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

明叔和古猜兩個,剛踏着傾斜石坡接近躺倒在地的阮黑,就見水波忽起,一條全身漆黑的大鯨鯢破水而出,多半截魚身落在岸上,一口咬住了阮黑,搖頭擺尾之間忽又縮入水中,立刻一屢屢地血水夾雜着白花花的汽泡冒了上來。

這一切發生得實在太快,事先全無半點徵兆。衆人驚呼一聲,誰也來不及出手相救,眼睜睜看着船老大阮黑被鯨鯢張口咬進水裡,就算我們現在跳進水中,捨命以白刃搏擊蛟龍之觸,也以不及,想那被稱爲劊子手的劍脊鯨鯢何等兇猛,一口吞人入水,阮黑又不是金身羅漢,此時還焉有命在?

就在我們稍一愣神的當口,阮黑的徒弟古猜就口銜短刃,赴水去救他師傅,明叔想拉他都沒拉住,只把他的衣衫扯了下來。實際上明叔十分愛惜古猜的人才,見他下水送死,頓時急得叫罵:“你個蛋仔瘋了,不要命啦!”。這歸墟中困着許多魚龍水族,除了劍脊鯨鯢,更有許多鯊魚,混雜在水下相爭,弱肉強食,比起上面的珊瑚螺旋深跡海域,是更加的兇險萬分。

我在石柱上看得焦急,見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只好咬了咬牙,對Shirley楊說:“咱們下水救人。”,Shirley楊點頭答應:“好!”。這時候哪裡還顧得上水下的諸多危險,二人抽得潛水刀在水,就要從柱子上跳進水裡,對面船上的胖子也抓了魚槍,都想下水救回古猜。

我們剛要冒險跳進水裡,就見海水翻滾起來,一大團一大團的血水從深處涌起,顯然水下正在進行一場生死相拼的惡鬥。一股海涌捲起,只見古猜叼着分水刺,用手拖着全身溼淋淋的阮黑,藉着水流涌動的力量回到石臺上,也不知他如何施爲,竟將阮黑從鯨鯢口中奪回。

我們其餘地人不禁看得目瞪口呆,雖說蛋民賴以爲生是全憑一身水下本領,但葬身惡魚之腹的災厄卻也難免,從沒聽說有蛋民當真能與惡魚正面相搏。古猜只不過十五六歲年紀,是珊瑚廟島土著居民。這時見他從水底救回阮黑,實是令人難以置信,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這小子究竟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本事?

古猜在水底以石砂分水刺割傷了殺人鯨,早就餓紅了眼的羣鯊,受到血腥的吸引,紛紛過去圍咬劍脊鯨鯢,水面混亂如同沸水。我見機不可失,趕緊招呼胖子將救生艇划過來,接我跟Shirley楊去與衆人匯合。

三叉戟號傾斜的船甲板上,古猜和多玲正圍着阮黑放聲大哭、阮黑被鯨鯢一口咬住了雙腿,幾乎都快齊根斷了去,傷口太大,沒辦法止血。他氣若游絲,眼見這人就是活不成了,等我和胖子等人來到他身邊,阮黑忽然把眼睜開,我知他這是迴光返照,可能要有什麼遺言需要交代,於是趕緊握住他冰涼的手,對他說:“阮老大,你想說什麼儘管說,我們一定儘量做到。”

阮黑雙眼無神,吃力地張了半天嘴也沒吐出半個宇,他只是把視線移向多玲、我猜到了他的心思、便讓他放心,我一定幫多玲找到她在法國的親人。

Shirley楊也垂下淚來,阮黑等人都是她僱來幫忙的,否則他們師傅三人至今還在島上打漁採蛋,日子過得雖然艱難貧困,可至少不會送掉性命。

阮黑用盡力氣發出聲音,斷斷續續地告訴衆人,他們蛋民這一輩子,對採蛋之事就如同中了魔,明知道海底有危險,風高浪急,惡魚吞舟,十採九死,可還是心甘情願地冒死前往,以前想不明白,這時候好象突然清醒了,歸根到底,都是錢鬧的。不頂千尺浪,採不得萬金蛋,既然上了這條道,是死是活都自己擔着,須是怪不得旁人,一旦倒黴趕上了死採,那就是蛋民祖師爺“漁主”不賞這碗飯,只有認命了。

他在世上一窮二白,除了這兩個相依爲命地徒弟之外、也沒什麼過多的牽掛,不過船老大阮黑採蛋半生,卻生不逢時,從未採得真青頭,他希望他死後能在口中含上一枚“駐顏珠”,這是自古以來蛋民最體面的葬法,走到人生的盡頭,舍珠入土,算是最後對自己有個交代,也不枉這些年風裡來浪裡去出生入死下海採蛋的艱險。

我聽罷心中默默嘆息,都到這時候了還惦記着南珠,難道蛋民都是這種價值觀?人都死了,口中含珠又頂什麼用?難道生前未享,卻真能死後受用?不過也許是蛋人自古習俗如此,如今阮黑彌留之際,我只有一一尊凜,讓他安心上路就是。

阮黑見我應允,眼睜睜盯着胖子背上的背囊,那裡面就是他一生捨命難求的南海明珠,他忽地擡起胳膊,虛空抓了一把,一口氣倒不上來,就此撒手西去。

我問胖子要過一枚精光最盛的明珠,用摸金校尉從墓主口中取珠的手法,頂住阮黑屍身腦後地枕骨,按開頜骨、將駐顏珠塞入嘴裡,一扶下巴,又將阮黑的嘴脣牙關合隴。他剛剛去世,屍體尚未發僵,很輕易便納珠入口。以我們在珊瑚螺旋所採南珠精氣之盛,在此時以屍首藏珠,即便百年之後,我們這些人都盡歸黃土,他的屍體也會不僵不化,面目如生,始終保持着現在地樣子。

按照以往的舊曆,蛋民若得善終,則不得水葬,在海上將屍身包裹沉入海中水葬的習俗非常普遍,一是因爲屍體停在船上不吉利,二是也恐天氣炎熱,屍體腐爛傳播疾病。可是蛋民一生都要面臨着葬身魚腹的兇險,死後如有全屍,大多希望入土爲安,我看附近也只有那歸虛古城的遺跡裡面可以安葬阮黑,便讓古猜先幫阮黑換套衣服,擦去身上的血跡。

第三十章 決意第十二章 墳冢(2)第六章 鬼葵(3)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六章 陽山(3)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1)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章 戚繼光墓(2)前言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九章 鬼打牆(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一章 詭絲(3)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二章 逃命(2)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四章 老熊嶺義莊第十八章 畫壁(1)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5)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三章 傳說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十二章 逃命(1)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十六章 底艙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十八章 九曲迴環朝山岸第一章 香鞋第十二章 逃命(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四十章 水眼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十二章 逃命(1)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十六章 突圍(4)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章 雷公嶺(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1)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九章 秉燭夜行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發丘印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
第三十章 決意第十二章 墳冢(2)第六章 鬼葵(3)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六章 陽山(3)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1)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章 戚繼光墓(2)前言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九章 鬼打牆(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一章 詭絲(3)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二章 逃命(2)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四章 老熊嶺義莊第十八章 畫壁(1)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5)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三章 傳說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十二章 逃命(1)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十六章 底艙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十八章 九曲迴環朝山岸第一章 香鞋第十二章 逃命(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四十章 水眼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十二章 逃命(1)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十六章 突圍(4)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章 雷公嶺(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1)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九章 秉燭夜行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發丘印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