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〇章 恰舜國勢

聽見李太后理所當然的提議,皇帝眉頭緊皺,“母后!”

“怎麼,皇帝可是有什麼看法?”

“不是。”皇帝搖了搖頭,方纔緩緩說道,“朕對於母后的提議並無其他意見,只不過此事恐怕要讓母后失望了。”

“怎麼?”太后有些驚訝,擡頭問道,“皇帝可是有其它打算?”

“母后請看”皇帝把方纔放下的卷冊遞給太后,道,“這幾年我朝雖與恰舜的關係僵硬了些,但還不到非戰不可的地步。或許其他可能也未可知,而這是朕方纔接到的來自恰舜的書信,說明兩國關係確實爲道兵戎相交的地步。”

太后大爲驚訝,有些激動的接過來。然看完之後面上雖然有着失望,但是很快就恢復過來,甚至還帶着幾分笑意,看着皇帝道,“和親是嗎?恰舜這個要求倒是提得正巧,這是算着咱們鏡朝的公主回來了呢。”

皇帝心裡咯噔一下,太后這是什麼意思?

“母后多慮了,這只是恰舜方面的意思,朕還沒同意,也沒打算同意。”

“皇帝這說的什麼話。”李太后道,“能以如此和平的方式解決與恰舜的爭端,還給百姓一個天下太平,豈非天大的喜事?難道皇帝還想開戰不成?”

“戰爭一但開始,必定是民不聊生的結局。”皇帝道,“朕自然不作此想法,然我鏡朝乃一泱泱大國,怎能屈服於一個邊境小國,任之予取予求?”

“皇帝此言差矣。”李太后不以爲意,勸道,“這怎麼算是屈服?恰舜每年上供可非小數目,這筆金銀對我國民生可是大大的好處。”

“太后不必多勸。”皇帝態度有些強硬,“朕的阿姊流落民間數年,已吃盡無數苦,如今方纔回宮,朕怎忍心再讓她顛沛流離?”

“皇帝可不能這般任性”太后看着皇帝的眼裡帶着些許探究,慢慢說道,“東陽公主與陛下並非親生姊弟,如今皇帝願意給她一個封號已是天大的榮幸,此番公主能用一己之身換取一國平安,這可是她的榮幸……”

“母后。”皇帝打斷了她,“在朕心裡,阿姊勝過親生,朕意已決,母后不必多言。”

“皇帝你……”太后氣極,見皇帝絲毫沒有服軟的跡象,怒氣衝衝轉身離去。

殷暖等人此次恰舜之行行程匆匆,翁家家主大爲遺憾。只是也知殷暖需要拿藥救人,也挽留不得。

“翁老無需再送。”殷暖抱拳道,“他年若有機會,僕自當前來拜會。”

翁家家主一直把人送到邊界,見確實不好再往前,方纔滿心遺憾的駐足,而後揮退家人,獨自上前對殷暖道:

“殷郎君德才兼具,以信而立,是可以長久結交的人,老朽也不妨給你交個底,鄙國大王子尹琮有明君之才,兩國交戰或不成立,甚至往後交好亦是可能的。”

而只要兩國交好,貿易便不可能斷。而鏡朝富饒,翁家若想開拓鏡朝商路,依翁家家主多年看人的經驗,殷暖便是最好的人選。

殷暖確實也感激他的直言,翁家主幾句言語,已道明翁家歸向,若最後大王子真能握得大權,依翁家財力,或可稱爲恰舜國商。確有長久結盟的必要。

而這個信息或許對現在的殷暖無甚益處,但對翁家目前的形勢而言的確是至關重要,畢竟恰舜朝堂形勢現在並未明朗。

殷暖鄭重回道:“僕謝過翁老直言相告,若真有兩國貿易繁榮之日,僕與殷家,望有榮幸再與翁老把酒言歡。”

殷暖在商道上向來以誠信爲立,翁老得了他的承諾,心滿意足離去。

手執馬鞭,擡頭看向鏡朝方向,殷暖歸心似箭。

自那日太后氣急迴轉之後,敏銳些的大臣已隱約看出朝堂暗潮涌動。而與下邊人心惶惶不同,皇帝端坐龍椅,對近日情勢並無多大意外,不過有些事情,確實是再等不及了。

太后或許沒有謀朝串位的想法,但是爲了留住權勢,手卻也伸得太長了些。

一下朝還未出宮門就被一個不打眼的小宮奴留住,宋兆直到站在御書房,看見那個立在屏風後的身影時,都還覺得有些玄乎。

“臣宋兆參見陛下!”

“宋侍郎不必多禮!”皇帝回過身來,賜了座,便直接開口,“不知宋侍郎對如今朝堂、恰舜情勢如何看待?”

宋兆不知道皇帝突然問起何意,想了想,直接濾過前一個問題,恭敬回道,“回稟陛下,臣以爲,恰舜戰事或不會起。”

“哦?緣何因由?”

“回稟陛下!”宋兆道,“恰舜國王昏庸,國力已大不如前。而近日更聽聞恰舜國王染了重病,三位王子內鬥尚且不及,出兵我朝應是分身乏術。”

皇帝道:“既照你的意思,那麼恰舜近幾年蠢蠢欲動甚至偶爾幾次擾我邊境國民是爲何?”

“回稟陛下,臣聽聞恰舜二王子母妃深得恰舜國王寵幸,這二王子是極爲弒殺之人,多年來也是此人一直致力於挑起兩國爭端。”

皇帝又問道:“既然如此,若是國王薨,此人得握大權,兩國爭端不是必起?”

宋兆道:“然此人有勇無謀,不得民心。恰舜真正具有大統之才的,乃是大王子尹琮是也。此人之前顧忌國王寵妃以及二王子勢力,面上平庸碌碌,實在暗中培植勢力,若臣猜測無差,恰舜朝中表面上順從二王子者,大半亦歸大王子。”

皇帝倒吸口氣,“既然你敢說出來,想來已不是猜測這麼簡單。如此重要消息,之前怎能知情不報?”

“回稟陛下,陛下傳召之前,臣已準備請求拜見!”

皇帝想起先前宮奴回報確實說過此人下朝之後特地暗中留步,想來未曾道假。

“身居廟堂,盡知天下,你確是大才,看來他的眼光的確不錯。”

宋兆拜道:“陛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何必自謙。”皇帝突然又道,“朕且問你,你既然因他緣故入了廟堂、身居高位,可算誰的人才?”

宋兆聞言,慌忙起身跪下,附身說道,“回稟陛下,臣是陛下的臣。”

“當真?”

“回稟陛下,臣不敢欺瞞。”宋兆道,“臣一朝在朝,便是陛下的臣,此乃臣肺腑之言,也是……五阿弟的意思。”

第一八二章 應釁第二三四章 誓言第七章宮令第三六四章 試探第四十四章 甦醒第三四〇章 自清第四〇一章 青街第二六二章 謝亂第一〇九章 留因第二五九章 酒過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四〇七章 離開第四三八章 殷昕結局第三五九章 決絕第三二二章 拒訪第二五七章 和樂第六十六章 漁救第七十三章 密令第九十三章 自救第二〇九章 沉痾第一五五章 過結第一七四章 和鳴第三六八章 秋黃第一八二章 應釁第三六七章 曾經第一三三章 病災第一八七章 探視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一九〇章 分組第九十六章 真相第五章結緣第一八九章 邀約第二三五章 宋來第三三九章 瓷瓶第三一八章 驚訝第一三七章 路圍第四二二章 計在唯一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八十二章 嘆亡第四三七章 馬氏休死第一二一章 謊離第三十八章 搬離第一章 隕落第四十五章 承擔第二十三章 官府第二八六章 衣約第二三七章 相信第二四三章 夢醒第二六〇章 認錯第二〇一章 落胎第十四章 求救第三八四章 終悟第四二九章 死得同穴第七章宮令第十章讓步第二五四章 拒妾第三十五章 巾帕第二五六章 出行第三三二章 夜襲第三二八章 計阻第二四二章 回生第八十九章 探牢第二二九章 叮囑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四三五章 嬰與刺客第一八五章 遇韻第二八二章 竹影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三三五章 當年第一八一章 花開第三〇九章 探往第三五六章 問琪第一八八章 真孕第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四八章 李代第四一五章 鑾駕第二三八章 幫忙第九十章 不救第三三五章 當年第九十一章 懇求第一〇五章 莊景第一四八章 密謀第二三二章 阻攔第一三一章 遇尹第二五八章 醉行第三二六章 計撫第四〇九章 趙家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三一〇章 懺悔第三〇二章 壽麪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六十九章 猖獗第六十一章 暫避第一〇三章 藥膏第一三八章 謝救第三十二章 祭奠第一六三章 尋根第二二九章 叮囑第十九章 婚約第一七四章 和鳴
第一八二章 應釁第二三四章 誓言第七章宮令第三六四章 試探第四十四章 甦醒第三四〇章 自清第四〇一章 青街第二六二章 謝亂第一〇九章 留因第二五九章 酒過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四〇七章 離開第四三八章 殷昕結局第三五九章 決絕第三二二章 拒訪第二五七章 和樂第六十六章 漁救第七十三章 密令第九十三章 自救第二〇九章 沉痾第一五五章 過結第一七四章 和鳴第三六八章 秋黃第一八二章 應釁第三六七章 曾經第一三三章 病災第一八七章 探視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一九〇章 分組第九十六章 真相第五章結緣第一八九章 邀約第二三五章 宋來第三三九章 瓷瓶第三一八章 驚訝第一三七章 路圍第四二二章 計在唯一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八十二章 嘆亡第四三七章 馬氏休死第一二一章 謊離第三十八章 搬離第一章 隕落第四十五章 承擔第二十三章 官府第二八六章 衣約第二三七章 相信第二四三章 夢醒第二六〇章 認錯第二〇一章 落胎第十四章 求救第三八四章 終悟第四二九章 死得同穴第七章宮令第十章讓步第二五四章 拒妾第三十五章 巾帕第二五六章 出行第三三二章 夜襲第三二八章 計阻第二四二章 回生第八十九章 探牢第二二九章 叮囑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四三五章 嬰與刺客第一八五章 遇韻第二八二章 竹影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三三五章 當年第一八一章 花開第三〇九章 探往第三五六章 問琪第一八八章 真孕第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四八章 李代第四一五章 鑾駕第二三八章 幫忙第九十章 不救第三三五章 當年第九十一章 懇求第一〇五章 莊景第一四八章 密謀第二三二章 阻攔第一三一章 遇尹第二五八章 醉行第三二六章 計撫第四〇九章 趙家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三一〇章 懺悔第三〇二章 壽麪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六十九章 猖獗第六十一章 暫避第一〇三章 藥膏第一三八章 謝救第三十二章 祭奠第一六三章 尋根第二二九章 叮囑第十九章 婚約第一七四章 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