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錢荒(下)

蔡京大爲意動他執政之後別的都還好說錢法最爲頭痛小*平改當三當三改當五當五改當十銅錢不夠鑄鐵錢鐵錢不夠印錢引結果是錢越鑄越多各地意見卻越來越大。若不是這兩年錢引的反響還不錯到現在錢引的流通已經基本得到了各地的承認他這宰相位子恐怕遠不如現在穩當。回念一想這錢引的好一大半的功勞還不是眼前這個高家衙內的?

喟然嘆道:“賢孫婿理財之能殆出天授也!”這是古代人常用的邏輯一個人的才華出衆經常歸結爲上天的賜予比如蘇東坡的學識人家自己就號稱“書到今生讀已遲”老子的學問是孃胎裡帶來的你們羨慕吧!

蔡京轉向樑士傑:“士傑強兒這番謀劃小中見大規謀深遠不可不察。此事你中書省可詳加看詳精誠配合務必要辦的漂亮!”

樑士傑自然滿口答應自從當日大名府一見高強他就極爲欣賞兩邊也是越走越近他樑士傑在朝中和蔡黨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能夠一直穩壓蔡京長子蔡攸一頭說起來其實和這位高衙內的傾向大有關係????好似從結婚之後高強就一直沒怎麼走蔡攸這條門路只是不冷不熱的。

高強心中大喜今天跑這一趟又費了半天脣舌死了幾萬個腦細胞爲的就是得到這兩位目前政事堂掌控者的全力支持如其不然此事難諧。當下謝過了又道:“小子今日登門。主旨乃是通稟官家的此次郊祭聖意餘外還有一樁細務要與公相和樑相商榷便是此番博覽會中小子意欲啓請官家開放銅禁。”

銅禁二字一出蔡京和樑士傑同時變色都是極爲難看若是換了旁人時。恐怕當場就要作。所謂的銅禁也就是說大宋境內所有的銅礦冶煉全部都控制在朝廷手中如果有人制造銅器。輕則杖責重則徒流。真宗朝以前甚至有處斬之刑。在當時人看來這是最合理不過了銅是用來鑄造錢幣的如果任憑民間買賣那麼人人都能鑄錢了還不是天下大亂?

好在高強此時已經身份不同在理財方面算得是一個學術權威這話從他口中說出來蔡京也要掂量掂量分量。微微平復一下情緒他並不開口。只聽樑士傑皺眉道:“世侄銅禁自古有之關係國家法度和財用你要開銅禁是何道理?”

高強不慌不忙:“公相樑相。本朝銅禁禁的是庶民自行鑄錢防的是漢時吳楚之禍用意原是好的。不過呢銅乃是山澤所出既可用來鑄錢又有多般器物應用若是一概禁止怕是民間欲求一銅鏡而不可得。”

事實上。既然市場對銅器有需要靠官方的禁令就根本禁不絕。你不是不許銅的公開買賣又把礦山都給控制了麼?好辦我直接就拿銅錢熔化了來鑄銅器販賣由於大宋朝幣制的問題銅鑄成錢之後其價值比銅本身竟然要低很多而銅器由於官府地厲禁其價格卻又高企於是就造成了這麼個怪現象把銅錢熔鑄成銅器後竟可以獲得數倍的利潤。

這就等於朝廷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白白將巨大的利潤送到了銅器鑄造者的手中。以前這樣作那是出於無奈即便是朝廷鑄錢虧本總好過私鑄銅錢氾濫擾亂經濟秩序乃至培養出漢代吳楚那樣地叛亂勢力來——當年吳王就是因爲自行鑄錢從而獲得了足以與漢朝中央對抗的財力。

然而在逐步將貨幣形式轉向紙幣之後高強就覺得再像以往那樣厲行銅禁已經沒有必要了相反朝廷應該果斷地把這一塊利益拿回來從虧本轉爲贏利這一進一出之間那是什麼概念?“小子所請者就是今年各地坑冶務所得原銅削減鑄錢所用而解往京城及杭州地鑄造務打造諸般銅器在此次博覽會上鬻賣。”

他說完之後只等着再一次欣賞蔡樑二人驚訝佩服的精彩表情哪知蔡京卻仍舊皺眉:“這事也不爲奇當日安石相公秉政時就曾出此議後來終因錢荒一事而作罷。你如今重提舊議前車之鑑不遠吶!”

“啊?已經有失敗的例子了?”高強大敗心中有些鬱悶敢情這事王安石早就玩過了!失算失算小看古人是要撲街的呀!

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高強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哪知樑士傑低頭想了會卻向蔡京道:“公相此一時彼一時高強這次重開銅禁條件比當初王相公時可要好了許多。這開銅禁的好處王相公與高世侄所見略同然而當日王相公之議不成者一來錢荒難解銅禁之開銅錢更少;二來當時朝野中奸黨人多勢衆每項新法之行稍有半點差池立時就是物議洶涌言紙雪片也似是以新法難行……”

他話還沒說完蔡京立刻來了情緒重重地一跺腳罵道:“一班腐儒誤國誤民孔子所謂鄉愿者司馬光當屬魁!”新舊兩黨對罵舊黨罵新黨是小人新黨罵舊黨就是鄉愿而後來北宋亡國執政的新黨就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責任舊黨把握的歷史中的話語權把新黨大臣罵地狗血淋頭除了王安石和薛向之外所有新黨大臣統統打入了奸臣傳中可見彼此怨毒之深而後世人所讀到的也就是這樣的歷史。

高強卻有所不同對於新舊兩黨的黨爭他是不大感冒的你們爭來爭去到最後國家亡了還不是大家一起完蛋?不過就眼下來說既然自己是站在蔡京陣營裡的當然要表現出比較堅定的立場才行——起碼是表面上。

等蔡京罵了一會樑士傑笑道:“現今便又不同今上一意紹述熙豐公相當國有年朝中並無多少奸黨有力大臣因此推行起來阻滯之人少了許多。而公相印行錢引之後各地坑冶鑄錢比前大減這餘下的銅麼倒不妨拿來鑄造些銅器如此公私兩便只需在運銅、鑄銅、售銅器這幾樣上把持定了也出不了亂子。”

高強連連點頭他所接觸到的這些宋朝大臣有很多都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很多都能從實際出切實可行地思考和解決問題老冬烘之類竟是少數派。包括北宋的進士科基本上也都是考策論大約是明清以後八股取士越來越盛才把我們的國民智商弄的整體下降了很多吧?

第6章 心結(上)第15章 夜探(下)第14章 毒計第30章 練兵第50章 神兵第3章 上第37章 底定(下)第9章 傑肯(下)第17章 拔刀(上)第38章 說親第13章 街鬥(上)第一章第五十五章第18章 東坡第五十三章第29章 劉琦(上)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13章 一上(上)第18章 抽薪(上)第4章 易相第十章 上第35章 武松(上)第九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15章 奚車(下)第三十一章第22章 房中第25章 贈糧(上)第一章第10章 意動第19章 獻甲第二十八章第4章 賊星第35章 動員(下)第35章 受降(上)第2章 上第16章 遺篇(下)第十一章第8章 東瀛(下)第17章 翠屏第四十二章第五章第十二章 下序章第7章 錢法(下)第21章 招降(下)第三十四章第16章 入城第八章 上第二十一章第8章 龜頭(上)第11章 述往第四十章第21章 追失(下)第四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二章第56章 踹營第18章 李逵(下)第3章 籠絡(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7章 授書(下)第18章 三問(下)第25章 贈糧(上)第一章第28章 宋江第32章 奔襲(下)第34章 來投第14章 行路第四十二章第10章 意動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二十四章第26章 絕情第七十九章第9章 傑肯(下)第9章 到任(下)第16章 演武(上)第四十三章第15章 奚車(上)第30章 思變(上)第十七章第25章 贈糧(下)第45章 整編第二十四章第17章 師師第七十一章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26章 种師道(上)第33章 奔襲第3章 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七十五章第9章 浪子第37章 底定(上)第33章 上第二十八章
第6章 心結(上)第15章 夜探(下)第14章 毒計第30章 練兵第50章 神兵第3章 上第37章 底定(下)第9章 傑肯(下)第17章 拔刀(上)第38章 說親第13章 街鬥(上)第一章第五十五章第18章 東坡第五十三章第29章 劉琦(上)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13章 一上(上)第18章 抽薪(上)第4章 易相第十章 上第35章 武松(上)第九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15章 奚車(下)第三十一章第22章 房中第25章 贈糧(上)第一章第10章 意動第19章 獻甲第二十八章第4章 賊星第35章 動員(下)第35章 受降(上)第2章 上第16章 遺篇(下)第十一章第8章 東瀛(下)第17章 翠屏第四十二章第五章第十二章 下序章第7章 錢法(下)第21章 招降(下)第三十四章第16章 入城第八章 上第二十一章第8章 龜頭(上)第11章 述往第四十章第21章 追失(下)第四十二章第八章第四十二章第56章 踹營第18章 李逵(下)第3章 籠絡(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7章 授書(下)第18章 三問(下)第25章 贈糧(上)第一章第28章 宋江第32章 奔襲(下)第34章 來投第14章 行路第四十二章第10章 意動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二十四章第26章 絕情第七十九章第9章 傑肯(下)第9章 到任(下)第16章 演武(上)第四十三章第15章 奚車(上)第30章 思變(上)第十七章第25章 贈糧(下)第45章 整編第二十四章第17章 師師第七十一章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26章 种師道(上)第33章 奔襲第3章 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七十五章第9章 浪子第37章 底定(上)第33章 上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