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雙面

李孝忠這麼一說,衆將俱都點頭。誠然山路曲折,鄆州到李家莊這三十里不到的路程,進了山就會拉長很多,但是無論如何,在這麼狹窄的道路上將大軍排成一路長蛇陣,是個有腦子的就不會這麼用兵。

欒廷玉的臉色本來是紫棠麪皮,這時簡直成了黑鍋底,正要爭辯,李孝忠嘻嘻笑道:“欒都頭勿惱,既有這一條小道,可解我心中一惑,亦是大功一件。”

隨向高強道:“相公,此戰賊人分兵兩處,圍點打援,這一招果然是厲害,在各自戰場上都佔據優勢。不過,到此時,這圍點打援之策卻已經現出兩點破綻來,其一,賊人花榮一部圍攻李家莊,武松一部截斷中道,都已經失去了機動性,如今賊人最可倚仗的機動兵力乃是昨日從鄆州城退去的公孫勝部。只是此賊昨日雖然安然退去,卻是被我援軍趕到而不得不退,若是賊人並沒有新的調遣,此部會不會立時轉赴李家莊一帶戰場,尚在未知。”

關勝呵呵笑道:“李副將論兵,真是條分縷析,深得我心。此便是兵貴神速之意,我軍雖然未能在鄆州城下痛擊賊公孫部,卻已經將彼迫退,打亂其初步意圖。”

高強忽地插口道:“李副將,不妨就以公孫勝部直接退回梁山,不會直接轉赴李家莊戰場爲前提,再說方略。”按照昨天楊林留下的消息,這一次梁山軍都是憑着吳用的錦囊行事,料想吳用的本事再大,想不到自己的人馬會這麼快趕到鄆州城下,在他的計劃中,此時公孫勝部應當已經打開了兵力空虛的鄆州城,給即將到來的官兵援軍留下一個爛攤子之後,揚長而去。事實上,從李家莊出人意料地派出信鴿向大名府求援開始。這次戰事就離開了吳用最初的計劃,而朝着一個瞬息萬變的方向發展。

李孝忠精神一振,卻也不問高強爲何會這麼肯定,軍中本來就不必事事交代,便道:“若是如此,賊公孫部萬人之衆,縱然水路往還,要重新投入獨龍崗一帶。也須得到三日之後,這三日之中,當面之敵便是武松一部。在先欒都頭救出了本州扈都監麾下官兵十餘人,雖然並未得知扈都監兄妹地確切下落,但扈都監所部在扈家莊遭到了賊武松部截擊,因而敗散,事乃定論。如此,再加上欒都頭熟知地理,又已經發現了武松部,此一部已經由暗轉明。”

“原本。縱然武松一部過早暴露。也無大礙,只是如今我軍大舉來援,武松部無有輜重。若在山地被圍,勢必全軍覆沒,因此若我全軍進擊,武松部只得且戰且走,利用獨龍崗以南山勢與我脫離接觸,借水路轉赴梁山。”

高強精神一振,心說這不就妥當了嘛?那武松出兵,受的是吳用的軍令,無可奈何,但若見到本衙內的帥旗。哪還不退散?卻聽劉琦搖頭道:“此去獨龍崗,一路都是山地居多,不利我大軍驅馳,賊衆若是有心,拖延兩日當不爲難,李家莊被圍至今已有整三日,這前後五日之久,能否堅持的下來?唯恐我大軍轉戰而前,到了李家莊也只見到殘垣一片了。”

諸將盡皆默然。若打成這樣,那就是一番辛苦,化爲流水,賊人用兵當真老道。李孝忠卻笑道:“劉副將所言甚是,如此卻正是欒都頭的功勞到了。”

欒廷玉聽說有自己的功勞,正在驚喜,卻聽李孝忠道:“那山路縱是難行,勝在隱秘,又可直出李家莊背後,若以小股部隊潛行而前,一夜功夫,可抵李家莊外,乘天明時對敵發起突襲,相機衝入莊中,則莊中官兵與賊兵俱都知曉我大軍馳援將至,賊衆喪膽,而我軍士氣必振。那時我大軍揮兵向前,直取梁山泊渡口,斷彼歸路,縱然賊人知機退的快,也須吃一場大敗仗矣。”

諸將一聽,俱都叫好不迭,這計策看似行險,但就算失敗了,不過賠上一支小股部隊而已,但只要成功,那就是扭轉戰局,重新掌握主動地妙着。只有欒廷玉在一旁臉又白了,這條路是他探出來的,若是要從此進兵,能少的了他麼?可是對手少說也有花榮的萬人之衆,那可是梁山八百里水泊有名的老萬營,而李孝忠適才並沒有說派多少兵,但肯定多不了,這可不是羊入虎口了?

可是這堂中最小的也是準備將級別,哪個來管他一個小小都頭的死活?高強已經開口了:“李副將,若以你之見,這小股進兵,須用多少人馬?”

“往彼衝陣,以寡擊衆,非用騎不可,且須用精騎。小將以爲,當從韓將軍背嵬軍中選一營前往。”欒廷玉聽見派出的是背嵬軍,不關自己所在踏白隊的事,剛要鬆一口氣,卻聽李孝忠續道:“欒都頭道路熟悉,麾下又多本地獨龍崗人氏,自當充任嚮導同行,愚意此行就是一營加一都,共六百馬軍,人攜三日糧,並三日馬料,入黑時分出發,天明可抵莊外。”

高強環視諸將,見都無異議,正要傳令,門外時遷一溜青眼地竄了進來,只是進門時胡亂報了一個名,手裡舞着一個紙卷,叫道:“相公,剛接到大名府轉來的李家莊消息,迄至昨日,李家莊仍在我軍手中,屹立不倒!”

堂中人人動容,高強拍案而起,大步走到欒廷玉面前,拍了拍他肩膀道:“欒都頭,你昔日乃是此間祝家莊地教頭,後來祝家莊毀於梁山之手,如今三莊之中僅存李家莊一處,你可願前往援救?”

欒廷玉原是剛勇之士,只是此去衆寡懸殊,難免有些膽寒,但聽高強提到祝家莊被打破之仇,想起自己三個徒弟祝龍祝虎祝彪盡數慘死,心中頓起敵愾之心,昂首道:“末將願往!”

“甚好!”高強大爲滿意,拍了拍他地肩膀,心說這鐵棒欒廷玉在水滸評書裡吹的上了天,乃是天下四大高手之一,水滸正傳中卻連怎麼死法都沒交代,如今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本事。“若能救得李家莊。無論你這一軍勝敗如何,我保你作營指揮使。”

“謝相公提攜!”欒廷玉心知已經沒了退路,向前是九死一生,衝過去就是一條光明大道,大丈夫一生,不就圖個轟轟烈烈?暗地一咬牙,幹了!

高強點了點頭,回頭向韓世忠道:“弗將軍。你去點選一營馬軍,務要敢戰深入之士,體健足捷之馬,與欒都頭同往救援李家莊,相機行事,不得有誤。”韓世忠轟然應諾,接了將令便出去了。

高強跟着分派諸將,無非是整備兵馬,明日四更造飯,五更起行。全軍進逼獨龍崗一帶。尋找武松部大戰,心中卻在盤算:“要怎生去給武二郎通個消息,叫他直接退卻算了?或者大家意思意思打兩下。然後各走各的路?叵耐宋江,居然把調兵大權交給吳用這個狗頭軍師,害得本衙內費偌大精神!”也不想想,當初是他教導宋江,不妨請吳用同看天書,來拉攏這個智多星白紙扇的,吳用和他同爲上應天星,自然也與衆不同了。

諸將接令紛紛出去,卻正逢着楊戩進來。這位監軍大人身邊的人手被高強盡數打了軍棍,號上鐵枷押在衙門口示衆。等如沒了耳目,連高強與衆將軍議的消息都是此時方知,等到他來時,已經看到諸將個個意氣昂然出發備戰了。

楊戩氣急敗壞,他的任務就是盯着高強的一舉一動,要從他和梁山地戰事中找出雙方勾結的蛛絲馬跡來,好向蔡京邀功,現在高強連軍議都不讓他參與,身邊又沒了使喚的人。叫他怎不着忙?衝進來氣憤憤地向高強叫囂,無非是主張他監軍的權利。

高強皮笑肉不笑,將明日一早出兵的事情告訴了他,道:“明日五更起兵,楊監軍莫要遲到,此次乃是出戰,楊監軍若再要誤了卯,本帥縱然想同前次一般寬縱,也不可得了,要緊要緊,切記切記。”說罷一搖三晃地出門去了。

堂中只留下楊戩一人,半晌才從牙縫裡憋出一句話來:“本監軍今夜就不睡了,看你高強如何拋地下我!”大宋宦官監軍做到這窩囊份上的,楊戩大約是獨一份了。

他出得堂來,見階下立着張順和幾個水軍官兵,乃是燕青剛剛給他派來的護衛,心中不由得一動:“高強這狗子,仗恃着自己是太尉府衙內,又得聖眷,不把我放在眼裡;他這軍中將領多半都是他地親信,如今我又沒了使喚人,想要拉攏幾個也無從下手。只這水軍卻是新晉之人,身份低微,又不得他信用,倒敢是個破綻。”

楊戩乃是皇宮裡廝混出來的,那些勾心鬥角的伎倆原是純熟,想要拉攏人心的話,眼珠一轉就是若干條計策:“這張順聞說原是商賈之人”必然貪財,前來投軍想必是想做官,升官發財,固其所願也,待我從此下說辭,打動於他。”

“張都頭,聽你口音,乃是江州人氏?”

張順之前已得了李俊吩咐,曉得這楊戩和高強不大對盤,監軍和主帥之間有些小小貓膩,實屬尋常,張順頗有心機,於此已經留意。聽得楊戩與自己攀談,心知他想從自己這裡挖點東西出來,忙作恭敬狀:“監軍在上,小人生長在江州,打魚爲生,爲因招討相公招募水軍,隨我家兄長應募到此。”

楊戩搖頭嘆息:“賊人鬧的厲害,害得你等千里從軍,委實可憫。方今仲春時節,我看你衣衫單薄,那水上生涯比不得陸地,最是易壞衣衫,這裡有些錢引,你拿去添幾件衣裳,身邊一衆軍士也都分潤些個。”一面說,袖中拿出一卷紙來。

張順千恩萬謝接過了,沒口子讚頌楊戩的恩德,楊戩見收買人心得手,很是滿意,又獎掖了張順幾句,許了些空頭支票,無非是顯示自己有背景有手段,比高強至少不差之意。張順作仰慕狀,點頭哈腰地趨奉。

等到楊戩回房去了,張順吩咐手下親信好生看守着,躲到一邊把那疊錢引數了數,不由得咋舌道:“好大手筆,出手就是二百貫!大約是我麾下軍士,一人分得一貫,老子就有一百貫好拿了!”宋時上等禁兵不過月錢五百文,這二百貫確實是不小地一筆錢了,也虧得高強支持起大宋錢引的發行,否則楊戩若要這般打賞,二百貫銅錢足重六百多個壓也壓死他了。

只不過,這錢好似並不足以打動張順……“死閹人,欺老子沒見過錢麼?老子當日在詩陽江邊時,每日開倉放魚,哪一日不賺他幾十貫文!”張順呸了一口,將那一疊錢隨手交給身邊軍士,叫他們都拿去分了,那些軍士多半都是他從江州帶來的舊人,當即接過了,謝了張順,歡天喜地自去分。

張順一溜煙來往外面,找到李俊,將適才的事體說了,李俊冷笑道:“燕相公命咱們兄弟去給那楊戩作護衛,果然是先見之明,這閹人如此收買於你,必是有所圖,兄弟須得小心在意,看他虛實,好歹回報於我。”

張順答應了,笑道:“大哥放心,咱們兄弟自幼生長在詩陽江邊,目下全仰仗着應奉局營生,連官府也不敢欺負於我,賦稅都免了,何等快活?燕相公又擡舉咱們兄弟作軍官,眼見大軍進剿梁山,必有用我水軍處,好歹立些功勞,也叫招討相公和燕相公不致看輕了我濟陽江弟兄。”

李俊連連點頭,張順乃是他手下頭號人才,水上功夫了得不必說了,更有心機,像張橫、童威、童猛等人都只能噹噹打手,只有張順可以在江州獨當一面,可見其才。這等與權閹周旋地差事,交給他最合適不過了。

到了入夜光景,韓世忠已經選了一營背嵬馬軍出來,卻正是史文恭那一營,曾塗、曾密兄弟盡在其中。這一隊地馬匹都是從曾頭市買來,曾家兄弟選定的好馬,平日又照看的好,雖然眼下是春日,馬匹仍舊體壯足捷,可以行山。

韓世忠招集這一營馬軍,將軍令說了,曾家兄弟乃是女真人後裔,剽悍之氣未減,聽說要孤軍夜出深入敵後,不但不現出懼色,反個個昂揚,叫道:“相公和將軍將這等重任交給咱們營,那是對咱們營地信重,今番定要殺個痛快,顯一顯咱們的手段!”

看到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兵,面臨重擔一副嗷嗷叫的模樣,韓世忠心中滿意,臉上卻嚴肅異常:“此戰兇險,不可不慎,史營長身負重任,當相機而動。相公說了,此戰若能得勝,不但人人都有重賞,還要奏請官家爲你這營賜名,衆將士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史文恭大喜,象他這樣練就一身武藝的人,只要機會許可,哪有不願意報效帝王家的?聽說這一戰有可能上達天聽,若是別個將帥說這樣大話,部下或許還將信將疑,但高強說這樣的話,史文恭一百個相信,只要他願意,什麼時候不能見到皇帝的面?

“將軍放心,憑咱們這一營馬隊,萬軍之中也殺他個七進七出,只消在山道上不被賊兵截住,到得獨龍崗一帶,就憑小將這一條槍,好歹捉幾個梁山的頭目來向招討相公和將軍請功!”

三軍俱都結束整齊,史文恭一聲令下,五百騎一起上馬,韓世忠站在城門處,立馬相送,經過的所有士兵俱都向他叉手行禮,昂然而出,向着茫茫夜色疾馳而去。

第15章 賣刀第35章 動員(下)第4章 易相第21章 追失(下)第四十七章第25章 女真第十三章第18章 抽薪(上)第14章 狹路(下)第2章 交易(下)第四十章第27章 結盟(上)第18章 三問(下)第22章 試探第68章 暗議第十八章第14章 算帳(上)第二十九章第21章 究問(下)第5章 刑訊(上)第七章 下第12章 煉兵第四十八章第29章 劉琦(上)第22章 民反第14章 麒麟第二十七章第8章 東瀛(上)第九十七章第18章 三問(下)第15章 炒金第37章 包裝(上)第21章 究問(下)第39章 嫁禍(下)第23章 金蓮第13章 劫牢(上)第20章 歸去第13章 一上(下)第五章 上第3章 籠絡(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 上第八十章第十一章第11章 待發第13章 右京(下)第五十九章第27章 欲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七章第33章 詭譎(下)第十章第7章 蔡京第19章 內審第66章 岱嶽第15章 奚車(上)第40章 遠人第七十章第15章 香香第六十八章第34章 反目(上)第五十七章第6章 問心第三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2章 時勢第21章 驚變第三章第5章 太學(二)第15章 梁山第18章 抽薪(上)第五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38章 御筆(上)第九章 下第29章 洞房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章 籠絡(下)第37章 邀援(下)第四章 下第25章 指點第五章 上第2章 父子第14章 夜探(中)第19章 鐵牛(上)第七章 上第54章 雙面第十章第37章 包裝(下)第17章 復仇(上)第三十八章第8章 東瀛(下)第四十八章第14章 狹路(下)第二十章第7章 蔡京第22章 平匪(上)第八章 下
第15章 賣刀第35章 動員(下)第4章 易相第21章 追失(下)第四十七章第25章 女真第十三章第18章 抽薪(上)第14章 狹路(下)第2章 交易(下)第四十章第27章 結盟(上)第18章 三問(下)第22章 試探第68章 暗議第十八章第14章 算帳(上)第二十九章第21章 究問(下)第5章 刑訊(上)第七章 下第12章 煉兵第四十八章第29章 劉琦(上)第22章 民反第14章 麒麟第二十七章第8章 東瀛(上)第九十七章第18章 三問(下)第15章 炒金第37章 包裝(上)第21章 究問(下)第39章 嫁禍(下)第23章 金蓮第13章 劫牢(上)第20章 歸去第13章 一上(下)第五章 上第3章 籠絡(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 上第八十章第十一章第11章 待發第13章 右京(下)第五十九章第27章 欲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七章第33章 詭譎(下)第十章第7章 蔡京第19章 內審第66章 岱嶽第15章 奚車(上)第40章 遠人第七十章第15章 香香第六十八章第34章 反目(上)第五十七章第6章 問心第三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2章 時勢第21章 驚變第三章第5章 太學(二)第15章 梁山第18章 抽薪(上)第五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38章 御筆(上)第九章 下第29章 洞房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章 籠絡(下)第37章 邀援(下)第四章 下第25章 指點第五章 上第2章 父子第14章 夜探(中)第19章 鐵牛(上)第七章 上第54章 雙面第十章第37章 包裝(下)第17章 復仇(上)第三十八章第8章 東瀛(下)第四十八章第14章 狹路(下)第二十章第7章 蔡京第22章 平匪(上)第八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