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夜,燕京全城戒嚴,凡無故出門及登城者皆斬。此石,雖然他官居北面林牙,其實並無權干涉燕京的政事,但當此非常時期,他手裡又抓着燕京城裡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旁人皆無力與抗。而自李處溫、左企弓以下的燕京官吏悉數被軟禁到了大內城中,亦使得耶律大石得以爲所欲爲——爲免物議,他是請動了遼國鎮守燕京的最高長官,秦晉國王耶律淳的王妃蕭德妃,以耶律淳的名義發號施令,其下的小吏和土兵等亦不知高低,只得依從。

耶律大石四城巡查一番,待回到大內城中時,已是天交二鼓。以他部兵五千之衆,要想控扼如燕京這麼大的城市,實是力有不逮,因此矯制以號令全城乃是逼不得已,饒是這般,用以把守外城各處城門及要點,已經用去他手頭一半的兵馬,其餘一半則置於大內皇城之中,一方面居中策應,一方面也是存了退守之心。

他摘下兜鍪,坐在虎皮交椅上,驀地一股難以抗拒的疲累浮上心頭來,不由得深深嘆了口氣。昨日一戰,可謂是將山前各州幾乎全部的兵力都孤注一擲,雖然殫精竭慮,將河水、浮橋、大風等等因素悉數借用,卻依舊是大敗而回,蕭幹一軍至今不見蹤影,莫非果真如宋軍所言,竟是全軍覆沒了?

正在心煩意亂,人報左企弓求見,耶律大石精神一振,忙命請了進來。二人廝見畢。耶律大石先道了一聲謝:“前日多承左公籌謀,示以天時大風之機,令我師得以乘虛邀擊南軍,雖然不克建功,亦是非戰之罪,左公謀算實令某家心服。今夜求見,不知有何見教?”

高強若是聽到了這句話,定要跳起來罵娘。這左企弓實是心毒。耶律大石之所以能乘風突襲。竟是受了他的指點!怪道耶律大石和蕭幹俱都長居塞外,卻能如此精準地把握燕地地天時和水土,背後原來是有左企弓這樣的老地頭蛇作怪。

左企弓淡淡一笑,也不以爲意,卻道:“時勢日非,如今南軍大舉近城,方遣使招諭。如若不開城納款時,必定要大舉攻城。燕京城池廣大,四面受敵,以林牙五千之兵,恐防禦不易,未審林牙可有何破敵之策?”

耶律大石連連搖頭,愁眉不展:“左公所言極是,這燕京城開八門。周廣三十六裡。若要防得嚴密時,非三萬兵不可。如今不但兵力不足,守具亦無足稱。南軍若要強攻時,某亦是無法可想,只得盡力死戰以報我大遼罷了。”說話間,望見左企弓臉上神色淡定,驀地想起此老大有韜略,深夜前來亦必是有所爲,忙問道:“左公可有以教我?”

左企弓搖頭苦笑道:“老夫哪裡有什麼妙計?此來只爲告知林牙,若仍舊如此守城時,倒不如來日遣使與南使約定獻城,只求他許可城中契丹人自行北上出塞而去,庶幾可爲大遼保存幾分元氣……”

話猶未了,耶律大石拂袖而起,不悅道:“焉有是理?我大遼雄長北地者,多得燕地漢人之力,賦稅則燕爲首,兵馬則燕爲壯,形勢則燕爲固,此處雖曰漢家舊地,其實亦我契丹國本也!一旦棄之與人,南面藩籬盡失,縱使日後能蕩平女真,又何以抵擋南朝之兵?左公休要誤我!”

他站起身來,就要送客,卻見左企弓端坐不動,面帶微笑,心中大惑不解,忽然若有所悟,復又坐下,問道:“左公此言,莫非尚有守城之計,卻是某家一時不察?”

左企弓點頭笑道:“我道林牙迥非常人,信然也!欲守燕京,須用燕人,如今林牙以區區五千之兵把守八門及壁上,如何能顧得首尾周全?以老夫之意,林牙當信用燕人如故,推心置腹相待,自率親軍退守大內皇城,而置精兵與城中策應四方,復出府庫餘財以招募燕民爲兵,激賞士卒。這燕京城中雖然漢人居多,然契丹奚人亦不下數萬之衆,倘能得其死力,守城不難,況且我燕民入遼二百年矣,初未曾爲宋民,久聞南朝刻剝百姓之法具備,燕地漢人豈能甘心束手爲宋臣?縱使不如契丹之人效死,亦不當反去相助南朝也!老夫此來,便是要說這幾句言語,用與不用,只在林牙一念。”

說罷起身就走,耶律大石手快一把拉住,忙不迭地告罪,又問道:“左公金玉之言,我豈不知?奈何南朝善用細作,這滿城漢人,焉知有幾人已經暗中與那南朝通款!某非不欲用燕人守城,實乃不知幾人可信,幾人可殺也!”

左企弓見說,復笑道:“林牙何其不思也!燕人方欲北向,若是知林牙本

燕人時,倒敢生了異心,卻去心向南朝;若是林牙推燕人共守燕京城時,只怕倒還得其死力←人不敢妄言,如老夫家中子弟百餘人,皆可與林牙相率而守。再有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等燕地之臣,雖雲漢人,皆世代仕遼,深荷國家重恩,又讀聖賢之書,豈有臨難芶免之理?此輩皆赤心之人,敢請林牙不避嫌疑,委以重任,則不勝之喜,國家之慶也。”

耶律大石見說,甚是喜慰,大嘆吾道不孤矣!即刻命人將左企弓所言諸人放出大內,自己一個個賠罪,又慷慨陳詞,稱說爲國家效忠之心,左企弓以下諸人皆感佩不已,聲言願附驥尾。這羣人都是燕地生長的官吏,不特民情諳熟,政務城防亦遠較耶律大石這外來人熟悉,當時計點城中,共得糧八萬石,兵器甲仗可供二萬兵之用,只是守城器具未足,衆官忙調集坊市工匠監工打造,有材料不足者。左企弓更是率先將自己家宅給拆掉。將那木料來佐助軍用。這般深夜急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耶律大石看在眼裡,實是爲之感奮不已,一面又向衆燕京官屬謝罪,一面命人將仍舊在押地燕京餘官悉數放出,哪知左企弓卻加以阻止〉道人心難測。自非心懷忠義之人。不可輕信,而今既可用城中燕人。亦不須多用官吏守城。

耶律大石聽聞。更是感佩不已。連稱左公金玉之言,謀慮深遠,實乃國家棟梁。

這燕京城裡半夜鬧騰地厲害。陳規與秦檜雖在四方館中,卻也知覺了,那秦檜不知底細,還道是城中變亂,想想身邊一個武夫也無。只得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兩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館驛內團團亂轉。

等到了天明。館中差役依舊趨奉不止。秦檜吃飽喝足,心中稍定,便扯着陳規商議。這城中究竟生了什麼事端。陳規與他一同居於館驛之中,又哪裡知道許多?只是既然已經到了此間,多想也是無益,仗着身後大軍。想來這些契丹人也不敢爲難自己二人。

秦檜聽得有理。心中漸定。倆人正說間,忽有館伴張覺相隨南京三司使左企弓前來,攜着昨日索去的書榜。並有諸般綺羅錦祅銀絹等物,道是相贈發遣使人之物,招諭書榜則不敢輕受,須待遼主自有旨意至後,方可交割城池。陳規愕然相對,搖頭道:“許大燕京,錦繡一般城池,不意貴國君臣不惜如此!如若執迷不悟,來日我家大軍攻城,不免玉石俱焚,諸公非特有負貴主,亦何顏以對燕京父老乎?”

左企弓面無表情,拂袖道:“南朝遣使來言招諭,書榜中盡是大段狂悖文字,所云兩國相約交割燕地等言語,又無有憑據,豈可盡信?我等奉主命守土有責,卻不可輕易將城池交割,南朝若是強索時,亦只得以死相拼。使人誠爲君子者,可以此還報貴相公,若尚念及兩國百年盟好不易時,可重歸故疆,依舊守誓如故。”一面說,一面將書榜遞到陳規面前。

陳規還待再說,驀地望見左企弓放在書榜上地手時,心頭不由得大振:這一隻手食指與拇指相扣,另外三指伸直,竟是自己來時,趙良嗣與他說明地內應暗號!遮莫這燕京三司使居然就是我軍內應不成?

他擡起頭來,與左企弓對望一眼,但見對方眼中一無表情,猶如死水一般,心中不由得暗呼厲害,此老城府之深,絕非常人所能想象!當下便將書榜接過,若有意若無意地停頓了一下,自己也比出接應地手勢,乃是將拇指微微挺出。

左企弓飛快地向下掃了一眼,望見陳規所比的手勢,便即將書榜交到對方手中,隨即退後一步,與張覺並列,二人一同伸手送客。一旁秦檜見就要回營,險些喜翻了心,亦知道對方不敢如何爲難自己,當即放了幾句言語,什麼爾等不識時務,不自量力,擅敢抗拒天兵,一旦王師到日,燕民血肉無存,盡是爾等之過也!

左企弓面無表情,張覺踟躇不知進退,陳規泰然自若,秦檜喋喋不休,四人就這麼出了四方館,到了城上,依舊坐了大木筐下去,那邊已有遊奕軍望見,忙打起白旗前來迎接,一面飛報宛平大營得知。

陳規與秦檜一路回了大營,見到高強等將帥,將燕京不降之事備細說了,諸將聞之,不以爲憂,反而多懷雀躍,情知這一遭又是戰功不小。

高強見軍心可用,便即命諸將各去打造攻城戰具,尤其是轟天炮所須石彈和火藥彈,皆當於今日關領完畢,堪察地方設定炮位,以備來日攻城之用。諸將領命,自去堪察地形

攻城方略不提。

這邊高強將好言撫慰了陳規和秦檜,便命秦檜且去歇息,這邊將陳規引到後帳,宗澤與趙良嗣二人皆已在此等候。陳規亦不待衆人開口查問,便將彼處所見所聞一一說明,待說到左企弓作出了暗號手勢時,趙良嗣明顯可見地長出一口氣,拊掌笑道:“大事成矣!”

陳規見狀,已知左企弓必是內應無疑,驚喜不已,只是他久在參議司,多預機密。深知不當自己與聞之事亦不可多問,當下只不開口。高強看出他心思,笑道:“元則,此事並非不教你知曉,顧此老城府深沉,雖然幾經議款,終究不得情實,當你出使之時。我與趙承旨亦不敢斷定他就肯爲我內應。其實在燕京城中。另有人與我軍議款←兩方彼此間亦不相知,故此今番你出使之際,我亦不可說何人納款,只可以暗號爲憑。”

原來這左企弓向大宋議款,乃是始於大宋收復四州之際←久居北地,自然知曉情實,眼見遼國風雨飄搖。不但女真強梁難制,大宋亦是步步緊逼,四州收復之日宋軍兵威之盛亦令他大生戒懼之心,當時就有意爲自己在燕地偌大家族求一條後路。只是幾番接洽下來,他又顧着自己地名聲和家族安危,輕易不敢吐實,總要到關鍵時刻一擊而中方可。直到今日,宋軍兵臨城下。遼軍在燕地僅有地機動兵力一陣就殲。這左企弓方纔下定了決心,要棄遼奔宋了,獻上大禮就是這一座燕京城。

不消片刻。外出堪察地形地諸將皆回返大營,高強便再次升帳,會同參議司諸官商議攻城事宜。爲免消息泄漏出去,對內應不利,軍議時亦不說及有人獻城之事,只說城中亦有心向大宋之人,當以紅巾爲憑,但有紅巾之人之家之坊,皆不可侵犯,違令者立斬不赦。

諸將得了嚴令,轟然應諾。當下各獻計策,一番磋商之後,定下三日後攻城,爲因不知左企弓能開哪道城門,於是高強仗着自己兵力雄厚,悍然下令八門齊攻,前軍五廂與右軍三廂一齊上陣,每一廂步兵負責攻打一道城門,楊志率輕騎外圍策應,韓世忠的背嵬軍則負責待步兵打開城門之後,衝入城中佔據幹道和各處要點,以及擊潰敵軍反擊等項。

軍議既定,諸將便即分頭預備攻城。當下燕京城外便豎起無數轟天炮來,這些炮乃是高強提供創意,由大宋首屈一指的炮手工匠凌振監工製成,平時可以拆卸搬運,需用時片刻便可搭成,也就是現代即時戰略遊戲《帝國時代》裡那種城堡投石機,歷史上爲蒙古兵攻克南宋襄陽城立下頭功地回回炮是也。這種炮用重力驅動投擲石彈,其射程和精準度皆遠勝現今的石炮,操作時更是簡便,人力亦較爲節省,洵爲攻城利器。

按照常勝軍的編制,步兵每一廂兵五千人,須得攜帶此種轟天炮二十架,另有零件若干備換,倘若長久圍攻時,自可由隨軍工匠覓地另行製造,此處不煩贅述。這一百六十架轟天炮架起來之後,照例要試射一番,首次射上城頭的乃是五斤重地黃泥彈,中間乃是空心,用黃絹寫就了招降文書,言明三日之後大軍攻城,一則是增加守城兵馬地壓力,二則也是給城中地左企弓等細作遞個確切的消息,要動手就是三天之後了!

耶律大石自得左企弓等燕地官吏傾力相助,本已自信滿懷,想來以燕京這般堅固大城,若要防禦數月,亦不成問題。哪知今日宋軍地石炮就讓他大吃一驚,雖然打上城來地只是黃泥彈,但砸到人身上照樣是骨斷筋折,有些女牆甚至都被砸壞,這要是換了石彈,又將如何抵擋?忙即招集左企弓等人商議,有曹勇義獻計,拆下城中居民的門板以及大車車轅車輪等屬,用以加固樓櫓,防止敵炮轟擊。此法本是兵法中有的,用以防止炮石之攻勢,耶律大石亦知,只恐抵擋不住這新式石炮地投彈,奈何除此之外別無良法,急切間也只好用此法了。

於是城下架炮備彈,時而叫罵兩句,城上拆門板木料加固城垣,時而回罵兩句;城上若用弩箭射下,城下便用黃泥彈還擊,雖然不見大戰,這燕京城內外卻也是熱鬧不停。耶律大石甚至有意乘夜遣壯士下城毀卻敵軍大炮,奈何常勝軍地炮陣地守衛森嚴,***徹夜不滅,耶律大石不想平白浪費有限的力量,只得作罷。

就在這樣劍拔弩張的情勢之中,迎來了預定地攻城之日。

第33章 上第19章 獻寶第23章 災起(下)第三章第八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4章 狹路(下)第2章 時勢第四十三章第33章 詭譎(上)高俅隨筆第34章 上第17章 洞燭第9章 餘波第八章 下第3章 籠絡(上)第四十二章第30章 思變(下)第59章 吳用第四章 上第22章 試探第31章 河工(下)第33章 上第28章 戰守第31章 河工(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63章 參議第26章 對箭(下)第十八章第13章 黑殺第37章 邀援(下)第6章 心結(下)第五章 上第十四章第23章 花榮(下)第8章 東瀛(上)第三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1章 計賺第3章 回京(下)第19章 個唱第34章 反目(上)第二十八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0章 赤佬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18章 論棒第25章 贈糧(上)第16章 暗香第35章 武松(上)第八十四章第49章 沒羽箭第4章 賊星第十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章 河上第18章 謀定第18章 謀定第七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47章 強攻第38章 遇險(下)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1章 詐病第五章 上第79章 鴻門第35章 動員(下)第五十章第三十九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1章 衆僧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十八章第1章 下第28章 迎宗澤(上)第18章 逃亡第26章 點將第8章 龜頭(下)第八章第15章 賣刀第九十七章第48章 大舉第9章 傑肯(下)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2章 平匪(下)第42章 虛位第15章 轉仕第29章 劉琦(下)第17章 包裝第六十七章第17章 復仇(上)第23章 災起(上)第十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14章 麒麟第3章 籠絡(下)第二章第2章 下第19章 料敵(上)
第33章 上第19章 獻寶第23章 災起(下)第三章第八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4章 狹路(下)第2章 時勢第四十三章第33章 詭譎(上)高俅隨筆第34章 上第17章 洞燭第9章 餘波第八章 下第3章 籠絡(上)第四十二章第30章 思變(下)第59章 吳用第四章 上第22章 試探第31章 河工(下)第33章 上第28章 戰守第31章 河工(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63章 參議第26章 對箭(下)第十八章第13章 黑殺第37章 邀援(下)第6章 心結(下)第五章 上第十四章第23章 花榮(下)第8章 東瀛(上)第三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1章 計賺第3章 回京(下)第19章 個唱第34章 反目(上)第二十八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0章 赤佬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18章 論棒第25章 贈糧(上)第16章 暗香第35章 武松(上)第八十四章第49章 沒羽箭第4章 賊星第十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章 河上第18章 謀定第18章 謀定第七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47章 強攻第38章 遇險(下)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1章 詐病第五章 上第79章 鴻門第35章 動員(下)第五十章第三十九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1章 衆僧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十八章第1章 下第28章 迎宗澤(上)第18章 逃亡第26章 點將第8章 龜頭(下)第八章第15章 賣刀第九十七章第48章 大舉第9章 傑肯(下)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2章 平匪(下)第42章 虛位第15章 轉仕第29章 劉琦(下)第17章 包裝第六十七章第17章 復仇(上)第23章 災起(上)第十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14章 麒麟第3章 籠絡(下)第二章第2章 下第19章 料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