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撤退

1938年2月2日,農曆大年初三,已經返回了北平前線的陳鋒接到一個很糟糕的消息,關東軍入關了。

這個消息是六十一軍派往冀東的一個獨立營發現的,當時這個獨立營正準備偷襲遷西的一個火車站,但是他們卻驚訝地發現這個火車站竟然在當天晚上來了三趟軍列,原本這個獨立營還以爲的發財了,有軍列就有軍火有大洋,沒想到的是從這幾趟軍列上卸下來的並不是軍火,而是人。

是一隊隊穿着整齊的日本士兵,算算數量竟然達到了五六千人。這還沒有完,等到後半夜這個車站又連續來了十幾趟軍列,每趟軍列上都載滿了士兵,那個獨立營營長悄悄算了一下,一夜之間從這個小車站過去的日本兵足足有五萬多人,另外還有足足十幾車皮的重武器。

這些日本兵從什麼地方來,小鬼子這是要幹什麼?想到軍座現在正在平津地區與日軍作戰,那個獨立營長劉國棟不敢怠慢,立即將消息傳回了軍部。

看完電報之後陳鋒的眉頭就緊緊地皺在了一起,遷西是冀東軍事重鎮,位於遵化和遷安之間,而遵化又是北平的東北門戶。從那裡通過的日軍軍列很可能是來自於關外,冀東雖然也有大批的日僞軍,但是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起五萬餘人,能在短時間內有如此實力的恐怕也只有被日軍吹噓到天上的關東軍了。

想到這個關東軍陳鋒就是怒火翻涌,關東軍因關東州得名,然而這個關東州卻不在日本,曾在日軍侵華史上多次被提及的關東州實際上就是現在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

1898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把中國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即把這塊租借地劃爲俄國的一個州——即稱“關東州”。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持續1年零5個月,最後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戰後,根據雙方所締結之“朴資茅斯條約”第5、6兩款中之規定:俄國“將旅順、大連灣及附近領土領水租借權。與關聯租借權”及組成的“一切特權”,以及租借地“效力所及地之一切公共房屋財產”,“長春、旅順間之鐵路及一切支線……無條件讓與日本”。

由於攫取了俄國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一切特權,日本在亞洲大陸獲得了殖民地。1905年,日本侵略者爲鞏固其在中國東北南滿地區的殖民統治,不久。日本將遼東半島改名爲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1919年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日本爲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後又增設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說實話陳鋒壓根就沒想到日軍會將關東軍派到關內作戰。這倒不是陳鋒不太重視關東軍,而是因爲陳鋒知道關東軍主要任務和精力都是用來對付東北的抗日聯軍和防備蘇聯紅軍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來防備受蘇聯控制的蒙古國騎兵部隊的。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原因,日軍是不會掉關東軍入關的,畢竟現在的蘇聯已經十分強大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之前日軍已經把那個第四師團以及兩個僞滿師調入了駐蒙軍的戰鬥序列,而此時的關東軍遠沒有達到二戰結束時的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120萬人的龐大編制。抽調一兩個師團還可以,如果再多的話恐怕就會影響僞滿地區相對平穩的秩序了,要是被蘇聯紅軍抽冷子幹一下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但是根據遷西劉國棟營發回來的電報分析,那五萬人日軍肯定是衝着北平來的,而且十有八九是來自關東軍。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問題可就麻煩了。五萬日軍應該是兩個師團的兵力。關東軍的戰鬥序列裡並沒有那種三單位制的師團,全都是番號在20以前的常設師團。關東軍一直由日軍最精銳的部隊組成,由於駐紮在這裡的日軍經常有實戰的機會,所以戰鬥力遠超國內的其他部隊。所以關東軍一直被冠以皇軍之花的稱號。

陳鋒雖然不知道現在關東軍一共有多少個師團旅團,但是肯定不止剛建軍時的兩個師團四萬餘人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侵佔中國東北全境。爲了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鎮壓中國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在關東軍的主導下,日軍於1932年炮製僞滿洲國,並且將關東軍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僞滿軍政大權,也因此關東軍得到日本國內高層的全力支持,短時間內躍居日本全國最大的軍事集團,據陳鋒估計,此時的關東軍最少也有8個師團二十萬左右的兵力。

如果真的是關東軍南下了,陳鋒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因爲在連續十幾天的高強度作戰下,部隊都很疲憊,而日軍卻是新戰之師,士氣旺盛。再加上雙方兵力相差很懸殊,單單一個關東軍就夠六十一軍喝一壺的了,更不要說山東河北的日軍也都趕來增援,如果被日軍在外圍形成一個包圍圈,那後果可就嚴重了。

現在天津城內的物資基本上已經全部搶運回了張家口,剩下的都是一些搬不走的東西,考慮再三,陳鋒還是給天津城內的守軍下達了撤退令。

陳鋒命令葉赫莉娜負責天津方面所有部隊撤退事宜,飛機和戰車部隊先走,新招的那些新兵蛋子隨後,騎兵集團的老鳥在後面殿後。

走之前葉赫莉娜按照陳鋒的命令,將天津城內所有軍事設施全部炸燬,在消耗了五千多噸炸藥之後,天津的港口塌了、火車站毀了、司令部燒了、兵營平了,包括所有的倉庫株式會社的廠房設備也全部被搗毀。

更絕的是,在陳鋒的命令下,騎兵集團竟然帶走了八千多年輕的日本僑民,似乎這些也是他們的戰利品。

由於早有準備,所以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時間天津方面的部隊就全部撤走了。接着北平方向的部隊也開始撤退,在撤退之前陳鋒親自指揮部隊向北平城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這一次六十一軍一度攻佔了西門城牆,但是終因日軍頑強的反擊而功虧一簣。2月2日後半夜,陳鋒命令所有的部隊全部撤離北平,待3日早晨日軍才發現圍城一個多星期的支那軍隊已經消失了。

接到支那軍隊撤退的消息之後,寺內壽一大將非但沒覺得多麼高興,反而大爲震怒。就在昨天他接到了大本營的電報,關東軍第八師團和第二師團已經到了遵化,預計今天上午十點將會到達三河、平谷,打支那軍隊一個措手不及,沒想到就在這個關節點,支那人竟然撤退了,沒有絲毫拖泥帶水,走的就是這麼幹脆。

寺內壽一雖然不高興,但是北平城內的日僞軍卻樂開了花,經過這麼幾天的戰鬥,北京城裡已經是屍橫遍野了。不但日軍死傷慘重,就連城內的居民也是傷亡頗重,支那部隊終於撤了,這無論如何對於守城的士兵還是城內的老百姓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2月3日上午十點,關閉了整整8天的北平城們終於開了,令北平市民感到高興的是,城門一開只見日軍一車一車往城外運屍體。城裡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煙熏火燎的痕跡到處都是。

就在日軍忙於處理戰死士兵的屍體的時候,陳鋒帶着六十一軍剩餘的部隊返回了張家口。

幾日沒見,張家口城裡比以往熱鬧多了,大軍剛進城就得知,這幾天從平津地區逃難到綏南的難民絡繹不絕。再加上從興和往返張家口的運輸車隊,不單單張家口城忙碌,就連張家口到興和整條公路也都十分忙碌。

另外,自山下旅團主力被殲滅之後,平綏線張家口到大同段也全線恢復通車,到現在每天最少有十五趟列車往返這條線,大量的物資通過這條鐵路被運回了大同。同時被運回大同的還有大量的新兵和難民。

關東軍兩個師團的兵力南下,山西境內的兩個師團回援北平,山東的第十五師團也已經快要到了天津。很快平津地區就會大軍雲集,寺內壽一這個老東西手裡馬上就會有最少十萬以上的精銳部隊,陳鋒正在考慮這個老東西下一步會幹什麼。

思之再三,陳鋒認爲寺內壽一大將下一步最有可能就是反攻張家口,畢竟張家口距離北平實在太近了,三百公里的距離,快馬加鞭一天就到了,六十一軍控制張家口一天,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就一天不得安寧,隨時都得保留大量的兵力,以防六十一軍再次兵臨城下。

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456章 朱可夫第196章 火了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51章 大編制第242章 宣戰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137章 殃逝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71章 公祭(一)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67章 一日雙捷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28章 問罪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165章 宣教部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290章 九:坑爹啊!第445章 升級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262章 缺糧了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77章 死局(一)第24章 練手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74章 撫卹制度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29章 交易(二)第80章 死局(四)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第389章 秦逸武第284章 佔井陘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9章 死局(三)第256章 談判2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
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456章 朱可夫第196章 火了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51章 大編制第242章 宣戰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137章 殃逝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71章 公祭(一)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67章 一日雙捷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28章 問罪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165章 宣教部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290章 九:坑爹啊!第445章 升級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262章 缺糧了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77章 死局(一)第24章 練手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74章 撫卹制度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29章 交易(二)第80章 死局(四)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第389章 秦逸武第284章 佔井陘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9章 死局(三)第256章 談判2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