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抽薪(上)

“若只是要解決山賊問題,貫忠倒有個法子,簡單易行。”正當高強滿腹踟躇不知如何的時候,許貫忠慢悠悠拋出一句話,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說來也不出奇,許貫忠作了些功課,那二龍山寶珠寺可不是什麼沒名氣的小廟,正經是本朝仁宗皇帝時御筆敕建的寺廟。大宋朝廷對於民間的信仰有着較爲寬鬆的態度,並不強迫百姓信仰或者不許信仰什麼教派,就連摩尼教這樣幾乎是天生就要造反的教派,在沒有表現出反抗朝廷的傾向前也沒有被厲禁,這種情況,就連崇信道教的徽宗皇帝趙佶一朝,也沒有多少改變。

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因爲趙佶現在還沒有對道家癡迷到後來那種程度,會直接給自己封個道教的封號;另一方面,每年發放的僧尼道冠出家度牒數目龐大,價值不菲,已經成爲了朝廷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一年三四百萬貫的收入,不管是誰當政都不會視爲可有可無,因此除了增加一些形式和資格上的審查之外,大宋朝廷對於出家人基本上是採取極爲寬鬆的態度。

之所以這時代每年有那麼多人出家,雖然不免有盛世落盡,看破紅塵的人,但更多的卻是貪圖出家人不需要承擔朝廷賦稅和力役的負擔,寺廟宮觀的田地也豁免了官府的徵收,堪稱是治外之地。對於這樣的情況,唐朝時曾經採取了大力反對的態度,唐武宗的“會昌毀佛”就是出於這種考量。

但事實證明,宗教這種東西不是靠禁就能止的。反而造成了相當的社會動盪,因此本朝便改用經濟手段來進行制約,以度牒的形式對出家人徵收賦稅,餘外多半聽之任之。此外,大宋民間對於佛道都較爲崇信,民間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寺廟香火的旺盛。

許貫忠的這個念頭,就是由此而來。寶珠寺作爲御筆敕建的寺廟。有其一定的地位。若不是被盜賊佔據,這廟本來應該是一片繁盛的叢林也不可知。

“如今魯大師正經是五臺山文殊院出家的大師,又曾在大相國寺掛單,自然有資格主持寶珠寺這麼一間香火不盛的小廟吧?”許貫忠朝高強眨眨眼,微微一笑。

“此計大妙!”高強喜不自勝,若是說服魯智深將這二龍山寶珠寺重新恢復舊觀,這寺廟之中,官府都不來管他。自然任他逍遙自在,武松又是出家的頭陀,在這寶珠寺掛單也好,剃度了也罷,全不相干。那些小嘍囉,都只管剃了頭髮作起小和尚來。如此一來,還有什麼山賊?

他也明白了許貫忠先前所說的話,這法子只是治標,爲的是應付場面,對於解決魯智深落草,武松反目這樣的人際關係問題並無多大幫助,所以才說是“只解決山賊問題”。

不過這麼一想,又出問題了:“此計雖妙,須得魯師和武師弟首肯纔好,只是眼下我身爲知府,可沒法子去和這兩位情商,該當如何?”

“這有何難?”執行乃是計劃成功的關鍵所在,許貫忠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說出兩個人來:“頭一個乃是五臺山文殊院智真大師。這位大師乃是有道大德,又是魯大師的座師,深受欽敬的,只需他老人家法駕一到,要魯大師在那二龍山上弘揚佛法,再興寶珠古剎,一言可決。”

“虧你想地出,找我師爺來治我師父!”高強好笑,不過這法子好是好,那智真大師一來身處山西五臺山,離此間千里之遙,自己又素無交情,可不曉得能不能請動這尊佛爺?

“還有一人,乃是東京禁軍林教頭。這位與魯大師過命的交情,論起來也是武二郎的師父輩,說出話來定是中聽。”

這人倒還使得,當下高強修書兩封,一封飛送東京汴梁,請林沖急速前來;二一封差人送往五臺山文殊院智真方丈,囑咐那差人多帶銀錢,到時要大手筆佈施在他廟裡,叫他老和尚拿人家的手短,卻不過情面,自然就來了。

“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又是錢過十萬貫則通神,本衙內多下本錢,不愁請不動你這尊佛爺,哼哼。”

打發兩處信使去了,二龍山的事先就這麼着,高強就惦記起另外一處山賊,桃花山的李忠周通這兩位來←對於這桃花山的山賊倒沒什麼惡感,大約是因爲在現代看了一部搞笑港片花田喜事的緣故,對於傻乎乎的小霸王頗有好感,這廝搶親不成,在魯智深手上吃虧不小,說起來也大有喜劇色彩。

但話說回來,既然曾經被魯智深碰上這等強娶民女的事,想必周通平時禍害鄉民的事也少不了,否則他這小霸王的諢號,難道是說這位周通力能舉鼎,氣堪蓋世,足比西楚霸王?想想他也沒這能耐!

“青州匪患已然出了名,父親又調了這許多兵給我,若是一仗不打,落在御史臺眼中,又是一件麻煩。”高強決心已定,遂命時遷前去打探桃花山山寨虛實,還有進退路徑,周遭地形等項,這偷兒跟了石秀這麼些時,此來青州正好接管了這一方地盤,叫他作這情報工作,再合適沒有。

過了十來天,時遷回報,說道這桃花山一應都已打探明白,還繪了一張地形圖,以供高強參考。原來這青州號稱三處山賊,比起清風山一千大幾百嘍囉,這桃花山遠遠不及,縱然春上清風山撤寨,大隊上了梁山,有許多小蟊賊都投奔桃花山去,這山上的嘍兵也不過五百之數,餘外尚有婦孺百餘人。

“咦,我看以前的史書,說起草寇來都是老弱婦孺居多,怎麼這桃花山卻幾乎全是精壯?”高強微覺詫異,俄爾才明白過來,史書上說的那些都是流民而成寇的,原本就有家小,他們乃是造反,不帶着一起走,被官府捉到了可就人頭落地。

這山賊卻有所不同,多半是各方亡命之徒嘯聚山澤而成,有家小者寥寥無幾,許多人的家眷恐怕還留在老家,山寨中自然是精壯居多。

第2章 冤案(上)第五十五章第二十章第1章 放榜(下)第17章 拔刀(上)第14章 結黨(上)第3章 星變第16章 遺篇(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九章 上第一章第一章第2章 黑白第33章 董平(下)第十六章第2章 買賣(下)第十九章第34章 藏兵(下)第28章 不見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二十五章第五章 上第12章 誤闖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章 燕青(上)第五章 下第38章 說親第6章 意外(上)第18章 謀定第四章 下第三十二章第29章 佈局(上)第五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10章 徐寧第19章 焚心第二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上)第22章 出奔第4章 易相第五章第17章 復仇(上)第34章 藏兵(上)第68章 暗議第四十七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四章第19章 河水(下)第23章 災起(上)第十八章第73章 暗盤第6章 先發第8章 龜頭(下)第37章 邀援(上)第26章 种師道(下)第17章 復仇(上)第25章 憔悴第26章 私鹽(上)第15章 備荒(上)第11章 出使(上)第30章 結合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32章 戰情第14章 二李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下)第34章 反目(上)第12章 聖女第三十六章第3章 豪奪第10章 赤佬第四十五章第3章 下第20章 張青第50章 神兵第十六章第5章 齟齬(上)第8章 拔刀第51章 內線第23章 歸來第6章 先發第13章 劫牢(上)第5章 齟齬(上)第22章 無聲(上)第二十五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六章第17章 翠屏第18章 三問(下)第七十五章第75章 洗錢第二十三章第31章 天書(上)第1章 放榜(下)第八十九章第30章 思變(下)第五十七章第20章 究問(上)
第2章 冤案(上)第五十五章第二十章第1章 放榜(下)第17章 拔刀(上)第14章 結黨(上)第3章 星變第16章 遺篇(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九章 上第一章第一章第2章 黑白第33章 董平(下)第十六章第2章 買賣(下)第十九章第34章 藏兵(下)第28章 不見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二十五章第五章 上第12章 誤闖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章 燕青(上)第五章 下第38章 說親第6章 意外(上)第18章 謀定第四章 下第三十二章第29章 佈局(上)第五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10章 徐寧第19章 焚心第二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上)第22章 出奔第4章 易相第五章第17章 復仇(上)第34章 藏兵(上)第68章 暗議第四十七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四章第19章 河水(下)第23章 災起(上)第十八章第73章 暗盤第6章 先發第8章 龜頭(下)第37章 邀援(上)第26章 种師道(下)第17章 復仇(上)第25章 憔悴第26章 私鹽(上)第15章 備荒(上)第11章 出使(上)第30章 結合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32章 戰情第14章 二李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下)第34章 反目(上)第12章 聖女第三十六章第3章 豪奪第10章 赤佬第四十五章第3章 下第20章 張青第50章 神兵第十六章第5章 齟齬(上)第8章 拔刀第51章 內線第23章 歸來第6章 先發第13章 劫牢(上)第5章 齟齬(上)第22章 無聲(上)第二十五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六章第17章 翠屏第18章 三問(下)第七十五章第75章 洗錢第二十三章第31章 天書(上)第1章 放榜(下)第八十九章第30章 思變(下)第五十七章第20章 究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