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不感興趣

林振華在北京還是頗有一些關係的,包括機械委的朱晉文、外貿部的高祖興等人,都對他有很好的印象,願意出來替他說上幾句話。關於在技術引進的過程中推行市場換技術模式的這個想法,經何海峰報告給中央書記處之後,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首肯。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計委和石油部終於接受了林振華所提出的意見,同意在此次江北石化的設備引進過程中,附加要求對方轉讓技術的條款。

“小林經理,你們的能量可真夠大的,我們可真扛不住了。”石油部負責這個項目的官員,是一位名叫顧嘉驊的司長,面對着前來商討具體技術引進事項的林振華,他這樣調侃地說道。在此前,林振華已經多次拜訪過顧嘉驊了,多少也算混了個臉熟。

這一次,林振華是帶着韋東齊、賀誠山一起前去會見顧嘉驊的,聽到這句話,林振華連忙擺手道:“顧司長說玩笑話了,我們只是一家小小的地方企業而已,哪有什麼能量可言啊。”

“好傢伙,這些天來替你們說情的,光司局級以上幹部就有十幾位,你還說你們沒能量呢。”顧嘉驊說道。

林振華知道顧嘉驊所言不虛,他笑着說道:“我們也是病急亂投醫,各個廟門都去轉了一圈。其實,主要是各位領導都比較賣我們賀老的面子。”

說到這,他指了指賀誠山,直接把這個仗勢欺人的雷讓賀誠山扛着了。如果他說自己年紀輕輕就認識這麼多部級和司局級的官員,恐怕會給人留下一種非常囂張的印象的。

賀誠山是石化系統裡的老人了,顧嘉驊也認識他,他向賀誠山點了點頭,說道:“賀老這麼大歲數了,還如此熱心於石化科技的發展,真是讓人感動啊。”

賀誠山道:“顧司長,這一次我們小林經理提出來的這個設想,非常好。我們引進了那麼多設備,按理來說,應當把技術也同時引進的。過去我們沒有這樣做,現在算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老爺子這話說得就不那麼客氣了,頗有點批評石油部過去的做法不合適的味道。

顧嘉驊沒有介意賀誠山的指責,而是順着他的話頭說道:“小林經理提出的這個想法,的確很有啓發。不過,引進技術這件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即使是外商同意轉讓技術了,我們這邊的受讓方,也得有消化這些技術的能力才行啊。”

林振華道:“這是肯定的,受讓技術的企業,必須是在所受讓技術方面具有一定積累的企業。我們漢華重工在過去幾年中,對乙烯三機的設計和製造技術進行了一些研究,也算是形成了一定的積累,我們這次希望能夠與行業內的一些龍頭企業一起,共同接收有關這方面的技術。”

顧嘉驊看着林振華,沉默了一會,說道:“林經理,你知道嗎,在我們行業內,到目前爲止,提出接受技術轉讓這個要求的,只有你們漢華重工一家。”

“什麼!”林振華一愣,“不會吧,據我所知,國內有幾家石化裝備企業,實力比我們漢華強得多啊,他們難道不想涉足這個領域嗎?”

顧嘉驊道:“前些日子,我們已經把你們提出來的建議,向各家石化裝備企業都通報過了,但目前還沒有接到他們的回覆。據我掌握的情況,那幾家有實力的大企業,有的目前手上正在大型項目在做,分身無術。有的只更關心能夠從這次江北石化的改造項目中拿到多少分包的份額,至於技術轉讓的部分,他們興趣不大。”

“可……這是爲什麼呀?”林振華有些鬱悶了,在此前,他還擔心過自己會不會是替人作嫁,好不容易說服了石油部,回頭從國外轉讓進來的技術,卻落入了其他同行企業之手。現在聽顧嘉驊的這個意思,似乎人家對這個根本不感興趣,人家更在乎的是能從這個項目中掙到多少錢。

“大型乙烯項目的研發,是一個無底洞啊,國家如果不往裡投錢,企業是捨不得投的。”賀誠山悠悠地說道,“小林,這方面你就不瞭解了,其實現在很多石化裝備企業日子都過得很緊張,根本拿不出什麼閒錢來進行技術開發。就算他們能夠獲得國外轉讓進來的技術,他們也沒有能力去消化掉這些技術的。”

老爺子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很深的體會的,他原來呆的那個單位,就不願意花錢去搞研發,而是寧可拿這些錢來搞職工福利。漢華重工的情況與其他單位大不相同,在林振華的倡導下,漢華重工在技術研發方面,一向是非常慷慨的。乙烯三機的項目,國家計委也曾投入過一些資金支持一些單位進行技術積累,但據賀誠山瞭解的情況,國家投入的這些資金,好像還沒有漢華重工前前後後投入的資金更多。

“是啊,捨得在技術上投入這麼多錢的,恐怕也就是咱們漢華了。”韋東齊也附和道。

“從這點上說,我倒是挺欣賞林經理的。”顧嘉驊說道,“其實,我們石油部也一直都在鼓勵下屬企業加大科技研發的力度,可是各家企業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口號喊得很多,真正到投入資金的時候,就一個比一個能叫苦。大家都指望着部裡掏錢,部裡如果搞一個科技攻關專項,各家單位都會來爭取。但如果涉及到他們自己兜裡的錢,那是一分錢也不願意拿出來的。”

林振華點點頭,他明白這其中的癥結所在。大型裝備企業都是國企,國企的領導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幹得好了就能夠升遷,今天是廠長,也許明天就調到工業廳裡或者部委去了。技術研發是一項長期的事情,十年八年地投錢進去,出成果還不知道是哪年的事情。對於那些幹一任就走的國企領導來說,進行這種長線的投資,無異於替別人種樹,自己是乘不着蔭涼的。從個人理性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投資的確很不划算。

可是,自己爲什麼就願意在科研上投資呢?林振華不禁捫心自問。他想,也許是因爲自己一直都把漢華重工當成自己的企業,而且他自己的興趣也一直都在於搞工業,而不在於個人的升遷。其實,這些年來,曾有不少領導有意要把他調到行政部門去,包括何海峰也向他表示過,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調到中央來工作。但林振華對於當官沒有什麼興趣,他的理想就是做好手上的這家漢華重工,讓它不斷成長。

“政企不分,這是國企的一個致命缺陷啊。”林振華忍不住感慨道。

“還好吧,這個問題估計很快就能夠得到解決了。”顧嘉驊說道,“大家應當也聽說了吧,石油部有可能要進行企業化改制了,改成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這樣一來,我們就是一個純粹的經濟管理部門,而沒有行政職能了,大家也許能夠更專心地做點事情。”

“但願如此吧,咱們國家的確是需要一些專心做事情的企業了。”林振華說道。

別的企業的事情,林振華並不關心,當然,即使他關心也沒用,他還是更在乎漢華自己能夠從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好處。想到這裡,林振華對顧嘉驊說道:“顧司長,如果沒有其他企業和我們競爭,那我們希望這一次能夠完全地受讓關於乙烯三機的關鍵技術,這一點請部裡給予考慮。”

“你們想要技術,部裡自然是支持的。不過,你們也得有所表示吧?”顧嘉驊說道。

“有所表示?”林振華有些不理解,他問道,“顧司長希望我們做出什麼表示?”

顧嘉驊道:“這次江北石化的技術改造,是由國家計委和石油部負責籌措資金的,你們漢華重工分文未出,卻要從中獲得外商轉讓的技術,這就有點吃白食的味道了。更何況,你們根本就不是我們系統內的企業呢。”

“這個嘛……”林振華無語了,折騰了半天,他還真的忽略了這個問題。漢華重工是以漢華機械廠爲基礎建立起來的,屬於化工部系統的,不屬於石油部。在林振華的心裡,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國家的裝備製造企業,無所謂歸屬於哪個部門。現在細想一下,你覺得無所謂的事情,也許人家覺得挺有所謂的呢。

“要不,我們也可以承擔這個項目中的一部分工程,我們只收成本,不要利潤,利潤部分就相當於我們交的學費了,顧司長覺得可行嗎?”林振華說道。

顧嘉驊搖搖頭道:“這樣不妥,這些工程項目,現在我們的一些下屬企業正在搶呢,被你們拿走了,人家可不高興了。”

“那……”林振華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辦法了。其實辦法也有,他聽說,這一次石油部籌措這個項目的資金費了不少力氣,尤其是涉及到外匯的部分,難度很大。漢華做的外貿訂單很多,外匯比較寬裕。如果他願意借一部分外匯給石油部,估計石油部是會非常高興的。不過,這個口子他可不敢開,否則,以後各個部委都來找他打秋風,可就麻煩了。

“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林經理是否有興趣聽一聽。”顧嘉驊說道。

“顧司長有什麼想法,儘管吩咐。”林振華道。

顧嘉驊道:“這一次受讓外方轉讓的技術之後,你們將形成一些自己的科技成果。如果林經理不介意的話,我們希望能夠以我們的名義來發布這些成果。”

“什麼意思?”林振華有些納悶,“顧司長的意思,是不是說石油部想佔有這些成果?”

“不是不是。”顧嘉驊笑道,“我知道,你們雖然受讓了技術,但後期消化和吸收這些技術,還是需要有大量的投入的,要讓你們把自己花了錢搞出來的技術交給石油部,你們肯定不會同意。我的意思只是說,你們可以在名義上宣佈這些技術是受石油部委託研究的,至於技術的所有權,還是歸你們漢華重工所有。”

“也就是說,石油部需要一個政績,是這樣吧?”林振華恍然大悟。

“也可以這樣說吧。”顧嘉驊臉上微微有些泛紅,林振華這話說得太直白了,這種事情,哪有明着說出來的道理。

“這個完全沒有問題。”林振華滿口答應,其實顧嘉驊的這個要求也不能算不合理,畢竟是他們搞的技改項目,外方轉讓的技術是屬於他們所有的。漢華把這些技術拿過來,給人家留一個名譽也是應該的吧?這種事對於漢華重工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害,而擱在部委,可就是一件能夠寫入年終總結的成績了。

“林經理真是爽快人,難怪機械委的朱司長在我面前對你讚不絕口啊。”顧嘉驊笑着說道,“既是如此,那我們就這樣一言爲定了。我們正式委託漢華重工集團開展大型乙烯三機的研發工作,並且利用技改資金,從國外廠家購買了乙烯三機的關鍵技術資料,提供給漢華重工集團。爲了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我們同意,未來的研究成果,歸漢華重工集團所有。你看這樣說是否合適?”

“完全合適!”林振華說道。

“還有,賀老本來就是我們石油系統的專家,未來你們在發佈成果的時候,能不能把他的身份寫成我們石油部派駐你們漢華重工的專家?”顧嘉驊又說道。

“這個也是完全可以的。”林振華道。

顧嘉驊道:“那好,我們很快就要與外方進行談判了,屆時請林經理,還有韋處長、賀老,你們大家一起參加吧。具體涉及到技術轉讓方面的細節,還是你們比較瞭解。”

“對了,目前我們選定的外方是哪家?顧司長能不能透露一下,以便於我們先了解一下對方的情況。”韋東齊問道。

顧嘉驊道:“是德國的ALK集團,你們應當不會陌生吧?”

033 沈丫頭313 沾點洋味184 異域知青連224 八卦女幹部263 助理210 黯然380 挺身而出689 黑暗也是一盞燈105 手藝精湛235 電爐346 拜年110 報價的藝術539 亡羊補牢498 慘遭圍觀631 今夜都是美國人327 發展目標232 補償貿易253 秘密戰線120 曲面加工595 今非昔比178 技術流失247 來頭不小667 超級雞肋715 中國商人499 感情糾葛159 忙併快樂着525 這叫陰險狡詐557 瘋狂的競爭688 資本的力量473 酒桌上137 雙贏618 代理人584 釘子戶664 集資438 蘇聯解體076 電子愛好者149 拒收489 驃悍的小妹644 聖戈加羣島167 借雞下蛋320 循序漸進402 以噸爲單位的資料093 護身符617 發展中國家307 老大靠了邊521 土八路的阻擊戰029 有限元分析376 都是好東西487 小甄的理想617 發展中國家428 首長來了595 今非昔比163 亡命天涯248 兩封來信149 拒收599 中國力量340 支援國防事業736 追求最好494 木秀於林671 共同行動方案511 蹲守313 沾點洋味036 mk800627 流氓有文化589 造車068 勞動服務公司504 產業鏈591 重大技術裝備014 湯司令的傳說022 雲南知青559 侃價595 今非昔比677 軍地合作537 妥協294 競標200 潛規則434 消化尼宏重工572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435998 工程456 產品規劃295 善後180 觥籌交錯414 人心620 歐洲軍團674 配件問題605 有經驗277 環保444 去中國造航母456 產品規劃673 應對挑戰357 正義化身152 無人問津404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612 反傾銷202 分田分地真忙068 勞動服務公司658 趁火打劫的吉拉篷110 報價的藝術099 緊密合作012 搬運工
033 沈丫頭313 沾點洋味184 異域知青連224 八卦女幹部263 助理210 黯然380 挺身而出689 黑暗也是一盞燈105 手藝精湛235 電爐346 拜年110 報價的藝術539 亡羊補牢498 慘遭圍觀631 今夜都是美國人327 發展目標232 補償貿易253 秘密戰線120 曲面加工595 今非昔比178 技術流失247 來頭不小667 超級雞肋715 中國商人499 感情糾葛159 忙併快樂着525 這叫陰險狡詐557 瘋狂的競爭688 資本的力量473 酒桌上137 雙贏618 代理人584 釘子戶664 集資438 蘇聯解體076 電子愛好者149 拒收489 驃悍的小妹644 聖戈加羣島167 借雞下蛋320 循序漸進402 以噸爲單位的資料093 護身符617 發展中國家307 老大靠了邊521 土八路的阻擊戰029 有限元分析376 都是好東西487 小甄的理想617 發展中國家428 首長來了595 今非昔比163 亡命天涯248 兩封來信149 拒收599 中國力量340 支援國防事業736 追求最好494 木秀於林671 共同行動方案511 蹲守313 沾點洋味036 mk800627 流氓有文化589 造車068 勞動服務公司504 產業鏈591 重大技術裝備014 湯司令的傳說022 雲南知青559 侃價595 今非昔比677 軍地合作537 妥協294 競標200 潛規則434 消化尼宏重工572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435998 工程456 產品規劃295 善後180 觥籌交錯414 人心620 歐洲軍團674 配件問題605 有經驗277 環保444 去中國造航母456 產品規劃673 應對挑戰357 正義化身152 無人問津404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612 反傾銷202 分田分地真忙068 勞動服務公司658 趁火打劫的吉拉篷110 報價的藝術099 緊密合作012 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