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東昇

趙琇走進自家宅門,在前院裡就聽見祖母張氏在客廳裡說話了:“你們將軍的好意,我都明白了,但東西還是收回去吧。他一家子在西北多年也不容易,何必這樣大包小包的?難不成他不送我這些東西,我就不念他的情義了?既然要回京任職了,這也是好事,在京城做官不比在西北的時候,要用銀子的地方多着呢。有好東西,他還是留着做更大的用處吧。”

趙琇心中驚訝,原來這汪家還真與自家有舊?那她怎麼從未聽祖母提起呢?論起有交情的武將人家,最親近的當然要數柱國將軍曹家,此外還有鎮江總兵等數位地方上的武將,以及幾位遼東的守將,都是祖父舊部,這些人家都與趙家二房有通信或直接來往,逢年過節也有走禮。可姓汪的武將,還真從來沒聽說過。

客廳裡響起了一個陌生的男子聲音,聽起來年紀挺大了,大約是汪家的管家,但跟平日常見的大戶人家管事相比,似乎有些不夠圓滑。張氏的婉拒讓他有些無措,一個勁地說,這是他們家將軍囑咐,一定要送到侯府來的,代表了他們將軍和太太的一番心意,如果張氏不收下,那一定是他家將軍有什麼地方得罪她了,請張氏多多恕罪,云云。

趙琇在外面都聽得無語了,心想這汪家是什麼來頭呀?怎麼送個禮還強要人家收下的?講的話聽起來似乎很謙卑,但總透着一股牛逼哄哄的架勢。如果不是這位管家說話時,語氣透出的無措清晰得連院子裡的她都聽出來了,一定會誤會他仗勢欺人的。建南侯府如今在朝中沒有實權,靠的只有聖眷,那些真有權勢的高門大族對着建南侯府的人仗勢欺負一下,並不出奇,可汪將軍是誰呀?那不是上趕着找不痛快嗎?

張氏看來對這汪家也不怎麼待見,無論那管家好說歹說。就是不肯收下禮物。那管家無奈之下,只得告辭了。

趙琇在外頭聽見,便回頭向身後的碧菡使了個眼色,然後快走幾步進了二門。汪家管家出來的時候。並沒有看見她們主僕一行,而是唉聲嘆氣地離開了。

張氏在丫頭的攙扶下出了客廳,趙琇連忙迎上去:“祖母,剛纔那是汪家派來的人?汪家到底是什麼來頭呀?”

張氏看到她回來了,揮揮手示意丫頭退下,就在孫女的攙扶下往正院裡走了,卻沒有直接回答趙琇的問題:“你這是剛從王府回來?怎麼去了這樣久?可見着王爺了?王爺今兒氣色怎麼樣?”

趙琇只得回答道:“王爺精神好着呢,今兒我陪他足足聊了半個時辰,他還有些意猶未盡的。若不是世子一再提醒他別勞了神,他還想繼續聊下去呢。剛好煙霞姐姐端了藥過來。王爺吃了藥就去歇息了,我才告退的。”

張氏聽了就奇了:“既是隻陪王爺說了半個時辰的話,你怎麼過了一個多時辰纔回來?”

趙琇笑道:“離開王爺的院子以後,我到世子院裡坐了一坐。上回中秋節時,蒙他費心。送了我那麼多好禮物,我樣樣都喜歡,自然要向他道謝。世子還說呢,如果我對那些洋文書真的這麼感興趣,宮裡書庫收藏的洋文書,他都可以幫我借出來。我想這是個難得的機會,真是高興極了。如果真能把宮中藏書借到手。也不必拘泥於洋文書,把每一本都抄一遍,咱們家也能多好多書呢。”

張氏有些擔心:“這樣合規矩麼?宮中的東西可不是那麼好借的。萬一世子這麼做是犯忌諱的,你豈不是害了他?依我說,本國古往今來的書就夠多的了,家裡的這些藏書。你都還只讀了不到一半,何苦又盯上了洋文書?即便真想收集,也用不着從宮裡借。威家商行與咱們家那麼熟,你讓他們替你回英吉利國捎帶幾本就是了,一小罐茶葉。管拉十箱八箱來。”

趙琇笑了:“那不一樣,我哪兒知道威爾斯家商行的人能從英吉利給我帶什麼書來呀?捎一次就要一年功夫,太麻煩了,兩管齊下不好嗎?放心,世子還沒糊塗,他既然能把書借出來,自然是問過上頭的。況且我又不會丟失或弄污了書本,只是抄寫一遍,就還回去了,大不了我去王府抄,這樣宮裡就不會知道他曾經把書借給我了。不是我盯着洋文書,而是本國的書雖說多到讀不完,但洋人的書也不是全無用處。有些東西,是外國人研究得比咱們深的,多學着人家點不好嗎?就算不學,也要知道人家都做了些什麼,萬一日後有用得着的時候呢?”

張氏嘆了口氣:“你這理兒雖是對的,只是外洋之人,能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學的?也罷,就當是個消遣吧。只是你也要有分寸,雖說咱們家跟王爺和世子不是一般的情份,但你一天天大了,也當注意男女有別,別總是往王府跑。雖說你與世子都是坦蕩蕩的,但架不住世人非議。你自己名聲受損,還要連累世子清名,就不好了。想要借什麼東西,就讓你哥哥去借。若把書借過來抄寫也無妨,那讓你哥哥轉交也是可以的,也不愁會把事情泄露出去。”

趙琇有些不自在地應了一聲,心想讓哥哥趙瑋出面傳遞東西,確實是可以的,就是這麼做,總讓她覺得有些對不住高楨……

還有,她給高楨做了新衣裳,要是託哥哥送過去給他,爲了不讓哥哥吃醋,莫非還要給哥哥也做一套?

趙琇心裡哀嚎一聲,等回到房間裡,才反應過來。她問汪家的事,張氏好象根本就沒有回答?當時張氏提醒她別老是去王府,到底是真的想提醒她,還是隻想轉移話題?

晚飯時,她忍不住再問了一次。這回張氏頓了一頓,同樣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

倒是趙瑋有些詫異地擡起頭:“汪家?哪個汪家?是汪東昇家麼?”

趙琇沒想到原來哥哥有料,忙問:“汪東昇是誰?我問祖母的這個汪家,今兒他家管家給咱們送禮來了,好幾大車呢,好象他家主人是在西北做將軍的吧?說是快要回京來了。”

趙瑋眉頭一皺:“居然真是他家?好好的,他不在西北待着。回京城做什麼?”

趙琇更好奇了:“哥哥,這個汪東昇到底是什麼人呀?咱們家跟他有恩怨嗎?”

趙瑋嘆了口氣:“有沒有恩怨很難說清楚,我也是聽家中老人們說的,事實上。咱們家應該對他有恩纔對。他原是祖父下屬之子,十一二歲上,他父親戰死沙場了,只留下孤兒寡母的,家裡也不寬裕。祖父便讓祖母派人將他母子接過來,就在府後頭找了個院子安置他們。這汪東昇讀書習武,都是從侯府習得,後來滿了十八歲,要正式入軍中任職,也是祖父替他安排。親自帶着到軍中各處打點。他的名字還是祖父替他取的呢。祖父與他雖無血脈之親,卻與父子無異。”

趙琇疑惑了:“既然是這樣的關係,他跟咱們家不應該很親近纔對嗎?爲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從來沒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人?他也從不與咱們家通信呢?”

趙瑋看了張氏一眼,張氏苦笑:“因爲他從前在侯府時。曾經給趙玦做過伴讀,素來與那邊親近些。”

趙琇恍然大悟:“他是趙玦那邊的人?”她忍不住冷笑了:“照這麼說,這個人的人品也不怎麼樣。祖父和祖母對他有恩,照顧他們母子生活,又安排他的仕途,結果趙家出事,他就只憑着私人感情。把祖母對他的恩都拋諸腦後了,明知道趙玦一家都做了些什麼,也裝作不知道,十年來都不與我們這邊聯繫。他現在一反常態地給咱們家送東西,莫非是因爲趙玦栽了,他怕會受到連累。所以特地來巴結我們?”

出於對趙玦一家的厭惡,她下意識的就把跟他家親近的人都打成了反派,但張氏卻搖頭:“他雖與趙玦一家更親近些,但並不是糊塗人。謀逆這種事,他是斷然不敢的。況且他一直在西北任職。立下軍功無數,卻少與京中權貴結交,名聲也很不錯。新皇既然特地召他回來,必是有大用。他若有謀逆之嫌,新皇又怎會下此旨意?”

話雖如此,趙琇對這個汪東昇的印象還是好不起來:“那也很難說。瞧他往咱們家送的那幾大車子東西,要是他兩袖清風,正直無比,那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別告訴我是用俸祿買的,又或是他家傳下的祖產。”汪東昇曾經因爲家貧而依附侯府,當然不可能有大筆祖產,那就只能是做官以後積攢的錢財。武將想要發財,那貓膩可就多了去了。

但張氏還是搖頭:“做邊將的,都有來錢的門路。比如你們祖父從前守遼東時,軍中就有私下販賣東北人蔘毛皮入京的暗路子生意。這個朝廷也知道,是讓軍中貼補軍費的,只是從不擺到檯面上講。西北想必也同是如此。汪東昇在西北邊疆鎮守多年,不過是拉了幾車東西過來,實在算不了什麼。你們祖父從前往家裡拉的,比這更多呢。”

趙琇有些不樂意了:“祖母,那汪東昇既然更親近趙玦牛氏他們,您都拒了他家送來的禮了,怎麼如今倒一再替他說起好話來了呢?”

張氏愣了愣,幽幽地嘆了口氣:“他雖然有十來年沒見過我們了,可他性情爲人,我還是知道的。不是我替他說好話,而是他這人確實不是趙玦那等狼心狗肺之人,只是略有些……”她頓了頓,“等他回來,你們自然就知道了。他既然要入京任職,今後也不用愁沒有見面的機會。”

趙瑋問她:“祖母不怨他這些年來對我們祖孫三人不聞不問麼?那他家送來的禮,您爲何要堅拒呢?”

張氏淡淡地道:“他離京多年,我雖清楚他的爲人,卻不知他對趙玦一家是否依然親近。當年我們家出事,在他一個外人看來,是自家人內鬥,他不好插手。趙炯與你們父親,無論哪一個都是你們祖父的骨肉,他該幫誰呢?你們祖父那些舊部,多一半是這樣想的,只是瞧不起趙炯趙玦爲人,便與咱們祖孫更親近些。汪東昇卻是本來就與趙玦交好的,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樣。但我曾聽旁人提過,他與那邊也沒有來往,連書信都沒有。可見他對那邊的所作所爲,也不是全無怨言的。”

趙琇覺得祖母這個想法可能稍爲樂觀了點:“也許人傢俬下有來往呢?只是咱們不知道罷了。”

張氏笑了笑:“也許吧。如今他要回來了,牛氏祖孫還在京中。我要瞧他知道此事之後,如何對待牛氏祖孫,才能決定日後與他家是否來往。拿人東西手短,吃人東西嘴軟。若他仍舊與那邊親近,我得了他的好處,又怎麼好再指責他呢?可要我對牛氏忍讓一二,我又吞不下這口氣。只盼着汪東昇別令我失望纔好,否則我就不會再奉他爲上賓,他也不必來向我請什麼安了,送什麼禮了。”

第265章 心臟病第298章 通信第614章 立儲第590章 喜訊第327章 嫌棄第421章 坦率第223章 說笑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420章 試探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53章 差使第87章 質問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614章 立儲第471章 傳言第619章 藉口第601章 喜訊第493章 進展第357章 厚聘第163章 指點第427章 請罪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63章 指點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297章 背約第552章 牽制第316章 光地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09章 產業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399章 故事第369章 誆騙第25章 庸醫第298章 通信第501章 潮第598章 選擇第540章 計劃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422章 勸姐第200章 送冰第579章 多心第258章 後續第483章 獻殷勤第26章 生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55章 雀金呢第365章 打趣第89章 盧家內訌第242章 烏龍第109章 兩年第216章 戰果第312章 圖書館第619章 藉口第616章 備婚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59章 風波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65章 回絕第576章 開導第222章 驚喜第372章 失態第193章 擦肩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478章 害臊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232章 山居第433章 失落第475章 大案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83章 獻殷勤第583章 告狀第40章 做戲第294章 評價第142章 善後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05章 要人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89章 質問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147章 回京第415章 花糕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1章 驚聞第313章 許諾第279章 救人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29章 相逢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73章 雨天第354章 秘信第490章 勸說第554章 生恨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351章 獨對第196章 信
第265章 心臟病第298章 通信第614章 立儲第590章 喜訊第327章 嫌棄第421章 坦率第223章 說笑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420章 試探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53章 差使第87章 質問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614章 立儲第471章 傳言第619章 藉口第601章 喜訊第493章 進展第357章 厚聘第163章 指點第427章 請罪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63章 指點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297章 背約第552章 牽制第316章 光地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09章 產業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399章 故事第369章 誆騙第25章 庸醫第298章 通信第501章 潮第598章 選擇第540章 計劃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422章 勸姐第200章 送冰第579章 多心第258章 後續第483章 獻殷勤第26章 生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55章 雀金呢第365章 打趣第89章 盧家內訌第242章 烏龍第109章 兩年第216章 戰果第312章 圖書館第619章 藉口第616章 備婚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59章 風波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65章 回絕第576章 開導第222章 驚喜第372章 失態第193章 擦肩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478章 害臊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232章 山居第433章 失落第475章 大案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83章 獻殷勤第583章 告狀第40章 做戲第294章 評價第142章 善後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05章 要人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89章 質問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147章 回京第415章 花糕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1章 驚聞第313章 許諾第279章 救人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29章 相逢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73章 雨天第354章 秘信第490章 勸說第554章 生恨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351章 獨對第196章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