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工匠考覈

第355章 工匠考覈

很快,隨着李泰的命令,有關洛陽徵召大匠的消息,開始順着大運河傳播。

同時整個長安地區的大匠們,聽到這消息多少有幾分翹首以盼的激動。

畢竟上一次翻新鄭白渠,已過去數年時間了。

那些以鄭白渠爲考覈條件的大匠,或者是優秀工作者們,也隨着那次鄭白渠考覈的終結,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與利益。

這裡面獲得了大匠或者優秀工作者評級的人,主要是有三個流動方向。

一是成爲了大匠,這些人或是被少府監或是被將作監直接收攏過去,李泰的墨科也乘機撈了不少,主要都安排在了煤礦體系中,完善挖礦效率去了。

而這一批人算是工匠中最優秀的,他們與朝廷間算是雙向奔赴,所以朝廷給他們編制,他們吃上了鐵飯碗。

第二批則是以一部分不想要加入朝廷或者受不了朝廷規矩束縛的大匠或者優秀工作者。

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看護鄭白渠,像是什麼地方荒廢,什麼地方破損,什麼地方需要修補什麼的,都經過了仔細的劃分後,讓他們負責世代承包,出現特別嚴重的則上報縣衙修補。

而只要他們所負責的這片區域沒徹底荒廢與破壞,那就算他們死後,他們兒子或者徒弟也能繼承這個工作,只要在州縣進行報備。

但是你沒有這個徽章,那你就沒幹這活的資格,這是完全沒辦法的事。

不過這時候的閻立德倒走出來,開口道,“臣推舉將作少監閻立本,帶領河南道道路建設工作組前去協作魏王,督建河南道道路建設工程的順利。”

這讓大大小小的工匠,心中或多或少的泛起了酸味。

可以說朝堂之上,實在是再沒有其他比這更能安心刷功勳的地方了。

但關西地區尤其是京畿道地區的工匠們,一個個開始想辦法去找縣令去開具路引,準備前往洛陽報名工匠考覈。

所以一個兩個匠人離開,自己批個路引沒什麼問題,但匠人都跑了,那肯定是會影響當地的運轉效率的。

總而言之,這些人給鄭白渠白白乾了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一塊獎章就給他們打發了。

畢竟給魏王幹上兩三年的時間可不只是白乾的,自己的目的可是要爲這兩三年爲自己下半輩子有個保障,甚至爲自己以後的子孫能搶在起跑線上啊!

而第三個則是參與了鄭白渠工作的優秀工作者。

不說功勞什麼,至少出了什麼事情鍋不會甩到閻立本身上啊。

衆人聽到這話,說實話或多或少都是有幾分的遲疑。

所以還是塞一些官職比較低的人進來,就當做是刷功勳了,所以閻立德果斷把自己的弟弟閻立本塞了進來。

自己這些乾土木的能夠遇上這麼件好事,又怎麼能夠錯過了!

至於李泰幹大型工程,一般都喜歡留碑紀念有功大匠的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反倒沒什麼太多想法。

可道路跟運河不一樣,運河就這麼一條,梳理出來也就是了,這整件事就結束了。

反倒是西海郡那邊,每年都會出產馬匹,細水長流的在長安販賣,甚至每年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那些當初投了錢的將士,嘴巴都笑歪了。

總而言之,這些從鄭白渠幹完活,經過考覈的人,有能力的進編制了,有想法的去承包了,就算是隻偷學了一鱗半爪的也受到農學社特殊照顧了。

還是那一句話,誰不想要吃上公家飯呢,誰不想要編制呢!

上次自己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辦法成爲大匠,但這次自己去好好努力,如果運氣好成功通過了大匠呢。

李世民聽到閻立德的話點點頭,既然這件事對朝廷本身是有利益的,那李世民便不會去阻止。

讓這些人來提供農學社的後勤保障工作,甚至有的則是被吸納入了農學社之中,成爲農學社的一份子。

那可真就是這輩子吃穿不愁,說不定還能討要一份家族傳承的事業啊。

而杜如晦聽到李世民的話,出來道,“閻少監的確是一個選擇。

除這問題以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工程本身肯定是受制魏王的。

這麼一門只要大唐不倒,那就能不斷傳承與國同休的職業,那可是有爵位的高官們纔有的待遇。

就算出了什麼大問題,也能夠避免問題的擴大!”

你要把自己能夠個幹活的一面展現出來,等到時候說不定還真有機會成爲左右僕射的。

朝廷清閒的工作那麼多,尤其是跟在李世民身邊上諫就有獎勵,自己何必這麼辛苦的跑到河南道,然後辛辛苦苦的幹活,在這裡動動嘴巴難道不輕鬆嗎?

額,也不對,至少李世民還是在乎的,畢竟不論是心心念唸的驪山院,還是重新翻修的洛陽宮,到底是需要這些匠人。

但本地工匠大量外流這種事情,對當地縣令來說也是相當頭疼的事。

只要這整個工程還在,那他們便是能夠跟着這塊紀念碑一直流傳下去。

草種計劃,太子當初不也是弄得紅紅火火的,但事情做下來,到現在那些投了錢的世家都還不知道找誰要回本錢呢!

而除了他們,就算是上次獲得了優秀工作者的匠人,或多或少也是衝着大匠的考覈,想要去洛陽試一試。

畢竟這次洛陽所提出的考覈,對工匠們來說,就好像是舉子們的科舉一樣重要。

畢竟你的手藝到底怎麼樣另說,對普通人來說,差那麼一刻鐘兩刻鐘也不是要緊事。

接着便望眼欲穿的等待,一年又一年,這次他們真不挑了,更不會不相信了。

畢竟官員安排還是要杜如晦這個吏部尚書下達最後的決斷。

但現實是,朝廷上下誰在乎這些匠人們的想法。

而在這個過程中,朝廷每年也會撥付一定錢糧下來,沒領到可以去找工部鬧。

自己的下輩子就要填進去了能讓自己出將入相,成爲左右僕射什麼的自然很樂意去幹。

最簡單的就是農具壞了要找誰修理,想要建設房屋要找誰搭建,最重要得是朝廷要修建什麼工程,結果自己找不到人了怎麼辦。

這些工匠們,懷着就算魏王不搞這些活動,但朝廷或多或少總是會搞吧。

所以還是把這件事的最大功勞給魏王,讓魏王在以後陸續的修建道路,哪怕修得慢,至少其他的地方有個盼頭。

畢竟工匠在古代生活地位真算不上高,甚至一些有權勢的人讓工匠白乾活也不是沒有過。

吹噓着自己當初在鄭白渠幹活多麼多麼勤勞,才通過了考覈給了自己優秀工作者的徽章。

這時候,李泰安排的農學社便是登場了。

你今天帶着人把河南道的道路給修了,那麼其他的地方淮南道要不要修,江南道要不要修,隴右道要不要修……只要修一處,那就處處都要修路的。

閻立德出列道,“朝廷可以將這些工匠集中,然後跟隨朝廷將要派遣到河南道的道路建設小組,一起參加道路的修建。

越王,我們技術也不賴的,我們想要受到朝廷特殊照顧啊!

然後,越王被封爲了燕王,去幽州那邊去了,跟長安工匠們再也沒了半點關係。

至於當地所需匠人,讓他們留下弟子或者子女能暫代他們的工作就好。

而且朝廷的將作監與少府監也能通過這次考覈挑選優秀大匠進入朝廷!”

農學社在農具推廣過程中需要維修,或者要當地進行打造什麼的,憑藉在鄭白渠工作了數年得到了優秀工作者的獎章,那便會主動的找上這些人。

總之,這段工程還能運轉,那這半口官家飯也能吃下去,無事時自己也能去打工。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人也或多或少的看的出來,等到這工程徹底完工,魏王怕會被調度回長安,專門負責道路建設。

言官到底是沒有針對誰,畢竟聞風奏事,這件事波及了民間,可是容不得輕視!

李世民聽着言官的諫言,目光向閻立德看過去,畢竟工匠這些事情向來都是閻立德管轄。

而且退一萬步,就算閻立本真只是一個會畫畫的,沒什麼政務,閻立德相信李泰看在閻婉的份上,難道還不會照顧照顧閻立本。

所以這一次,聽到魏王再次舉行匠人考覈,那些在京畿道附近的匠人們大都是相當熱情的向李泰這個工程洶涌過來。

但他們若大量離開本地,對整個本地社會來說,或多或少也是會造成影響的。

如果魏王不接手了,單單是錢從哪裡來就要難倒一大堆人,但河南道修建了道,路天下十道總不能少了誰吧。

所以,就算去幹這工作了,最終說不定功勞還不是自己的,自己純粹只是拿點苦勞而已。

別得不說,老了吹牛時對自己後代說某一項工程是伱阿耶幹得,相信也是很有自豪感的,最多就是奢求能夠留碑的大匠並不多而已。

要是你摘了桃子,然後魏王不幹了,你看看天下其他人會不會指着你的脊樑骨罵。

最重要得是,同樣的手藝,對方就是憑藉這獎章這經歷,就是比自己收得錢多,過得舒服,這讓自己怎麼忍啊!

“立本嗎?”李世民聽到閻立德的推薦不由摸了摸自己的鬍子,目光卻向杜如晦看過去。

所以上次沒有去參加考覈的匠人,尤其是京畿道這一圈的匠人那真的是很踊躍。

但現在這個活,幹好了自己一輩子要填進去,幹不好那自己說不定當場就被填進去了。

就算自己實力不濟成爲不了大匠,也因爲自己家庭的原因不會在河南道落腳,但怎麼也要掙到一個優秀勞動者的獎勵,然後跟家附近的農學社搭上邊啊。

只是李世民皺着眉頭說道,“諸位愛卿此次朝廷應當有誰接任此項任務,與魏王一同把這河南道的道路工程給修建起來比較好!”

但讓匠人們頭疼的是沒有考覈啊,沒有發徽章啊,自己跟不能憑藉着這些經歷從農學社接到活,讓自己生活更有奔頭啊!

說實話,閻立德明白現在是不可能派遣一個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分潤魏王的功勞,比如當初的杜如晦就是這般操作的。

不管怎麼說,這次隨着李泰把大匠考覈的消息開始散播開來,關東地區的工匠們多少還是懷着將信將疑的態度去看着這次考覈。

畢竟這個年代所講究的可不是自由發展,相反講究得是傳承有序,子承父業。

因爲他們非常的清楚,這件事情跟普通的工程不一樣。

畢竟能夠留碑的人都是爲整個工程做過特殊貢獻的人,這種人每一個基本上每一個都是大匠起步,就算原來不是大匠能留名了以後也是大匠。

至少在閻立德看來,你一直給皇家畫畫算什麼本事,難道還能夠畫出一個宰相出來嗎!

不過此次工程涉及人數之多,怕是我大唐工程之冠,若閻尚書不親自督建的話,最好需要派遣一軍方之人至少統帥五千士卒監造。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不讓其他的工匠看了流口水。

看着曾經更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比自己低一輩的工匠們在喝着濁酒時吹牛打屁。

應該怎麼說呢,這些人算是經過了國家層面篩選的淘汰者,他們或許是因爲年齡太輕、手藝不夠、沒有立過重大功勳……

但道路修繕就算河南修好了這才只開始,就別想着摘桃子的事情了。

而這件事,因爲是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發生的,自然而然便是讓言官上奏上去。

雖說青史留名這種事情,一直以來都是儒生的追求,但對工匠們來說,他們靠着自己手藝也混出了幾分名堂能名留青史也是很感興趣的。

沒有辦法,道路從底層配套設施,以及到最上層的資金拉攏,這些都需要魏王坐鎮才能執行得下去。

此刻面對李世民的問話,在場絕大多數人都保持了沉默,畢竟自己是真不想要過去。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思索了一下了,道:“上次協助青雀督建鄭白渠的是誰來着?”

“是現任幽州司馬的蘇烈!”杜如晦思索一下倒把蘇烈的名字報出來。

“幽州啊……是有點遠!”李世民馬上便把這答案給排除掉,道:“讓道宗帶人去一趟!”

“諾!”衆人聽到李世民的話頓時明白,李世民念及舊情,找機會啓用李道宗了。

(本章完)

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301章 到洛陽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58章 覆滅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330章 寺廟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234章 送禮物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339章 傳播第72章 集裝箱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37章 廉租房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171章 殿中對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339章 傳播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44章 兵議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90章 保護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70章 光箭雨第65章 戰報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94章 制約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28章 開學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454章 將變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306章 李春第148章 樂譜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44章 兵議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
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301章 到洛陽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58章 覆滅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330章 寺廟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234章 送禮物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339章 傳播第72章 集裝箱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37章 廉租房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171章 殿中對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339章 傳播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44章 兵議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90章 保護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70章 光箭雨第65章 戰報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94章 制約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28章 開學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454章 將變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306章 李春第148章 樂譜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44章 兵議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