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番外-陳湘娟(完)

釧兒進了西院,西廂房的門敞開着,能瞧見裡面架上的幾簸箕蠶兒,正吃着桑葉,傳出沙沙如春雨般的聲響。

一個穿小褂的半大丫頭道:“大小姐、二小姐,你們以後還要養蠶麼?”

馬清蓮道:“家裡的桑樹這麼多,不養蠶也太可惜,以後不僅要養,還要多養。”

馬清芳一臉崇拜地看着馬清蓮,“姐姐,娘說是你給家裡帶來的好運,要不是你去福州賣生絲,就不會遇見咱們家的貴人。”

馬清蓮吐了口氣,“我們姐妹該幹什麼,往後還做什麼,這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

馬清芳道:“爹說不去鎮上張大戶家當先生了,要留在家裡教清竹讀書呢。”

釧兒一直不信馬家發達了,這會子在這兒見到馬清蓮姐妹倆,這才真正信了,“我的個天,早前村裡人都議論,說你們原是官家小姐,我還不信,你們真是咧?”

馬清芳揚了揚頭,一副我們就是小姐的模樣。

馬清蓮則熱情地拉着釧兒坐下,“以後得了空,只管來找我說話,我們還是朋友。”

半大的丫頭叫小藍,又有一個略大些的喚作小紅,是陳湘娟從鎮上牙婆那兒買來給姐妹二人當使喚丫頭的,一如陳湘娟從前的風格,兩個丫頭都長得不好看,因爲長得不好,價格就便宜,聽說兩個丫頭才花了七兩銀子,又買了一家三口的下人,一個女人帶了兩個兒子,原是一個獲罪人家的下人,大小子會侍弄莊稼。原是在莊子上待過的,小的這個就是之前釧兒瞧見牽狗兒的小廝。

小紅今兒一早就去了馬家名下的田邊採桑葉,這會兒子背了個大簍進來,道:“大小姐,前院來了貴客,太太和老爺都在外頭招呼呢,太太讓你們也過去。說是給貴客行個禮。”

馬清蓮拉着釧兒道:“你且在這裡坐會兒。我過去瞧瞧。”

釧兒應了聲“是”。

這處院子可真大。

正房也有三間,正中是堂屋,東屋住着馬清蓮癱瘓的祖母。西屋成了馬清蓮的閨閣,有嶄新的繡榻,榻上掛了張粉色的繡帳,臨窗有張書案。又有一組一人多高的衣櫥,另一側還有個架子。上面擺了琴棋、書籍之物。

釧兒瞧着,不由得覺得自己與她們姐妹的差距。

東廂房裡設有專門的繡房,還有個釧兒從未見過的東西,釧兒好奇便要動。只聽小藍道:“釧兒姑娘,你可不能動,聽大小姐說這是織布機。這也是那貴人送的,大小姐說她要學織布。”

另一間屋子則是間雜物房。

西廂房一間是馬清芳的閨閣。另一間則是用來養蠶的屋子。

馬清蓮姐妹到了前院,卻見堂屋裡坐着那個慄袍男子,他身側又坐了個婦人,身後站着兩個衣着光鮮的下人。

小佟道:“馬太太、馬老爺可住得習慣?”

陳湘娟笑道:“很習慣的,還請佟爺與貴人捎個話,我們一家感激不盡。”

小佟道:“往後好好過日子,我家夫人說了,讓你們多行善事。”該說的,那日見面時,小佟便已經說過了,指着一邊的婦人道:“這位是福州城的秦娘子,是福州城數一數二的織娘,聽說你家大小姐喜歡織布,特意請她過來教大小姐,待大小姐學會了,秦娘子就要回去。”

陳湘娟想着馬清蓮會織布,也是一門技藝,就如馬清蓮學會抽絲、浣紗一樣,雖然苦些,到底是賺了銀子。

馬清蓮自己願意學,她這做孃的也不好攔着,往後家裡日子好過了,可只得一百二十畝良田,還得設法讓家裡的日子過得更好些,有個銀錢進項才成。

馬清蓮進了堂屋,欠身行禮。

小佟瞧了一眼,輕聲道:“馬大小姐、馬二小姐多禮了。”

陳湘娟道:“這是會織布的秦娘子,清蓮,快給客人安排住處。”

馬清蓮應了,領了秦娘子離去。

小佟從懷裡取出個小布包,道:“這是房契和地契,都已辦好了,馬太太收下。”

陳湘娟接過,看了一眼,上面寫得很清楚,這十來年,她的日子過得實在太苦了,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代我謝謝貴人。”

小佟問道:“明兒我就要離開福州回范陽,馬太太、馬老爺可要捎帶些什麼東西?”

陳湘娟想了又想,原是沒有的,陳湘如的日子過得富足,怕是什麼也不差,可就算沒有,現下也得成有,忙道:“老爺,你陪佟爺坐坐,我這去取東西。”

她折入前院東屋,打開這些年一直帶着的箱子,裡面有一幅畫,這畫是早年請趙文敬繪的,畫上是陳將達夫婦和兒女,畫裡也有陳湘娟,那時候連陳湘如都以爲陳湘娟是她的嫡親妹妹。

家裡日子過得艱難,她着實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禮物,可這回陳湘如給了她家這麼大的家業,她必須得回禮的,早前值錢的東西都沒了,只有這幅畫,這十餘年來她一直帶着,她曾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是趙氏所出。

陳湘娟將畫裹好,又從箱子裡尋出兩方自己親手繡的帕子,細細地裝到一個盒子裡,這才移到了堂屋。

“就勞佟爺把這個交給夫人,這是我的一片心意。”

小佟接過,道:“我還有事,就先告辭了,我會把東西轉給我家夫人的。”

陳湘娟又道了聲“等等”,垂首問道:“佟爺,陳二爺、陳三爺還有夫人都好麼?他們有幾個孩子。”

小佟便將陳湘如有幾個兒子,陳相富兄弟又有幾房妻妾,育有幾個兒女的事細細地說了。

陳湘娟眼裡閃着淚花,當聽說陳相富的手傷好了,只是天氣變化就疼得難受,道不清是愧疚還是懊悔。只要陳相富的痛苦還在,就無法原諒她的吧,她也不能再出現在他們面前了。

小佟道:“陳二爺現下是范陽織造府郎中,掌管着范陽織造府,又新建了陳記成衣房。我家夫人又開了專織綢緞的長樂織布房、染布房,生意倒還不錯,這也是范陽那邊在南邊大量收購生絲的原因。不過這幾年北方養蠶的百姓也多了。那邊也能收到一些生絲。”

小佟這次離開後,在第二年收購生絲的季節,馬宅的管家娘子送生絲去福州城時。又見到了小佟。

這一次馬慶也學了抽生絲的技術,把蠶繭收購回家,又再製成生絲,能賺一倍的價兒。卻是安穩的賺錢手藝。

馬清蓮學會了織布,只是依舊織不出上好的綢緞。聽秦娘子說要學會織綢緞沒有至少五年的努力是不成的,她只是教會了馬清蓮織尋常的布料,又教了馬清蓮紡紗等。

又兩年,馬家的日子越發好過了。

這日。翠仙又上了門,對陳湘娟道:“我和王老三和離了,這回我要嫁小廟村的朱老九。”

陳湘娟淡淡地瞧了一眼。“一大把年紀,你也不怕人笑話。”

“有什麼好笑話的?有人願娶我。說明老孃魅力不減當年。”

陳湘娟譏笑了一聲,沒有阻止,她知道自己阻止也沒用。

就翠仙那性子,與誰也過不長久。

這日,鎮上的張大戶使了媒婆來馬宅提親,說的是馬清蓮。

馬清蓮一聽,整個人就愣住了,她不是沒想過,只是她心裡有一個人,是李大娘家的李寶安,幾年前就喜歡上他了,他上進、刻苦,現在已經是小廟村的秀才了,她更喜歡李寶安那溫文爾雅的樣子。

陳湘娟很是高興,張大戶有良田千畝,在鎮子上還有鋪面,膝下只得兩個兒子,提的是張大戶的二兒子。

然,當她問馬清蓮時,馬清蓮道:“娘,我有喜歡的人了。”

“你這個沒臉沒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個姑娘家就說有喜歡的人了……”

馬清蓮道:“任你說破天,我也不嫁張大戶家的二少爺,我只喜歡他。”

素日裡,馬清蓮行事端方,可這事兒,便與陳湘娟、馬慶倆給鬧騰上了。

馬慶原是給張大戶家的兩個兒子當個先生的,覺得那兩個少爺都還不錯,可馬清蓮死活也不同意。

到最後,馬清蓮索性跑到小廟村李大娘家住下了,賴在李大娘家不走了,鬧得整個大廟村、小廟村的人都知道。

氣得陳湘娟大病了一場,恍然之間,她才憶起年輕那會兒,她也是這樣不管不顧地要嫁馬慶。

還是鄧氏喚了陳湘娟去,道:“罷了,清蓮既然樂意,你就遂了她的心。你們要是真喜歡張二少爺,不是還有個清芳麼,把清芳說過去。”

這年冬天,馬清蓮出閣了,陳湘娟預備了近五十兩銀子嫁妝,置的是銀質的頭面首飾,這對於山野人家來說也算是極體面的,又在小廟村給馬清蓮買了五畝地做陪嫁,又有幾擡嫁妝,新置了一套傢俱等,風風光光地把人嫁出去了。

次年三月,陳湘娟也把馬清芳嫁到鎮上張大戶家了,照了馬清蓮的例,也給馬清芳置了五畝地、又有兩套銀質頭面首飾,一套傢俱等。

兩個女兒一出嫁,陳湘娟就開始張羅馬清竹的婚事,好在馬家現下還有份體面的家業,周圍體面人家倒是樂意與他們結親。

又過了數年,張二少爺屢考不中,依舊是個秀才。

李寶安還在寒窗苦讀,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卻仍不肯放棄。終於,在李寶安二十八歲這年,他考中了舉人,又入京應考,好歹考了個三榜同進士,雖成績不佳,卻謀到了去北方某地做縣丞的差使。

消息傳到馬宅,頗讓馬慶高興了一陣子。

沒多久後,馬清蓮帶着一雙兒女又李大娘隨李寶安去北方上任。

臨行前,陳湘娟將一封親筆書信交給馬清蓮,千叮萬囑地道:“你去了范陽,就拿着這信去見長樂織布房的佟管事,請他領路帶你去見燕國公夫人。”

李寶安甚是好奇地道:“岳母大人認識燕國公夫人?”

這可是朝廷權貴之家,這陳家可出了個太子妃,是了不得的門閥。

陳湘娟道:“早年是認識的,你們只管去拜會。有了燕國公府幫襯,你們在北方也能過得好些。”

李寶安應了聲“是”。

wωw. TTKΛN. c o

馬慶看李寶安得中,也躍躍欲試,卻是屢試屢不中,馬清竹也應試數屆,不過是考過了秀才就沒了下文。

閒下來的時候,陳湘娟感嘆道:“還是清蓮的眼光好,瞧不出這李寶安倒是個出息的。”

每年年節,陳湘娟都能收到馬清蓮從北方送來的年節禮,早前只是一箱子的北方土儀,再後來便有了繭綢衣料和人蔘等物,又再後來送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

待陳湘娟與馬慶年邁時,從北方傳來消息,說李寶安竟做到了知州一職,他們亦在北方置了一份家業,說暫時不回福州了,捎了銀錢回來讓陳湘娟幫忙在小廟村或大廟村給置座二進小宅,再置些田地。

直至若干年後,李大娘在北方病故,李寶安守孝回鄉,他們又才見到了馬清蓮。那時,馬清蓮的長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但這孩子卻沒有回來,而是依舊留在北方。

往事如煙,陳湘娟一次又一次地想要再回江寧府,卻到底沒有回去。

馬清竹年過三十後便對仕途失望了,直說自己沒有入仕的命,索性不再讀書,而是改作了生絲生意,在鎮子上開了一個生絲作坊,每年收了鎮上百姓的蠶繭抽生絲,倒是創了一份不小的家業。

待陳湘娟年邁時,馬家竟有份上千畝的田莊家業。

馬清竹一賺了錢就喜歡置地,店鋪的數量卻不見長,只得那一家生絲作坊,也一直是那麼大,他也一直在雙廟鎮上抽生絲。

馬清芳的丈夫也只過了秀才,總不甘心,想如李寶安那樣一朝高中好光宗耀祖,他一直在趕考赴試,直至陳湘娟年邁,他還是個老秀才,還說考到頭髮白也要考。

馬慶聽後,嘆息着搖頭:“沒吃這飯的命啊。”

陳湘娟附和道:“是沒這富貴命啊……”

就如她,如果未曾傷害陳相富,她們姐妹就不會變成陌路。

雖然最後,陳湘如對她一家伸出的援手,可陳湘娟卻知道,陳湘如姐弟沒有原諒她。

原來,再寬容的人也有底線。()

第229章 祈禱第47章 信物第231章 祖母歸天第312章 白蓮之死第197章 長大了打你第116章 族中事務第267章 通房第194章 真心求娶第318章 虐\待第62章 陰險族人第269章 不甘爲妾第39章 爭當庶女第333章 驚弓鳥第30章 建議第279章 身世秘辛第216章 捉姦成雙第287章 秘方第68章 族婦撒潑第368章 番外-陳家事(上)第257章 幫襯第317章 廢物第198章 挽留第240章 激戰第56章 探底第209章 長樂坊第80章 夢想姐妹皆娶第42章 都招人疼第290章 抵達慕容府第78章 誰告的密?第314章 小心翼翼第66章 布面美人第321章 反敗爲勝第205章 續親第175章 不想嫁人第3章 易換靈魂第157章 禁忌第150章 下藥第184章 情動第104章 話人選第108章 偷繪畫影第6章 掌家第25章 難關第279章 身世秘辛第17章 辱妾第123章 被罰禮佛第103章 恢復記憶第171章 親事第234章 婚宴第137章 姐妹相剋第293章 瑣事第261章 辭別第227章 救關鍵人物第130章 善心氾濫第63章 瞧不起他第65章 有錢大家賺第42章 都招人疼第324章 勸阻第258章 雪夜探親第165章 叫他妹夫第68章 族婦撒潑第233章 防人第50章 他贖回來的第359章 大案第187章 相處第96章 派年食第241章 綠帽頂頂第260章 報喜第350章 醞釀第210章 沒落第75章 挑駁是非第146章 癡心不改第291章 自作主張第121章 私會第244章 贈銀錢第264章 情緣第176章 英俊表哥第92章 偷錢出走第296章 實情第288章 預備第21章 弱姐第21章 弱姐第231章 祖母歸天第94章 搬家第289章 啓程第346章 夫妻聚第78章 誰告的密?第178章 不樂婚事第23章 幼稚的建議第20章 訓斥第318章 虐\待第239章 拒納妾第137章 姐妹相剋第242章 原不育第230章 遺言第197章 長大了打你第307章 阻援第314章 小心翼翼第148章 貼心話第361章 大結局第216章 捉姦成雙
第229章 祈禱第47章 信物第231章 祖母歸天第312章 白蓮之死第197章 長大了打你第116章 族中事務第267章 通房第194章 真心求娶第318章 虐\待第62章 陰險族人第269章 不甘爲妾第39章 爭當庶女第333章 驚弓鳥第30章 建議第279章 身世秘辛第216章 捉姦成雙第287章 秘方第68章 族婦撒潑第368章 番外-陳家事(上)第257章 幫襯第317章 廢物第198章 挽留第240章 激戰第56章 探底第209章 長樂坊第80章 夢想姐妹皆娶第42章 都招人疼第290章 抵達慕容府第78章 誰告的密?第314章 小心翼翼第66章 布面美人第321章 反敗爲勝第205章 續親第175章 不想嫁人第3章 易換靈魂第157章 禁忌第150章 下藥第184章 情動第104章 話人選第108章 偷繪畫影第6章 掌家第25章 難關第279章 身世秘辛第17章 辱妾第123章 被罰禮佛第103章 恢復記憶第171章 親事第234章 婚宴第137章 姐妹相剋第293章 瑣事第261章 辭別第227章 救關鍵人物第130章 善心氾濫第63章 瞧不起他第65章 有錢大家賺第42章 都招人疼第324章 勸阻第258章 雪夜探親第165章 叫他妹夫第68章 族婦撒潑第233章 防人第50章 他贖回來的第359章 大案第187章 相處第96章 派年食第241章 綠帽頂頂第260章 報喜第350章 醞釀第210章 沒落第75章 挑駁是非第146章 癡心不改第291章 自作主張第121章 私會第244章 贈銀錢第264章 情緣第176章 英俊表哥第92章 偷錢出走第296章 實情第288章 預備第21章 弱姐第21章 弱姐第231章 祖母歸天第94章 搬家第289章 啓程第346章 夫妻聚第78章 誰告的密?第178章 不樂婚事第23章 幼稚的建議第20章 訓斥第318章 虐\待第239章 拒納妾第137章 姐妹相剋第242章 原不育第230章 遺言第197章 長大了打你第307章 阻援第314章 小心翼翼第148章 貼心話第361章 大結局第216章 捉姦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