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

“讓剛剛考覈上來的進士與明經作爲觀風使來監察地方官員?”李世民沉思起來。

科舉制度雖然在隋朝始創,但在唐朝推行以來,基本上過來考試的考生,每年頂天也就三千人,正常每年一兩千左右,而每年錄取人數明經大概百餘名,進士大約三十人。

同時這些順利考覈到明經或者進士的人會被馬上任免官員嗎?怕不是做夢。

哪怕狀元郎去吏部這般的詢問,也會被吏部辦事的人員喊來衛士送出去再說。

因爲在唐朝可沒有進士及第或者狀元高中之後就能當官的,那是宋明進士的待遇。

一般上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在長安待上三五七年,等到吏部發現哪個地方有空缺,纔會讓你過去填補,這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守選”。

在這期間你需要做得事情就三件,這三件做好了基本上官職很快就到手了!

第一件事就是找個貴族高門人家的未嫁女結婚,首推五家七望,娶一個就少奮鬥三十年。

當然,哪怕貴族高門喜歡挑選年輕未婚的新進士結婚,但想要讓他們選中,除了有才還需要有貌,當然最重要得是年輕。

所以唐朝的時候很多進士的初婚年齡都是三十幾歲,哪怕身邊有侍女紅袖添香,但從來都是留着正妻的位置,就等着自己考上了進士後,娶世家貴族女爲妻,爲將來做準備。

第二件事,就是那些年齡已經過了,相貌不達標,或者被世家高門看不上的。

就跟元稹、白居易一起混着,吟詩作對,撰寫小說,最終重要得是把自己的名氣打出去。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可以看成是論壇博主,網紅專家,有了名聲,官職也拿得更容易。

當然,最常見的還是繼續考試,“博學宏詞科”或者“書判拔萃科”,反正是些單個字都能看得懂,但合起來完全不懂的科目。

大概就是進士精英進階版,等到你成功的考出來後,伱就能被皇帝與正品官員所重視,成爲一個偉大的九品校書郎,最關鍵是有工資了。

古代不論進士還是明經考出來,都不是說當官都能當官的,就算是最低級的九品官員,那也是需要慢慢熬。

所以讓明經或者進士,考出來能夠直接授予官職,那他們不說樂意至少不會反對。

李泰看着李世民道,“基層官僚上通朝廷,下聯百姓,是我大唐根基。

所以如果他們一方爲惡,很容易造成民變,對我朝廷官員造成不好的影響。

但同時地方千萬各有不同,若說官員沒有手腕,又很容易被地方挾制,成爲泥塑木雕。

所以我覺得需要安排個能夠監督地方官員,但卻又不是監管地方官員的人盯着他們。

我覺得剛剛考入朝堂,心中滿腔熱血的舉子,就非常適合做這個!”

“還請魏王細說!”房玄齡看着李世民沒有提出什麼反駁的話,卻是明白李世民心動了。

李世民心動的原因,未必李世民覺得李泰提出的這個方案有多好,而是李世民發現李泰對基層那匪夷所思的影響力後,還是想要本能的制衡下李泰,結果李泰也太自覺了。

這是皇帝對自身權利掌握的本能,換了任何一個皇帝,見到李泰在基層官僚中居然擁有這麼大的威望怕是要思考着應該怎麼制衡魏王了。

如果換了是朱元璋的話,只要這兒子不是朱標,基本上可以回去寫好遺書了,命慘一點全家都會下去陪你的。

所以,房玄齡看着李泰這麼自覺的提出讓這些進士或者明經監督低品級的官員,房玄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支持的。

尤其對很多考試考上了明經或者進士的舉子,因爲對於朝廷的規矩以及處理方式不懂,很多都需要讓他們守選。

現在魏王制造出了一個有意義的崗位出來,說實話房玄齡還是比較欣喜的。

而李泰則開口道:“舉子順利考覈後,一般上都需要進行守選,等到有官職空缺纔會給他們安排職務。

但也可以將他們安排到地方,身份爲觀風使按九品發放俸祿,見七品以下官員同品,無需行禮,專門負責當地郡縣縣誌記錄。

同時每年需以當地情況寫一份倫策,配上他每年積累的縣誌上交吏部,三年後根據他們所寫倫策,再行安排具體官職。

另外若在這過程中,當地七品以下官員出現空缺,那在當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觀風使擁有優先補錄權利!”

“魏王的意思是,這些人並不管理具體事務?!”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不由疑惑。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點頭道,“我並不覺得,這些剛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真比朝廷的官員更加了解民生與官場。

但我相信他們的出仕絕對心中有着一番雄心壯志,所以趁着他們熱血未冷的時候,把他們放到基層寫縣誌便是可以。

尤其他們擁有直接把當地情況上報吏部的權利,對當地官員來說,縱然出現貪贓枉法,也絕不會太過放肆。

這些下放到當地州縣的觀風使,讓他們記錄縣誌,這本身就是對官員的監督,同時也是對這些觀風使自身的磨鍊。

至少吏部能夠通過他們送上來的文章,將來給他們安排職務時,能把他們安排到相對來說更適合他們的崗位。

當然,當地的官員如果因爲貪污受賄受到了牽連,只要觀風使沒參與,那將來懲處後,觀風使也能夠很快替補起來!”

說實話,在李泰看來,一般上官員也很難太過放肆,理由非常簡單,就是這些官員在基層如果沒有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就算成爲官員,也不過只是泥塑木雕。

而有基層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多一個觀風使也就只是多一個記錄縣誌的人而已。

觀風使早點受到基層打磨這未必會是什麼壞事,如果這考上來的舉子真能把問題給解決,那就算讓這舉子上位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這些觀風使在李泰的概念中一樣是守選,這點並沒有變。

但把這些人丟在了長安守選就有些太浪費他們的才華與背後的背景了,還不如讓他們去地方去,也不說讓他們幹什麼雜物,而只是讓他們記錄縣誌,讓他們看看底層是什麼樣子的。

然後讓他們每年交份報告上來,比如說你上交的報告一直都誇獎這個縣令,結果查出來他有貪污受賄,那你自然就玩完了。

當然,如果真有能力,靠着自己能力合縱睥睨要是能把縣令扳倒,那你填補他的職務也沒什麼問題,畢竟這麼有能力的人只是想要成爲七品縣令,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正常來說,只要這些學員監察到郡縣內的官員有貪污,多少算是發揮出作用了。

而如果更強一點,能夠弄到他們貪污的證據還成功送到了朝廷,基本都能混個七品官員。

因爲李泰將來準備弄個專門針對世家大族查稅的組織,就需要這些有能力的官員。

至於現在,只能算是爲自己的將來做準備而已。

畢竟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波波慢慢培養的,現在打磨打磨他們三年,等到時候差不多也就能夠拿來用了。

而對李泰提出的這個提議,經過商討後,決定在今年的舉子考試後進行嘗試。

說實話,李泰覺得這提議應該能很順利的安排下來。

因爲大唐科舉人數跟宋朝科舉人數的差距根本就是天壤之別,畢竟就算把其他幾科都算上,大唐過科舉的官員每年有沒有三百人都是問題。

這羣人肯定優先安排那些比較富裕的郡縣,尤其是剛換了官員需要監督的。

當然,大唐官員慣例,如果不想做官,那就可以請辭。

像很多劍南道地區,就算過去做官絕大多數的人也覺得是去受罪,很多人就請辭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只有受到貶謫的人才會過去。

這點宋代也很好的繼承了,比如某位大學士,就是一路被貶謫,一路遊南方。

隨着這件事落下帷幕,算是今年的最後一件比較大的內政算終結了。

今年這個略帶幾分紛亂的年總算過去了,而在貞觀十八年的元宵節過去不久,百里玄獎總算從高句麗回來了。

他帶回一個讓大唐期盼不期盼不知道,但李世民肯定相當期盼的消息,高句麗不聽詔令!

對李世民來說,自己對這個消息實在是期盼太久了。

聽到了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李世民便欣喜的把李泰,房玄齡,杜如晦,催師仁,劉洎,李世績等人全部都招了進來一起進行商議。

本來還想要把李靖也給叫過來的,不過隨着入冬之後,李靖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所以李世民對李靖倒沒有強求。

說實話對於李靖的病就算是孫思邈也沒有什麼辦法。

因爲李靖身上的都是慢性病,是年輕時候帶兵打戰留下來的傷。

孫思邈頂多只是開出方子讓李靖能夠舒服一些,但指望給李靖延壽孫思邈表示就算是自己也沒有這能力啊!

所以這次商議事情倒沒叫上李靖,李世民還是覺得等到李靖身上的傷勢好些自己再去跟李靖說。

所以便賜予李靖五百絹的賞賜,讓李靖在家裡好好的修養。

這時候,面對要討伐高句麗的要求,李泰開口道,

“根據我們先期的謀劃,我們最好於五月後再跟高句麗宣戰。

這樣高句麗的春耕已經過去,能讓高句麗今年的糧食,最大限度的縮減。

這樣我們的戰爭優勢能從今年一直持續到明年秋收,換句話說,就有兩年時間優勢!”

“魏王莫非打算跟高句麗打持久戰!”崔仁師聽到李泰的話,有些擔心道,

“幽州以北的天氣到了冬天可真得是天寒地凍,根本住不得人。若如此,將士如何受得!”

“冰屋,棉衣,炭火……”李泰看着崔仁師沉穩的回答道,“物資方面儲蓄方面還請崔侍中放心,只要有需要,那我肯定已經準備齊全!”

所有人聽着李泰口中的保證,卻也沒說出什麼反駁的話語。

因爲他們算是看着李泰從無到有一手建立起來了農業體系,更是清楚的知道,魏王在這個體系之中,能夠展現出什麼樣的能力。

而李泰繼續道:“未算勝,先算敗,將士勇猛,士卒用命,能直接攻下高句麗自然最好。

但如果未曾攻下,變成僵持的持久戰,那目標便從攻城略地變成了劫掠高句麗人口,消耗高句麗的戰爭潛力。

持續兩年的戰爭,哪怕無法打下高句麗,但以消耗完高句麗的戰爭潛力,爲下一次戰爭最好準備!”

“你也不要看輕了我們大唐的將士啊!”李世民看着李泰自信道,“若你都已安排到這種程度,我們都還打不下高句麗,那我們怎麼對得起大唐的百姓!”

李泰看着李世民,明白在戰場上的事自己不需要擔心,不得不說他就算不是軍神,少說也是十哲水準的將領,的確是讓李泰相當安心,自己唯一需要的就只是把後勤安排好而已。

“那就戰略層面上來說,我們需要跟高句麗打三場戰爭。”李泰指着地圖道,

“一路是從幽州以北突破高句麗的長城防線,這應該會是我們的主力所在。

第二場戰爭是我們養了這麼多年的水軍,需要剿滅掉高句麗的水軍。

至少要把它們封鎖在水港,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保證我們海上運輸線的安全。

至於第三場戰爭這是讓水師率領偏軍直插軍高句麗的首都心臟,若能攻下則能一戰而定,若不能攻下也能讓高句麗首尾不能兼顧!

就我來說,第二場與高句麗水師間的戰爭,必須要拿下來。

否則讓陸路運輸糧食來供應我大唐軍隊不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原本可以支撐兩年到三年的糧食,很可能只能堅持一年!”

“若如此,那就需要製作一個誘餌讓高句麗去咬了!”房玄齡沉着開口,

“我記得魏王不是一直在收集高句麗特產嗎,那等戰爭時間臨近,改成收購糧食,而且是大量的糧食!”

“然後,把這儲蓄糧食的地點透露給高句麗的水師!”這時候的杜如晦默契的補充道。

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相視一眼,默契一笑。

真的,很像是兩隻老狐狸。

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505章 新神農第72章 集裝箱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524章 交鋒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436章 考進士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485章 分封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章 貞觀蝗災第258章 覆滅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46章 挖牆腳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00章 心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317章 稱心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56章 玩真的第352章 贈妻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156章 冬日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62章 突襲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288章 醫行走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306章 李春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86章 心黑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8章 盡興而歸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23章 決戰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48章 盡興而歸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
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505章 新神農第72章 集裝箱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524章 交鋒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436章 考進士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485章 分封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章 貞觀蝗災第258章 覆滅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46章 挖牆腳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00章 心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317章 稱心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56章 玩真的第352章 贈妻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156章 冬日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62章 突襲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288章 醫行走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306章 李春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86章 心黑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8章 盡興而歸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23章 決戰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48章 盡興而歸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