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龍穴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雖然名爲十六字,可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十六章,每章以一個字爲代表,共計一十六字,所以號稱十六字。這十六字分別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懾、鎮、遁、物、化、陰、陽、空”,每一個字,都是一種特殊的符號,在古卦機數中象徵着“時間、空間、物質、生命”,它們組合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卦象”,可以從中解讀吉凶禍福和過去未來。

這部主要記載陰陽風水學的古籍,可謂無所不包,不僅有風水術和陰陽術,更因爲它是由摸金校尉的高手所著,所以裡面還涵蓋了大量各朝各代古墓形制、結構、佈局的描述,其原理全部出於周文王所演的先天十六卦。水底珊瑚鐵樹下的玉石卦盤,正是一件以“時間、空間、物質’等各種機數,來推演“卦象”的“佔盤”。

當年在中國有件古物的出土曾經轟動一時,安徽阜陽縣雙古堆出土的青銅秘器“太乙九宮佔盤”,許多人猜測過它的作用,實際上它就是古時推演卦象機數的精密儀器,可是它能推演的機數遠遠不如我們所找到的玉盤。這件玉盤是海牀中埋藏的金剛玉,顏色淺紅,透明如玻璃,純粹無瑕,不爲海水鹽滷酸類所蝕。金剛玉雖然以玉爲名。實則既非硬玉,也非軟玉,古人稱玉乃石之美者,多產於崑崙山麓,與沙礫同存於河底,其質溫潤細密。光澤如脂肪,有軟硬之別,軟玉爲輝石類,以純潔乳白色爲貴;硬玉爲角閃石類,較難溶解,色彩鮮綠。金剛玉兼有軟玉之美,又超過硬玉之質,屬石中異數,硬度則近似水晶,低於寶石,在中國向來非常罕見。而且這銅人手捧的金剛玉卦盤構思更是精妙絕倫,通過盤底的六柱三式,可以產生無窮無盡的機數,其中蘊含的奧秘絕非常人所能掌握。

以前的許多年中,我都想有機會一窺《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全貌,但今時今日將卦盤拿在手中,心裡纔開始明白,即便是有十六卦全象,憑我這半路出家一知半解的水平,也根本無法解讀其中所藏的天機。以前可能是對自己的本事高估了,現在眼睜睜知道需使卦盤顯示“震上震下”的卦象,可在繁複龐駁的太乙機數面前,卻完全不知從何處着手,只好對Shirley楊搖頭興嘆,看來還得另想辦法。

不料這時候古猜竟然站出來,說他可以試着在卦盤上推演一番,推演出一陽二陰的“震卦”,連同我在內,衆人誰也沒想到他會懂得此道,不禁又驚又疑,一時間全然不敢相信此話會從他這蛋仔口中說出。

過了片刻,衆人才逐漸回過神來,明叔對古猜說:“蛋仔,你怎會知道先天卦數?現在大夥的生死性命全繫於此,可不是做耍尋開心的時候,你到底……”

不等明叔說完,胖子就說道:“術業有專攻,扯膏藥掰卦咱還得看老胡的本事,他們家祖上就是吃這碗飯的,而且真理向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並不是隨便有個腦袋的人就能明白,你這打漁的娃子就別跟着起鬨了,不然賠上大夥的性命,諒你也擔待不起,你知道胖爺這條命值多少錢一斤嗎?”

古猜被明叔和胖子這麼一說,更顯得發矇,本就不多的信心也都沒了,支支吾吾地連話也說不清楚了。

看到他的樣子,我心中猛地一動,醒悟到疍人的祖宗正是這歸墟古蹟的主人,恨天氏精研卦數,難道這些古時的機密,竟然在龍戶和獺家身上保留了下來?必須要向古猜問個清楚,他僻處荒島的一介孤兒,又怎會說出“震乃一陽二陰之卦”的話來。

想到此節,我忙對衆人說:“你們先別忙着武斷,真理是一向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嗎?當然不是,不過真理在某些時候確實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疍戶既能歷經幾千年把身上的透海圖傳下來,自然也有可能知道先天卦數的情形,不妨就讓古猜一試。”

Shirley楊把金剛玉卦盤放在古猜手中,知道他拙嘴笨舌,便讓他不要多想,儘管放手試試,多鈴也不知古猜懂得什麼“卦象機數”,連連囑咐他不要胡來。

古猜全神貫注地盯着三式玄機柱上的各種符號,似乎有些東西在頭腦中擱置了許久不用,需要絞盡腦汁地去回憶思索。歸墟中的卦數並含“全天一十六卦”,相傳“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創,又名“伏羲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根據河圖洛書的九宮之數所發明,周文王神機通天,更將“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在龜甲上融會推演,窮究天地之變,化出暗藏天機的“全天十六卦”。

“全天十六卦”到了西周後期,即不復存在,清代的摸金校尉從西周古冢中意外發掘出全天卦象,由此編寫了一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由於全書被毀去一半,所以我所知所學僅限於風水秘術,變化精微的陰陽卦象幾乎完全不懂,直到近半年才逐漸有所接觸五行八門,可《易》乃生生變化之道,大多內容以“通算推演”爲用,若只知其一二,簡直等於不知。

但我在古猜脫口說出一陽二陰的震卦之時,就已知道他言之有物。而且看來他所知內容應該屬於“先天卦數”。《易》中八卦,分爲“乾、坎、艮、震、坤、兌、離、巽”,按卦數排列即爲“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震居第四,震卦正好對應“一陽二陰”所組成的第四卦;後天八卦圖中,震卦則居第三位,經中五,從“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兌七、艮八、離九”,使用機數呈現時空變化螺旋式重演的原理,來推算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是現代流傳較多的卦數,卻不是用以推演先天卦象的古法。

只見古猜一一轉動陰陽玄機,金剛玉卦盤上的數百個篩孔隨即關合變化,產生的機數逐漸呈現出卦象。衆人看古猜的舉動都茫然不解,只有我能看出些許門道。

震卦爲一陽二陰之卦,陽數爲九,陰數爲八,以其居於卦位爲“四”來推演,一陽而生四九三十六數,一陰得四八三十二數,再一陰又得四八三十二數,合而生“百”數,產生了震卦卦象中的“百里”之機。

至於“震來虩虩,笑言啞啞”等卦文,是如何通過機數所生,我就根本看不明白了。不過我知道在先天卦數中,相對兩個方面的卦數相加之和都是九,是陽數中最大的“老陽”之數,天爲陽,地爲陰,後天八卦中相對之和鬱是“十”,描繪的是“地”,而古猜推演出的機數,大部分都是老陽天數,看來卦象中所反應的各有所指,全是大自然的情況,對應了震卦中“祭天行爲不可中止”的隱意。

我忍不住對古猜說:“蠻子,可真有你的,連這先天卦象都能推演出來。”古猜聽我這麼說,就知道他的推演之法沒錯。這些都是他十二三歲前,由他阿爹親口傳授給他的,據說是龍獺之輩自幼就要學的古咒,可沒任何實際用途,而且從來不知那些古奧的咒語是什麼卦象機數,如今竟能派上這麼大的用場,阿爹和阿媽在天有靈,也能感到欣慰了。

金剛玉石的卦盤分爲數層,每層都有無數手指粗細的窟窿,或大或小,分佈不均,隨着古猜將最後一式的機數推出,數層玉盤上的某些孔洞相互貫通,排列爲“震卦”卦象的標記。卦盤連通着青銅人像的手臂,猛聽銅像體內機括牽動,“嘎嘣”一聲悶響,銅人身上填滿聚銅海沙的窟窿中,探出數十個銅鑄的鮫魚頭顱。銅鮫形態猙獰,大小比兒臂稍細,皆做張口銜珠之狀,口中卻俱是空空如也。

衆人見古猜終於啓動了先天卦盤上的機關,正要喝彩,誰知以四條手臂託着玉盤的銅像軀體中,竟會探出許多鮫頭,不禁全都看得呆了,一時寂然無聲,直勾勾地盯住那些空空的青銅鮫口,不禁想問:“這又是什麼鬼東西?”

我伸手摸了摸鮫口,裡面漆黑的海沙雖有聚銅集陰之性,不過以手撫去,感覺不到其中是否還有吸力,鮫魚嘴裡的空槽,很明顯是用來固定大顆南珠的,我奇道:“這……這些張口瞪目的鮫人嘴裡,似乎是用來放置海中龍含的……”

Shirley楊說:“九足鼎上有海底仙山埋着一輪明月的標記,明月隨波濤起浮,看來還需要在鮫龍口中放置龍含,將銅像沉入海底機關處,歸墟下的墳山就會裂開,殭屍會在棺中隨着水流浮上海面。當真存在這種可能嗎?”

明叔見脫身有望,忙不迭地告訴衆人,在海波中採蛋爲生之輩,沒有哪個不知海底墳山中埋有明月的古老傳說。月者水之精,珠者月之精,其實明珠即爲明月。金剛玉是海中古玉,珠玉相應,光華肯定比真正的月光更盛,只不過要嵌滿這銅人上的鮫頭,怕是要用不下數十顆極品龍含。多鈴和古猜姐弟在旁不住點頭,表示明叔所言不虛,海底仙山葬月的傳說在蛋民中廣爲流傳,無人不知。

我咬了咬牙,看來是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了,只有把我們從珊瑚螺旋所採的明珠,都嵌入鮫口,然後將銅人沉到水底鐵樹下的機關處,至於能不能引得仙山裂開,海水上涌,使殭屍出海,只有到時候才能知道了,現在根本難以想象百十顆明珠怎麼可能會帶來如此劇變。

胖子趕緊捂住裝有月光明珠的背囊:“我說胡司令這可使不得啊,這麼多魚頭,得餵它們多少?我不得不再強調一次,貪污浪費可是極大的犯罪。”

我對胖子說:“怎麼是犯罪呢?摸金校尉的原則是舍財不捨命,咱們將來都是有所作爲的人,可要是去不了美國,撈到多少青頭都沒任何意義,再說還有那價值連城的人魚和佛爺的翡翠天衣,到了美國咱們省着點花,也足夠折騰半輩子了。”

可話雖如此說,一看那裝着南珠的揹包,不禁又想:“在海中豁出性命採了半日,僅得明珠三十有二,阮黑死後,我又在他口中埋了一枚做‘駐顏珠’,如今只剩三十一枚,顆顆都是南龍海氣凝結的精華,要是就這麼沉入水底,換了誰都會覺得心疼,而且數量也相差懸殊,三十一枚明珠遠遠不夠。”

Shirley楊將幾枚明珠放入鮫魚嘴中,果然無論珠身大小,都被鮫頭緊密地牢牢吸住,但至少需要六十餘顆光照百步的月光明珠,才能把所有的鮫口填滿,Shirley楊也不得不連連搖頭。恨天氏送葬之物如此之盛,恐怕唐宗宋祖的陵中,也不會有數十枚這樣的南海精魄,此時此地又要到哪裡去湊夠六十幾枚明珠?

古猜在旁看出衆人憂心忡仲,似乎是覺得南珠不足,他忙指着水面,比劃着水底深澗的手勢:“水下有龍穴!”明叔急忙讓他說出詳情,聽後轉告給我們,原來古猜是古疍民中的龍戶,在海中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本領,尤其擅長“辨水色,識龍居”。

剛纔,古猜隨我和胖子潛入鮫魚出沒的珊瑚樹下,見水底有一道深澗,古猜善識水性,一看水底的旋涌亂流有異,就知深澗中必有萬年老蚌。那是一片不見天日的“珠母海”,多半會有蚌祖隱匿其中。海中螺蚌不同於淡水蚌,全部是一甲僅出一珠,而海底的珠母卻是一甲百珠的龐然大物。

珠母可能要比硨磲大上十倍,只在海底洞穴巖隙的深處纔有,一片產珠極佳的海域或者珠池,其下必然藏有被稱爲蚌祖的老珠母。據說珠母乃是老蚌年久化爲精魅,由於自身蚌甲中裹着百枚明珠,即使天上月色如水,它仍然會藏在深澗中絕不出來。

古時若有蛋人尋着水下蛛絲馬跡,摸到蚌祖附近,往往也很難發現與礁石化爲一體無跡可循的巨蚌,更有許多人被它變幻的形態迷惑,成爲了“蚌精”的食物。蚌祖藏納數量衆多的龍含隱在深水中,會產生大量的低頻脈衝,雖然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是會嚴重干擾各種電子信號,珊瑚螺旋海域常有舟船飛機失事,除了變幻莫測的海象天候,恐怕與這藏在海底的蚌母也脫不開干係。

先前沒顧得上仔細去想那龍骸會是何物,珠母的相關記載雖然很多,但很少有人能捕得這種靈物,千餘年來始終無人得見。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沒往這上想,直到古猜觀水色識龍居,辨認出水底是片“珠母海”,才知原來古猜背後透海圖中所刺龍骸,正是“龍穴”的標記,蛋人向來便將“珠”比喻爲蛟龍之含,有珠之海,即爲“龍居”。

此時鯨骨附近的伏流一片沉寂寧靜,空氣中陰寒之意更盛,衆人稍加商議,那狠下心來,既然深澗中有一甲藏百珠的“珠母”,那說不得,只好再捨命下水,刮取蚌祖殼中的龍含。可此事卻又艱險異常,因爲以前誰也沒有捉過珠母這種萬年巨蚌的經驗,據說那蚌祖歷經萬年吐納形煉,善能幻化迷惑,且藏匿極深,隱於深澗潛涌之下,其中亂流旋渦一個接一個,使人拼上性命也難以接近。

衆人正在左右爲難,明叔忽生一計,從歸墟遺蹟的螺甲墳中,得到數件引龍宰蚌的上古秘器,其中有具女子皮囊般的屍鬽,正可作爲珠媒從水底引出蚌祖,不過將那鬼氣森森的屍鬽縛在背上,口銜短刃赴水潛入亂流,除卻需要膽子夠大、水性精熟之外,也務必要將生死置之度外,能擔當此任者,非是龍戶莫屬,現在唯有古猜這一身過人的水下本領是衆人最後的指望了。

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0章 天地無門第22章 孤燈(下)第37章 面具第14章 失蹤第17章 潮汐(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46章 剝龍陣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15章 蚰蜒鉤第9章 古狸碑(下)第44章 冥途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22章 九宮螭虎鎖第41章 炮神廟第36章 撼嶽第22章 九宮螭虎鎖第46章 剝龍陣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3章 溶化第1章 琉璃廠(下)第45章 奇遇第31章 行屍走肉第29章 詐死第56章 在劫難逃第22章 硨磲(下)第44章 冥途第8章 洗腸第32章 讀心術第55章 瞞天過海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40章 天地無門第48章 舌漏第1章 琉璃廠(下)第42章 不歸路(下)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46章 盤古神脈第44章 冥途第24章 錦鱗蚦第41章 屍鬽第32章 雲藏寶殿第45章 奇遇第57章 啓示第41章 炮神廟第46章 金井第9章 古狸碑(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0章 探瓶山第32章 藏寶盒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43章 顛倒乾坤第34章 水深火熱第17章 潮汐(下)第5章 耗子二姑第22章 硨磲(上)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46章 金井第56章 在劫難逃第14章 龍上水(上)第42章 緊急出口第70章 起源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50章 櫺星門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15章 蚰蜒鉤第3章 夜擒(下)第49章 江湖第54章 過龍兵第25章 陰魂不散第53章 卸嶺盜魁第20章 巴山猿狖(上)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47章 動咒第65章 金點第11章 禁區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61章 龍視第9章 古狸碑(上)第5章 搬山填海第13章 牛虻第34章 水深火熱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21章 食人蚌(下)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章 趕冬荒(上)第34章 水深火熱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3章 武侯藏兵第16章 金甲茅仙
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0章 天地無門第22章 孤燈(下)第37章 面具第14章 失蹤第17章 潮汐(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46章 剝龍陣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15章 蚰蜒鉤第9章 古狸碑(下)第44章 冥途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22章 九宮螭虎鎖第41章 炮神廟第36章 撼嶽第22章 九宮螭虎鎖第46章 剝龍陣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3章 溶化第1章 琉璃廠(下)第45章 奇遇第31章 行屍走肉第29章 詐死第56章 在劫難逃第22章 硨磲(下)第44章 冥途第8章 洗腸第32章 讀心術第55章 瞞天過海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40章 天地無門第48章 舌漏第1章 琉璃廠(下)第42章 不歸路(下)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46章 盤古神脈第44章 冥途第24章 錦鱗蚦第41章 屍鬽第32章 雲藏寶殿第45章 奇遇第57章 啓示第41章 炮神廟第46章 金井第9章 古狸碑(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0章 探瓶山第32章 藏寶盒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43章 顛倒乾坤第34章 水深火熱第17章 潮汐(下)第5章 耗子二姑第22章 硨磲(上)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46章 金井第56章 在劫難逃第14章 龍上水(上)第42章 緊急出口第70章 起源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50章 櫺星門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15章 蚰蜒鉤第3章 夜擒(下)第49章 江湖第54章 過龍兵第25章 陰魂不散第53章 卸嶺盜魁第20章 巴山猿狖(上)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47章 動咒第65章 金點第11章 禁區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61章 龍視第9章 古狸碑(上)第5章 搬山填海第13章 牛虻第34章 水深火熱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21章 食人蚌(下)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章 趕冬荒(上)第34章 水深火熱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3章 武侯藏兵第16章 金甲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