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宋皇家學院上

時間的指針走到了悄悄的走到公元1018年,正值春日,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競相妝點萬里江山。

趙受益在大宋朝混到了八歲,也帶着自己的小夥伴們混了五年,大的已經有十二三歲了。在這五年中,他們跟趙受益那是混得相當的鐵,指哪打哪毫不含糊。

在這個時代,趙受益除了教他們小學數學知識以外,也就講點生活小常識,沒有後世那麼多雜的學科影響效率。五年的時間,他們不僅熟練掌握了小學數學知識,初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知識也學得差不多了。

趙受益還針對他們的興趣進行更專業的培養,有計劃的給他們開小竈。王紳理,喜琢磨,一有空餘就利用自己剛學的物理知識改善日常所見的各類工具。陳鑫華,被趙受益演示出的一些簡單化學實驗所震撼,表現出對這方面知識的濃厚興趣,當然這個時代的化學水平趨近於零,趙受益能夠玩的也就是個簡單的硝石製冰而已。

雖然硝石製冰原理很簡單,也就是硝石融水會大量吸熱而導致溫度驟降,從而達到製冰的目的。但這個原理古人不懂啊,他們看到趙受益用常見的硝石都能製出冰來,頓時驚爲天人。原本皇宮是靠冰窟來儲存冬天的冰夏天用,不僅耗費嚴重還得限量計劃使用,自此以後都採用趙受益的方法制冰,還由此流傳到了民間。

除王紳理和陳鑫華外,另有四人分別是張奇瑞、向忠天、楊斯恩和李星秀,他們相較於王紳理和陳鑫華來說,所表現出的偏向特徵要弱一些。他們六人就組成了日後的‘十三太保’中的文太保。

有了文太保,當然也有武太保。就是以楊金花爲首的鏗鏘三人組,另兩人分別是,王超,馬肅。除了楊金花長得貌美體健外,另外兩個只能用四肢發達來形容了,他們兩個就註定了得當小弟。

那兩位來自醫學世家的孩子,都來自於當朝御醫的家庭。本來就深受家庭的影響,再加上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讓他們更加癡迷於醫學。由於性格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名吳仁的男孩更偏向於趙受益所將的外科,還經常根據趙受益的描述去搞些什麼小動物來解刨,也在小夥伴中闖出了自己‘屠夫’名號。

另一小女孩,名謝欣然,天生文靜,性恬淡,繼承了祖輩積攢的醫學知識,從小立志完成殿下弘揚中醫的宏願,課餘時間就跟隨父親尋醫問診,可以說是小有功底了。

在這‘十三太保’中的兩位怪胎就是李郝和嚴慎知,爲什麼是怪胎呢?就因爲這兩貨的性格不合羣。就像這個李郝,性格異常猥瑣,喜歡獨處,除了跟趙受益談得開,對其他人都保持高度戒備,一看就是個缺愛的孩子,但是他明銳的眼光和思維讓趙受益非常欣喜,稍加培養就是個優秀的特工啊。另一個嚴慎知就人如其名了,可能是父母教育過甚,平日對自己要求相當嚴格,還盯着其他小夥伴不準犯錯。小夥伴們見他就像碰到瘟疫,就連楊金花這朵奇葩也畏懼他那審視犯人的眼神。

人生百態,各有特色,趙受益因材施教,將自己後世的知識寫成書冊針對性給予他們不同的培養方式,也殷切希望他們能夠讓自己帶來的知識在大宋開花結果,發揚光大。

但是僅僅靠自己這些小夥伴的力量是不夠的,趙受益決定在加幾把火。

翌日,早朝,待所有王公大臣們稟奏完日常事務後,趙受益站了出來。趙受益從受封中書令參與朝政以來,基本上都是隻帶了耳朵,沒帶嘴巴,主要爲了更多瞭解當今時政。

趙受益這個時候站出來,讓宋真宗和衆大臣都很驚訝。宋真宗怔了怔,問道:“皇兒,有何事要奏啊?”

“啓稟父皇,兒臣近日來聽聞各位大臣所奏政事,感觸頗多。據各位大人所言,我大宋是否有許多官員處理日常政務的水平有待參詳啊。雖然各位大人以及各地官員都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可他們處理自己本職工作的方法,恕皇兒不敢苟同。”

趙受益面對衆位文官大臣的憤怒,毫無懼色,繼續暢所欲言:“衆位大臣先不要忙着動怒,且聽本王細細道來。諸位的學識那肯定是毫無疑問,這點本王自愧不如,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好說了。”

“本王打個簡單的比方,諸位大人所讀詩書裡面有教怎麼種田麼?有教怎麼斷案麼?有教怎麼查賬麼?可能諸位會說書裡面有記載,實在不行還有師爺。那麼諸位大人你們自己去實踐過麼?書上記載的就一定對麼?你們爲什麼不親自去查證呢?什麼都靠師爺要你們又有何用?讀書是爲了明事理,辯真僞,學以致用纔是學術之道。”面對趙受益一連串的責問,不少大臣面紅耳赤,頭都快收到脖子裡了。

打擊完衆位大臣,趙受益又安慰道:“當然,本王知道諸位大臣學識淵博,經歷豐富,對政事遊刃有餘。可是請諸位想想,那些剛剛參加科舉就外出任管的年輕官員們,他們能有諸位的能力麼?然而他們作爲大宋基層官員,是朝廷與百姓互動的橋樑,如果他們的能力達不到,處理日常政務出現問題會怎麼樣?諸位大臣想過這個問題嗎?一旦這樣,老百姓會對朝廷失望,會對大宋讀書人失望,這是諸位想要的結果嗎?”

說到這,宋真宗也陷入了沉思,自古以來皆如此,讓衆人失去反思的機會。這一刻,趙受益的話深深的觸動了他們內心那根弦。衆人都在回想着自己年輕的時候,科舉得中,新官赴任,盼一展宏圖,然不盡人意。等到年過半百,驀然回首,覺蹉跎半生,時光給力自己豐富的閱歷,卻也帶去了大半的人生,想從整齊鼓,卻力有不逮。

一位大臣出班奏曰:“我大宋自建立以來,官員選拔任用,皆尋祖例,衛王殿下今言弊端,敢問有何解?”

“衆位大臣稍安勿躁,接下來就是本王想要提出的舉措,請諸位大人蔘詳一二。諸位大臣想必都知道本王身負天賜奇術,奇術主要記載的就是這些諸位大臣認爲是雜學的科技。”

趙受益轉身向宋真宗稟報:“啓稟父皇,兒臣計劃建設一座大宋皇家學院,召集天下未能中舉而又有心造福百姓的有志之士全前來學習,將上天賜予我大宋的奇術發揚光大,也爲我大宋的強盛貢獻他們的力量。”

“兒臣計劃在大宋皇家學院開設政務、刑偵、物理、化學、生物、農業、工業、建築也、商業等學科。人的一生壽命是短暫,只有將有限的精力專注於自己的專業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這也是奇術的教育指導思想。”

“兒臣想懇請父皇召集全國各行業的精英人士,齊聚我大宋皇家學院,向衆學子傳道授業解惑。兒臣知道,這些人可能不願意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別人,故準備根據他們的貢獻設置獎項或爵位。請父皇定奪。”趙受益囉嗦了半天終於講完自己的大體計劃,接下來就要開始脣槍舌戰了。

“衆位愛卿,大家對衛王的提議有何看法,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宋真宗又進入了主持人的角色。

“啓稟皇上,老臣有話要講。”大宋朝廷投降派首席,宰相王欽若首先開炮。

“王愛卿有何見解,說了大家議議。”宋真宗示意王欽若繼續。

“老臣以爲衛王殿下所言不妥,自我大宋立國以來,官員選拔任命皆尋古例,未曾有變,衛王所言有數典忘祖之嫌。再者,我大宋太祖有言,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衛王提議打亂士農工商地位,不利社稷穩定。望皇上三思啊!”王欽若開始他的一貫噴糞之旅。

面對王欽若的責難,趙受益毫無懼色,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趙受益知道自己只要提出這個問題,麻煩就會潮涌而來,但是大宋帝國的崛起必將面臨這些難題。

趙受益優哉遊哉的晃到王欽若面前,問道:“王相,本王想問幾個問題。你出口必言祖宗,那麼你整日鋪張浪費,奢靡成性這也是老祖宗教你的麼?整天把士農工商掛嘴上,自命高人一等,對百姓不屑一顧。沒有農民種地,你吃什麼?沒有商人賣東西,你現在的享受哪來?沒有工匠建房,你住什麼?”

“你,你……血口噴人,皇上,老臣冤枉啊!”王欽若的演技那是槓槓的,眼淚說來就來,趴在地上就對宋真宗一陣嚎。

“王愛卿,快快起來,皇兒就是跟你開開玩笑,不必當真!”老好人宋真宗關鍵時刻站了出來。

“唉呀媽呀,真是不好意思啊。王相公,本王年幼,還不會說假話,多有得罪了哈,宰相獨立能撐船嘛,不要跟本王一般見識額!”說完,趙受益哈哈大笑。

“各位大臣,不要忙着反對。本王知道里面之所以反對,是擔心自己利益受損,權利縮水,害怕自己不能在做高高在上的蛀蟲。這些本王都能理解,畢竟無能之人都害怕被超越,有句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在我大宋有才能臣是不會畏懼挑戰的。難道各位大臣覺得自己無能麼?害怕被本王奇術培養的人才超越麼?”趙受益囂張的將衆人的軍。是個人都明白他問的這些不能回答,答應了不就說明自己是無能之輩麼,又怎麼能在朝廷立足。

“其實,各位大臣只看到一面,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你們仔細想想,本王提議的大宋皇家學院,主要培養的是輔助各位大臣出來日常事物的人才。他們不僅不會危害到你們的地位,反而能夠幫你們處理好普通的日常事物,讓各位大臣能夠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國事。我想各位大臣家中總有那麼些‘不成器’的後代吧!他們也許在科舉方面不盡人意,或許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呢!”趙受益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極盡所能的偷換概念,畫大餅來忽悠這些老古董。

“本王知道,在衆位大臣的心中讀書人是最高貴的,哪怕過得再不好也舍不下面子去做其他行當。可是這個國家只有讀書人行麼?這很顯然不可能,那麼你們爲什麼不讓自己的後都能夠有更多的路可以走呢?你們覺得做工匠、商人、農夫地位低下,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能想一個折中的辦法呢?”趙受益一步一的引導衆位大臣的思路,逐步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一條魚上鉤了,畢竟總有官宦家庭生活不盡人意,趙受益的話戳到了他們的心坎上,這位大臣接下了趙受益的話,問:“敢問殿下,有何指教?”

“言重了,指教不敢當,不過本王有些想法可供衆位參考一下。衆位所慮不過一下幾點,其一,害怕皇家學院會改變取吏策略,影響諸位權柄。其二,士農工商傳統地位排序思想影響。其三嘛,害怕新學衝擊儒學地位。諸位認可麼?”趙受益掃視衆人,這回沒有出頭鳥了,畢竟誰也不想被個小孩挖苦。

趙受益繼續說道:“那麼我們就一條條的分析,其一,規定大宋取吏仍用科舉制度,但增加一點,所有考取功名者,在任職前須得在皇家學院取得其職務相關的學科的合格證方能任職。其二,我們在不改變士農工商大體地位的前提下,對在皇家學院取得優異成績且爲我大宋做出重大貢獻者給予金錢和散階官職的榮譽,如有特別貢獻者經皇上和內閣認可者可給予合適爵位嘉獎。其三,這方面就需要諸位臣工共同努力了,所有官員都出自儒學,如果你們還害怕新學會威脅到儒學,本王只能表示爾等無能,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們就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都幹了什麼!”

第48章 三黨構思第88章 回孃家第65章 神機營第102章 出使遼國第23章 伉儷相遇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55章 萬家生佛第93章 遼國政變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2章 揚州之旅第96章 初見端倪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17章 起重器下第26章 島國來人第63章 遼夏結盟第81章 贏錢就是那麼簡單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51章 偶遇夏人第9章 三關戰役5第54章 擴張之旅第67章 多體船第83章 封賞事宜第61章 姐夫的作用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16章 起重器上第50章 交通事故第28章 三關戰役24第65章 遲來的躁動第29章 偷書第7章 師生對第91章 龍龜戰船第3章 幼兒培養計劃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33章 戰後事宜第57章 提親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71章 討樑會議第31章 弩炮發威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02章 出使遼國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52章 前仆後繼第14章 大牛來襲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3章 做人要講道理第61章 姐夫的作用第116章 雷霆之怒第80章 守湖待龍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57章 提親第49章 結黨探索第64章 戰場風雲第42章 特殊行業整改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9章 京城改造計劃上第20章 金陵奇女第65章 遲來的躁動第10章 三關戰役6第54章 鐵路佈局第83章 橫空出世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88章 江防艦隊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84章 歪打正着第55章 萬家生佛第31章 延州特戰第31章 弩炮發威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61章 手雷問世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115章 傳說中的坑爹第29章 三關戰役25第7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8章 密謀第75章 峰迴路轉第14章 大牛來襲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50章 交通事故第87章 海運籌備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34章 班師回朝第83章 封賞事宜第73章 僞劣燈泡第42章 特殊行業整改第3章 趙禎封妃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101章 狩獵行動
第48章 三黨構思第88章 回孃家第65章 神機營第102章 出使遼國第23章 伉儷相遇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55章 萬家生佛第93章 遼國政變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2章 揚州之旅第96章 初見端倪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17章 起重器下第26章 島國來人第63章 遼夏結盟第81章 贏錢就是那麼簡單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51章 偶遇夏人第9章 三關戰役5第54章 擴張之旅第67章 多體船第83章 封賞事宜第61章 姐夫的作用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16章 起重器上第50章 交通事故第28章 三關戰役24第65章 遲來的躁動第29章 偷書第7章 師生對第91章 龍龜戰船第3章 幼兒培養計劃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33章 戰後事宜第57章 提親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71章 討樑會議第31章 弩炮發威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02章 出使遼國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52章 前仆後繼第14章 大牛來襲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3章 做人要講道理第61章 姐夫的作用第116章 雷霆之怒第80章 守湖待龍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57章 提親第49章 結黨探索第64章 戰場風雲第42章 特殊行業整改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9章 京城改造計劃上第20章 金陵奇女第65章 遲來的躁動第10章 三關戰役6第54章 鐵路佈局第83章 橫空出世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88章 江防艦隊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84章 歪打正着第55章 萬家生佛第31章 延州特戰第31章 弩炮發威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61章 手雷問世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115章 傳說中的坑爹第29章 三關戰役25第7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8章 密謀第75章 峰迴路轉第14章 大牛來襲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50章 交通事故第87章 海運籌備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34章 班師回朝第83章 封賞事宜第73章 僞劣燈泡第42章 特殊行業整改第3章 趙禎封妃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101章 狩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