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甲茅仙

足底那無數的金絲雨燕,就好比是一團團黑色的棉絮,似有若無,周圍的亂流一陣緊似一陣,好像隨時都會將人捲上半空,身上衣服呼獵獵地作響,身臨其境纔算知道,踏上這座仙橋,實際並非是踩着燕過去,而是利用大羣金絲雨燕堵住風眼的時機,憑藉燕橋上空抽*動的亂流半凌空地飛過去,腳下的雨燕僅僅只承受十之二三的重量,古人喻險是“關山渡若飛”,憑你虎力熊心、包天的膽色,到此上下不着的嚇魂臺前,也多半一發地廢去了

幸好金絲雨燕太多,把半空的風眼擋得嚴嚴密密,我們四人互相拉扯着,憑藉自重,還可以在風勉強行走幾步,但身涉奇險,魂魄皆似隨風飄飛,肝膽都被寒透了,在相對論的作用下,這短短的幾步距離,竟顯得格外漫長。

我牙關打顫,總算是親身領教“嚇魂臺”是什麼感覺了,並且發誓這輩不走第二回了,此刻卻只好硬着頭皮向前,緊緊跟住前邊的胖。眼看快要到龍門前的石瀑布了,忽然間,腳下一股巨力直向上衝,數萬金絲雨燕終於掙脫了亂流的束縛,燕啼聲,飛燕們好似一股黑煙般涌向空。.

我暗道一聲“不好,這橋散了”,趕緊用手遮住臉部,以防被漫天亂飛的“雲裡鑽”將眼鏡撞瞎了,只覺得天旋地轉,恍如身墜雲端,被底下涌出的燕羣託在半空,但這只不過是連眨眼工夫都不到的一剎那,金絲雨燕們一離“風眼”,便即翩遷飛舞着倏然四散,那燕陣再也承不住人體的重量,使我們從半空裡“漏”了下去。:金絲雨燕組成的“無影仙橋”說散就散,維持的時間極短。那羣雨燕在半空盤旋一陣,頃刻間便已掙脫了山間亂流,藉着風勢向四處飛散開來,我們被數以萬計的金絲雨燕往上一衝,如同被一團團棉花套撞擊,在空劃了個拋物線,直從燕陣墜向“龍門”。我忽覺身體下落,自付此番定要摔成肉餅了,急忙睜眼一看,原來剛纔一陣疾行,衆人已經十分接近峽口了,又被雨燕向前凌空一託,竟是掠過了漆黑的深澗,在半空裡斜斜地墜向刻有“嚇魂”兩個古篆的石臺

那迷亂無形的風眼只存在於峽谷之處,到得峽口已自減弱了許多,但山風雖是無形,卻似有質,消去了從十幾米高處摔落的力道,我只覺眼前一花,肩膀吃疼,身已然着地,跌了個瞠目結舌,連東南西北上下左右也多不認得了。

我還沒來得及慶幸過了“無影仙橋”,就發覺身下邊涼嗖嗖滑溜溜,正好是落在了化石瀑布溜光的表面。這地方滑不留手,沒有凹凸的縫隙可以着力,石瀑上邊又是鏡面般的弧形,哪裡停得住人,立刻不由自主地向下滑去。+

我心知不好,趕緊就地趴臥,身上再也不敢發力,張開手掌去按石瀑表面,此刻手心裡全是冷汗,汗津津的手掌心卻是增加了摩擦力,立刻將下滑的速度止住,倘若再向下半米,石瀑的形狀就是急轉直下,除非手心裡生有壁虎守宮掌上的吸盤,否則不時跌入深澗,也會被亂流捲入風眼。枕寒流手打。

我心砰砰直跳,定下神來看看左右,才發現孫教授正趴在壁上,一點點地好像溜在冰面一般,慢慢從我身邊滑落,趕緊伸手去拽他的胳膊,誰知被他一帶,竟跟着他一併滑向石瀑底部,急忙呼喊救援。

Shirley楊、幺妹兒、胖三人,都摔在更爲靠裡的區域,Shirley楊聽到喊聲,已知勢危,當即投出飛虎爪來,勾住孫教授的揹包,她和幺妹兒在那邊廂顧不得身體疼痛,咬着牙關,拖死狗般將我和孫教授從滑溜的石瀑上拽了回來

我們五人倒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情多是恍恍惚惚的,個個膽顫神搖,面上都沒有半分人色了,耳鼓好一陣嗡嗡鳴響。

我長出一口大氣,看看孫爺眉頭緊蹙,額上冷汗不斷,一問他才知道,原來是他的胳膊在剛纔被一摔一拽脫了臼,他劇痛之下還不住念道:“既然發現了無影仙橋的秘密,看來那座地仙村古墓已近在咫尺了,只要把墓所藏龍骨卦圖拓下來,功成名就,指日可待,想不到我孫學武也終於有個出頭的時日,看將來誰敢再給我亂扣帽……哎呦……”說到一半疼得忍不住了,連忙求我幫他接上脫臼的胳膊。

我也跌得全身奇痛,用不出力氣,就說:“爺,您別高興得太早了,我剛還想勸你們看明白情況再過橋,誰知你和胖如此心急,咱們在雨燕羣回巢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已無退路可以周旋了……”然後轉頭讓胖給孫教授去接脫臼的胳膊。當初插隊的時候,屯裡傷了驢和騾,當地的赤腳醫生“拌片”常帶着胖做幫手,因爲胖手狠,不知輕重,而手軟的人卻做不了醫生。

胖齜牙咧嘴地爬將起來,過去抓住孫爺右邊的胳膊一陣抖落,差點把孫爺疼得背過氣去,急忙叫道:“哎呦……呦哎……慢點慢點……不是這條胳膊……是左邊啊!”

胖忽然想起點什麼:“哎我說,剛纔是誰把我推過橋的?運氣差一點可就摔成臭豆付渣了,這是開玩笑的事嗎?老胡是不是你小又冒壞水了?咱們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難道就不能嚴肅一點點認真一點點嗎?”

我吃一驚道:“這可不是沒風起浪胡說八道的事,你剛纔當真是被人推上橋的?怪不得我看你那兩步走得跌跌撞撞,誰推的你?”

我趕緊回想了一下衝過燕橋之前的情形,當時孫教授由於心激動,所以是站在衆人前邊的,不可能把位於他身後的胖推上橋去,Shirley楊是肯定不會做沒高低的事情,幺妹兒精通“蜂窩山”裡的門道,膽大口快,依我看她絕不會做陰險狡詐的勾當,那會是誰呢?

我腦裡忽然閃過一個影,急忙擡頭去看深澗對面,只見我們在青溪防空洞裡遇見的那頭巴山猿狖,正在隧道口裡對着我們擠眉弄眼,神情極是不善。

我全身一凜,也忘了身上疼痛,當即跳起身來,叫道:“麻煩了,殘碑上的觀山指迷賦……十有**是個陷阱!”盜墓是活人與死人之間的較量。在這場較量,墓主永遠是被動的,因爲陵墓的佈置不能改變,可是兵不厭詐,虛墓疑冢,以及各種擾亂迷惑盜墓者的高明手段,也是向來不少。如果盜墓者了古墓裡伏下的“圈套”,被動與主動之勢,立即就會轉變。

但有陷阱就在於它的隱蔽性和迷惑性,讓人琢磨不透。如果不去親身觸發,可能永遠判斷不出是真是假,觀山太保不愧是盜墓的行家,行事一反常規,隧道入口處的無名死屍,安排得極是高明,沒人猜得出那個人是誰,可以推測出無數種可能性,但哪一種都沒辦法確認。

讓人望而怯步的無影仙橋,也會使人誤認爲是處“奇門”,不是被天險嚇退,就是被仙橋後的墓道所引誘,舍死過來,卻誤入歧途。這峽谷肯定不是真正的“地仙村古墓”,不知藏有什麼奪命的佈置。

幺妹兒對我說:“也許是胖這個瓜娃,不問青紅皁白就射了巴山猿狖一弩,那傢伙很是記仇,是想把他推翻下橋,橋這邊不見得就是陷阱。”$

孫教授聽到我們的話,也是既驚且疑,耷拉着一條胳膊問道:“難道……難道咱們進了絕境了?這裡不是巫山移陵王的古墓?”他說完一琢磨,覺得不對頭,又道:“胡八一你不要想當然好不好?客觀對待問題的態度還要不要了?那道仙橋天險世間罕有,這條峽谷有石獸聳立,山勢威嚴險峻,我看地仙村古墓的入口,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在這裡,咱們調查調查纔好做結論。”枕寒流手打。

我冷哼一聲道:“我看您老是想出名想得頭都昏了,眼只剩下龍骨卦圖,反而是真正失去了客觀看待問題的立場。”

Shirley楊道:“你們別爭了,地仙村古墓本身就是盜墓高手設計,似有心似無意地留下了很多線索,可這些線索沒有一條是可以確認真假的,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咱們就是被所謂的觀山指迷賦牽着鼻轉,這正是觀山太保手段的高明之處。想擺脫現在的局面,就只有拋開觀山指迷賦的暗示。”孫教授說:“既然判斷不出真假,也就至少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是真,觀山指迷賦萬一要是真的,咱們不就南轅北轍了嗎?”

我擡頭看看四周,只見無數的雨燕正在峽谷盤旋飛舞,悽血般的燕啼,使空氣彷彿充滿了危險的信號。我對衆人說:“是真是假,很快就會有答案。如果此地真的是陷阱,在金絲雨燕回到燕洞之前,咱們隨時都可能面臨突如其來的巨大危險,可是等到金絲燕完全回巢之後,如果附近還沒動靜,咱們的處境可能就相對變得安全多了。”胖也擡頭看了看天懸一線的頭頂,深沉地說道:“胡司令啊,你事先明知道可能有危險還帶大家過來?要知道……進退回旋有餘地,轉戰遊擊才能勝強敵,老爺語重心長地說了多少回了,不能硬碰硬,早聽我的就不應該過那***鳥兒橋。”

我說:“要不是你瓜兮兮的當先滾過仙橋,我自然不肯輕易過來,我最擔心人員分散,只要集兵力,握成拳頭,就算大夥擔些風險,卻多少照應在一處,總比一個一個的折了要好,我也有原則有立場,態度客觀不客觀不敢說,只是絕不會放棄掉隊失散的同伴。”

此時我望見天空成羣的雨燕越飛越低,不知要發生什麼事情,急忙打個手勢,讓胖別再多說,只管把孫教授的脫臼胳膊接上,我又看了Shirley楊一眼,她可能同樣預感到將要發生什麼,也把目光向我投來。四目相視,各自心照,她緩緩把金鋼傘抽出,擋在幺妹兒身前。

就在這當口,只見一線長峽的大羣金絲雨燕,忽然分作數百股,便似一縷輕煙般地,投向兩側峭壁山根處。我們皆是一怔:“金絲燕行動怪異,竟不歸巢,想做什麼

龍門後的峽谷,直如刀劈斧削般直上直下,穀道路開鑿得很是平整,但盡頭處山勢閉合,幽深處薄霧輕鎖,被燕羣一衝,朦朦朧朧的雲霧驟然飄散,把許多朦朧飄渺之所盡數暴露出來,我們站在峽口處,已能望到前邊是條絕徑,而不是真正通往古墓陵寢前的“神道”。看到這些,衆人心裡已經先涼了半多截。

一怔之下,又見峭壁巖根處多是窯洞般的窟窿,洞窟前扎着許多草人。茅草人皆穿古裝青袍,腰纏黃繩,頭上戴着道觀,竟是一副道人的打扮。

這條峽谷龍氣縱橫,無形無質的生氣氤氳纏繞,茅草人的道裝至少有數百年之久,雖然腐朽了,顏色和形質卻尚且未消,草青色的衣襟輕輕搖擺,草人臉上蒙有布袋,上面用紅彩描出的眉目俱在,還多畫着狗油胡,偏又用茅草扎得瘦骨嶙峋,活似一羣藏在山谷裡的草鬼

那些茅草道人手插着的事物更爲稀奇,看不出它的名堂,我們去過很多地方,在鄉下田野間,沒少見過五花八門的稻草人,卻從未見過像這樣打扮奇特、滿身邪氣的茅草道人,不免皆有訝異不祥之感。

成羣結隊的金絲雨燕,似乎懼怕那些茅草道人,都在洞窟前嘶鳴飛舞,不像是要離開,卻又不肯近前半尺,我見峽谷深處山勢閉合,幾面都是猿揉絕路的峭壁,而龍門前的深澗懸空,又被風眼鎖住,雖然心知大禍迫在眉睫,但實不知該退向哪裡,又不知要發生什麼,只得站在原地看這滿天燕繞洞亂舞孫教授忽然問幺妹兒:“丫頭,你知不知道那些茅草道人都是做什麼用的?青溪以前有過嗎?”幺妹兒搖頭,從沒見過,這回進“棺材峽”,才知道老家藏着這許多離奇古怪的東西,以前便是做夢也想象不到。

Shirley楊問孫教授:“怎麼?您覺得那些稻草人有什麼問題?”孫教授咬了咬後槽牙,惟恐會驚動了什麼東西一樣:“以前在河南殷墟附近工作過一段時間,當地有土地廟,裡面供的都是茅草道人,我們當時覺得這種風俗很奇怪,後來一調查才知道,明代天下大旱,飛蝗成災,那時候的人迷信,不去想怎樣滅蝗,而是把蝗蟲當作神仙,稱是蝗仙,民間俗稱茅草妖仙,多用五穀茅草紮成*人形供奉,祈求蝗災平息……”

Shirley楊問道:“您是說那些茅草人是飛蝗茅仙?棺材峽裡有飛蝗?”

孫教授道:“像……我只是說那些茅草人有些像茅草仙人,注意我的用詞。”(我奇道:“棺材峽裡怎麼會有飛蝗?這世上有在洞生存的蝗蟲嗎?”

Shirley楊輕輕點了點頭:“只有響導蝗蟲會在山洞裡卵化,繁殖能力強大,一旦成羣出現,數量極爲恐怖,難道那些茅草人全都是觀山太保佈置的……”

她這是一語點醒夢人,我心立刻升起一股非常絕望的情緒,由數萬金絲雨燕組成的無影仙橋奇觀,也許並不是天然造化,而是高人精心佈置而成,山谷間的無數洞窟裡,都養滿了響導蝗蟲,它們都是金絲雨燕的食物。

響導蝗蟲的事我也聽說過一二,據說這種蝗蟲不僅啃五穀,餓急了連死人死狗都吃,後腳上有鋒利的鋸齒,振翅頻率極高,飛蝗所過,就好比是一塊鋒利的刀片高速旋轉着射出,如果撞到人身上,立刻就能劃出一條血肉模糊的口,所以也稱刀甲飛蝗。如果蝗災出現響導蝗蟲,那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據說解放前就在國滅絕了,而金絲雨燕正是它們的天敵,誰知棺材峽裡是不是至今還有大羣的響導蝗蟲。

洞口排列的稻草人,不知是利用金絲燕的習性,還是洞內鋪設了什麼經久不散的秘藥,使得金絲燕們不敢進洞將響導蝗蟲一網打盡,每天只是將它們逼出來一批吞吃生存。若真如此,實是利用了星土雲物的往復循環之理,只要方術得當,利用幾十幾百的人力就可以佈置出來,遠比千萬人修築的帝陵墓牆墓城有效,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機關!大明觀山太保難不成真是通天的神仙?枕寒流手打。

我自從做了摸金校尉的勾當,屢有奇遇奇聞,其感受最深之事,莫過於陳教授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千萬不要小看了古代人的智慧。”

類似利用萬物間“生剋制化”之性的異術,來盜墓或是防盜的手段,我不僅多曾聽說過,也親眼見過不少,所以見此情景,便立刻想到了這些,我趕緊說:“別管洞是不是真有此物,萬一出來了就是塌天之災,咱們得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但是看看峽谷深處,滿是道袍靴帽的茅草大仙,也不知設有多少蟲洞,哪裡有什麼可以躲避之處?”

這時半空的金絲燕羣,仍在嗚嗚咽咽地不斷盤旋,兩側的山洞裡,也是一片金風颯然,聽之猶如羣蜂振翅,忽見空燕陣一亂,各洞流火飛螢般涌出大羣響導蝗蟲,這些響導蝗蟲遍體金甲銀翅,體型沉重,蟲殼堅硬,也飛不到太高處,都在低空鑽來鑽去。

我們急忙退向山根,不料從後邊的洞,鑽出兩隻亮燦燦金閃閃的飛蝗,在天敵相逼之際,沒頭沒腦地朝我們撞了過來,衆人看得眼生花,見那兩道火星一閃,金蝗已然撲在面前了。Shirley楊叫聲:“小心了!”迅速擡起“金鋼傘”望前擋去,猛聽兩聲挫金般的動靜,兩隻大如拇指的響導蝗蟲恰如流星崩濺,都狠狠撞在“金鋼傘”上彈了開去,未等落地,就被從半空包抄來的金絲雨燕吞進口裡。

但金光燦爛的響導蝗蟲實在太多,涌動之處翻天遮日,而且就憑Shirley楊剛剛用金鋼傘擋住飛蝗的兩聲悶響,已經可以知道響導蝗蟲的厲害之處,疾撞衝擊之力不亞彈弓飛石,血肉之軀根本招架不得。

眼見峽谷一片片飛火流星,其勢甚大,輕靈的金絲燕們也不敢直攖其鋒,飄在空飛躥往來,專擒那些勢單亂撞的飛蝗,而大批成羣的金甲飛蝗,約有數十萬只在峽谷底部聚作一團,沒頭沒腦的來回滾動。衆人皆從心底裡生出一股寒意,現在可能只有“金鋼傘”能夠暫時抵擋,奈何“金鋼傘”只此一柄,縱然能使得水潑不入,又哪裡護得住五條性命?

空數以萬計的金絲雨燕,已然結成了一張鋪天蓋地的“燕網”,盤旋飛舞着在外圍兜住金甲飛蝗,但是它們也懼怕闖入響導蝗蟲密集之處,只瞅準空不斷去吞食邊緣的飛蝗。

峽谷本有一線天光,此時卻被百萬計的飛蝗集羣遮蔽。響導蝗蟲勢如黑雲壓城,它們本身屬於冷血昆蟲,並沒有什麼智慧和感情可言,可是螻蟻尚且偷生,面臨生死存亡之際,黑壓壓地閃着金光,振動着翼翅在山間來回衝撞,恰似一團團燃燒着的金色煙霧。

第54章 過龍兵第53章 絕境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33章 武侯藏兵第25章 陰魂不散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章 八臂哪吒第25章 畫門第26章 殭屍第56章 救命第52章 萬分之一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34章 妖術第62章 天怒第16章 底艙第18章 觀龍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上)第21章 金風寨第43章 奔月第28章 強敵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13章 牛虻第28章 強敵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9章 螺中含珠(上)第11章 幽靈血船第31章 羣鯊第32章 空亡第15章 蚰蜒鉤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7章 咬耳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17章 百眼窟第55章 怪物第31章 行屍走肉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48章 龍穴第2章 潛逃者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65章 金點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22章 孤燈(下)第49章 焚風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章 潛逃者第26章 殭屍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50章 風水先生第48章 舌漏第54章 焚燒第21章 食人蚌(下)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3章 神筆第22章 孤燈(上)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14章 騰雲駕霧第53章 府中求玄第28章 強敵第37章 面具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9章 空襲警報第43章 奔月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14章 騰雲駕霧第41章 屍鬽第43章 奔月第45章 閻羅殿第13章 溶化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4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2章 夜深人靜第34章 水深火熱第57章 啓示第48章 點名狀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55章 怪物第21章 食人蚌(下)第15章 黑潮浮棺(下)第1章 琉璃廠(上)第12章 無頭之王第48章 點名狀第35章 磚窯腐屍第51章 炸雷第8章 洗腸第11章 幽靈血船第51章 告祭碑第28章 龍獺(下)第9章 空襲警報第31章 行屍走肉第53章 捆仙繩第53章 絕境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49章 焚風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
第54章 過龍兵第53章 絕境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33章 武侯藏兵第25章 陰魂不散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章 八臂哪吒第25章 畫門第26章 殭屍第56章 救命第52章 萬分之一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34章 妖術第62章 天怒第16章 底艙第18章 觀龍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上)第21章 金風寨第43章 奔月第28章 強敵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13章 牛虻第28章 強敵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9章 螺中含珠(上)第11章 幽靈血船第31章 羣鯊第32章 空亡第15章 蚰蜒鉤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7章 咬耳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17章 百眼窟第55章 怪物第31章 行屍走肉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48章 龍穴第2章 潛逃者第64章 千年長生草第65章 金點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22章 孤燈(下)第49章 焚風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章 潛逃者第26章 殭屍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50章 風水先生第48章 舌漏第54章 焚燒第21章 食人蚌(下)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3章 神筆第22章 孤燈(上)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14章 騰雲駕霧第53章 府中求玄第28章 強敵第37章 面具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9章 空襲警報第43章 奔月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14章 騰雲駕霧第41章 屍鬽第43章 奔月第45章 閻羅殿第13章 溶化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4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2章 夜深人靜第34章 水深火熱第57章 啓示第48章 點名狀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55章 怪物第21章 食人蚌(下)第15章 黑潮浮棺(下)第1章 琉璃廠(上)第12章 無頭之王第48章 點名狀第35章 磚窯腐屍第51章 炸雷第8章 洗腸第11章 幽靈血船第51章 告祭碑第28章 龍獺(下)第9章 空襲警報第31章 行屍走肉第53章 捆仙繩第53章 絕境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49章 焚風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