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利動人心

趙瑋從趙源處得了趙璟的口信,心領神會,立刻便去尋祖母張氏說了。

張氏有些猶豫:“小長房出族之事,確實該知會官府,別的不說,戶籍總是要變更的。派人去京城,也沒問題,最多兩日就能出發了。只是……我們當真要跟陶知縣說,讓他掐住趙澤參加科舉的資格麼?”

趙瑋一聽就有些急了:“祖母!您就算再心善仁慈,也別用在仇人身上呀!那趙澤又不是什麼好的,您忘了?他小小年紀就殺了弟弟,若不是爲了掩蓋這事兒,蔣氏也不會對我們家下毒手,父親和母親也就不會慘死了!”他眼圈兒都紅了:“您心善,救濟一千個、一萬個人也使得,獨小長房的人,一個都不能可憐他們!”

張氏忙摟過他:“傻小子,難道我還要心疼仇人不成?我不想跟陶知縣說這事兒,是因爲知道他的爲人。趙澤從前是做過惡事,但他如今還是個半大孩子,也不知道他功課如何,是否擅長哄人。陶知縣即便聽說過他祖父與母親的事,甚至有可能聽說他幼時殺弟的惡行,也只是聽聞罷了,見到他,也許會覺得他還是個孩子,沒必要趕盡殺絕。我們家本是苦主,將小長房出族是佔理的,可絕人仕途,又是對一個孩子這麼做,焉知陶知縣不會誤會?我老婆子一把年紀了,倒不怕別人誤會。可你們兄妹年紀還小,你明年也一樣要去考縣試的,讓一縣之尊對你有了誤解。豈不是得不償失麼?”

趙瑋這才明白祖母的苦心,面露羞愧:“是我想錯了。”張氏摟着他微笑:“不是你的錯,是祖母沒說清楚。”

趙琇坐在一旁想了想。便建議說:“那我們不跟陶知縣說趙澤科考資格的事了,我們只跟他提出族的事,他定會問理由的,那我們就可以把小長房做的那些惡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他。趙澤殺弟之事,不管有沒有定罪,他祖父和生母都是罪犯,這點是無可辯駁的。是否給這樣一個人科考資格。那位陶知縣自然心裡有數。那我們既達到了目的,又不用做壞人,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氏笑道:“這主意好。就依琇姐兒的意思!”趙瑋遲疑了一下,也笑着點頭了。

等離開了正房,趙瑋便拉着妹妹來到院子一角,小聲問:“你的主意固然不錯。可陶知縣那人有些書生意氣。萬一他被趙澤騙了,以爲那是個好學上進的好少年,讓他參加科舉考試,那可怎麼好?”

趙琇抿嘴笑道:“哥哥急什麼?就算陶知縣許他去考試了,他能不能參加還是未知之數呢。”

趙瑋大奇:“這是何意?”

趙琇湊到他耳邊:“哥哥沒看出來?璟大哥特地讓源哥兒過來給我們遞信,那麼熱情,顯然他也不願意讓趙澤留下來。不但趙澤住在宗房,會給他惹麻煩。那個柳鶯更不是省油的燈。璟大哥是嫡長子,如今又是族長。對着親爹,他礙着孝道,受些氣沒什麼,可柳鶯一個通房丫頭想仗着煜大伯的勢攪風攪雨,他怎麼可能忍得住?怕是恨不得早點把他們趕走呢,只不過礙着煜大叔,不好多說罷了。”

趙瑋雙眼一亮:“你是說……璟大哥會幫我們把趙澤趕走?”只要趙澤這些小長房的人不在,柳鶯一個通房丫頭又能耍出什麼新花樣來?

趙琇笑道:“別光說宗房了,就是別的族人,也不可能讓趙澤有翻身機會的。你忘了?小長房出族,收回來的產業有大半是歸入全族,人人都能沾光。跟一個有希望中秀才的小孩子比起來,難道不是實實在在能到手的財帛更能動人心嗎?不少族人今年都遭了災,他們纔沒耐心等待一個就算髮達了也未必願意幫扶族人的小長房呢。”

趙瑋微微笑了:“就算沒有這些好處,族人們也不可能站在小長房那邊的。誰叫他們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呢?成天擺着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只當族人是打秋風的,從沒有正眼瞧過人。我們家卻年年都資助族中子弟讀書,救濟族中孤寡,族裡有什麼事,需要出錢出力的,我們都是頭一份。族人們都有眼睛,自然知道該選擇哪一方。”

趙琇笑笑:“哥哥說得有理,只不過有了好處,他們站隊就能站得更利索些。別的不說,光是宗房的煜大叔,他是來得晚了,不知道我們具體議了些什麼,若他知道小長房要歸還的產業,有大半要充入族中公產,只怕立時就能將趙澤踢出門去呢!”

趙琇自現代來,擺脫不了以利動人的觀念,在這個時代,在讀書人眼裡,可能有些不夠光明正大,但用在趙煜身上,卻是正正好。她猜着了,等他安頓下來,父子倆終於有時間可以聊一聊最近幾個月裡發生的事,趙璟將小長房出族後的一應安排細節都告訴了趙煜,他才知道,原來小長房出族,他還能得到不少好處。

雖說那充公的五千多畝田產是要族中各個大房頭派人出來,一起共管的,但田地管理這種事,不可能事事都要所有人坐在一起商議了,再決定如何去做,總要有人去打理具體事務,而宗房向來慣做這種事,只要拿到這個肥缺,有多少手腳做不得?那可都是上等田地,一畝產糧高至三四石,以現下市面上的米價,一石米能賣上一兩三錢銀子,五千多畝地就有兩三萬兩銀子,那可是一大筆錢!

這賬一算,趙煜就渾身不自在了。他想起在京城的時候,牛氏如何向他哭窮,跟他說家裡如何艱難,但前程又如何光明,因爲趙玦得到了軍中大佬的提攜,還有王府撐腰,雖然眼下只是個六品武官。但那是五年間從九品升上來的,可謂飛速。只要再熬上幾年時間,不敢說封侯拜相。但做個將軍什麼的卻不在話下。牛氏還許諾到時候會給他捐個官,再許他兒孫一個武職,至少有六品。牛氏還給了他五百兩銀子,說這是給他的辛苦錢,望他能幫着庇護嫡孫趙澤,讓趙澤順利考取功名……

五百兩銀子算什麼?小長房一年光是老家的田產就有幾萬兩入息,還在他面前哭什麼窮?他宗房所有家底湊起來。都未必有這個數,五百兩?打發叫花子呢?!

他一定要把那五千多畝地弄到手!

趙煜心裡下了決定,什麼趙澤都拋在腦後了。他還埋怨兒子:“怎能叫各個房頭出人,大家共管?人一多,各執一辭,到時候聽誰的去?沒得耽誤了大事。我們是宗房。原該由我們打理纔是。”

趙璟心道大家防的就是你這一手。便說:“這原是族人們的意見,叔祖母也說好的。”

“什麼族人們的意見?定是外六房搞的鬼!”趙煜不以爲然地道,“就他們家精明,打量我不知道呢?如今他們家也有人開糧行了,五千畝地裡不少種的都是稻米,只要收米的價錢比市面上便宜一點兒,就夠他賺的了,吃虧的還不是族裡?不行。這事兒不能任由外六房胡來。你們不是要找小長房的管事要賬簿麼?正好澤哥兒在這裡,我去跟他說。賬簿和人都要拽在我們自己手裡才行,不能叫外六房一手遮天!”

他興致勃勃地要去管這件事,也不理會趙澤和柳鶯怎麼說,趙璟看得無語,原不想讓他插手,但念及小長房的管事強硬拒絕交出賬簿,覺得讓父親打着趙澤的名號去討要也好,等賬簿拿過來了,去京城要回產業的人也將田地過戶之事辦好了,小長房的管事沒了權柄,自然也就用不着父親了,到時候族人們相請,難道父親還能硬扣着東西不放麼?

趙璟拿定了主意,也不去管趙煜如何行事,卻苦了趙澤。他在家裡就不管事,回了奉賢后也是聽趙煜與柳鶯安排,一心只顧着在房間裡溫書,哪裡知道什麼賬簿的事?趙煜要借用他的名義,他糊里糊塗答應了,也不知趙煜如何行事的,第二日柳鶯就闖到外院書房來罵他,怎能將小長房的產業交給了宗房?他還一頭霧水,不明白她在說什麼呢,氣得柳鶯直跳腳,數落了他一頓,才趕着跑去趙煜那邊施美人計,意圖打消他吞併小長房產業的意圖。

這麼一鬧,趙澤也隱約知道自己被趙煜利用了,心裡又是生氣,又是惶恐。若連趙煜都靠不住,他在老家能怎麼辦?還有他要報名參加明年的縣試,許多準備工作都要做起來了。比如三代履歷,裡面要寫明祖父和母親的姓名,萬一縣尊以他們都是罪犯爲由,不許他參考怎麼辦?必須要事先打點好。再比如那互結一關,他要認識本地同考的童生五名,互結保單,還要有一名本地的廩生具保,才能參加考試。本來這些事光是族裡就能解決了,但小長房出族,幾乎全族都同意了,他還能得到族人的幫助嗎?如果不能,是不是就該出去結識其他童生了?考官的喜好,也該打聽一下。就剩半年時間,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

可是趙煜如今完全沒有幫他忙活的意思,成天說有事要辦,沒空理他,趙璟夫妻的態度也很冷淡,他該怎麼辦?要不要自己先去拜訪幾個人?要拿誰的名帖去?父親雖是六品武官,但在家鄉未必有人買賬,若拿祖父的帖子,祖母那邊會認麼?

就在他糾結猶豫的時候,趙瑋已經領着趙璟和八老太爺的兒子趙焜,代表着趙氏宗族,上門拜訪了新任知縣陶澄,向他說明了小長房出族之事。陶澄得知事情原委之後,肅然道:“此等惡毒行徑,實在令人髮指。本官當行文京中,讓朝中上下知曉趙玦家人惡行!”

趙瑋完全沒有提起趙澤科舉之事,趙璟原想要提的,被他一個眼色制止了。且不說事後趙瑋如何解釋,他們離開後,陶澄還跟縣丞感嘆趙老夫人的不易,痛斥趙家小長房的兇狠。

那縣丞是縣中老人,對趙家的事十分清楚,就道:“趙家小長房的嫡長孫還回鄉參加明年的縣試呢,聽說這幾日都在讓人打聽禮房的人住在哪裡,不知是不是打算上門拜訪打點。他家裡難不成沒人懂得律法麼?那嫡長孫的生母如今還被關在大理寺牢中,罪行深重,她的兒子,如何能考科舉呢?”

“竟有此事?”陶澄十分憤慨,連趙澤的面都沒打算見,就直接知會了禮房,不許犯人之子參加科舉,誰都不許通融!

趙澤剛有了點動作,就被潑了一盆冷水,整個人都懵了。他年少無知,還做着考中進士做了大官,就爲母親“伸冤”的美夢呢,如今卻被打破了希望,他一時惶恐無比,不知以後該怎麼辦。柳鶯是個丫頭,再受祖母牛氏看重,見識也有限,沒法給出有用的建議,他猶豫着,是不是該去問問趙煜?

趙煜沒空理會他這事兒,他現在正火冒三丈,命人押着小長房的管事,直接找上了張氏:“嬸子,你家這刁奴好生可惡!他竟然中飽私囊,貪了好幾千兩銀子去!”

第369章 誆騙第401章 反轉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43章 醒悟第41章 惹衆怒第486章 自薦第374章 遭遇第504章 慈善第339章 請客第495章 回鄉第400章 夜第627章 賀禮第213章 圖紙第255章 雀金呢第566章 見識第354章 秘信第261章 告密第532章 心急第404章 議立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92章 新聞第42章 苦肉計第383章 木梳第199章 對峙第186章 教孫第249章 搶白第568章 追加第5章 分家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40章 提醒第163章 指點第367章 約定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76章 會面第204章 贈衣第234章 置莊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168章 算計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81章 疑惑第546章 無賴第196章 信第374章 遭遇第146章 平定第391章 建議第270章 返回第362章 憂慮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387章 通信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573章 獎賞第442章 遊趣第386章 訴苦第313章 許諾第353章 差使第512章 嘉獎第331章 抽絲第392章 新聞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09章 兩年第517章 困惑第415章 花糕第485章 流言第142章 善後第207章 仇視第546章 無賴第273章 手足第547章 對質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173章 雨天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78章 說和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86章 自薦第427章 請罪第437章 討價第81章 棄僕第171章 驚聞第442章 遊趣第518章 揭露第87章 質問第540章 計劃第297章 背約第594章 結交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27章 歸來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48章 關門第21章 好戲第279章 救人第55章 抉擇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563章 嬤嬤們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
第369章 誆騙第401章 反轉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43章 醒悟第41章 惹衆怒第486章 自薦第374章 遭遇第504章 慈善第339章 請客第495章 回鄉第400章 夜第627章 賀禮第213章 圖紙第255章 雀金呢第566章 見識第354章 秘信第261章 告密第532章 心急第404章 議立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92章 新聞第42章 苦肉計第383章 木梳第199章 對峙第186章 教孫第249章 搶白第568章 追加第5章 分家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40章 提醒第163章 指點第367章 約定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76章 會面第204章 贈衣第234章 置莊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168章 算計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81章 疑惑第546章 無賴第196章 信第374章 遭遇第146章 平定第391章 建議第270章 返回第362章 憂慮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387章 通信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573章 獎賞第442章 遊趣第386章 訴苦第313章 許諾第353章 差使第512章 嘉獎第331章 抽絲第392章 新聞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09章 兩年第517章 困惑第415章 花糕第485章 流言第142章 善後第207章 仇視第546章 無賴第273章 手足第547章 對質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173章 雨天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78章 說和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86章 自薦第427章 請罪第437章 討價第81章 棄僕第171章 驚聞第442章 遊趣第518章 揭露第87章 質問第540章 計劃第297章 背約第594章 結交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27章 歸來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48章 關門第21章 好戲第279章 救人第55章 抉擇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563章 嬤嬤們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