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

陳鋒這段時間忙的焦頭爛額,但是日軍那邊也沒閒着,第二次武漢會戰以後,日軍攻佔了武漢三鎮,但是國民政府並沒有像日軍想象中那樣投降,反而將政府機關以及絕大部分的工廠企業撤往重慶,繼續堅持抗戰。

由於第二次武漢會戰日軍損失極爲慘重,所以華中地區的日軍已經無力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了,更何況在江西、湖北還有大量的中國軍隊,隨時可能發起反攻,因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命令各部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鞏固佔領區,暫時不要同支那政府軍發生衝突。

華北地區的日軍在進攻河南的計劃破產之後也暫時縮了回去,第八戰區的威脅實在太大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華北方面軍共損失了三萬餘人,這讓彬山元大將極爲惱火,因此他以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的名義向大本營求援,請求調集更多的軍隊前往華北,否則的話北支那方面軍將會喪失進攻能力。

對於彬山元大將發來的電報,日軍大本營也很是重視,他們也看到了第八戰區的威脅,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陳鋒與美蘇兩國以及澳大利亞政府活動頻繁,這本身就讓敏感的日本政府感覺到了威脅。

中國人的抵抗不可怕,畢竟中國的國力擺在哪裡,那可是硬傷,如果沒有外部資源的援助的話,中國不可能是大日本帝國的對手。但是事實上日本已經感覺到了外部巨大的壓力,蘇聯方面先不說,畢竟蘇日之間的交惡已經是明的了,不管是出於何種考慮,蘇聯援助中國抗日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日本不單單從蘇聯方面感覺到了深深的壓力,同時也從美國政府以及澳大利亞政府身上感覺到了淡淡的敵意,這是日本政府最最不願意看到的。

美國式日本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這種貿易往來已經保持了幾十年的時間,近年來美國更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國。也是日本軍事物資進口的主要途徑,包括日本最緊缺的鋼鐵和石油,可以說是美國的廢舊鋼鐵以及大量的原油支撐起了日本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

然而,這種貿易往來從去年開始發生了變化,先是美國政府開始削減對日出口的總額,接着停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等戰略物資。現在除了不是很重要的民用的物資外,日本幾乎從美國購買不到任何戰略物資了。

這些事情完全可以從美日兩國近三年的貿易總額就可以看出來,1937年日本從美國進口貨物的總額爲2.7億美元,其中軍用物資總額爲1.8億美元;1938年兩國的貿易總額爲1.9億美元,其中軍用物資總額爲0.5億美元;1939年兩國貿易總額再度下滑,僅爲0.9億美元。其中軍用物資成交額度幾乎爲零。

這三年來,美日交易呈持續下滑趨勢,美國對日本的支持越來越少,反而與陳鋒所部的貿易越做越大,單單1938年一年雙方交易總額就達到了22億美元,這個數據是日本政府費了巨大的代價從美國一個職位很高的官員那裡得到的。

澳大利亞政府就更不要說了,單單將國聯委託代管的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出售給陳鋒就已經觸及了日本的底線。可以說澳大利亞政府根本就沒把日本政府放在眼裡。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日本政府極爲惱火,正是有了美國、蘇聯以及澳大利亞政府的支持,那個可惡而又混蛋的支那人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展的如此之快,尤其是其空軍和戰車部隊。

根據北支那方面軍的統計,支那陳鋒所部在昭和12年(1937年)之時根本就沒有空軍,更沒有戰車兵,其麾下只有幾個團的普通步兵,但是現在呢,那個傢伙不但擁有數量龐大的空軍,而且還有數以百計的強悍戰車。這次大日本皇軍之所以損失如此巨大。這和那個混蛋將手中的空軍部隊調到武漢有着直接的關係,要不是帝國提前將新式戰機生產出來,第二次武漢會戰肯定比這還要艱難,損失還要巨大。

現在,支那政府已經被趕到了重慶。雖然還有一戰之力,但是已經不足畏懼了,因此這個可惡的支那將軍便成了大日本帝國最大的威脅了,必須迅速將其解決。

11月2日,日軍大本營召集部分中將以上的軍官開會,商議怎樣解決支那陳鋒的問題,絕大多數軍官認爲應該全理向北支那地區增兵,然後集中關東軍以及北支那方面軍合擊支那第八戰區,務必將支那陳鋒所部殲滅。

但是還有一部分軍官認爲對付陳鋒這樣的軍閥,不應該大動干戈。理由是陳鋒現在羽翼已豐,絕非一般的支那軍官所能比擬的,因此對付這樣的人大日本帝國應該以拉攏爲主,軍事打擊爲輔。畢竟從國家統一以及個人目的上來講,陳鋒這個以做土皇帝爲主要目標的軍閥,與支那政府是站在對立面上的,因此大日本帝國與他完全有合作的可能。

只要大日本帝國不威脅到該部的生存與發展,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支持其稱帝建國,想必應該可以與其達成諒解,當然了,這需要帝國放棄與陳鋒所部之間的仇恨。

然而絕大多數的日本軍官都不願意與陳鋒所部和解,至於原因嗎就不說了,太多了,單單折損在陳鋒手裡的日本將軍就不下20名,更不要說是一般的日本士兵了,況且還有一艘帝國航母以及大量的海軍官兵喪生在陳鋒所部的手中,即便是陸軍願意放棄仇恨,恐怕海軍也不原意。

陸軍和海軍本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要是陸軍不顧及海軍的感受一意孤行的話,很可能令火藥味十足地海陸軍徹底翻臉,那可不是陸軍高層所願意看到的。畢竟現在支那戰場上還需要海軍全力支持,要是沒有海軍幫忙運兵的話,單單就靠支那的那些陸軍根本就抵擋不住支那人的瘋狂進攻。

商議了幾天之後,日軍大本營最終決定,立即向國內進行第四次國民動員,以最快的速度10個步兵師團,以應對支那的局勢,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支那方面軍增援。

鑑於支那第八戰區擁有大量的戰車部隊,因此大日本帝國立即組建大規模的戰車部隊,同時將新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調往北支那方面軍,接受彬山元大將的指揮。

另外支那第八戰區還有至少1300架戰機,雖然說在第二次武漢會戰之時被他們擊落了兩百多架,但是依然還有近千架戰機,這支空軍力量依然給北支那地區的航空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必須加強北支那地區空軍的力量。

而大日本帝國新生產出來的新式戰機已經通過了實戰的考驗,其性能實在太優秀了,遠不是支那第八戰區裝備的伊15、16戰機所能相比較的,因此有必要加強航空兵團的力量,因此,日軍大本營準備給華北方面軍擬增4個航空聯隊800架戰機,其中新式戰機200架,然後瞅機會將支那第八戰區的空軍一舉殲滅。

同時,日軍大本營又集中商討了中日戰爭最終的方向,根據日本政府高層的想法,這場戰爭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打下去了,大日本帝國必須在取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儘快結束這場戰爭,近三年的戰爭大日本帝國共投入了2400多億日元的軍費開支,這是日本近三年全國財政收入的1.5倍。這樣做的結果使得大日本帝國的經濟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危險境地,如果再這樣下去,大日本帝國非但撈不到好處,反而很可能會被支那人拖垮,最終只會便宜了西方列強。

絕大多數的軍官對於日本的經濟並不是很瞭解,因此贊成儘快結速戰爭的軍官並不是很多,很多軍官認爲,大日本皇軍現在已經將支那政府第二首都打了下來,支那政府軍損失慘重,只要再堅持堅持,支那政府就會徹底奔潰,到時候投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大日本帝國將會實現數千年來登陸大陸的夢想。

因此商量的最終結果是大本營向天皇陛下進言,繼續向支那增兵,同時扶植支那反蔣勢力,例如那個汪或者周,建立一個完全聽命於大日本帝國的政府,以此來分化支那政府,同時還要儘快消化已佔領的治安區。

最主要的是儘快將佔領區的物資運回國內,以彌補國內戰爭的損失和消耗。另外還要派人繼續和美國政府溝通聯繫,哪怕是賄賂美國的那些議員,無必要將美日的關係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也就是美國支持大日本帝國對華作戰。

只要美國政府願意支持大日本帝國,那麼帝國就有繼續戰爭下去的本錢和保障,到戰爭結束帝國所獲得的利益也更大,是這樣還可以讓支那人拱手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大日本帝國。

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98章 小團體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466章 慘勝第54章 作戰部署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100章 國葬(二)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307章 戰雷(一)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137章 殃逝第284章 佔井陘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55章 談判1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262章 缺糧了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
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98章 小團體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466章 慘勝第54章 作戰部署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100章 國葬(二)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307章 戰雷(一)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137章 殃逝第284章 佔井陘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55章 談判1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262章 缺糧了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