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螺中含珠(上)

想到這便有轉頭透過觀察窗再去看那道深澗裡的動靜,不料剛一轉頭,一條全身疙裡疙瘩粗皮,好似花巖的大魚,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了“潛水鐘”側面,擺尾朝着我所在的銅艙狠狠撞來,頓時撞得這潛水鐘內嗡嗡作響,我在裡面跟着東倒西歪,外邊的探照燈立刻就被它撞滅了,那魚撞過去之後,又再次從水中掉頭回來,張開大口洶洶而至,似乎是想把銅艙一口吞了。

海中水族大多應月而實,天生便有望月之性,這條突然襲來的大魚,似乎正是被潛水鐘上的燈光所吸引,搖頭擺尾再度撞來,潛水鐘被它撞得一下,已是晃動不已,掛在外面的兩盞探照燈當場就滅了,我聽到艙體發出金屬波動之音,知道倘若再被撞這麼一下,密封的銅艙就有可能破裂進水。

英國人改造過的這套特殊潛水鐘,專用於在危險的海底進行偵察,爲了應付惡劣的作業環境,除了一些精密的設計之外,艙體周圍也有完善的防禦措施,觀察窗外有鐵柵,可以防止在海底被洋流帶動撞到礁石,但面對活動的海魚,我只好採取緊急措施,拉開控制水刺的保險栓,使潛水鐘外的十幾根鋼刺豎起,銅艙立刻變成了一隻金屬“刺蝟”。

水刺剛從臥槽中彈出,那條七八米長皮如頑石般的大魚就兜頭游來,它似乎也知那鋒銳鋼刺的厲害,但再閃避已然不及,魚頭雖然轉過,魚身卻被刺個正着,在它那身堅皮韌肉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口子,拖着一股渾濁的血水遁入海底。

在另一駕潛水鐘裡的船老大阮黑撥轉探照燈,尋着血流追蹤,我隔着觀察窗往下一看,只見幾條被血腥吸引的大鯊魚從珊瑚叢中游出。奔着那條更傷的大魚狠狠追咬,一時間,把海底的細沙泥藻都激了起來,再加之混雜着大量的血水,將鯊魚獵食的情形全遮蓋住了。

我暗道一聲好險,看來這南海蛋人採蛋的營生,可真不比摸金校尉盜墓來得容易,這時探查水下地形的燈具損壞。豎起的鋼刺也妨礙了一部分視野,潛水鐘再留在水下已經沒有意義,我趕緊用通話管告訴船上衆人,卸去配重之物,按照減壓計劃把銅艙緩緩升上水面。

兩尊潛水鐘先後出水,三叉戟船上沒下水的人們,見到潛水鐘的銅殼竟在誨裡被魚撞凹了一大塊,也都乍舌不下,大夥都明白,此番南海採蛋的行動算是正式拉開了序幕。要想把上好的“青頭”撈出來。還要冒更大的風險。

但人盡皆知不頂千尺浪,難得萬斤魚的道理,富貴終須險中求。眼下既然找到了珊瑚螺旋中老螺巨蚌藏匿的所在,採蛋之事便有了眉目,衆人士氣大振,個個抖擻精神忙碌着清理甲板,爲下海採珠做萬全的準備。

我站在甲板上看了看海面情況,波濤洶誦的南海即便是無風也有三尺浪,可海潮一退,這片珊瑚螺旋中竟是平靜異常,天空雖然雲層密佈,卻沒有大風和浪涌的跡象。如果不是先前海氣宣泄出現了龍取水的可怕現象,現在這片海域的狀況未必能有現在這麼穩定,真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眼下潮位很低,正是潛水良機。

我環顧四周,忽然發現船尾方向的海面露出了一座黑漆漆的島嶼,下水前尚未發現,它是什麼時候冒出來的?急忙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時常聽說海中突然出現的島嶼,是大魚的脊背和巨龜的龜甲。有不知情的人停船登陸,引得巨魚下潛,把人和船都拖進了海底。

Shirley楊說剛剛她已經讓明叔等人用震海炮偵察過了,那並非是浮水而出的大海獸,而是一座因潮汐作用而產生的“幽靈島”,潮水暴漲之時這座黑色的島嶼就會沉入水下,潮位下降後又會有一部分露出海面,時隱時現,所以稱之爲“幽靈島”。

珊瑚螺旋是海中各種神秘現象匯聚的區域,每座幽靈島並不足爲奇,我們先前在珊瑚廟村也曾聽說過關於幽靈島的傳言,當地漁民蛋民們稱它是“黑鯨”,傳聞不少,但真正看過的人卻沒有幾個,如果有此島作爲參照物,打撈作業也會事半功倍。

我打算讓明叔把船對準幽靈島駛過去,到上面查看查看,可是Shirley楊說她對那座島有種不好的預感,應該不是什麼穩妥的去處,還是不要接近爲好,勸我打消這個念頭,不要冒無謂的風險,而且潮位太低,幽靈島周圍地勢較高,三叉戟號難以接近。

隨後Shirley楊問我有沒有在海底發現沉船的蹤跡?“沉”字在海上最忌提及,說到沉船必用隱語“升”字代替,但我不信這份邪,尤其文革時,紅衛兵破四舊破到了江河湖海之上,乘船時就強迫船老大高喊了一千多遍“沉”字,也沒見座船沉沒,從那以後我對此就不太相信了,可能是船上如果有八字夠硬的人就是想讓船沉沒也難,Shirley楊就更沒有這種中國式的忌諱了。

我對她聳聳肩膀,海底連個船影也沒有,不過還不能就此放棄希望,因爲我發現有幾道深淺莫測的海槽,就來是海底的深谷,看附近螺蚌珊瑚鐵樹之大,都爲世所罕見,若非海底生氣太盛,難有這等景觀,可以確定這裡百分之百就是南龍餘脈的盡頭,如果海底真有陰火,必定是從這幾條深谷中噴涌而出,那麼傳說中的沉船墓場也應該離此不遠,下海採蛋的時候讓衆人多加留心,說不定會有突破性的發現。

Shirley楊點頭同意,這時多玲到甲板上招呼大夥開飯,我們便下到船艙內飽餐戰飯,順便共商採蛋大計,按照我和船老大阮黑在海底偵搜反饋的信息,珊瑚密林的大致地形被繪成了簡易地圖。

第9章 古狸碑(上)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56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49章 江湖第10章 棺材峽第13章 牛虻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37章 海和尚第45章 蝕天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40章 有筋無骨第0章 引子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3章 夜擒(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上)前言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53章 府中求玄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41章 炮神廟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5章 難以置信第34章 編號是“0”第13章 溶化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8章 點名狀第51章 炸雷第12章 移屍地第27章 屍蟲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4章 冥途第36章 燒餅歌第29章 鬼音第38章 銅殿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10章 棺材峽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32章 空亡第25章 陰魂不散第48章 龍穴第31章 恐懼鬥洞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41章 湘西屍王第61章 龍視第17章 潮汐(下)第3章 夜擒(上)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17章 百眼窟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17章 潮汐(上)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49章 焚風第45章 閻羅殿第50章 穴地八尺第1章 琉璃廠(上)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60章 懸棺第39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12章 滅頂之災第31章 恐懼鬥洞第42章 不歸路(下)第29章 詐死第21章 食人蚌(上)第54章 焚燒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41章 炮神廟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45章 閻羅殿第17章 百眼窟第8章 三叉戟號(下)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48章 舌漏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36章 燒餅歌第16章 怪湯第16章 防以重門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44章 南海僵人第19章 引魂雞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54章 焚燒第6章 五尺道第33章 千年之綠第15章 蚰蜒鉤第21章 兇鐵第5章 剁掌剜膽第2章 潛逃者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16章 金甲茅仙第60章 懸棺第49章 珠母海第49章 焚風第17章 甕城第45章 奇遇第52章 夜深人靜第26章 歸墟
第9章 古狸碑(上)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56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49章 江湖第10章 棺材峽第13章 牛虻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37章 海和尚第45章 蝕天第19章 隱士之棺(下)第40章 有筋無骨第0章 引子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3章 夜擒(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上)前言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53章 府中求玄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41章 炮神廟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35章 難以置信第34章 編號是“0”第13章 溶化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48章 點名狀第51章 炸雷第12章 移屍地第27章 屍蟲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4章 冥途第36章 燒餅歌第29章 鬼音第38章 銅殿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10章 棺材峽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32章 空亡第25章 陰魂不散第48章 龍穴第31章 恐懼鬥洞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41章 湘西屍王第61章 龍視第17章 潮汐(下)第3章 夜擒(上)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17章 百眼窟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17章 潮汐(上)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49章 焚風第45章 閻羅殿第50章 穴地八尺第1章 琉璃廠(上)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60章 懸棺第39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12章 滅頂之災第31章 恐懼鬥洞第42章 不歸路(下)第29章 詐死第21章 食人蚌(上)第54章 焚燒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41章 炮神廟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45章 閻羅殿第17章 百眼窟第8章 三叉戟號(下)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48章 舌漏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36章 燒餅歌第16章 怪湯第16章 防以重門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44章 南海僵人第19章 引魂雞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54章 焚燒第6章 五尺道第33章 千年之綠第15章 蚰蜒鉤第21章 兇鐵第5章 剁掌剜膽第2章 潛逃者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16章 金甲茅仙第60章 懸棺第49章 珠母海第49章 焚風第17章 甕城第45章 奇遇第52章 夜深人靜第26章 歸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