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崗位空缺

市教育局的人事在悄然發生變化。

組織宣傳處的趙處長被提升爲市教育局的副書記、副局長,分管組織、宣傳、人事、學校德育工作。

錢副處長接替了趙處長的位置。李副處長由於年齡的關係,已經退居二線,成爲了正處級調研員。

林萍先後做過宣傳幹事、組織幹事,擔當主任科員多年,已經達到可以提拔的條件。

雖然自己的父親,以前的林副市長被雙開,但幸好還沒有人公開落井下石,也可能林副市長以前的人脈關係在暗中起作用,反正林萍被任命爲組織宣傳處副處長,接替錢副處長的工作。

市教育局基教處的處長提升爲了副局長,分管基礎教育、少工委、教研室、教科所、裝備中心等工作。基教處其中的一個副處長提升爲處長。

基教處、計財處又各下派了一個副處長到鎮明區教育局當副局長。人事處副處長接替了退居二線的處長。教育督導室的主任因病提前退休,副主任進行了接替。

這樣,空出來了的位置有:組宣處一個副處長、人事處一個副處長、基教處二個副處長、計財處一個副處長、教育督導室一個副主任。

這些都是中層的副職,是走向領導崗位的重要起點。市教育局內的年輕科員,特別是那些主任、副主任科員,還有直屬學校的副校長們,都開始盯着這些空出來的崗位。

陳峰本來沒有進行關注,因爲他知道,自己考上公務員二年還不到,資歷太輕。

另外,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找到可以幫助自己的關係或背景,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得到提升,沒有一點點的可能性。

由於領導崗位發生變化,組織宣傳處的辦公室也發生一點變化。李副處長變爲正處級調研員,級別高了半級,仍然享受一人一間的辦公室待遇,她離正式退休還有二年不到,所以還是坐在原來的辦公室。

趙處長提升爲副書記、副局長,當然搬到副局長一層的辦公室辦公,也是一人一間,就是面積再大了一些。

錢副處長提升爲組織宣傳處長後,按一般慣例,本來要搬入原先趙處長的辦公室,但她懶得搬,就讓教育局辦公室把門牌換一下。原先自己辦公室的副處長牌子與趙處長辦公室的處長牌子調換了一下。

林萍被提升爲組織宣傳處副處長後,可以擁有一人一間辦公室。由於錢處長不變動自己辦公室,林萍就只好搬到原先趙處長的辦公室。

組織宣傳處暫時沒有人新的人員進來。這樣的話,陳峰雖然只是一個科員,隨着林萍的搬離,也是一人一間辦公室。

有一天,陳峰去林萍辦公室說話,開玩笑道:“林處是一步到位了。“林萍開始不明白,什麼是一步到位?陳峰解釋道:”你本來是主任科員,現在就直接搬到處長辦公室,當然是一步到位。哈哈。”

林萍聽了,想想也是,就笑出聲來。於是也開玩笑道:“你現在也是在享受副處長、處長的級別啊,一人一間辦公室。”

現在雙方身份的變化,又是在辦公室內,不宜多說笑。林萍收起笑容,問道:“你想不想去爭一爭組宣處的副處長位置?”

陳峰搖搖頭:“我做宣傳幹事二年還不到,資歷太輕,另外我又沒有背景和關係,不太可能有勝算爭到副處長的位置。”

“除非搞競聘上崗,那我可能還有希望。”

林萍想了想,鄭重地說道:“趙處長成爲分管組織、人事的副書記和副局長後,想在中層幹部選拔上進行一些改革與創新。你說的競聘上崗,也是一種方法。說不定,這一次這些副處長選任,可能會運用這一方式。”

陳峰想了想,林萍作爲分管組織的副處長,能說出如此肯定的話來,應該是趙副書記與錢處長、林萍副處長一起商量過,形成了一定的共識。如果在市教育局黨委會議得以通過,就可以正式進行實施。

“謝謝你的好意,如果真的能進行競聘上崗,我想去競聘基教處的副處長。”陳峰在表示謝意的同時,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林萍有些驚訝:“爲什麼不去競聘組宣處的副處長,這工作你熟悉。基教處的工作,你一點也不熟悉,不佔任何優勢啊。”

面對林萍的關心,陳峰耐心地解釋道:“一是李副處長原來是我的上級,如果我成爲組織宣傳副處長,如何處理好與她的關係,是一件很頭疼很微妙的事情。”

“二是如果我來競聘組織宣傳副處長,會讓許多領導與處長、科員們覺得組織宣傳處用的都是原先的人,不利於官場上的所謂平衡。爲此教育局領導不會同意,包括現在的趙副書記和錢處長爲了避嫌,也不會幫我。”

“如果我去競聘基教處副處長,就沒有這些方面的顧慮,趙副書記和錢處長至少不會持反對意見,甚至可能會悄悄地幫我一下。具體競聘基教處副處長時,我可以出奇制勝。”

“人事處、計財處權力太大,競聘的人會更多。教育督導室一般是有一定年紀、富有教學或管理經驗的人來擔任。所以這些崗位的副處長,我還是算了。”

林萍也是聰明人,聽了陳峰的解釋,也明白了其中的道道。於是就認真地說道:“競聘上崗的事情,很快就會有明確的消息放出來。你現在可以準備起來,其中最主要的一環是要進行公開演說,如何做好競聘崗位的工作。”

按照組織紀律,她不能對自己說這些話。她是爲了自己的前程考慮,才違反了組織原則,事先告訴了自己一些消息,讓自己可以早點準備起來。

陳峰與林萍點到爲止。他也明白,林萍已經與自己現在的級別不一樣,不能再向以前,可以隨便說話。

當然更不能讓別人感覺自己與林萍接觸過多,關係親密。於是就在表示謝意後,從林萍的辦公室退出來。

第292章組織部長的示好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04章當面承諾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38章情感糾結第60章成爲市長秘書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21章緊急救援第41章撤職處分第206章腦洞大開的賠償標準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14章徵文評比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97章潑酒受辱第258章更換秘書第71章廣而告之第143章新單位亮相第203章共進午餐第52章愉快交往第54章路遇衝突第51章陪練第158章集體活動第120章特大水災第37章三年發展規劃第205章酒店談判第104章當面承諾第188章部長顧慮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39章校長的致命弱點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35章競聘成功第245章說變就變的天氣第171章風流往事第142章獨自上任第276章暗示第233章教師的後顧之憂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48章修正評分第166章現場解決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160章市長指示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281章現場表態第213章又多了一個姐姐第78章關係曖昧第122章開闢泄洪區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40章再遊湖心寺第76章解決衝突第268章課題研究第136章私人影院第65章門口被攔第134章私密交談第240章對朋友的勸告第228章最偏遠的鄉鎮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46章秘商投資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4章徵文評比第67章鄭秘書的心機第159章打探消息第121章緊急救援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9章碰見兄弟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186章見義勇爲第300章突發上訪事件第128章請客風波第126章孟瑤求助第109章圍追封堵第131章千嬌百媚第183章打一架第20章宣傳報道第128章請客風波第18章下村幫扶第131章千嬌百媚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234章住房建設試點第8章官二代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8章林副市長的叮囑第112章桃色陷阱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280章遇見美女局長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20章特大水災第183章打一架第98章代理書記第12章分工合作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
第292章組織部長的示好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04章當面承諾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38章情感糾結第60章成爲市長秘書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21章緊急救援第41章撤職處分第206章腦洞大開的賠償標準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14章徵文評比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97章潑酒受辱第258章更換秘書第71章廣而告之第143章新單位亮相第203章共進午餐第52章愉快交往第54章路遇衝突第51章陪練第158章集體活動第120章特大水災第37章三年發展規劃第205章酒店談判第104章當面承諾第188章部長顧慮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39章校長的致命弱點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35章競聘成功第245章說變就變的天氣第171章風流往事第142章獨自上任第276章暗示第233章教師的後顧之憂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48章修正評分第166章現場解決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160章市長指示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281章現場表態第213章又多了一個姐姐第78章關係曖昧第122章開闢泄洪區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40章再遊湖心寺第76章解決衝突第268章課題研究第136章私人影院第65章門口被攔第134章私密交談第240章對朋友的勸告第228章最偏遠的鄉鎮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46章秘商投資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14章徵文評比第67章鄭秘書的心機第159章打探消息第121章緊急救援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9章碰見兄弟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186章見義勇爲第300章突發上訪事件第128章請客風波第126章孟瑤求助第109章圍追封堵第131章千嬌百媚第183章打一架第20章宣傳報道第128章請客風波第18章下村幫扶第131章千嬌百媚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234章住房建設試點第8章官二代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8章林副市長的叮囑第112章桃色陷阱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280章遇見美女局長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20章特大水災第183章打一架第98章代理書記第12章分工合作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