 房中第11章 出使(下)第8章 自投第7章 三論第十八章第32章 奔襲(上)第10章 心曲第51章 內線第19章 內審第二十二章第17章 三問(上)第22章 平匪(下)第8章 收服(下)第24章 理財(上)第8章 奪權(下)第四十章第15章 炒金第10章 來歷第37章 邀援(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22章 試探第17章 嚐鮮第7章 授書(下)第53章 偷襲第14章 二李第七十七章第13章 劫牢(上)第25章 開戶(下)第9章 姻緣第2章 買賣(上)第四十章第22章 平匪(下)第四十三章第六章 上第27章 欲見第51章 內線第二十九章第十一章 下第31章 三人行第1章 清溪銀(下)第66章 岱嶽第3章 羽翼(上)第3章 籠絡(下)第三十二章第27章 心痛(下)第29章 劉琦(上)第二十六章第7章 三論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3章 右京(下)第22章 無聲(上)第四十八章第34章 反目(下)第1章 上第20章 至尊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14章 掌錢第四章第14章 夜探(中)第十二章第21章 究問(下)第20章 開博第八章第三十二章第29章 佈局(上)第四十二章第19章 河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