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宗族大會(一)

趙氏一族的宗族大會,向來有規矩要求每一房人都必須參加,如果家主不在,那就由繼承人代勞,若連繼承人都不在,或是親兄弟,或是子侄,總之,要照着血緣遠近和嫡庶地位高低,在留守的成員裡選擇最有資格的人做代理。萬一家中所有男丁都出門或是死絕了,那就讓主婦或長女頂上,代替家中的男丁發表看法。絕戶的人家,會先由族中公議,擇定嗣子,由嗣子出面。

宗族大會是不能容許有任何一房人缺席的,如果有不得已的原因,或是全家人隨家主在外地爲官,或是遷居外地,不能及時趕回來參加大會的,那麼事後若對宗族大會的決議有所不滿,也沒有資格提出異議,因爲是他們自己放棄了發表意見的權利。

這個規矩一向執行得很好,唯一可以公然不守規矩但又無人追究責任的,只有昔日尚未分家的二房。那是沒說的,建南郡公就是全族人興旺的保證,是趙氏宗族的庇護人,他長年在邊疆鎮守,或是告老後回到京城休養,除了偶爾幾次回鄉祭祖外,基本不怎麼插手族裡的事,但誰也不敢真把他當成透明的了。宗房煜大老爺更是欺軟怕硬,大腿抱得死緊,每逢族中有大事,都會提前給郡公爺送信,請示他的意見,得到準話後,轉達給族人知道,纔會開始表決。若是事情緊急,在郡公爺知情表態之前就召開了宗族大會,那大會次日也必須將公議的結果急送進京。報給郡公爺知道,要是他反對,那煜大老爺必定會重新召開宗族大會。推翻之前的決議……

當然,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郡公爺通共只反對過兩次宗族大會的公議結果。一次是煜大老爺提議的,向各房族人收取一筆不小的費用,另擇風水寶地將祖墳遷過去,因爲那一年奉賢發大水,家族祖墳所在地有被水淹沒的風險。但這祖墳其實是內三房的祖墳。外九房都是依附而來,即便有幾個近年新立的墳頭,也沒到要遷墳的地步。煜大老爺要求上交的費用加起來卻遠遠超過了需要的數量,有斂財之嫌。郡公爺知道後,將煜大老爺派去送信的使者大罵一頓,籌錢和遷墳之事不了了之。改爲二房出錢重修了祖墳。之後煜大老爺再也沒敢提起類似話題。

另一次則是外六房上兩代旁支中的一家,成年男丁在外行商,家境富裕,父子倆都因意外死了,只剩下婆媳兩個,媳婦懷着八個月的身孕。煜大老爺覺得喪禮上沒有男丁充當孝子很不好看,六房幾家人商議了一番,推了一個男孩子出來。打算過繼給他家做嗣子,但這麼一來。無論那媳婦以後生的是男是女,都無法繼承家產了。當時有大夫診出這媳婦腹中懷的是男胎,婆媳倆便奮力反對過繼之事,只是拗不過宗族,煜大老爺也不理會她們的意見,爲了趕上葬禮,搶先開了宗族大會把事情定下來。可事後郡公爺知曉,又罵了他一頓,推翻此議,等那媳婦生下了男孩,仍舊拿回了家產,那個充作孝子的男孩,只領了個紅包就被送回親生父母家去了。外六房那時當家的還是趙啓軒的祖父,因這件事丟了臉,無奈還要仰仗郡公爺的臉面才能做好生意,事後不但不敢說什麼,還特地備了豐厚的禮物,親自送到遼東,向郡公爺說明原委,又賠了禮,認了錯,纔算了結。

由此可見,二房在宗族事務上,有着多麼大的話語權,有着多麼超然的地位。

不過如今二房分了家,小長房長年在京城待着,當初又出了趙炯這麼一個不光彩的罪人,他們不回鄉對宗族事務發表看法,族裡也沒興趣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反正是他們自己不肯回鄉來的,日後無論有什麼決議讓他們感到不滿,他們也沒有資格反對。二房在宗族裡,如今是以小二房爲主,次次都是由張氏帶着趙瑋出席大會的。

眼下張氏與趙瑋都不在家,只剩了趙琇一人,負責宗族大會事宜的趙璟也很煩惱的,讓一個女孩兒參加宗族大會,還是這麼小的年紀,那可是絕無僅有的事。不過小二房是絕對不可以缺席的,除了趙琇也沒旁人可以參加了,連個旁支的男丁都沒有,趙琇既然主動要求參加,那也只能讓她來了。本來,當初借錢給八房的族人裡,趙琇就是排名第二的債主,也是位苦主了,要處置騙錢的罪魁禍首,怎能把小姑娘給漏掉?

託趙琇先前刷的存在感的福,全族上下就沒有一個人反對趙琇這個小女孩參加宗族大會,到了大會召開的當天,她鄭重地穿戴得儘可能樸素莊重,帶着盧昌秀和盧媽夫妻,去了隔壁的宗祠,然後將他們留在門外,獨自進入祠內。

除了宗房和八房的嫡支,趙琇是來得最早的一個。議事堂內,椅子已經照着輩份和次序擺好了,每張椅子上面坐的是誰,都是有規矩的。正位上座的兩把椅子,一把是給張氏留的,一把是八老太爺的,他們是族裡現存輩份最高的長輩,連煜大老爺昔日任宗長時,也要坐到下手去。左右兩排交椅,坐的是“火”字輩的各房家主,在他們後面一排的交椅,坐的則是同爲“火”字輩的旁支家主,再往後纔是“玉”字輩的。目前還沒有“水”字輩的子弟當家,因此沒有他們的位子,如果有“水”字輩的男丁與會,那就得站在最後一排了。整個會場井然有序,尊卑分明,誰有資格說話,誰只能應聲附和,都是有講究的。

但其中又有一點例外,那就是小二房的趙瑋,以前的宗族大會,因他是小二房唯一的男丁,也是小二房的家主。更是二房唯一出席大會的男性代表,因此雖是“玉”字輩的,位子卻不能排在“玉”字輩那一排。趙璟便找了個理由。說他年紀小,祖母又年邁需要照顧,就把他的位置安排在張氏的椅子下手,與“玉”字輩的子弟坐的是同樣的椅子,可地位卻與“火”字輩的長輩們等同。族人們深知他身份貴重,還有爵位,無人提出反對。

如今張氏與趙瑋不在。趙琇是“玉”字輩的,卻不能把她丟到“玉”字輩那一排坐椅去,否則上位裡就沒有二房的影子了!所以趙璟安排她坐了她哥哥趙瑋的位子。就在張氏那張空椅子下手。

小女孩身量尚不足,坐在椅子上,雙腿都騰了空。不過她穿着一身艾綠色的交領麻衫,下身是靛藍色的纏枝花銀襴工字褶裙。裙下一雙藍色繡鞋。懸空只露了一點鞋尖。頭上黑髮從中間分開,梳成兩條麻花辮子,又挽上去用藍色髮帶綁了,看上去就是兩個低至耳際的對稱發鬟。她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挺直了小身板,一點都不象其他同齡孩子那樣不安地亂動,也不左顧右盼,嚴肅得就象是個小大人。看到有人進門。如果是長輩和平輩,她就會用手撐一下椅面。迅速跳下地向對方見禮;如果來的是晚輩,她就會端坐不動地接受對方的問候。做得有板有眼的,誰都挑不出錯來。

進門來參加大會的族人們,看到她的表現都有些吃驚,但很快就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大會開始的時辰漸漸近了,進入宗祠的族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友好地互相見了禮,各自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八老太爺在兒子的攙扶下最後出場,所有人都起立向他行禮問好,他一路輕輕地點頭回應衆晚輩們,來到屬於他的位子,一看離他最近的居然是趙琇,先是怔了怔,就皺眉道:“琇姐兒一個女孩子,怎麼會在這裡?”

趙琇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個禮,道:“叔祖父,侄孫女兒若是不來,二房就沒人來了,璟大哥只好安排我來坐一坐。況且依照族規,我是二房嫡長女,兄弟不在家,我代爲出席也是應該的。事關宗族,侄孫女兒不敢躲懶。”

八老太爺聽了,眉頭稍稍舒展了些,但還是覺得不象話,不過想想二房“玉”字輩的女兒,就只有趙琇一個,說她是嫡長女也沒錯,代兄弟出席宗族大會,不算違了規矩,總好過二房一個人也不出現,便也就默許了,自行往上座坐下。他兒子趙焜連忙退到下手右方,往煜大老爺對面坐了,和他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地轉開了頭。

執事在門外高聲報時,宗族大會開始了。

趙璟命人將八房的嫡長子押了上來,後者身上還穿着去孃家接老婆時的綢衣,頭髮卻凌亂無比,右臉上有個大大的深紅色巴掌印,嘴裡堵着一團布。他雙手被縛在背後,讓人強壓着跪在了堂中,拼命掙扎不休。

趙璟也不理會,徑自當衆向全族人宣讀了他的罪狀,從頂撞父親,騙賣族田,中飽私囊,貪墨家產,攜財私逃,與人合謀編造債務哄騙家人,種種罪名都說得清清楚楚,最後大聲道:“今日召開宗族大會,就是承八房伯父所請,將此不肖子弟逐出趙氏一族,請衆族人共議。”

衆族人聽了以後,交頭接耳,私下議論不休,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差不多,這種子弟留在族中,只會壞了家族名聲,早逐早了,況且又是他親老子提出來的,不去衙門告他忤逆不孝,已是給他留了活路,因此都沒有什麼異議。

但也有人抱着其他的念頭,想要趁這個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便在人後揚聲說:“若當真逐他出族,從此就不再是自己人了,是不是讓他認個錯,給大家賠個禮?”

趙璟頓了一頓,爲難了。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問題是,這人嘴裡不乾不淨的,一旦給了他說話的機會,一定會攀扯上當年二房那件醜事的,到時連他父親也要被拖下水。若是不答應,他又該如何拒絕呢?

趙琇沉默坐在邊上,目光閃了一閃。

第477章 見禮第353章 差使第363章 密摺第6章 怪事連連第561章 投誠第72章 疑點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11章 書與茶第544章 漣漪第366章 潛入第86章 歸來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07章 籌備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30章 再召見第306章 宣傳戰第569章 搶手第307章 籌備第426章 避難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85章 小聚第479章 手段第146章 平定第128章 將至第526章 反駁第522章 回家第514章 野望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626章 離開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90章 勸說第8章 弄巧成拙第357章 厚聘第469章 守歲第283章 偶遇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380章 緣由第457章 體會第294章 評價第571章 相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95章 出族第336章 送書第412章 丟臉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625章 嘆息第142章 善後第610章 發難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5章 包圍第608章 太醫第401章 反轉第249章 搶白第227章 歸來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108章 尋茶記第435章 人事第49章 碧蓮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3章 盤算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42章 遊趣第469章 守歲第594章 結交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50章 地震第109章 兩年第211章 書與茶第201章 葛衣第593章 帖子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26章 生疑第446章 包票第518章 揭露第11章 風雨欲來第270章 返回第316章 光地第434章 選擇第510章 趙演第184章 蠢話第142章 善後第600章 上任第42章 苦肉計第418章 口風第553章 盤算第534章 新年第453章 小敘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97章 背約第233章 邀請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302章 告密第237章 露餡第334章 悔恨第143章 母子相見
第477章 見禮第353章 差使第363章 密摺第6章 怪事連連第561章 投誠第72章 疑點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11章 書與茶第544章 漣漪第366章 潛入第86章 歸來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07章 籌備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30章 再召見第306章 宣傳戰第569章 搶手第307章 籌備第426章 避難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85章 小聚第479章 手段第146章 平定第128章 將至第526章 反駁第522章 回家第514章 野望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626章 離開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90章 勸說第8章 弄巧成拙第357章 厚聘第469章 守歲第283章 偶遇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380章 緣由第457章 體會第294章 評價第571章 相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95章 出族第336章 送書第412章 丟臉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625章 嘆息第142章 善後第610章 發難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5章 包圍第608章 太醫第401章 反轉第249章 搶白第227章 歸來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108章 尋茶記第435章 人事第49章 碧蓮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3章 盤算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42章 遊趣第469章 守歲第594章 結交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50章 地震第109章 兩年第211章 書與茶第201章 葛衣第593章 帖子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26章 生疑第446章 包票第518章 揭露第11章 風雨欲來第270章 返回第316章 光地第434章 選擇第510章 趙演第184章 蠢話第142章 善後第600章 上任第42章 苦肉計第418章 口風第553章 盤算第534章 新年第453章 小敘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97章 背約第233章 邀請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302章 告密第237章 露餡第334章 悔恨第143章 母子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