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

????部隊的訓練可以交給各師旅長親自去抓,但是察哈爾省的整體發展戰略卻只能陳鋒自己去做,沒有人能代替。

現在察哈爾省名頭有了,地盤也有了,但是依然缺乏很多必要的東西,比如最重要的發展規劃,例如經濟建設制度、政治建設制度等,這些統統都是空白。所以陳鋒要趁日軍沒有大動作之際好好規劃一下察哈爾省今後要走的路,這關乎着第四十集團的生存與發展,一點都不能馬虎。

其實之前陳鋒就已經寫了份類似於發展綱略之類的東西,並且也照着裡面的相關設想執行了幾項,但是畢竟沒有通盤實施,而且陳鋒也覺的他之前寫的那份東西有很多漏洞,需要仔細斟酌,所以回到興和之後他沒日沒夜地修改這些東西,終於在3月10日前把這份長達38頁的文件改了出來。

文件的題目很直白——《察哈爾省發展綱要》,這份戰略規劃共分爲四篇,第一篇爲察哈爾省政治建設綱要,第二篇爲察哈爾省經濟發展綱要,第三篇爲察哈爾省軍事發展綱要,第四篇爲察哈爾省科教文衛發展綱要。

第一篇講的是察哈爾省的政治制度,由於察哈爾省絕大多數的地方之前都曾淪陷過,真正沒有被日軍佔領的只有之前的興和、商都、集寧、豐鎮、陶林、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這幾個縣城,剩下的以前都是日軍的地盤。

被日軍佔領後,當地的地方政權遭到了毀滅性的破毀。很多地方的地方政權不是集體當了漢奸就是被日軍滅掉了,因此陳鋒想要真正接手察哈爾的政務,當好這個察哈爾省的省主席就必須建設一支高效廉潔且精幹的政工部隊,將二十多個縣市的政權重新建立起來。

但是陳鋒現在手裡並沒有那麼多的政工幹部,不要說20個縣市了,就算是一半的人員配置都不夠。按照陳鋒的規劃,新的地方政權包括這麼幾部分,省下面察南、綏東、雁北以及興和四個行政區,行政區下設縣,縣下設鄉鎮。鄉鎮下面設行政村。

察哈爾省設立農業部、工業部、商業部、宣教部、武裝部五個部門。在行政區設立農業廳、工業廳、商業廳、宣教廳、武裝部。在縣裡設立農業局、工業局、宣教局、武裝部。在鄉鎮設立農業科、工業科、商業科、宣教科、民兵小隊。

經過這番劃分。察哈爾省全省一共分成了五個系統,即農業系統、工業系統、商業系統、教育系統、武裝系統。

由於察哈爾省缺乏政工幹部,所以關於察哈爾省的政治建設陳鋒借鑑了中.共在陝甘寧邊區實施的“三三制”原則,決定在察哈爾省也實施三三制原則。不過這個三三制和中.共在陝甘寧邊區實施的三三制有所不同。中.共的三三制是旨在建立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民主政權。是一種由各黨派、社會各階層人士組成的聯合政府。具體內容是。在轄區內的最高權力機關參議會的人事組成上,共.產黨蔘議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參議員。中間派人士參議員,各佔三分之一。

但是在察哈爾省的三三制原則中並沒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參議員,也沒有中間派人士參議員,除了第四十集團軍自己派出的三分之一的政工幹部以外,還將邀請國民政府以及中.共各派三分之一的代表到察哈爾省政府任職。

在新政府中,第四十集團軍除了對軍隊以及兵工生產部門享有絕對的控制權以外,其他的全部由三方共同掌管。

陳鋒認真考慮過了,邀請延安方面的人到新政府中任職,老蔣勢必會很不高興。但是陳鋒敢保證老蔣除了不高興之外並不會採取什麼過激的手段,一方面是老蔣還指望陳鋒給他提供哪些武器裝備。另一方面老蔣自己其實已經很清楚了,他在任命陳鋒爲察哈爾省主席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把察哈爾省拱手讓給陳鋒的準備了。就像閻錫山的山西和綏遠,劉湘的四川、李白的廣西,對於這些地方老蔣根本就插不進手去。

現在陳鋒雖然說要請共.產黨人到新政府中任職讓老蔣很不滿意,但是陳鋒卻同樣邀請國民政府的代表到新政府裡任職,相信有了這些人的監督,老蔣應該會放心的。更何況現在國共正處於合作時期,很多地方軍閥和**之間的距離並沒有國民政府想象中劃分的那麼清晰,比如二戰區,在很長時間內共.產黨都是閻長官的座上賓,就連新軍也都是共.產黨代爲訓練的。

而且陳鋒還打算賣老蔣一個面子,如果國民政府同意他這個方案,那麼老蔣關心的那個混蛋薛去病陳鋒也就不爲難他了。

陳鋒確實是沒辦法,沒有一個健全的地方政府,他的這個察哈爾省政府就是個睜眼瞎,很多事情根本就辦不了。像人口普查、實施普遍兵役制度等等,這都需要人實實在在來乾的。

他們老陳家一直以來都是商業家族,哪來的那麼多政工幹部,必須向這兩邊求助。經過一番統計,如果要把察哈爾省政府這個架子搭起來,不算武裝部就需要2150名政工幹部,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是陳鋒現在已經把那十幾個縣的地方政府架子搭起來了,也不過只有區區七八百名政工幹部而已,距離兩千多人還有很大的一個缺口。

第二篇是爲察哈爾省的經濟建設而制定的經濟建設綱要,因爲是戰爭時期,爲了支持長期抗戰,陳鋒打算在察哈爾省進行了全面的“先軍經濟”經濟建設。

所謂的先軍經濟就是所有的經濟建設必須以部隊的需求爲第一位的,一切的經濟建設都是爲軍隊乃至於戰爭服務的。在察哈爾省的所有經濟建設中,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其次纔是輕工業和農業。在經濟成分上察哈爾省實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成分,包括由政府或機關、學校、部隊經營的公營經濟;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集體活動的合作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以及勞動人民的個體經濟。同時,察哈爾省還殘存着地主經濟,只要地主階級還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支持軍隊打鬼子,那麼地主的利益也是會得到保護的。

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陳鋒對於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困難時期實行的計劃經濟很是推崇,只有集中有限的力量才能辦大事。所以陳鋒要求公營經濟在數量上雖然不一定非要佔多數,但是卻佔佔主導地位。政府必須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財政金融和對外貿易,公營經濟必須是骨幹,是領導力量。

第三篇軍事發展綱要主要是對部隊成軍以來那些成功的治軍經驗進行了一次總結,確定了今後第四十集團軍要發展成爲怎樣的一支部隊,同時也詳細的闡述了第四十集團軍今後將要怎麼做。

根據綱要,第四十集團在未來的三年內主要以日軍的華北方面軍和關東軍爲主要敵人,對敵作戰的範圍區域不僅僅限定於華北五省市,還要擴展到塞北草原和東北四省(含熱河)。第四十集團軍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建設成爲一支人數不少於五十萬綜合作戰能力極強的機械化部隊,部隊不但要建成四個以上的整編師,還要建設一支包括騎兵、工兵、輜重兵、炮兵、防空兵、裝甲兵、航空兵、特種兵在內的綜合戰隊,其中炮兵和裝甲兵以及航空兵的規模要增加,炮兵不少於5個旅,裝甲兵不少於3個裝甲師,航空兵不少於3個航空師。

要建設這麼一支龐大的部隊,必須要實施全省範圍內的義務兵制度。所以陳鋒打算下一階段的工作就是要對全省範圍內的城鎮人口實施普查,並且實施普遍的義務兵制度。爲此陳鋒特意制定了《察哈爾省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根據兵役法規定,從1938年5月15日開始,察哈爾省所有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青壯年男女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服兵役,獨生子女家庭除外。

5月15日以後,按照先男後女的順序到指定的地點編入當地的民兵小隊參加軍事訓練。平時這些民兵部隊負責當地的地方治安,戰時幫助野戰部隊維護後方秩序。如果民兵部隊的戰鬥力達到一定的標準,經考覈後可以升格爲正規部隊。同時民兵部隊也是正規野戰部隊的後備兵員,在完成爲期3個月的新兵軍訓以後,所有的民兵部隊隨時可能被當做補充兵拉上戰場。

除志願兵必須服役超過10年纔可退役的以外,義務兵服役的年限只有6年,6年後義務兵可以向部隊申請退役。

當然,作爲保障,義務兵服現役期間享受供給制生活待遇,並按軍銜和服現役年限發給津貼,享受公費醫療等待遇。義務兵服役期滿退出現役後,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妥善安排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招收員工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同時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並給予政策上的優惠......(未完待續。。)

第178章 交易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166章 重賞第10章 作戰部署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78章 賭博第243章 宣戰(2)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257章 談判3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15章 戰雷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671章 夜襲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307章 戰雷(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7章 軍火買賣第456章 朱可夫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344章 會議2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7章 軍火買賣第4章 招兵買馬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251章 許大壯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320章 結盟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684章 撤兵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326章 全殲(二)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168章 華北方面軍的變化第12章 初戰告捷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65章 宣教部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
第178章 交易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166章 重賞第10章 作戰部署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78章 賭博第243章 宣戰(2)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257章 談判3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15章 戰雷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671章 夜襲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307章 戰雷(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7章 軍火買賣第456章 朱可夫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344章 會議2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7章 軍火買賣第4章 招兵買馬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251章 許大壯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320章 結盟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684章 撤兵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326章 全殲(二)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168章 華北方面軍的變化第12章 初戰告捷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65章 宣教部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