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裁雞令

鷓鴣哨讓衆人細看這隻雄雞,“犬不八年、雞無六載”之例雖是古時風俗,今人也多信服,自然是不能不依,凡是家養的雞禽,都不肯給它六年之壽,但此雞非雞,卻是不需遵循此例?

那老頭聞言連連搖首,陳瞎子也暗中叫苦,心想:“虧你鷓鴣哨身爲搬山首領,竟說這大公雞不是雞,不是雞又是什麼?是鳥不成?三歲小孩怕也不信,這如何能說得這老頭信服,看來只好按咱們綠林響馬的舊例……直接搶了它去。??”?

鷓鴣哨話沒說完,見衆人不信,便接着說道:“凡是世上雞禽,眼皮生長得正和人眼相反,人的眼皮都是從上而生,上眼皮可以活動眨眼,而雞禽之物,眼皮都是自下而生,諸位不防看看,這隻雄雞的眼皮生得如何?”?

那老者從未留意此事,但養雞的人家,誰個不知雞禽眼皮在下,仔細一看,那隻“羽分五彩、昂首怒鳴”的大公雞,果然是同人眼一樣,眼皮在上,若非刻意端詳,還真忽略了這一細節,就連見多識廣的陳瞎子和紅姑娘,也覺驚異,都道:“這是何故?”?

鷓鴣哨說:“眼皮如此生長,只因它不是雞禽。??”?

復聽此言,衆人仍是聽得滿頭霧水,不是雞禽,卻是什麼??

鷓鴣哨也不願與他們賣弄識寶秘術,直言相告道:“湘西從古就有鳳凰玄鳥的圖騰,地名也多和古時鳳凰傳說有關。??就如同此縣,名爲怒晴縣,怒晴乃爲鳳鳴之象,雞禽眼皮生在上面,更兼一身彩羽金爪,豈是普通雞禽?它根本就是罕見非凡地鳳種,是普天下只有湘西怒晴縣纔有的怒晴雞。??”?

鷓鴣哨說此雞名爲“怒晴”。??金雞報曉本就是區分陰陽黑白之意,而怒晴雞引吭啼鳴之聲能破妖氣毒蜃。??更可驅除鬼魅,若是凡雞凡禽,其眼皮自是生在眼下,而眼皮在上就是“鳳凰”,雖也有個雞名,卻絕不能以常雞論之。?

鳳凰是不是當真存在於世?此事誰也沒親眼見過,不好妄做定論。??今人多認爲古楚人的“引魂玄鳥”,正是從雄雞圖騰中演化而來,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怒晴雞”的傳說,但到了現在民國年間,即便是在它的產地湘西怒晴,現在也極爲罕見了,恐怕一兩百年也難得一遇,“鳳鳴龍翔”乃是世間吉瑞之兆。??此等靈物實乃天地造化之所鍾,隨意宰殺必然生禍。?

鷓鴣哨言詞懇切,對那老者說道:“正因此事,才勸尊翁莫要擅動屠刀。??”說罷就請他依照誓約,讓出這隻五彩雄雞,也不會平白要了他的。??紅姑娘背的竹簍裡有一大袋子鹽,約摸有十餘斤地份量,在山區鹽比錢更易流通,對這僻處深山的寨子來講,十幾斤鹽已經很可觀了,鷓鴣哨願意將這袋鹽留下作爲交換。?

那老者聽到最後,始知自家養地大公雞竟是個稀世寶物,平時殺雞宰鵝自是不在話下,可誰有膽子宰鳳屠龍?那不是自找倒黴嗎?便立刻絕了宰雞這個念頭,只惱恨自己平時未曾注意這公雞的眼皮生得恁般古怪。??眼睜睜將一件寶貝輕易給了這夥“扎樓墨師”。??有心想要悔約,可他也是有些見識的人。??一看鷓鴣哨和陳瞎子都不是等閒小可的木匠,萬一開罪了會下陣符的墨師,也是天大的麻煩,只好認栽了,吩咐他兒子將怒晴雞裝入竹簍,換了扎樓墨師的一袋子鹽。?

陳瞎子在旁看個滿眼,他在往日裡,常覺得自己才智卓絕,家承師傳地養出一肚皮學問,這些年更是率領着卸嶺羣盜“盜遍天下”,稱得上是見識廣博,燒雞也沒少吃過,結義的雞頭也沒少斬過,可還真不知道普天底下的雞禽眼皮子究竟是怎麼生長的。?

此時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不得不在心中暗挑大姆指稱讚,雖然在唐代鼎盛一時的“搬山道人”現在早已經日落西山,剩下來的人屈指可數,但“搬山分甲”畢竟是傳了千年的古術,果然是有一番神妙之處,而近年來又出了“鷓鴣哨”這等出類拔萃的人物,想來日後搬山道人必有中興之期,不過要是能拉攏他們到“常勝山”入夥插香,又何愁卸嶺之盜不得興旺??

陳瞎子暗中盤算着怎麼才能拉攏搬山道人入夥,而此時鷓鴣哨已經交易妥當,親自用個大竹簍背了怒晴雞,當即對那老者抱拳告辭,轉身出門。?

陳瞎子接連走神,被紅姑娘暗中扯了一下,這纔回過神來,他神情微微一怔,也趕緊對那山民父子抱了抱拳,嘿嘿一笑:“多有討擾,若是有甚麼得罪之處,尚請尊翁海涵,告辭了。??”說罷一拂衣袖,帶着紅姑娘和洞蠻子,跟上鷓鴣哨望外便走。?

那曾在金宅雷壇道門中地老者吃了個啞巴虧,又輸了見識,越想越是不忿,心底也隱隱覺得這些人不象扎樓墨師,忍不住在後面叫道:“拜山拜到北極山,北極山上紫氣足,天下名山七十二,獨見此山金光閃……誆了我家怒晴雞去,好歹留個山名在此!”?

當時世上結黨營私之輩極多,加上那些行走江湖憑手藝吃飯的,以及各地的綠林中人,黑白兩道爲了互相區分,都各自以“山”爲字號,每座“山”,代表着一個個獨立的行業或是體系,天下名山是“大山三十六,小山七十二”,比如木匠墨師就都屬“黑木山”,要飯的乞丐是“百花山”,使古彩戲法雜耍賣藝爲生的是“月亮山”,而在道門之輩,則向來自稱“北極山”,實際也是大言不慚,隱然有自居仙人之意,各行互相報山頭用地是大切口。??也稱《山經》,各行各道中也有本身對外不宣地脣典切口,比起《山經》來,使用範圍要小得多,那老者認爲這夥扎樓墨師不象是“黑木山”裡的手藝人,忍不住在後用《山經》裡的暗語問了一句,要問問他們究竟是哪一行裡的人物。?

那老者雖自報家門。??可搬山卸嶺的魁首豈會將不入流的“北極山”放在眼中,陳瞎子聽見了也只冷哼了一聲。??恍如不聞,他和鷓鴣哨只管走路,連頭也不回,既然露了行藏,就沒必要在一禮三躬的講什麼禮數了,區區一個在道門地糟老頭子,連給舵把子提鞋都不配。?

但是按照道上的規矩古例。??只要對方報了字號,聽到地就不得不留下一句,這叫“明人不做暗事”,既然陳瞎子不屑理會,此時只好由走在最後地紅姑娘替首領報出山頭,她的言語還算“謙遜”,不提北極,只比崑崙。?

因爲崑崙是諸山之祖。??沒有任何行業敢佔崑崙爲字號,那等於自稱是天底下所有人地首領,只有朝廷官府纔是“崑崙山”,在這一百單八山中,也僅有崑崙山是座真山,其餘的山名都是虛的。??比如官面上的人,或是軍隊警察之流,才被民間在背地裡稱作是崑崙山裡地來頭,除了那些“存心造反、目無王法”的,輕易也沒人敢比崑崙山,所以她當即回道:“訪山要訪崑崙山,崑崙山高神仙多,常勝更比崑崙高,山上義氣衝雲霄。??”?

那老者聽得清清楚楚,雖然紅姑娘說話的聲音也不怎麼高。??可一字字聽在他耳裡。??卻好似晴天裡憑空打出一個個炸雷,當場腳底下發軟。??“咕咚”一聲坐倒在地。?

他那蠢漢般的兒子哪懂這些暗語對答,根本不明白他們說了些什麼,一看他爹癱坐在地,還以爲是中風了,趕忙伸手扶住:“爹……你怎地?”?

那老者面如死灰,心口起伏劇烈,斷斷續續地喘了好幾口氣,才告訴兒子:“我的祖宗哎,那夥木匠……是常勝山上下來的……響馬子!”?

金宅雷壇在道門的那些門人弟子,乃至整個“北極山”裡修道的,不管是道士還是方士,只不過是做些驅邪畫符地餬口生意,憑着愚民愚衆來騙些財帛,如今天下大亂,而且都到民國了,誰還有工夫去信那些煉丹畫符的?“北極山”這些人連餬口自保都難,怎比得了“常勝山”?裡那些殺人放火聚衆造反的太歲們來頭大?在當時響馬子和軍閥沒多大區別,衝州撞府連大城重鎮都敢去劫,隨便殺些個山民百姓,比踩死螞蟻還要來得容易,皇帝是萬歲,他們就敢稱自己是萬萬歲。?

常勝山雖已不復當年之鼎盛,但在當時仍然控制着幾個大省的十幾萬響馬盜賊,而且暗中扶持着若干股軍閥勢力,真要聚集起來,真連重兵駐守的省城也打得,所以紅姑娘一報字號,險些把這老頭嚇背過氣去,他仔細想想實在是有些後怕,剛纔若是稍有悔意,不肯依照誓約把怒晴雞交出去,惹惱了那夥殺人不眨眼的響馬子,恐怕現在一家老小已經橫屍就地多時了,當下偃旗息鼓,緊閉扉門躲回家中,再也不敢聲張。?

陳瞎子等人輕而易舉地得了怒晴雞,信步離了金風寨,迴轉老熊嶺義莊,這時羅老歪的傷情也已好得七八了,他瞪着一隻眼暴跳如雷,誓要帶兵挖開瓶山,管它什麼屍王屍後,定把古墓裡的元代乾屍拖出來好好蹂躪一番,搓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

陳瞎子說,老熊嶺瓶山一帶盛產藥材辰砂,常有山民冒死去瓶山採藥,所以多有在山中見過湘西屍王的傳說,如今墓中毒物已經有了剋星,但那數百年的殭屍一旦成精,卻也不能不防,常聞殭屍乃死而不化之物,那古屍生前,倘若是恰逢陰年陰月陰日陰時而亡,便會借得天地間一股極陰的晦氣不朽不化,而且能在月夜出沒,啃吃活人的腦髓,咱們破了瓶山,除了滅盡毒蜃妖邪,再把墓中寶貨搬出來圖謀大事之外,也務必要想方設法除了這“湘西屍王”,以揚搬山卸嶺之名。?

鷓鴣哨點頭同意,湘西的地形地貌。??多是“山高水急,洞多林深”,向來與外界隔絕,又兼夷漢混雜,風俗獨特,湘西屍王地傳說流傳了不下數百年,凡是進山採藥販貨的。??或是盜墓掘冢地,露宿在荒山野嶺。??常常會遇到不測,其中有些人確實是被挖空了腦髓,死狀極爲古怪,所以當地山民纔有屍王吃人腦髓地說法,鷓鴣哨本不相信此事,可不少山民都睹咒發誓,稱他們在山裡見過那元代古屍吃人。??若不去親眼看了,實是難定真假。?

不過摸金校尉有對付殭屍的“發丘印、捆屍索、黑驢蹄子、星官釘屍針”,搬山道人也有專踢殭屍地絕技“魁星踢鬥”,卸嶺羣盜則有類似漁網的“纏屍網、擡屍竿”等數種器械,在瓶山古墓裡找不出元代屍王也就罷了,真要撞見,衆人一擁而上,必擒了它燒成灰燼。?

於是羣盜部署方略。??先撒出去大批人手,到各村各寨收購活雞,只要公地不要母的,反正現在羅老歪地部隊進了山區,以演習爲藉口盜墓的事情已經敗露,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也不再遮遮掩掩了,瓶山古墓既然被“常勝山”看中了,其餘的各方勢力要想打它的主意,至少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份量,估計他們是不敢輕舉妄動。?

古墓裡要真有宋代的藏寶井,就算被元兵元將掠去一部分,留下來陪葬的也會相當可觀,元人之葬崇尚深埋大藏,可不代表是紙衣瓦棺的薄葬,陪葬品也是極豐厚地。??看瓶山墓穴地宮的規模非同小可。??一旦挖出來了,別說裝備滿滿一個師的英國武器。??就是再組建兩個德械師怕也夠了,羣盜急不可忍,當即迅速着手準備起來。?

幾天後,陳瞎子就近擇了個“宜結盟”的黃道吉日,在老熊嶺義莊裡設了堂口,羣盜在三進瓶山倒鬥之前,要先祭神告天,因爲這次勾當不比以往,是“搬山、卸嶺”兩個山頭聯手行事,並非一路人馬單幹,所以必須要在神明面前起誓,一表同心,二結義氣,免得半路上有人見利忘義,從內部反水壞了大事。?

當天在義莊破敗不堪的院子裡設下香案,這香案實際上就是“攢館”裡爲死人準備的供桌,案上擺了“豬、牛、羊”三牲的首及,並供了西楚霸王和伍子胥兩位祖師爺的畫像,上首則是關帝地神位,羣盜先在祖師爺面前磕頭,然後歃血爲盟。?

由於不是拜把子,喝血酒不需自刺中指,而是要用雞血,歃血是由執事的司儀負責,這些天收了許多活雞,隨便選出一隻來,執事的要先提着公雞唱贊,要贊這雞如何如何之好,又爲何爲何要宰,因爲這是宰雞放血時唱的贊口,所以也叫“裁雞令”。?

其時日暮西山,蒼茫的羣山輪廓都已朦朧起來,暮色黃昏之中,羣盜早已在四周點了火把,照得院內一片明亮,只聽那執事之人朗聲誦道:“此雞不是非凡雞,身披五色錦毛衣,腳跟有趾五德備,紅冠綴頂壯威儀,飛在頭頂天宮裡,玉帝喚作紫雲雞,一朝飛入崑崙山,變作人間報曉雞,今日落在弟子手,取名叫作鳳凰雞,鳳凰雞、世間稀,翰音徽號蓋南北,借你鮮血祭天地,禱告上下衆神靈,忠義二字徹始終,同心合力上青天……”說話聲中用刀子劃開了雞頸血脈,將雞血滴入酒碗裡面。?

隨後羣盜手捧酒碗立下誓來,也不外乎是那些“同心同德、齊力斷金”的套話,最後賭出大咒表明心跡,若有誰違背誓約,天地鬼神都不肯容,天見了天誅,地見了地滅。?

那位在旁執事地司儀,將盟誓內容一一記錄在黃表紙上,然後捲起黃紙舉在半空裡,問道:“盟誓在此,何以爲證?”?

由陳瞎子和鷓鴣哨兩大首領帶頭,衆人一齊轟然答道:“有贊詩爲證。??”?

執事的舉着黃紙又問:“贊詩何在?”?

羣盜神色凜然,對此絲毫不敢怠慢,當即對天念出結盟贊詩,這道“贊口”,先贊義薄雲天的關二爺,其贊日:“赤面美髯下凡間,丹心一片比日月,五關斬過六員將,白馬坡前抖神威,桃圓結義貫乾坤,留下美名萬古吹。??”?

次讚的是水泊梁山宋公明,贊日:“水泊粱山一座城,城內好漢百單八,天罡地煞聚一堂,爲首正是及時雨,至今市井尤傳唱,肝膽無雙呼保義。??”?

念畢了贊詩,羣盜一齊對那執事的高聲叫個“燒”字,執事的便在火上燒化了黃紙,羣盜同時將血酒一飲而盡,舉起空碗亮出碗底,擡手處只聽得“啪嚓嚓”數聲響亮,碎瓷紛飛,當堂摔碎了空酒碗。?

此乃綠林中結盟必須要走的一套場子,將結盟比做古人的義舉,有“以古鑑今”之意,起了誓,賭了咒,唱了贊,再喝過血酒燒了黃紙,就算成了禮,這兩個山頭便能夠“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要使盡自家全部壓箱底的絕活,共盜瓶山古墓。?

(注——訪山要訪崑崙山,“訪”即爲“拜”,常勝山裡的人絕不言“拜”字,故以“訪”字代之)?

第40章 黑琵琶第5章 搬山填海第41章 屍鬽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51章 告祭碑第50章 風水先生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26章 穴陵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9章 射日第42章 虎車第12章 無頭之王第55章 在天空中飛翔的荷蘭人第16章 底艙第1章 琉璃廠(上)第3章 雲深不知處第41章 屍鬽第7章 咬耳第7章 老吊爺第28章 龍獺(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18章 觀龍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31章 羣鯊第29章 詐死第53章 卸嶺盜魁第57章 啓示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16章 怪湯第42章 虎車第11章 幽靈血船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30章 肚仙第3章 夜擒(下)第1章 琉璃廠(下)第12章 移屍地第36章 撼嶽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66章 鬼帽子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55章 在天空中飛翔的荷蘭人第37章 夜幕第26章 殭屍第4章 吞舟之魚第27章 龜眠地第32章 讀心術第39章 射日第56章 在劫難逃第22章 孤燈(下)第14章 龍上水(下)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25章 分山掘子甲第10章 探瓶山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14章 失蹤第23章 神筆第12章 移屍地第11章 禁區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22章 孤燈(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41章 湘西屍王第31章 羣鯊第44章 棺山相宅第26章 殭屍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29章 詐死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6章 燒餅歌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7章 咬耳第39章 挑屍第53章 捆仙繩第62章 天怒第24章 山陰第43章 顛倒乾坤第20章 巴山猿狖(上)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1章 屍鬽第5章 黑匣子第66章 鬼帽子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49章 焚風第43章 顛倒乾坤第7章 老吊爺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51章 告祭碑第49章 珠母海
第40章 黑琵琶第5章 搬山填海第41章 屍鬽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51章 告祭碑第50章 風水先生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26章 穴陵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9章 射日第42章 虎車第12章 無頭之王第55章 在天空中飛翔的荷蘭人第16章 底艙第1章 琉璃廠(上)第3章 雲深不知處第41章 屍鬽第7章 咬耳第7章 老吊爺第28章 龍獺(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18章 觀龍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31章 羣鯊第29章 詐死第53章 卸嶺盜魁第57章 啓示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16章 怪湯第42章 虎車第11章 幽靈血船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30章 肚仙第3章 夜擒(下)第1章 琉璃廠(下)第12章 移屍地第36章 撼嶽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66章 鬼帽子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55章 在天空中飛翔的荷蘭人第37章 夜幕第26章 殭屍第4章 吞舟之魚第27章 龜眠地第32章 讀心術第39章 射日第56章 在劫難逃第22章 孤燈(下)第14章 龍上水(下)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25章 分山掘子甲第10章 探瓶山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14章 失蹤第23章 神筆第12章 移屍地第11章 禁區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22章 孤燈(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41章 湘西屍王第31章 羣鯊第44章 棺山相宅第26章 殭屍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29章 詐死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6章 燒餅歌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7章 咬耳第39章 挑屍第53章 捆仙繩第62章 天怒第24章 山陰第43章 顛倒乾坤第20章 巴山猿狖(上)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1章 屍鬽第5章 黑匣子第66章 鬼帽子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49章 焚風第43章 顛倒乾坤第7章 老吊爺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51章 告祭碑第49章 珠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