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在天空中飛翔的荷蘭人

漂浮在珊瑚螺旋海面上的楗木,在海眼中千萬年不枯不朽,全仗海中生氣維持,如今離了歸墟,又接連遭受幾次重創,滿是鱗紋的樹皮,以及嵌入其中的箭石開始紛紛脫落剝離。鮫姥的屍體被海波衝動,也自緩緩從楗木上脫離開來,殘破的半截神木隨波逐流在海上飄蕩。我們眼見這艘粗大的天然“獨木船”,在海上撐不了多久便會被洋流擊碎,但在繁星似錦的夜空下,四顧皆是茫茫無盡的海水,衆人全都無可奈何,事到如今,也只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了。

我望着身邊起伏的龜羣正在苦思對策,忽見不遠處的龜背上好似負了個人。那人身穿帶有黃色標識的潛水衣,在海面上頗爲醒目,一頭長髮披散開來,正是落入歸墟的多鈴。她趴在龜背上一動不動,也不知是死是活,巨龜隨着洋流浮動,忽又沉入海中,多鈴的身體立刻被海水衝在一旁。

可能是她從神木上摔下去之後竟得不死,憑着蛋民精熟的水性,在亂流中拽住了從歸墟中逃竄出的巨龜,這才得以回到海面。看到多鈴從龜背落入海里,正從楗木旁邊漂過,我來不及細想,趕緊招呼古猜一聲,就一步躥到木頭尾端,拽住一片箭石跳進水裡,將多鈴的頭髮扯住,這時古猜等人也已趕到,衆人七手八腳地把多鈴託上了木頭。

我扒住箭石爬上楗木,只見shirley楊正在全力施救,多鈴面如白紙,神智不醒,但經過搶救,總算吐出幾口海水,有了一絲活氣。

我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看了看古猜,他正對着東面磕頭,好像是在感謝阮黑在天有靈,保得多鈴死裡逃生,又像是在膜拜蛋民的祖師爺。胖子將他拽了起來:“別拿腦袋撞木頭,你小子還嫌它沉得不夠快是怎麼着?謝天謝地全是瞎扯,死亡不屬於無產階級,當年我在山裡倒鬥……”

在海上最忌提及“翻、倒、沉”之類的字眼,胖子話音未落,就被明叔按住了嘴:“肥仔,大夥都要被你害死了,欺山莫欺水,這種有忌諱的話也敢亂講!”

胖子火冒三丈,正待痛斥明叔這個老“反動學術權威”的荒謬觀點,可這時,衆人都覺得腳下猛然鬆動,一時間全都東倒西歪,站立不定,腳下的木身不斷開裂散落。我叫聲不好,剛纔還以爲這截爛木樁子,至少能在海上漂個把時辰,但現在看來它馬上就要分家了。

這時羣龜已潛入海底不知了去向,海面上空空蕩蕩的渺無一物,一個浪頭打來,楗木浮出海面的這一部分頓時被擊得粉碎。衆人紛紛落水,只好隨手去抓散落的木頭,南海鯊魚極多,就算僥倖不會遇到惡鯊,這般浸在冰冷的海水中,又能維持多久?

我身上揹着沉重的銅鏡,連抓了幾塊木板,卻都是朽爛鬆散,難以承人,只好拉開了肩頭的救生栓。一個小型救生氣囊旋即充滿了氣體,忽高忽低地浮在海面上。正在叫苦不迭之際,忽聽shirley楊招呼我道:“老胡,你們快看,有船!”

我以爲聽錯了,珊瑚螺旋海域哪會有船?但這時胖子等人也紛紛在海面上大叫大嚷,好像衆人真的發現了船隻。我定睛一看,卻並非是外來的船隻,原來楗木最頂端,雖然沒有通道,但內部也被挖空了,裡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陪葬品,楗木碎裂之後,便散落開來漂在海水中,其中竟然藏了一艘完整的古船。這船底淺桅短,船身橢圓,似乎是給海底亡靈準備的殉葬品,拿我們的話講,這艘船是件明器。

海波涌動之中,我們一時看不清楚這船是怎麼回事,但這時候好不容易有根救命稻草,別說船是明器,就算是艘鬼船,也只有先爬上去再說了。唯恐稍有遲疑,一旦海面上浪涌幅度增大,衆人頃刻就會被波浪衝散。

我連忙抖擻精神,遊向船邊,到了近處纔看明白,原來這艘船的船底,是用一隻巨龜的骨甲製成,大小差不多能比普通的救生艇大上一號,容納五六個人沒什麼問題。船中只有一個進不去人的淺艙,裡面裝了些珊瑚一類的陪葬品,因爲是給死人用的,所以沒有任何實用的東西。舟中以鯨皮爲帆,鮫筋做纜,比起普通的木船,這近乎化石的龜甲鯨骨之舟能歷久如新,至今還能使用。但這艘古船就如同是個虛有其表的模型,若遇狂風巨浪,必定葬身海底。

可我們也顧不上這麼多了,相助着陸續上了“冥船”,躺在龜甲上連籲帶喘,誰也沒力氣再動了。現在不是海上的風季,海眼中南龍凝結的海氣一消,十有八九不會再像來時那般提心吊膽了,只要媽祖保佑沒有颶風狂瀾,我們棲身在這一葉孤舟之上,至少暫時不用擔心落在海里喂鯊魚了。

船中的多鈴依然昏迷不醒,其餘的人都有些累脫了力,疲憊不堪地閉目沉睡,此刻就算天塌下來也不想睜眼。我兩隻眼皮打架,也跟着迷糊了一兩個小時,腦中還依稀在想“搬山填海術”的細節,苦苦思索如何利用搬山道人的方術,在沒水沒糧的情況下,把這艘骨甲船駛回珊瑚廟島。

後半夜腹中飢火難耐,醒過來看到shirley楊不知什麼時候也已醒了,斜依在鯨骨桅杆上凝視着星空。我也望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出了會兒神,這次出海的經歷在腦中一一閃過,心懷有感,忍不住對shirley楊說道:“當初也知道珊瑚螺旋海域兇險莫測,可竟然還是頭腦一熱就來了,現在落到這般光景,空有滿船價值連城的青頭,卻換不來一壺清水半塊乾糧,回頭想想,咱們那時大概是瘋了……”

shirley楊道:“就你一個瘋子,我最多是個傻子,被你騙來跟着你一起發瘋。”

我趕緊辯解說:“我瘋了那也是讓陳教授攛掇的。我可真佩服古時候終生以摸金搬山爲業的前輩,這種今日不知明日事,四海無家處處家的日子,真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這種日子每天得死多少腦細胞?也該過幾天安分守己的生活了。”

shirley楊輕聲嘆道:“你要是真有那種覺悟就好了,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你眼中,風景永遠在遠處,近處無風景,你根本在家老實不了幾天。不過咱們這次漂流在海上,大海風浪無情,卻真比不得往日了,但願上帝保佑,別讓咱們做了飛翔在天空中的荷蘭人。”

“飛翔的荷蘭人”是幽靈船的代名詞,這個傳說是指受了詛咒,永遠漂流在海上不能靠岸的意思,我以前曾聽shirley楊提起過,此刻想到不免有些脊背發涼,急忙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檢視從南海撈出來的青頭。

以前做搜山剔澤的摸金校尉,十次也不及這回當一次蛋民的收穫豐厚,南海海眼裡的這點東西,幾乎都讓我們給撈出來了,其中最主要的,當然要屬秦王八鏡之首的秦王照骨鏡,若能交到陳教授手裡,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願。

不過這面古銅鏡陰氣沉重,我從沉船中找到它之後,就始終封在袋子裡再沒看過,這時隨手取出來,再次和shirley楊一同細看了一遇。海上明月高懸,但在月光下,古鏡卻沒什麼光澤,鏡面磨損得十分嚴重,看鏡身鏤刻雕割的細篆,異常細密。夏器素而無紋,殷器古樸雄奇,紋縷如蟲行魚遊,但秦王照骨鏡的雕篆若蝌蚪結陣之勢,似涵古之卦象,估計是件西周時期鑄造的秘器。

我正自稱奇,眼光落到銅鏡邊角的四腳人魚上,卻像被吸住了一般愣在當場。鏡身裝飾的四腳魚,造型簡約傳神,但魚眼空空無目,就像我十幾年前在百眼窟發現的青銅龍符一般。那瞎眼龍符也是不知是哪朝哪代流傳下來的古物,被裝在了黃大仙的銅棺裡做了明器,如今仔細回想起來,龍符與銅鏡上的魚飾,年代風骨、款形大小,都是極其相似。

在北京算命爲生的陳睛子,似乎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所在,可上次太過匆忙,我提到那瞎眼龍符之後,他只做了個“四”的手勢,隨後便行蹤不明。我曾反覆想過,但猜不出“四”是什麼名堂,如今看到銅鏡上有無目的四腳魚爲飾,心下更是一團霧水,難道“四”是指四種青銅古器,龍和魚各是其中之一,其餘的兩個又是什麼?這些沒有眼睛的銅獸,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其中隱藏着什麼秘密?秦王照骨鏡上的蝌蚪圖案中似乎藏有卦數,也許這些沒有眼睛的神秘銅龍、銅魚之物,和西周時期的全天卦象相關。

十六字全天卦數,其中含有無窮機數,能推演成爲種種卦象。卦象則需用卦文來解讀,這些對我這半吊子水平來說,實在是難於登天,可古猜祖上疍民一代代傳下了最原始的西周全天卦數口訣,口訣雖然並不複雜,但內容比《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作者後人張贏川所研習的還要深奧。不過疍民歷來是將這些卦詞當做在海底護身的咒語,似乎並不知道它的來歷淵源。

想到此處,我轉頭看了看沉睡的古猜,心想不如等他醒了之後,問問他秦王照骨鏡的事,也許他會知道瞎眼銅獸中的玄機。

我正在船上胡思亂想,這時胖子和明叔也先後餓醒了,海面上風靜潮息,也不知這破船現在漂到什麼地方了。衆人把水壺裡最後幾滴水分了潤潤喉嚨,商量着一會兒要是有飛魚經過船邊,怎樣捕它幾尾生吃了充飢。

我也覺得飢火中燒,便先將秦王照骨鏡重新裝好,對衆人說道:“革命就是請客吃飯,不填飽肚子做什麼都沒力氣,對待吃吃喝喝就要有秋風掃落葉般的態度和胃口,不能有半點馬虎,所以咱得趕緊想點轍……”

我和胖子、明叔三人說着話便設法捕魚。明叔說南海中有飛色,往往成羣結隊地在海面上穿波逐浪,天色一亮,只要以明珠爲引,便可引得長有翅膀的飛魚從船側掠過。可現在還是半夜,我們在船頭苦候了良久都不見有魚出水。

我們無奈之餘,也只好等到天亮再做計較,迴轉身來的時候,見shirley楊正在查看昏迷不醒的多鈴。在茫茫大海上無醫無藥,如果她一直昏迷下去,恐怕會有生命危險,情況不容樂觀。

shirley楊發現她情況惡化,忙讓我帶忙探探多鈴的脈搏。可我剛一碰多鈴的手腕,就覺得她衣袖下藏有東西,似乎戴着塊手錶,我以爲是潛水錶,就想給她摘下來,可出乎意料,多鈴手腕上戴的,卻是胖子從沉船死人胳膊上擼下來的那塊鑲鑽金錶。胖子見狀,就想把手錶取回來,但那金錶已深深嵌進多鈴腕上的皮肉裡了,也許用刀剜才能剜得出來。

我望着那金錶奇道:“這塊金錶……怎麼跑她身上來了?”正在狐疑之際,忽聞海風中有股腥臭無比的異味撲鼻。我們多次和死屍打交道,都覺得像是屍臭,可船上並沒有腐爛的屍體,不由好生奇怪。

明叔更是倒騰了十幾年的古屍,一聞就知道絕對是屍臭。衆人互相在對方身上嗅了半天,才確定屍臭是從多鈴身上傳出來的,仔細檢查之下,發現她身上確實有不太明顯的屍斑,口鼻中還有幾滴腥臭的屍油流出。我早就覺得瑪麗仙奴號沉船中不太平,那船長的金錶可能大有問題,這時哪還顧得上會不會傷及多鈴的皮肉,用潛水匕首硬將那塊金錶挑斷,扔進了海里。

明叔驚道:“糟了,金錶是從沉船裡撈出來的,其中怕是被下了南洋的降頭邪術,光把金錶扔了有什麼用?如今降頭已經下到她身上了,她身上屍臭比傳染病還厲害,你不把阿鈴扔進海里餵魚,咱們這船人誰也別想活。” ^

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32章 讀心術第26章 十八亂葬第7章 咬耳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37章 面具第27章 龜眠地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35章 難以置信第49章 江湖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章 八臂哪吒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5章 怪物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1章 食人蚌(下)第33章 霧隱迴廊第56章 救命第37章 夜幕第32章 空亡第46章 剝龍陣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5章 猛鬼出籠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25章 畫門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53章 卸嶺盜魁第53章 絕境第26章 殭屍第31章 冷酷仙境第30章 精變第1章 趕冬荒(下)第8章 絞繩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6章 殭屍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40章 守宮砂(下)第31章 恐懼鬥洞第52章 生離死別第38章 白猿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15章 嚇魂橋第41章 湘西屍王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13章 溶化第27章 屍蟲第10章 棺材峽第4章 吞舟之魚第45章 魁星踢鬥第24章 山陰第44章 棺山相宅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0章 探瓶山第38章 防腐液第14章 龍上水(上)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30章 丹爐第46章 古鼎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40章 天地無門第25章 畫門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56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62章 天怒第1章 趕冬荒(下)第28章 強敵第39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8章 三叉戟號(下)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8章 絞繩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8章 龍獺(下)第0章 引子第30章 肚仙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12章 無頭之王第40章 天地無門第0章 引子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2章 滅頂之災第43章 夢第37章 海和尚第15章 蚰蜒鉤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32章 雲藏寶殿第57章 啓示第5章 黑匣子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23章 裁雞令第50章 櫺星門
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32章 讀心術第26章 十八亂葬第7章 咬耳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37章 面具第27章 龜眠地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35章 難以置信第49章 江湖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章 八臂哪吒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5章 怪物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1章 食人蚌(下)第33章 霧隱迴廊第56章 救命第37章 夜幕第32章 空亡第46章 剝龍陣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5章 猛鬼出籠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25章 畫門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53章 卸嶺盜魁第53章 絕境第26章 殭屍第31章 冷酷仙境第30章 精變第1章 趕冬荒(下)第8章 絞繩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6章 殭屍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40章 守宮砂(下)第31章 恐懼鬥洞第52章 生離死別第38章 白猿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15章 嚇魂橋第41章 湘西屍王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13章 溶化第27章 屍蟲第10章 棺材峽第4章 吞舟之魚第45章 魁星踢鬥第24章 山陰第44章 棺山相宅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0章 探瓶山第38章 防腐液第14章 龍上水(上)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30章 丹爐第46章 古鼎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40章 天地無門第25章 畫門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56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62章 天怒第1章 趕冬荒(下)第28章 強敵第39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8章 三叉戟號(下)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8章 絞繩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28章 龍獺(下)第0章 引子第30章 肚仙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12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第12章 無頭之王第40章 天地無門第0章 引子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2章 滅頂之災第43章 夢第37章 海和尚第15章 蚰蜒鉤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32章 雲藏寶殿第57章 啓示第5章 黑匣子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23章 裁雞令第50章 櫺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