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

外界對埃裡克是否會在對芬蘭軍售的方案上簽字的猜測一直不絕於耳,正相反,而埃裡克卻每天忙忙碌碌地,似乎有意讓他們繼續就這麼猜下去。

實際上,埃裡克本人也十分矛盾,與其他人不同,他的行爲將決定德國與蘇聯是否還能以能源換技術的雙邊合作是否繼續生效。軍售能賺錢,這是肯定的,但埃裡克想到的並不是眼前的小利,而是國家的發展大計。

雖然徵兵工作還在勃勞希契的主持下繼續進行,而且兵源的文化質也好於歷史同期,但埃裡克卻一直非常看好從前擁有的那72個整編師,並親切地稱呼他們爲自己的嫡系部隊。

追根朔源,埃裡克之所以把這72支勁旅視作自己的嫡系,不光因爲他們是聯邦德國的國防老底子,更重要的是這72個師幾乎是歐洲範圍內所向披靡的唯一陸上勁旅,曾在一戰中受到過戰火的磨練。

有過實戰經驗,和平時期也從未間斷過高強度訓練和演習,這樣的老部隊隨時就可以拉上戰場,衝在第一線,專啃硬骨頭。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老兵個個都是德軍以後充當教官的最強班底,真要是因爲“後浪推前浪”而把這些老牌部隊給拆散了,別說埃裡克捨不得,龍德施泰特更捨不得,而且國防部也會極力阻止。

新兵是部隊的新鮮血液,每年都必須進行一次大換血,這是部隊年輕化、知識化的根本要求。不用擔心新老契合度,部隊似乎就是一種天然的融合劑,新兵與老兵之間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能溶爲了一體。

以老帶新是部隊傳統和慣例,不光德國如此,世界上其他有影響力的軍隊同樣也是如此。

春季徵兵以來,埃裡克就整天泡在基層部隊,並親自過問、組建了7個教導師和一個獨立教導旅。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清楚,主要是促使部隊擴軍後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戰鬥力的問題。

唯一讓埃裡克最操心的還是裝甲部隊,畢竟若大的德意志聯邦目前還只擁有一個像樣的裝甲兵師。雖然曼斯坦因將軍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而且古德里安和隆美爾都是歐洲大陸的赫赫名將,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們無法捏泥成器。

事實上,坦克的研究成本極高,而軍工企業考慮到國內軍需定單利潤又低,四號坦克雖然技術相對成熟,但僅憑國防部注資興建的一條生產線,已經無法滿足擴軍的需要了。

與裝備一樣,人才也一直是困擾基層的最大問題,況且,像班傑明·謝里登和亞爾維斯·勞裡這一類的技、戰術尖兵爲數不多,如果這樣的優秀種子總是放在一個盤子裡,那就是一種嚴重的浪費,而播撒到其他基層各個部隊去後,或許能變出無數個班傑明和亞爾維斯。國防部爲此已多次借用總統的名義向曼斯坦因發出通知,因此,想不拆開這些老班底都難了。

視察完坦克部隊,埃裡克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等幾位裝甲師主要領導也拆開單幹,每個人都攜帶數名象班傑明一樣的技、戰術骨幹,另起爐竈,把原有的一個裝甲師變成若干個裝甲師。

趕早不如趕巧,正好埃裡克、勃勞希契和國防部等一幫高官都已經來到了法蘭克福,那就說幹就幹。

曼施坦因的領導能力遠非一個師長就可以衡量的,而且,國防軍第一裝甲師這些年的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提拔只是埃裡克一句話的事。

在埃裡克的提議和直接干預下,古德里安恢復少將軍銜,批准其在薩克森州擁有優先選拔坦克乘員的特權,並立即着手第73裝甲師的籌建和作訓工作。

將第1裝甲師的編制從第1集團軍拆分出來,第56步兵師作爲補充,由第一集團軍統屬。

一戰時期,第一裝甲師便在西線橫掃凡爾登,爲第一集團軍立下過汗馬功勞,爲此,弗裡契將軍雖然從內心有些不捨,但也只能服從命令。再者說,作爲總統手心裡的心肝寶貝,原第一集團軍第一裝甲師幾乎是整個德國的命根子,弗裡契有時候還真怕自己管理出現疏漏而捅出簍子。

接下來,隆美爾將軍在原第一裝甲師扶正,正式成爲第1裝甲師少將師長,主持全盤工作。

原第2步兵教導師的保盧斯和舍爾納組合也被拆開,舍爾納晉升爲上校,受命組建國防軍第74裝甲師。同時,舍爾納可以從第2步兵教導師擇優帶走一部分將士,作爲第74裝甲師的底子,其餘戰鬥員可從新兵開始培訓。

第74師與古德里安的第73師的籌建措施完全不是一回事,埃裡克擔心兩個師的戰鬥力會拉開太大差距,纔不得已而爲之。畢竟古德里安在裝甲部隊工作的時間較長,對於裝備的認知肯定比舍爾納更多,因此在組建新軍的經驗上也會更豐富。反過來,如果讓舍爾納也帶新兵,難免會和第1、第73的戰鬥力差距拉開太大。

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一個準裝甲集團已經初見端倪,對外號稱國防軍第10集團軍。這時,埃裡克突然再出大手筆,直接晉升曼施坦因爲中將,全權管理第1、第73、第74三個新銳裝甲師,並向陸軍司令龍德施泰特負責。實際上,也就是向聯邦國家總統埃裡克·艾德里安負責。

至此,陸軍的“外科手術”似乎還遠遠沒有結束。接下來,埃裡克又將第15擲彈師的雅庫巴施·馮·卡隆從第5集團軍馬肯森的手裡調出來,放到了第10集團軍下面,中校軍銜晉升爲上校。

整體來看,因爲第2、第4集團軍正在邊境戰鬥值班,除新老士兵的交替外,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自此,情況已經非常明瞭,這支即將成立的第10集團軍是一支新型機械化部隊。但是,因爲這支軍隊的打造過於匆忙,暫時還只能算是七拼八湊。或許有人會認爲埃裡克摳門,其實不然,正相反,至於來年的費用,還須要通過內閣的表決。

勃勞希契和龍德施泰特都有些忐忑不安,對於會馬上到來的下一年度軍費預算,估計又將掀起一場小小的暴風驟雨。

埃裡克似乎並不在意別人的非議,只要自己認爲有利於國家、有利於國防建設,那就拋開一切雜念,並放開手腳做好。雖然說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只要大公無私,翻了船也只有一腳背深的水。如果怕這怕那,縮手縮腳,便只能是一事無成。

第203章 換裝風波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90章 幕僚長第27章 意見分歧(二)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361章 厚積薄發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62章 內戰(二)第451章 華沙爭奪戰(七)第39章 壓力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364章 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第460章 華沙爭奪戰(十六)第442章 佔領中心廣場第323章 看英國臉色(求推薦票、月票、訂閱、打賞混口飯吃)第45章 撤職第319章 比皇室財團更有錢第79章 都在賭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357章 HS123第448章 華沙爭奪戰(四)第125章 洛林危機(二)第334章 遭心事第122章 攪局第44章 猛獸出籠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137章 101裝甲師進駐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91章 好想有無數分身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37章 坦克項目第54章 聯邦黨第57章 軍心可用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64章 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37章 坦克項目第1章 震驚帝國的大禮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30章 陸海不合第303章 五國聯軍吊打希臘(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4章 說親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78章 巴黎行動第112章 德國失業率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113章 國家重點投資項目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72章 軍改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287章 MG21第311章 萊茵內部分歧第458章 華沙爭奪戰(十四)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423章 常凱申惹毛路德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128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一)第182章 容克斯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454章 華沙爭奪戰(十)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280章 資源第63章 內戰(三)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416章 人望的作用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109章 《柏林和約》簽署第95章 停戰會談第197章 BF-1(感謝三位老爺的打賞,晚點再加一章,今天4章)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13章 背鍋俠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425章 武裝武裝武裝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307章 鐵樹開花第99章 英美區別對待第143章 艾德里安中學第113章 國家重點投資項目
第203章 換裝風波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90章 幕僚長第27章 意見分歧(二)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361章 厚積薄發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62章 內戰(二)第451章 華沙爭奪戰(七)第39章 壓力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364章 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第460章 華沙爭奪戰(十六)第442章 佔領中心廣場第323章 看英國臉色(求推薦票、月票、訂閱、打賞混口飯吃)第45章 撤職第319章 比皇室財團更有錢第79章 都在賭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357章 HS123第448章 華沙爭奪戰(四)第125章 洛林危機(二)第334章 遭心事第122章 攪局第44章 猛獸出籠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137章 101裝甲師進駐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91章 好想有無數分身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37章 坦克項目第54章 聯邦黨第57章 軍心可用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64章 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37章 坦克項目第1章 震驚帝國的大禮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30章 陸海不合第303章 五國聯軍吊打希臘(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4章 說親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78章 巴黎行動第112章 德國失業率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113章 國家重點投資項目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72章 軍改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287章 MG21第311章 萊茵內部分歧第458章 華沙爭奪戰(十四)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423章 常凱申惹毛路德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128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一)第182章 容克斯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454章 華沙爭奪戰(十)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280章 資源第63章 內戰(三)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416章 人望的作用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109章 《柏林和約》簽署第95章 停戰會談第197章 BF-1(感謝三位老爺的打賞,晚點再加一章,今天4章)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13章 背鍋俠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425章 武裝武裝武裝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307章 鐵樹開花第99章 英美區別對待第143章 艾德里安中學第113章 國家重點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