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斬首

我左邊的腳腕子被幾隻手捉住,立刻感到一陣陰冷的劇疼,MIAI衝鋒槍落在了地上,身不由己的被扯向黑暗之中,急忙用另一條正準備邁出香爐的右腿,勾住厚重的爐口,大腿的筋骨被抻得快要撕開了。

混亂中只看見那數十條,都是如人手一般的怪手,漆黑異常,被射燈的光束照上,立刻變成的詭異白色,都是從黑暗的墓室角落中伸出來的,胖子和Shirley楊也被數只白色的怪手扯住,其中Shirley楊的情況最爲危險,半邊肩膀都被拽進了墓牆,而胖子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他的脖子被從牆中伸出的怪手捉住,正拼命弓着雙腿掛住丹爐,也只是在勉強支撐。

這些從牆壁中探出的手,悄然無聲,所以誰都沒有察覺,待到被抓住,慢慢扯進墓牆的時候,不得不用全身的力量抗衡,稍一鬆勁就會立刻被拉進萬年老肉芝的屍殼裡,所以這時候胖子的和Shirley楊誰也說不出話,自保尚且艱難,更別說互相救援了,只聽見他們緊咬牙關的咯咯聲,連騰出手來使用武器反抗的餘地都沒有了。

只有我的情況稍好一些,由於站在香爐比較遠離露牆角的地方,只有右腿被牆裡伸出的幾隻手扯住,其餘的手都夠我不到,只在憑空亂抓。

我知道這功夫必須立刻做出判斷,是先自救還是先救Shirley楊,也許等我擺脫出來之後,已經來不及救她了,再在伸手當然能抓住她,但是未必應能將她拽回來。而且我的右腿尚被扯住,那樣一來,就會形成進退兩難的情況。既救不到她,自己也會失去脫身的機會。

但是此時又哪裡有時間去權衡其中利弊,只能憑着多年來在生死線上摸爬滾打的經驗,伸出左手到胖子腰中抽出登山鎬,順勢遞向即將完全被從凡爐中拽走的Shirley楊,勾住了腰中地一個安全鎖,使她暫時不至於被拖入墓牆中。

我一手用登山鎬勾着Shirley楊,與此同時,立刻用另一隻手取出Zippo打火機,在右腿上一蹭打着了,忍着大筋被拉抻的疼痛,俯身用火去燎捉住我右腿地幾隻手,那些從墓牆中伸出地人手,一被火焰燒灼,都紛紛縮了回去。

我腿上得脫,趕緊把右腿收了回來,這裡身體一得自由,手中絲毫也不停留,左手仍然用力握住登山鎬,把Zippo打火機扔給仰面朝天的胖子,胖子後背、脖子、左邊臂膀都被那些手抓住。雙腿勾着丹爐,右手沒着沒落,正自焦急,見Zippo扔至,立刻用手接住,蹭燃了火焰,去燒那些抓住他脖子的“人手”。

我見胖子在片刻之間,就能脫身,就剩下Shirley楊處境危險了,於是用一隻手抓住她的腰帶,探出身去用登山鎬猛砍牆角的人手,那些手臂似乎都是長在牆裡,也看不見身體的樣子,只有一條手臂挨着一條手臂,一碰到任何東西,便立刻抓住再不撒手,直扯進牆中才算完,牆裡好象是個混屯無底深淵,裡面全是掙扎哀嚎的餓鬼,用登山鎬砍退了一隻怪手,立刻又伸出來一隻。

Shirley楊得到我地支援,終於把兩臂和身體擺脫出來,正當要被我拉回丹爐之際,她忽然驚呼一聲,身體迅速向後仰倒,原來有隻漆黑的怪手揪住了她的頭髮,Shirley楊爲了行動方便,將長髮束成馬尾紮在頭後,卻不料竟被扯住,頭髮被戧着反向拉扯是何等疼痛,使得她腰腿都使不出任何力量。

我急忙將她攔腰抱住,但這樣一來就抽不開身,去對付揪住她頭髮的那隻怪手了,而胖子也還沒完全擺脫出來,就算我把Shirley楊抱住,形成僵持的局勢,等到胖子過來支援的時候,就算Shirley楊沒被扯進牆壁,她地頭皮也會被撕掉。

Shirley楊應變能力也是極強,頭上劇疼,心中神智未失,在墓牆中其餘的怪手觸到她之前,已把傘兵刀握在手中,握緊刀柄,猛向後一揮,割斷了一半頭髮,我立刻將她拖離了險境。

這時胖子也已脫身,墓牆中的無數手臂剛好能夠到丹爐的距離,三人不敢繼續留在爐中,立即縱身躍向墓室中間。

周圍污水流淌,已經溶解得不成樣子,整個墓室正在逐漸變軟,剛纔我們所在的牆角最早產生變化,無數的人體和手臂在其中蠕動,其餘各處,也都從壁中漸漸顯露出死屍的肢體,不過還未能活動。

我們看得觸目驚心,胖子忙道:“胡司令,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鬥爭形勢過於惡劣,看來咱們要撤到上山打游擊了,再不走可就讓這獻王墓包餃子了。”

此時我反倒是下定了決心,想要敗中求勝,就得有破釜沉舟地膽量,關鍵時刻不豁出去是不行的,於是對胖子與Shirley楊說:“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我今天非把獻王掏出來不可,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大不了兩腿一蹬拉嘰八倒。”

現在的形勢看似已至山窮水盡,其實還有一點機會,我們事前又怎會想到獻王的槨是個萬年老肉芝的死體,而且還遠遠不止這麼簡單,從地下挖出太歲原本平常,有些地方的展覽館裡就有陳列品供人蔘觀,所謂的“太歲”,也不過是一種單生細胞的肉菌,被割掉一塊肉,也可以自行生長,是肉芝的一種,可以入藥,有輕身健骨的奇效,其形與色各異,形狀大多如牛心或人肝,色有白、紫、黃、灰、褐等等,唯一共通的特徵是“眼睛”,太歲上都有一個黑如眼膜般的孔洞,也是它的核心部分,研習風水之術。對“太歲”之說不可不查,《青竹地脈論》中認爲太爲兇。歲爲渕(即木星)。是太古凶神死後留在世間的肉身,在這個眼睛上,有很多說法,有明眼,暗眼之分,明眼就是在表面,能看到它的目,是睜着地。只有這種纔可入藥食用,而暗眼,則是眼睛藏在裡面,做閉合的樣子,此乃兇惡之兆,噩氣內聚。觸之不詳。

當然我們現在遇到地應該不是一目地“太歲”,太歲只是“肉芝”的一種,“肉芝”的涵蓋面很廣,相關傳說也多,不僅中國有,國外也有,中國有部叫做《鏡花緣》的小說。其中記載主人公周遊到一個海中島嶼上,見一寸許高的小人騎馬奔馳,便縱步追趕,無意中被地下樹根絆倒,剛好把那個小人吃到口中,頓覺身輕如燕,這個故事當然是演義出來的,但其中主人公吃掉的騎馬小人,就是“肉芝”的一種形態。

還有清乾隆年間,在雲南山林中,出現了一個怪物,外形象是個大肉櫃子,數尺見方地大肉塊,有人臉般的五觀,凡是碰到的東西,不論死活大小,就都被它吸入體內,如同一個無底大洞,一時攪得四民不安,以器械擊之,毫毛無損,縱有博物者(見多識廣的人)也不能指其名。

官俯出面懸賞徵集能消滅這個大肉櫃子的人,有擅風水術之人出,說此物乃肉芝也,是地氣鬱結所化,隧遣膽大敏捷之士數十,用長竿挑了污穢之物,將之引至“頓筆青龍,屏風走馬(風水中形容地形的術語)”之處,那個大肉櫃子,則立刻乾枯變硬,使人搬柴草燒之,惡臭之氣傳於百里開外,聞到這氣味地人,都不免腹瀉嘔吐三天,此事在清代到民國期間有過很多版本的記載,其中也不乏誇大演義,但是整體事件框架應該是真實的。

我手中的那本殘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其中“地”字一卷,就詳細闡述了生長與地下的“肉芝”,凡風水大沖,清濁失調的所在,都會長有肉芝,但是根據其形態不同,吉凶各異,一目者最爲普通,是“太歲”,二目都爲“青忽”,五官兼備爲“烏頭”,具三目都爲前官後鬼地“螻廢”,遍體生眼的則被稱爲“天蛻”。

獻王的“肉芝槨”,最少有兩目,一個眼是他老婆封住的缺口,另一個眼就是獻王棺材沉下去的地方,那也就是說這裡不是“青忽”,就是“烏頭”,在古代又有個別稱,喚做“牛慁”,是古神的名字,所以纔會用銅牛頭來做它的長生燭,外形應該是一個肉呼呼的人頭肉瘤形狀。

既然是雙眼的老肉芝,那是最少也需要數萬年時間才能形成,如果把它的肉徹底挖盡了,不留一絲一毫,那就不會再長出新肉了,我們見到的便是一具被挖光了肉的屍殼,從中突然冒出來的衆多人手肢體,應該是當年有人打算令這萬年老肉芝長出新肉,把精血充足的大量活人,用白蠟一層層的澆在肉芝屍殼上,讓他們與肉芝長爲了一休,以期能重新長出肉靈芝,服用後便可以延年益壽。

不過似乎還沒等到成功,獻王就先死了,我曾聽Shirley楊說在法國巴黎,地下萬屍洞的最深處,(巴黎聖母院中的女主角,死後就被扔在萬屍洞上邊一層)在那下面,焚底岡教皇廷封印着一個能吞噬一切的“屍洞”,所說那是由於死者太多,將世界腐蝕出來一個“縫隙”,位於這個世界中生與死,正與反,黑與白之間的“縫隙”,屍洞中有無數的人手,被這些手捉住的東西,都會被扯入“屍洞”裡,然後化爲“屍洞”的一部分,如果任由它無休止的擴大下去,造成最恐怖的“屍洞效應”,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法國的這件事,屬於教皇廳的機密,外人只能知道個大概,至於這屍洞形成的原因,從來沒有正式公開的結論,甚至就連屍洞存在的事實,都始終被遮遮掩掩。

我們古人在雲南獻王墓中,面對最後一層棺槨,險些被無數人手扯進牆壁,那應該就是一種由大量遇害者所腐蝕出來,附在老肉芝幹殼上的“屍洞”了,究其根源多半還是對這附近天然風水的格局改動太大,形成了陰陽清濁不分的混沌地帶,趁着它的“屍洞效應”還沒完全發生,應該還有一線機會,把那落入眼窩深出的獻王棺找到,我不顧Shirley楊的阻止,只年了一條繩索,獨自跳了下去,一具高大的人形棺材就斜斜的戳在面前。

我抹了抹頭盔上被污水遮住的射燈,儘量使燈口照出的光束變得清晰一些,在這“烏頭肉槨”的眼穴中,看明瞭周圍的環境。

這裡就象是一個狹窄短小的豎井,形狀深淺都與入口的眼框完全不同,約有四米多深,一人多寬,四周盡是黑色的黏稠物,似乎是眼球腐爛而形成的,由於“烏頭肉槨”正在腐爛溶解,所以使這眼窩慢慢變大,獻王的棺材剛好掉了進來,斜倚在其中,棺材本就不小,加上我也跳到眼穴裡,其中的空間顯得非常侷促,伸展都不得便。

這裡頭上燈光一閃,Shirley楊在上邊探着身子,焦急的對我說:“老胡,快上來,屍洞效應正在不斷擴大,再晚一點咱們都出不去了,那雮塵珠不要也罷,總不能因爲我,連累你們都在此送了性命。”

我一邊用手抹去獻王棺材上的黏液,一邊對Shirley楊說:“現在走自然是走得脫,但回去後還不把腸子悔青了,這肉槨年頭太久了,深處沒有那麼快形成屍洞,給我三分鐘……兩分半的時間就夠了,你快讓王司令把開棺的傢伙給我扔下來。”

我原想讓胖子和Shirley楊先撤到外邊等我,但是知道這種話說了也沒用,我留在這裡,他們肯定不會答應先行撤退,只好讓他們在上邊協助我,儘快做完大事,一同跑路。

片刻之間,獻王的內棺就已經被我探明,這是一口半人形的“玉頂簪金麟趾棺”,上邊有個人頭和兩個肩膀的形狀。玉枯金盒。封口處是四個黃金“麟趾”交錯封閉,因爲獻王打算尸解後昇仙,所以棺蓋都未曾楔實。先前看這“玉頂簪金麟趾棺”落入眼穴的時候,蹭好象裂開了一條縫隙,其實那是因爲表層的肉槨屍殼,受到空氣的侵蝕所融化。露出蹭一道殷紅勝血地玉頂。

人形棺在中國古代並不多見,有地話也多半爲木製棺材。不過我沒時間分辨這些細節,只注意到棺頂上刻着一個旋渦,這旋渦的圖形幾乎遮蓋了整個玉頂,旋渦和眼球相似,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彎曲的鳳凰,團成旋渦地形狀,瞳孔的地方就是鳳凰的頭部,這肯定就是“雮塵珠”的標記了。一看到這個標記,頓時熱血上涌,心中又多了幾分指望,這顆迷一樣地珠子,多半就在獻王的內棺裡。天見可憐,一路上舍生忘死,畢竟沒有撲空。

眼穴中已經空不下第二個人進來了,胖子和Shirley楊空自焦急,卻沒辦法下來幫手,只好把工具遞下來給我,先前我計劃不在這開綰,本擬用繩子套牢後全部拽上去,設法,拖離這肉槨,到安全地地方再打開來細細搜索,但是下來一看,才發現這口內棺底下的一部分,已經與這萬年老肉芝的屍殼長死了,再也難以分享離,只好就在這狹窄的空間裡動手。

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用“探陰爪”把麟趾一個接一個的撬開,就覺得兩隻手都有點不夠用了,恨不得把腳也使上,也許就因爲動作稍慢了幾秒,就會錯過逃生的時機。

雖然竭力安慰自己,一定要冷靜,欲速則不達,但是心臟卻愈發碰碰碰地狂跳不已,又哪裡冷靜得下來,我已經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這口內棺上,對Shirley楊和胖子在上邊的不斷催促與提醒,充耳不聞。

我估計着時間已經差不多過了一分鐘,按我的預計,三分鐘之閃拿到“雮塵珠”,烏頭肉槨出口處的那個眼穴還不至於被逐漸擴大地屍洞覆蓋,一分多鐘就拆了棺蓋,時間還算來得及,想到這裡,心情稍微平緩一些。

Shirley楊見我即將揭開獻王內棺的蓋子,便立刻扔下一枚冷煙火:“老胡,這是最後一支了,它滅掉之前,不管能否找到,你都必須上來。”

漆黑黏滑的眼穴中,立刻煙火升騰,亮如白晝,我口中答應一聲:“放心吧,時間絕對夠了,咱們用繩子把這老糉子拖出去……”

說着話已經將玉蓋用力揭開,裡面立刻露出一具屍體,冠戴掉落在了腳下,頭上只戴鑲金嵌玉的“折上巾”鏷着,身着黑色蟒紋玉甲斂袍,腰掛紫金帶,不是獻王更是何人。

但我隨即感到不寒而慄,獻王的屍體竟然沒有臉,也許這麼形容不太恰當,洞中空間狹小,我和獻王的屍體幾乎是臉對頭臉,只見那屍體的五官都已經變得模糊扭曲,只留下些許痕跡,口鼻雙眼,幾乎難以分辨,好象是融化在了臉上,顯得人頭上平滑詭異,如同戴了張玉皮的面具,被冷煙火的光亮一映,顯得十分怪誕。

我心中暗自稱奇,難道又他孃的着了老賊的道兒了?這是具假人不成?急忙捉住獻王屍身的手臂,錄音去那層蟒紋斂袍,但見五指緊握,手中顯然是纂着明器,膚色蠟黃的似要滴出水來,好象正在發生着什麼不同尋常的變化。

看這屍體的手部的皮膚,倒不是假人,我用手在獻王屍體上捏了一把,甚至還有些彈性,保存的極爲完好,再那屍體臉上捏了捏,卻觸手堅硬,似乎已經完全玉化了。

真正的“雮塵珠”什麼樣,我並沒見過,只在那沙海中精絕遺蹟裡看過個假的,是用罕見的古玉製成,比人頭小上那麼幾圈,形狀紋理都與人眼無異,卻不知真的大小几何,能不能就這麼握在手裡。

但此刻根本無暇仔細分辨,立刻取出捆屍索,在獻王屍身的脖頸中打了個套,想將他從內棺中扯出,讓胖子拖他上去,但是手中扣定“捆屍索”向後扯了兩扯,拽了兩拽,那屍體竟然紋絲不動。

我心中納罕,不知哪裡有出了古怪,只好擡起手,抽了那獻王的屍體幾個耳光,再向外拽仍然不動分毫。

最後沒辦法了,也來不及再找原由,只好就地解決問題,從攜行袋中摸出一枚桃木釘,直插進了死屍的心窩子,然後雙手平伸,從頭到腳在獻王屍體上排摸起來,摸到他左手之時,見和右手一樣,也是緊緊握成拳頭,手中明顯是有什麼東西。

我立刻又取出兩枚桃木釘,釘牢了獻王屍體臂彎,用力掰開他的手指,心中暗暗祈禱,但願那“鳳凰膽”就在這裡,但是等掰開之後,猶如兜頭被潑了一盆冷水。

獻王屍體的左手中,握着的是一枚變質了的桃核,雖然出乎意料之外,但是這也並不奇怪,中國人對“桃”有特殊的感情,他們把它看成一種避邪、免災、增壽的神物,因此古代工藝品中有不少以桃爲造型的器物,相傳漢武帝是西漢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皇帝做的久了又想做神仙,於是經常興師動衆的去三山五嶽祭拜,還派人到各地尋訪長征不死之藥,這片苦心終於感動了崑崙山的西五母,在元封元年的七夕之夜,乘着紫雲輦來未央宮見了漢武帝,歡宴之際,西王母給漢武帝劉徹吃了四個仙桃,漢武帝覺得味道甘美,芳香異常,與人間人物迥異殊絕,便打算留下桃核在人意栽種,結果得知這種神品在人間難以存活,結果大失所望,後來漢武帝終於沒能實現長生不死的願望,但是活到七十來歲的人,在古代是十分稀少的,也許正是因爲吃守仙桃,才活到七十歲的,當然這只是個民間傳說,但是帝王死後手中握桃核入斂之風,由來已久,早在東周列國之時就非常普遍,不過桃核是植物,最容易分解,所以後世開棺都難以得見。

我微一愣神,便想起這個傳說,心中連連叫苦,只好再去掰獻王屍體的右手,而那手中卻是很多墨玉指環,其中還夾雜着一些黑色雜質,匆忙中也沒時間想這是什麼東西,順手都塞到了攜行袋裡。

胖子在上面大叫道:“胡司令,沒時間了,快走,快走。”

我知道胖子這麼喊,一定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但是那性命悠關的“雮塵珠”,卻仍然沒個着落,這時靈機一動,說不定正是因爲獻王在口中含那那顆珠子,這屍身的腦袋纔會變成這麼古怪,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就鄧了這獻王的首級回去研究研究。

於是對胖子喊道:“把工兵鏟給我扔下來,再他媽堅持最後十秒鐘。”說完接住胖子遞下來的工兵鏟,伸手一摸獻王的脖頸,並沒有象他面部一般石化,對準了位置,用美式工兵鏟全是鋸齒的一面亂切,遇到堅韌之處,便用傘兵刀去割。

這裡那具即將被我割去人頭的屍體,突然劇烈的抖動了一下,我心知不妙,先自出了一身白毛汗,急忙揪了那顆人頭,迅速向上攀爬而去,洞底的冷煙火已經來了,不用低頭向下看,憑感覺也能知道,獻王那沒有腦袋的屍身,正在向我追來。

第九章 航海禁忌(上)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一章 死亡收藏者第三章 傳說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4)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4)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三章 五鶴朝天(2)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3)第十八章 畫壁(4)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四十一章 湘西屍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九章 鬼打牆(4)第十六章 突圍(2)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下)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十章 打字機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六章 陽山(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六十章 懸棺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九章 猛狗(4)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一章 掛號信(3)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章 地覺(5)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十三章 黃皮子(6)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二章 賊頭(1)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十九章 鬼角(4)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四章 籌劃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十六章 突圍(4)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下)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九章 B計劃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十章 美國之行(2)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十一章 指令爲搜索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四十九章 秉燭夜行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五章 食人蟻(2)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
第九章 航海禁忌(上)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一章 死亡收藏者第三章 傳說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4)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4)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三章 五鶴朝天(2)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3)第十八章 畫壁(4)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四十一章 湘西屍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九章 鬼打牆(4)第十六章 突圍(2)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下)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十章 打字機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六章 陽山(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六十章 懸棺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九章 猛狗(4)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一章 掛號信(3)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章 地覺(5)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十三章 黃皮子(6)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二章 賊頭(1)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十九章 鬼角(4)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四章 籌劃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十六章 突圍(4)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下)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九章 B計劃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十章 美國之行(2)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十一章 指令爲搜索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四十九章 秉燭夜行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五章 食人蟻(2)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