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龍龜戰船

求收藏、求評價!!!

——————————————————————

科技的發展有時候是具有共性的,就像古代東西方並沒有交流的機會,但都發明瞭船隻一樣。

這都是環境和需求促使人類在一步步前進,歷史上華夏民族更加註重陸地的爭奪,三國僅有的幾次算不上海戰的水戰,也就赤壁之戰勉強有點規模,結果也是虎頭蛇尾,還沒開打便被人家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或許正是因爲如此,大家更不看重戰船。整個宋朝的戰船算上頂尖的,好比王彥恢所制“飛虎戰艦”,也不過是多了幾個拍杆而已,充其量比誰先把對方的船拍爛罷了,真的沒啥技術在裡面。

以前是沒有需求也沒人要求,但現在趙禎人爲的給他們增加了要求,但又因爲思維的侷限性,他們不能設計出趙禎心目中的戰船,而這個本來該四百多年後出現在朝鮮的龜船,卻慢慢在他們東拼西湊下給拼了出來。

這件事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

龜船是李舜臣在1591年,升任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的時候設計的,並在1592年四月建造完成。

他之所以要造這個龜船,那是有歷史背景的,換句話說是被逼的。當然不是他們的皇帝逼他,而是那個人見人見人厭的倭國搞的事。

因爲在此之前,當時的朝鮮就覺察到了倭國侵略的意圖,而此時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國內長期和平,武備鬆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而朝堂上又黨爭不斷,互相傾軋,政治日趨腐敗。李舜臣也正是在這種危難之時被臨危受命。

他被授予水軍節度使,作爲防禦侵略的第一道防線,但自己手中的戰船根本不堪重用,沒辦法,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然而,朝鮮就一個特產——窮,要啥啥沒有,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能指望李舜臣整出啥高大上的玩意,畢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嘛!

條件有限,李舜臣絞盡腦汁,終於設計出了一款相對來說比較牢固,又靈活輕便,而且攻擊力也還說得過去的戰船,沒錯,就是朝鮮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裝甲戰船。因其形體似龜,故稱龜船。

龜船上起裝甲作用的是堅厚的大蓋板。蓋板上有十字路可以通行。十字路以外的地方,密佈刀錐,使敵人難於攀登。船內燃燒硫磺焰硝,產生煙氣,經龍頭形船頭放出,即成煙幕。左右船舷各有二十個左右的射擊口,十餘條櫓,若干個出入口。整個船艙被分成若干份,分別作爲指揮、武器庫以及軍官士兵休息室。前後左右還配有數門大炮。船員約有百餘名。

龜船主要戰法,便是衝擊敵方艦隊,使之混亂,以利於後續戰船的進攻,所以纔有龜殼一樣的防禦設計。

當然了,王紳理等人設計的戰船的龜殼是考慮到皇帝的安全才這樣設計的,他們也不像朝鮮那麼扣扣嗖嗖的,整個設計要霸氣得多,配置士兵近千人,並且還分爲江河和海洋兩種規格。兩種規格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排水量的大小和船底的結構方面,大小上的差異起碼在一倍以上,按照趙禎一貫追求高大上的習慣,王紳理等人在設計時,大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而船底的結構則是聽了那些造船匠人的意見,內河用平底的更實用,海洋則要選擇尖底才更穩定。至於水密艙這種簡單而又實用的設計,肯定是不會被落下的。

當然了,他們設計出這玩意,趙禎能不能看上還得另說了。

木船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龍骨的限制,在鋼鐵被利用前,想要造大船就得找到合適的木料做龍骨。但因爲趙禎的到來,宋朝的鋼鐵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大幅提升。王紳理等人也是基於這個原因纔想到用鋼鐵來做龍骨和主要部分的框架,作爲動力核心的那些齒輪更是離不開鋼鐵,沒有這些基礎材料,別人就是想仿製也只有乾瞪眼。

最終經過修正,宋朝水軍內河型戰船終於出爐了,整體形狀跟龜船比較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考慮到主要的兩條內河——黃河和長江,水深和寬度,這一批戰艦都比較小,長大約30米,首尾寬約5米,中部寬約8米,滿載士兵百餘人。

王紳理等人覺得現在能夠碰到敵人的遠程攻擊不外乎弓箭和投石,爲了最大程度減輕船隻重量,就只在支架部位和頂部蒙上了一層鐵皮,主體仍是木料。

第一批戰艦經過趙禎同意後,也在京城邊上那些收購組合的皇家水軍船場裡面開工建造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公亮和丁度兩人充分利用了趙禎那“兇猛”的指示,把戰船武裝到了牙齒上。他們在每膄戰船上面配置了六門“神勇無敵轟天炮”——這是曾公亮的叫法,不過趙禎還是習慣叫它弩炮。

這“神勇無敵轟天炮”可算是曾公亮的得意之作,趙禎並沒有指點他,而是他自己在觀看手雷試驗後突發靈感。

“既然手雷扔出去威力這麼猛,幹嘛不給它扔遠一點呢?”帶着這個疑問,曾公亮和丁度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現成的投石器,反正這玩意就是拿來扔石塊,扔這個只有半把斤重的手雷完全不是個事。

你以爲這樣他們就滿足了麼?

沒有,他們覺得用投石器扔手雷完全是大材小用,不能夠體現它的價值。於是乎,他們兩人特地弄了個大的手雷,足足十斤重,以現有的大型投石器也堪堪扔了不到五百米的樣子。雖然這個距離有點差強人意,不過威力真沒話說,試驗的時候差點沒把兩人給嚇傻了,就連在皇宮的趙禎也從椅子上滑到了地下,京城禁軍更是查明瞭事發地點在禁區後纔不得不善罷甘休。

後有詩云:平地雷一聲,驚現十尺坑,衆生皆顫慄,唯恐天人驚。

由於消息封鎖得到位,大宋百姓們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並不知道緣由何在。

趙禎後來知道了緣由,也深感無奈,火器的威力現在這個時候,一般人還真接受不了,只好給他們找個更加隱秘的遠離人煙的地方——山洞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曾公亮和丁度兩人畢竟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雖然一時間被嚇住了,但緩過勁來後並沒有放棄,反而被自己無意間的壯舉給折服了,甚至幻想着是不是哪天也跑遼國的上京去來一發,不過看了看眼前杵着這麼大的投石器,他只好安耐住心裡的那股衝動。

趙禎本來還想着過些時日再指導他們製造炮彈,沒想到被曾公亮這傢伙無意間搞了出來,看來科技發明這個東西只要給他們打開了思路,並不需要自己時刻盯着,它自己就會慢慢發芽成長……

你們以爲這就是“神勇無敵轟天炮”嗎?那就大錯特錯了,曾公亮管這玩意叫“神勇無敵震天雷”。好吧,這裡可以吐槽一下,年輕的他對“神勇無敵”就是那麼熱衷。

當然了,他開始確實是打算用這個去王紳理那顯擺的,不過被人家批了個體無完膚。你丫也不看看你那投石器有多重,又有多大,船就那麼點大,安裝一個你這玩意大家就啥也別幹了。

要不怎麼說曾公亮也是個越挫越勇的主,雖然自己心愛的作品被人家批了,卻毫不氣餒:“我會想你們證明自己的創意是多麼的偉大!等着瞧好啦!”

接下來,大宋的另一款拋射武器——牀弩,慢慢走近他的視野,相比投石器來說,牀弩可算得上小巧了,幾個人就能夠擡着到處跑。

“這回看你們還怎麼說我,哼!”曾公亮直接找趙禎要了張手令,就跑兵工廠去拖了架牀弩回來,把發射槽適當改進一下,就可以用來發射自己心愛的炮彈了。吸取了上回的教訓,這次他沒有一上來就搞十斤重的炮彈,而是先用石塊試出了合適的重量後,才換成三斤重炮彈試驗了幾發。

幾經修改調整,他的“神勇無敵轟天炮”才真正成型,經過測試,最大射程達到四百米左右,有效殺傷半徑二十米,穿着鎧甲那是另一回事,不過對付現有的敵人那是綽綽有餘了。

曾公亮搗鼓出了的這兩種玩意,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充當了重炮和山炮的角色,進一步增強野戰軍的遠程殺傷力,同樣也是戰船的主要攻擊手段。

他原本打算在王紳理的戰船上擺滿自己心愛的“神勇無敵轟天炮”,卻被人家簡簡單單一句“你有多少炮彈?”給頂了回來。誰讓現在火藥產量跟不上節奏,到處修橋鋪路還要佔一部分,沒辦法,只好省着點用了。

經過大家一致討論,最後才確定一膄戰船配置六架,左右兩邊各兩架,船頭和船尾各一架可以旋轉的“神勇無敵轟天炮”,這樣一來單舷可用弩炮就達到了四門,對於內河戰船來說還是夠用了。再加上弩箭的輔助,龍頭噴火,龍尾拍打,活脫脫一刺蝟。

又過了幾個月,在皇上和朝中大臣的英明領導下,各部門密切配合下,各領導殷切關懷下,江防艦隊第一艘戰船終於出現在了黃河之上,開始首次試航。

“呀!河中間好大一隻烏龜啊!”路人甲忽然指着河中央尖聲驚叫。

“你那是嘛眼神?你見過烏龜長龍頭的麼?很明顯是個龍龜!”路人乙毫不客氣地反駁。

趙禎此刻也正在玩微服私訪,這些議論之聲恰巧傳進了他的耳朵,放眼望去,“尼瑪,還真是個烏龜……哦不,龍龜啊!我勒個去,他們不會把朕的‘天聖一號’也造成這玩意吧!”

趙禎想到這,不由得摸了摸額頭的虛汗,“我堂堂大宋天子,座這麼個玩意那還不得被人家笑死……不行,不行,還是自己回去畫個圖紙靠譜一點!沒錯,就這麼辦!”

趙禎自個如何糾結,王紳理等人可管不了,這個時候還沒有流行王八蛋這個詞語,他們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反而是在河中間一會前進一會後退,有時還了個原地三百六十度旋轉,玩得不亦樂乎。

“醜是醜了點,不過這靈活性還真是沒得說,隨他們去吧!”趙禎發表了一番感慨就趕忙回去畫自己的圖紙了。

趙禎在自己的書桌前奮筆疾揮,神情莊重,完工後,他自己拿起圖紙審視一番,“嗯,不錯!沒想到自己還有繪畫天賦,值得表揚!”

“皇上!”

“耶,紳理何時來的?”

“有一小會,看您太投入了,沒好意思打擾您!”

“你來的正好,朕還準備去找你,對了你找朕有什麼事?”

“皇上,好事啊!您讓我們弄得戰船弄好了,今天我們開到皇上試了一下,效果那是槓槓的……”

“就這事!朕今天看恰巧看到了,也就馬馬虎虎吧!以後繼續努力,朕看好你哦!”

“謝皇上!”

“來來來,看看朕畫着圖紙,朕想了想,你們還是把朕的座駕打造成這個樣子比較威武,你覺得呢?”趙禎拍着他的肩膀,邀他一起欣賞自己的佳作。

“皇上,臣怎麼看您畫的像條龍呢?”

“沒錯啊!朕打算造一條長一百米,寬二十米,高十米的大船,前面用龍頭,後面安龍尾,五個槳,再弄上裝飾,這不是就是五爪金龍麼!你看着多好!”趙禎一邊說,一邊幻想自己坐在這個龍型大船上面的情景,多麼美妙啊!

“皇上,臣不是打擊您哈,您這個船好是好,但是這麼大的個子在黃河上面是不是有點……”

“誰說朕要在黃河上玩了,朕是真龍天子,當然得遨遊大海纔對嘛!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等你們把江防艦隊的船隻造完了,就給朕造一個來玩玩!”

“好吧!您是老大,您說了算!”

第29章 壽宴下第48章 三黨構思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16章 起重器上第66章 挖坑埋人第59章 謠言之源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33章 戰後事宜第77章 賈憲進張府第64章 戰場風雲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22章 新軍整訓第99章 月餅第82章 探寶歸來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98章 密謀第61章 手雷問世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8章 論國策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52章 秘密行動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11章 大宋皇家學院上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44章 拍賣會下第81章 贏錢就是那麼簡單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62章 基裡瓜戰役公告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2章 揚州之旅第98章 興華兩案第36章 遲來的科舉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85章 悲催的蛟龍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91章 體溫計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18章 我們把皇后坑了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45章 王仇獻策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103章 壽宴交鋒第16章 起重器上第70章 水泊梁山第14章 落鷹坡第30章 邊疆噩耗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39章 金花送禮第43章 水泥廠第35章 遼國政變第66章 重金懸賞第13章 開學在即第10章 三關戰役6第41章 狗血劇情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2章 送錢上門第99章 邊疆挑釁第67章 取長補短第24章 三關戰役20第54章 擴張之旅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43章 拍賣會上第89章 初涉海洋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28章 壽宴上第34章 遼皇的直覺第10章 找小三第9章 大白香第24章 視察工作(二)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8章 三關戰役4第62章 基裡瓜戰役第41章 狗血劇情第36章 應對之策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11章 雖遠必誅第74章 意外發現第95章 科舉嘗試第13章 千里復仇第84章 偶遇海盜第116章 雷霆之怒第2章 揚州之旅第1章 震回千年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33章 延州大捷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
第29章 壽宴下第48章 三黨構思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16章 起重器上第66章 挖坑埋人第59章 謠言之源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33章 戰後事宜第77章 賈憲進張府第64章 戰場風雲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22章 新軍整訓第99章 月餅第82章 探寶歸來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98章 密謀第61章 手雷問世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8章 論國策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52章 秘密行動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11章 大宋皇家學院上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44章 拍賣會下第81章 贏錢就是那麼簡單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62章 基裡瓜戰役公告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2章 揚州之旅第98章 興華兩案第36章 遲來的科舉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85章 悲催的蛟龍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91章 體溫計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5章 幼兒園開學典禮第18章 我們把皇后坑了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45章 王仇獻策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103章 壽宴交鋒第16章 起重器上第70章 水泊梁山第14章 落鷹坡第30章 邊疆噩耗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39章 金花送禮第43章 水泥廠第35章 遼國政變第66章 重金懸賞第13章 開學在即第10章 三關戰役6第41章 狗血劇情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2章 送錢上門第99章 邊疆挑釁第67章 取長補短第24章 三關戰役20第54章 擴張之旅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43章 拍賣會上第89章 初涉海洋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28章 壽宴上第34章 遼皇的直覺第10章 找小三第9章 大白香第24章 視察工作(二)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8章 三關戰役4第62章 基裡瓜戰役第41章 狗血劇情第36章 應對之策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11章 雖遠必誅第74章 意外發現第95章 科舉嘗試第13章 千里復仇第84章 偶遇海盜第116章 雷霆之怒第2章 揚州之旅第1章 震回千年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33章 延州大捷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