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妖術

歷朝歷代的古墓結構,無不是“非圓即方”,或取天之圓,或取地之方,因此不論是“墓道、墓室”,其位置必合着“四方八門”的朝向。盜墓古術有“望、聞、問、切”四法,其中“問”字訣乃爲“占驗”之術,在古墓中點燃蠟燭就正是一種最簡易最原始的“占驗”秘法。

蠟燭點在東南這個角落,也是暗合着“推演八門吉凶”之理,蠟燭受到陰邪烈風之氣所壓,燭火微弱暗淡,雖然沒滅掉,但那火苗綠森森的如同鬼火,預示着“驚門有變”,巨大的危險即將發生。

我看蠟燭火苗燃得奇異,心中明白大事不妙,不管它是“鬼吹燈”還是“鬼壓燈”,眼下最好是什麼都別管了,直接逃出去。

可我心中轉了兩轉,覺得自從進了烏羊王古墓之後,實在是有太多蹊蹺離奇的事情,似乎有個極其險惡的陰謀籠罩在附近,我隨即放棄了逃跑的念頭,乾脆一口氣吹熄了“蠟燭”,然後轉頭望了孫教授一眼,只見他離我約有五六米遠,正蹲在那些小棺材旁出神,他的大部分身影都隱在黑暗裡,這一瞬間,我竟然全身寒毛倒豎,隱隱覺得我好象根本就不認識這位“孫九爺”,莫非他真是“借屍還魂”的幽靈?

先前在“南鬥墓室”中,所遇“肚仙指迷”之事太過離奇詭異,我始終懷疑那些從唐代古墓中摳下來的壁畫裡,有障目之物在內,而在迷香一類的燃燒物作用下,更會使人產生某種幻聽,唐至五代時各種奇人異術極多,據說在那些“障眼法”和“攝魂術”一類的勾當裡,單就有一門“照燭攝魂”的法子。多不是現在的人們可以想象。與其點燭開棺,還不如大着膽子不用蠟燭。

這時孫教授看我遲遲不動,便說:“胡八一,你怎麼了?蠟燭點不着就算了,你現在可別怪我嘮叨,這上萬口小棺材只一口是真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其餘的的裡面多半都藏有銷器埋伏,找錯了難免玉石俱焚,你可別腦筋一熱就輕易下手。

孫教授說到這頓了一頓,又說:“在墓門前你好象就挺有把握,我當時沒追問你要如何破解觀山指迷賦,因爲我知道你對我始終都有疑心,不到開棺之時,你絕不肯提前泄露給我,但現在咱們都已到了此間,拿你的話講咱們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所以你必須得向我說作出解釋,我要先幫你評估一下可行性。”

我一琢磨,倒也是這麼個理兒。但並沒有立即對他解釋我是如何設想的,而是先問孫教授:“這些古舊的小石頭棺材開關奇特怪異,顯得極是神秘,我是從沒見過,九爺您是考古行裡的專家,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歷嗎?”

孫教授說:“說實話我也從未親眼見過,但我以前在重慶整理收集資料的時候,在檔案館裡看到過一篇文獻。”

其中提到,在清朝末年,有一夥洋人,在巴山蜀水間大肆搜刮騙取咱們中國的古董,甚至包括一些上古的玉器和青銅器。結果被官府發現了,可當時提督衙門也不敢開罪洋人,就找個藉口把人都放了,只扣下了大批文物。

時任的官員恰是位博古之人,他看那些文物行制古怪,都不似人間的凡物,於是仔細追究下去,一直查到引着洋人挖寶的那些山民,將這夥人都拿到衙門裡過了熱堂,嚴刑拷打之後,得知是山民們在深山裡找出來的,那地方估計是座“古墓”,從懸崖絕壁上的一個山洞裡鑽進去,就可見到裡面藏有數萬口小棺材,可棺中空無一物,打開來唯見一片漆黑的血跡,剩下的那些小石棺就都沒動,僅把周圍陳設的珍異寶物取了出來。

後來這位官員,又親臨現場勘察了一番,見那些藏在深山中的小棺材多得難以計算,棺蓋上陰刻日月星辰烈風與卦數謎符,也不知是做什麼朝代遺留下的古物,他擔心棺材裡封着什麼不詳的妖物,毀了之後會招來禍事,便下令封山埋藏。

在事隔多年以後,他纔打聽到,巴蜀之地,自古與外界隔絕,其地巫法盛行,遺留下來的神秘文化,受中原地區“夏、商、周”這三代的影響,格外看重“星相、地脈、巫卜”之事,始終相信在巫山山脈裡埋有一尊“天神”。

按照巫地之風,人死後都取一樣“臟器”,包括“心、肝、脾、肺、腎”等等,甚至還有“眼球”和“舌頭”,根據死者地位的不同,割取的器官也不盡相同,藏納在小巧在石棺裡,然後在山洞中掩埋供養神明。

古巴古蜀之地有許多以“棺材”命名的地區,追根溯源,自是出自古代流傳神秘的巫風,埋這種小棺材的山洞應該有很多處,雖然從解放後還沒出土過實物,但在“烏羊王古墓”附近出現,卻不奇怪,肯定是“觀山太保”盜發所獲,又通過精心佈置,把“地仙村”的圖譜藏在了棺中,“觀山指迷賦”裡隱藏的最大一個難關,也就是此節。

我聽罷點了點頭,如果這些小棺材的來歷真如孫教授所言,就說明我先前所料絕對沒錯,所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行,百單有七”之言,必是應在此處,但如果棺材真的藏有圖譜,不會是其中一具,以謎文推斷,至少要開兩具石棺才能拿到。

陰刻在這萬餘具小棺材上的符號,都無一個相同,但我敢斷言,“觀山指迷賦”中所提到的線索,百分之二百是來自《周易》,因爲《周易》從首至尾,此書在清代以前,字數共計“兩萬四千一百單七”,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清代之後到現代,流傳的版本字數則要多了一些,不再是“兩萬四千一百零七”字了。

此事連常年翻閱研讀《周易》的專家也不知道,孫九爺這樣的古文字專家,跟龍骨卦圖打了一輩子交道,照樣不會留意這種細節,唯獨以“風水秘術”來倒斗的摸金校尉,最擅長的兩種古術,一是以河圖洛書爲骨的“尋龍訣”,二是利用《周易》乾元之理的“分金定穴”,想明白“尋龍訣”是怎麼回事,必先過《周易》這關。

“分金定穴”的口訣猶如一篇混合各種信息的密碼,到最深一層全是“易理”,“分金定穴”中的第一個方位座標,都是以《周易》中的文字作爲替代。

如果將“分金定穴”之術,通過圖譜表現出來,可以分爲八封八方,各駁各卦分處八門,每個字都是圖中的一個特殊標誌;又可按五行排列,因爲自宋代開始,風水形勢注重五行之理,故有五姓音利之說,這是將姓氏的讀音,按照“宮、商、徵、角、玄”,歸列到“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當中。

所以在陰陽風水秘術中,不管是如何推演風水穴位,都不外乎把將《周易》顛來倒去,甚至它每一篇的字數,在數術中都分別有特殊的象徵,其中玄機祿無方,這還僅僅是八卦,倘若真有周天十六卦,恐怕就真可“窮通天地之變”了。

我雖然不敢說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和《周易》研習透了,但是要說到按“八門”排列各是哪一卦哪一駁,按“五行”推演又都是哪一卦哪一駁?各駁各篇又分別有多少字數?我現在即便是在睡夢裡也能隨口答出,老卦在天爲“連山”,在地爲“歸藏”,在人爲“周易”,《周易》八卦通篇相加剛好是“兩萬四千一百單七”。也是對《周易》的隱晦稱呼。只須找出易中首尾二字,打開相應的兩口石棺,肯定能取出圖譜,卻不會引發“武侯藏兵圖”裡的機關。

孫教授聽完竟然愣在當場,臉上一片麻木和茫然,許久都沒說話,胖子在旁等得焦躁了,問我:“老胡你把孫九爺都侃得找不着北了,估計一時半會兒緩不過勁兒來,咱倆就別猶豫了,先動手吧。”

我點頭同意,看那些石棺密密層層,似是雜亂無章,要想找到所尋的兩具小棺材,也並非輕易就能做到,但石棺佈局暗合“五行規律”,掃上一眼,就已排除掉了五分之四,我尋到目標後,便同胖子動手。

孫九爺見我們動手,忙過來觀看,還不斷嘮叨着囑咐多加小心,我和胖子拔掉棺蓋上的石釘,揭開來一看,那兩具小棺材裡並沒有紙卷,卻是各有一半精製平整的彩繪瓷片,拼起來恰好湊成一副書本大小的“屏風”。

瓷屏上面繪着一片世外桃園般的村莊,房舍院落歷歷可數,藏在山壑幽深欲絕之處。底部的山川上有許多珍禽異獸,還繪有一首《水調歌頭》的古詞語含深意。似乎指出了入山的途徑,我們身處險境,一時間未及細辨。

我嘿嘿一笑,“地仙”的手段也不過如此,碰上了咱這夥“摸金校尉”,也該着他這地主頭子倒黴,可剛一擡頭,卻見胖子和孫教授倆人,目不轉睛地盯着我,臉上神情格外怪異。

我奇道:“看什麼?”胖子“唰”地一下拔出工兵鏟來,朝我叫道:“在你後邊……”

此時就覺一股陰風襲來,我已知道身後必有什麼異狀,急忙抱住瓷屏,就地一個前滾翻,同時也將“峨嵋刺”握在手裡,這才擡眼看去,可我剛纔所站立的墓道里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

但那股烈風惡寒又從身後傳來,我這才知道有東西在我背上,扭頭回身一看,就見那做了“肚仙”的唐代貴婦,緊緊貼在我身後,她那張富態肥胖的臉頰,一張大臉厚施重粉濃妝,白得滲人,詭異的五官就好象都嵌在了一塊白花花的肉板子上,眉眼極細極長,一點血紅的櫻桃小口又與整張巨臉不成比例。

我與身後那“肚仙”,臉對臉看這一眼,險些連魂都嚇散了,心中駭異至極,主要是思想準備不足,先前在墓室裡,我曾懷疑是孫九爺搞鬼,但在這次尋找地圖行動,我跟他始終形影不離,也故意沒點蠟燭,以便不給他施展攝魂幻術的機會,沒想到這鬼魅般的“肚仙”,還是突然在墓道里現身出來,看來絕不是什麼幻術了。

我心知不妙,不管我如何移動,轉來轉去就死活甩不脫附在身後的“肚仙”,只聽她腹中“鬼音”淒厲,有如萬鬼哀嚎,一陣陣地鑽進人耳朵裡來,聽得我頭髮根子都向上豎了起來,虧得急中生智,乾脆躺倒在地,這一來就不用背對着身後的危險了。

誰知那“肚仙”竟然沒入地中,只露一個腦袋在外,一張口吐出一米多長的一條舌頭,我急忙竭力側頭閃避,勉強沒被那條血紅的長舌捲住,暗道:“不好,按早年間的說法——鬼不見地,這哪裡是仙啊,不知是觀山太保從他娘哪座唐墓裡挖出來的厲鬼。”

胖子有心掄着“工兵鏟”來拍,但我擋在上面讓他無從下手,急得他直叫:“老胡你腦袋長得太礙事了!”

這時孫九爺也急道:“千萬別把瓷屏地圖打破了,王胖子快……快拿歸墟卦鏡照那厲鬼!”

心慌中我聽到了孫教授說話,心中立時打了個突:“歸墟卦鏡雖不是秦王照骨鏡,但畢竟是青銅古鏡,鏡爲法家鎮伏求正之器,專能剋制邪魔歪道,在墓中撞鬼,自然要取歸墟古鏡脫身,否則眼下如何抵檔?”於是也招呼胖子快取卦鏡。

第2章 八臂哪吒第3章 盜墓往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47章 水膽第7章 老吊爺第15章 嚇魂橋第30章 精變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4章 吞舟之魚第10章 桅燈魅影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8章 銅殿第35章 磚窯腐屍第34章 水深火熱第31章 冷酷仙境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1章 趕冬荒(下)第28章 龍獺(下)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9章 古狸碑(上)第1章 琉璃廠(上)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45章 奇遇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14章 龍上水(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36章 死水不藏龍第16章 怪湯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0章 引子第12章 移屍地第22章 硨磲(上)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34章 水深火熱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2章 黃皮子墳(下)第30章 鬧鬼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47章 動咒第49章 江湖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39章 射日第19章 螺中含珠(上)第49章 秉燭夜行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17章 潮汐(下)第31章 羣鯊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12章 滅頂之災第40章 守宮砂(下)第15章 嚇魂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3章 盜墓往事第30章 精變第50章 刮蚌採珠第33章 千年之綠第53章 捆仙繩第6章 送屍術第50章 櫺星門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36章 禁室培骸第15章 嚇魂橋第16章 防以重門第28章 惡魔第49章 珠母海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53章 絕境第30章 鬧鬼第47章 水膽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32章 雲藏寶殿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54章 妖化龍第45章 魁星踢鬥第17章 潮汐(上)第5章 剁掌剜膽第23章 裁雞令第47章 震驚百里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43章 顛倒乾坤第44章 冥途第12章 移屍地第40章 天地無門第38章 銅殿第12章 移屍地第10章 探瓶山
第2章 八臂哪吒第3章 盜墓往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47章 水膽第7章 老吊爺第15章 嚇魂橋第30章 精變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4章 吞舟之魚第10章 桅燈魅影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8章 銅殿第35章 磚窯腐屍第34章 水深火熱第31章 冷酷仙境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1章 趕冬荒(下)第28章 龍獺(下)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9章 古狸碑(上)第1章 琉璃廠(上)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45章 奇遇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20章 巴山猿狖(中)第14章 龍上水(下)第49章 秉燭夜行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36章 死水不藏龍第16章 怪湯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0章 引子第12章 移屍地第22章 硨磲(上)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34章 水深火熱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2章 黃皮子墳(下)第30章 鬧鬼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47章 動咒第49章 江湖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39章 射日第19章 螺中含珠(上)第49章 秉燭夜行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17章 潮汐(下)第31章 羣鯊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12章 滅頂之災第40章 守宮砂(下)第15章 嚇魂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3章 盜墓往事第30章 精變第50章 刮蚌採珠第33章 千年之綠第53章 捆仙繩第6章 送屍術第50章 櫺星門第四十三 間噩兆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36章 禁室培骸第15章 嚇魂橋第16章 防以重門第28章 惡魔第49章 珠母海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53章 絕境第30章 鬧鬼第47章 水膽第19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32章 雲藏寶殿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54章 妖化龍第45章 魁星踢鬥第17章 潮汐(上)第5章 剁掌剜膽第23章 裁雞令第47章 震驚百里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43章 顛倒乾坤第44章 冥途第12章 移屍地第40章 天地無門第38章 銅殿第12章 移屍地第10章 探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