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500萬英鎊的重託

關於曹躍遇刺案,山西巡撫毓賢自己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所以在發給京師的急電並沒有介紹林班主的一切情況。而當曹躍遇刺重傷的之後,毓賢的人被禮送回去了,所以毓賢瞭解的途徑就更少了。但從毓賢接觸的血軍高級軍官和幕僚來看,曹躍毫無疑問是身受重傷,最起碼要修養幾年了。

曹躍遇刺重傷的消息讓朝廷上下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慈禧鬆了一口氣。

隨後榮祿立即下令給武衛後軍董福祥部軍令,讓他們帶兵入京,保護皇上保護太后。接到軍令之後的董福祥立即點兵,率軍從懷柔一路風塵僕僕來到了京師,隨後住接管了京師的城防。董福祥作爲起義軍出身的將領性格暴躁且出身貧寒,對農民抱有高度好感,所以入城之後便於同樣是草根出身的義和團大師兄、壇主們打成一片。載漪從中鼓譟之下,義和團和武衛後軍很快攪合在一起。

當暴民與軍隊攪合在一起之後,京師的民族主義越發濃烈了,導致了數千北京教民被殺。許多混在其中的地痞動輒勒索別人,否則便指責別人是教民殺全家。北京數十萬民衆受到影響,這個人口百萬的城市陷入了混亂之中。每天起碼有數百教民或者被指責爲教民的普通百姓被殺,甚至還有主和的朝廷官員全家被殺。

此時慈禧將朝廷中主和的許景澄趕了出去,讓他做了慰問大臣,探望曹躍是否重病。許景澄在離開京師之前,與一些主和大臣秘密見面會談了半個多小時,而後才一路急匆匆地趕往山西。

當許景澄等人來到軍營之後,立即被曹躍的手下軍師王宇和桑治平隆重接待,許景澄曾經和桑治平有過接觸,那時候桑治平還是張之洞的首席幕僚。如今在曹躍軍營中見到了桑治平,許景澄心中不免得生出了張之洞已經和曹躍聯合在一起的感覺。

曹躍在病榻之中接見了許景澄,許景澄立即轉達了朝廷對他的慰問之情,還給了他一些封賞。曹躍表示感激之情,並且說自己一定會效忠朝廷云云。兩人客氣之後,許景澄轉身看了看,低聲說:“還請大將軍屏退左右。”

曹躍儘管心中疑惑,但還是讓手下都離開了。

許景澄從懷裡掏出將一張契約放在曹躍跟前說道:“大將軍,京師大亂,恐發生國戰,此乃戶部存在英國花旗銀行裡的銀票存根,一共是500萬英鎊。。自甲午戰敗之後,朝廷反思自己,尤其是太后老佛爺已經停建了頤和園的修繕和她的皇陵的修建。這筆錢是用來準備爲編練朝廷的新軍而特地節省下來”

曹躍驚訝道:“這筆錢真是老佛爺省下來的?”

“一部分是老佛爺和皇上的錢,另外是各省百姓的錢,朝廷本打算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陸軍新軍,而武衛軍的五支新軍只不過是朝廷的試驗罷了。”

曹躍點了點頭,難怪庚子國難之後,中國賠了外國四億五千萬兩銀子後依舊堅持了十一年。

新中國歷史教科書上說中國從此(庚子國難)一蹶不振,但轉眼幾年之後,大清國就開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大清國不是沒錢,慈禧也很腹黑啊,把錢留着練軍隊呢。

清末清廷做了三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建造武衛軍新軍,將其編練爲模範軍。第二個五年計劃是建立基礎軍事設施和體系,如講武堂、陸軍師範、軍醫、軍馬、軍官、憲兵、電報、典型等現代化陸軍。但第二個五年計劃因爲庚子國變,被迫推遲了一年。第三個五年計劃就是現代化陸軍規模擴編到36個鎮。武衛軍的成立是在甲午戰爭之後,即1896年(注1)。第二個五年計劃是1901年,後被迫延遲到1902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是在1907年開始建立36個陸軍鎮。但因爲清廷最後一個攝政王載灃急於求成,將建設陸軍的錢拿到了國家建設中,導致在1911年清廷投降的時候才建成14個陸軍鎮(陸軍師)和18個混成協(陸軍旅)、4個標和1個禁衛軍。

按照新中國歷史教科書標準答案,清廷因爲庚子國難導致了國力衰弱財力空虛,中國從此五十年一蹶不振。可是這就難以解釋,在墨西哥發生大規模排華之後,清政府非常強硬地準備出兵遠征墨西哥,迫使墨西哥放棄排華法案。幾年之後,北洋軍出兵西伯利亞逼迫列寧不得不對中國人說謊:“布爾什維克黨取得政權之後將會把外東北和外西北還給中國,”以此來取得中國人民的信任從遠東撤軍。

所以由此推測出來,清政府並不是沒錢,而是揣起來準備幹大事——復仇。

真正動搖清廷的並非軍事和武力,而是清政府最後時期做出來一系列愚蠢的政治方針,喪失了一直支持清政府的漢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民心。而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階級此前是幫助清政府度過了康熙年間三番之亂,道光年間白蓮教起義,以及咸豐年間太平天國之亂的,甚至甲午戰敗和庚子國難中,他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清廷,忠心耿耿。

曹躍看着手中的花旗銀行500萬英鎊的存根,擡起頭疑惑地看着許景澄,不知道爲什麼他冒着殺頭的危險把這存根交給自己是什麼意思?要知道如果被朝廷知道了許景澄的做法,這許景澄便是謀反大罪啊。

見到曹躍眼神之中滿是疑惑,許景澄不禁苦笑起來,嘆了口氣據實說道:“大將軍,我受戶部尚書立山大人所託,將這筆存款暫且交由大將軍保管。大將軍應該知道,戶部管着全天下的銀子,若是稍有任何不小心之處,對朝廷、對中國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大將軍一定疑惑爲何戶部要將票根存在你手中,其實戶部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戶部有何難言之隱?”曹躍忙問。

“戶部繼任尚書,翁同龢、王文韶忠心耿耿,但戶部連年虧空,存在戶部的錢總是不翼而飛,追查下去牽連到前戶部滿尚書敬信和一系列宗室王公,因此皇上一上臺,便將敬信調去了吏部擔任吏部滿尚書。而自維新變法開始,戶部就逐漸將錢存在外國銀行之中,這樣一來能吃一些利息,二來錢在外國銀行裡,某些親王就沒辦法藉口索要。”

曹躍點了點頭,清末貪官遍地,但也不乏爲國爲民之人。

許景澄的話語之中充滿着無奈,又說道:“此計乃是翁相翁同龢、戶部漢尚書王文韶、戶部滿尚書立山大人共同做出的決定。太后對王文韶王大人不滿,令鹿傳霖接替王文韶王大人的職務。而鹿傳霖與榮祿關係匪淺,若等鹿傳霖擔任戶部漢尚書,恐怕這錢又要被某些人東挪一塊西挪一塊花沒了。”

曹躍撇嘴道:“這朝廷之中亂七八糟的事兒還真多,難怪陶模陶大人在京城只逗留三個月便請辭回老家了,哈哈哈。”

許景澄道:“陶大人立場不明,所以受到新舊兩派的攻擊,守舊派說他標新立異,清流新派也因爲他在維新變法中明確反對變法而攻擊與他。所以陶大人辭職是遲早的事——他就不應該來,何苦丟了甘陝總督一職賦閒在家。”

曹躍點點頭深以爲然,自己這個老岳父幹了丟了西瓜揀芝麻的事兒。

許景澄又低聲說道:“如今因爲義和團之亂,導致中外關係緊張,依我等看來大戰一觸即發。幾日之前,載漪請求攻擊東交民巷,我站出來阻止,卻遭到太后的斥責,以至於這次探望與你,是因我被太后趕出了朝堂。”

許景澄繼續說道:“若朝廷和外國發生衝突,英國人銀行斷然不會承認這筆存款,肯定會吞了它。大將軍這次力主剿滅義和團,雖然在百姓看來氣憤難當,但在外國人看來極爲友善,因此外國人必定承認大將軍。許某曾經私下裡與英國公使竇那樂說起,竇那樂認爲我中國應該多一些曹將軍你這樣的冷靜軍官。我對他說,清廷的意思是培養你,將來調任軍機處擔任要職,對等於英國的首相,竇那樂立即反問爲什麼現在不讓你來做。所以我推測,如果你拿着這筆存根去英國索要,英國人是不會不給的。”

曹躍苦笑道:“要是真打起來,這花旗銀行的存根算得了什麼呢?”

許景澄道:“這也是我等失誤,只想着放在英國人手中安全,卻沒想着他們隨時都能搶走。先前我已經把存在俄國道勝銀行中的20萬英鎊取了出來,交給了京師大學堂管理學務(首任校長)孫家鼐孫大人,以免衝突之後俄國吞了這20萬英鎊。但英國人以戰亂爲藉口拒絕提取這500萬英鎊,我與兵部尚書徐用儀徐大人,戶部尚書立山大人遍觀諸大臣,只有兩人可以託付,一是張之洞張大人,二就是你曹躍曹百川。”

“許大人高估我了。”曹躍拱拱手苦笑道,“英國人未必肯賣給我這個面子。”

許景澄感慨道:“庇佑大清江山,只能靠大將軍這樣的睿智將領,若是靠載漪那種爲一己之私慾置國家於不顧者,我大清就完了啊。”

曹躍心中說你把大清的錢交給我,同樣也是完了。

第590章 中俄暗戰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669章 請封曹躍爲國公第761章 中俄密談消息泄露第427章 西北官員集體入京第717章 我這暴脾氣第704章 留在中亞的攪屎棍第756章 松花會戰(二)第826章 開放黨禁第187章 人肉做軍糧第488章 不靠譜的中德談判第65章 曹躍救人第722章 東北戰況第46章 冷兵器單挑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變亞洲局勢第646章 修訂版黃雀計劃第332章 西摩爾的反擊第723章 甦家屯伏擊戰(一)第501章 抵制美貨運動第808章 逼迫光緒退位(中)第725章 甦家屯伏擊戰(三)第227章 大小姐出事第55章 定邊之戰(七)第807章 逼迫光緒退位(上)第613章 陶模病逝第679章 如此宣戰太窩囊嗎?第330章 500萬英鎊的重託第406章 東交民巷再傳槍聲第158章 鎮西北(五)第706章 戰鬥在哈爾濱(一)第626章 替罪羊第10章 曹躍獻計第341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七)第425章 危險的新軍整編計劃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396章 狙擊第五師團(五)第33章 斯賓塞連珠槍第168章 我要接近曹二郎第468章 無線電遙控技術第429章 何順全招了第715章 誤會,絕對是誤會第288章 孫家兄弟第441章 反曹聯盟(中)第393章 狙擊第五師團(二)第797章 伊藤博文遇刺第483章 渤海灣海戰(三)第29章 陝北民亂第22章 兇名在外第389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五)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第501章 抵制美貨運動第262章 權宜之計第676章 “自大”的中國領袖第750章 我的徒弟叫曹躍第257章 維新人才何處去第601章 發明流水線作業的人第489章 龍之懲罰第136章 你背黑鍋我賺錢第452章 參謀部人才輩出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第155章 鎮西北(二)第613章 陶模病逝第481章 渤海灣海戰(一)第568章 香隕寒村寺第215章 聖旨到第800章 代清之路始於足下第619章 抽籤定生死第235章 覲見光緒帝第667章 中國海軍聯合艦隊的新艦第241章 實業救國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450章 陸軍第39集團軍第762章 1000萬美元的生意第365章 舊友重逢第607章 黑日本一下子第151章 整編陝西清軍第792章 激戰朝鮮半島第800章 代清之路始於足下第745章 歡慶第580章 平叛(五)第597章 設套讓你鑽第291章 大明國還魂第412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一)第579章 平叛(四)第306章 清廷的花邊醜聞第764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421章 曹李暗鬥第389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五)第57章 功高蓋主惹人恨第775章 遭到背叛的日本人第144章 收陝北(七)第512章 四虎幫第91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60章 世紀大騙局(下)第823章 這個皇帝有點忙第40章 丁哨快槍隊第404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一)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
第590章 中俄暗戰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669章 請封曹躍爲國公第761章 中俄密談消息泄露第427章 西北官員集體入京第717章 我這暴脾氣第704章 留在中亞的攪屎棍第756章 松花會戰(二)第826章 開放黨禁第187章 人肉做軍糧第488章 不靠譜的中德談判第65章 曹躍救人第722章 東北戰況第46章 冷兵器單挑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變亞洲局勢第646章 修訂版黃雀計劃第332章 西摩爾的反擊第723章 甦家屯伏擊戰(一)第501章 抵制美貨運動第808章 逼迫光緒退位(中)第725章 甦家屯伏擊戰(三)第227章 大小姐出事第55章 定邊之戰(七)第807章 逼迫光緒退位(上)第613章 陶模病逝第679章 如此宣戰太窩囊嗎?第330章 500萬英鎊的重託第406章 東交民巷再傳槍聲第158章 鎮西北(五)第706章 戰鬥在哈爾濱(一)第626章 替罪羊第10章 曹躍獻計第341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七)第425章 危險的新軍整編計劃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396章 狙擊第五師團(五)第33章 斯賓塞連珠槍第168章 我要接近曹二郎第468章 無線電遙控技術第429章 何順全招了第715章 誤會,絕對是誤會第288章 孫家兄弟第441章 反曹聯盟(中)第393章 狙擊第五師團(二)第797章 伊藤博文遇刺第483章 渤海灣海戰(三)第29章 陝北民亂第22章 兇名在外第389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五)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第501章 抵制美貨運動第262章 權宜之計第676章 “自大”的中國領袖第750章 我的徒弟叫曹躍第257章 維新人才何處去第601章 發明流水線作業的人第489章 龍之懲罰第136章 你背黑鍋我賺錢第452章 參謀部人才輩出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第155章 鎮西北(二)第613章 陶模病逝第481章 渤海灣海戰(一)第568章 香隕寒村寺第215章 聖旨到第800章 代清之路始於足下第619章 抽籤定生死第235章 覲見光緒帝第667章 中國海軍聯合艦隊的新艦第241章 實業救國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450章 陸軍第39集團軍第762章 1000萬美元的生意第365章 舊友重逢第607章 黑日本一下子第151章 整編陝西清軍第792章 激戰朝鮮半島第800章 代清之路始於足下第745章 歡慶第580章 平叛(五)第597章 設套讓你鑽第291章 大明國還魂第412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一)第579章 平叛(四)第306章 清廷的花邊醜聞第764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421章 曹李暗鬥第389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五)第57章 功高蓋主惹人恨第775章 遭到背叛的日本人第144章 收陝北(七)第512章 四虎幫第91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60章 世紀大騙局(下)第823章 這個皇帝有點忙第40章 丁哨快槍隊第404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一)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