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生疑

?這一聲簡單的“噓”,雖然什麼都沒說,但也什麼都說清楚了。

秋葉臉色變了變,小心翼翼地朝正房方向瞄了一眼,才小聲說:“我們老夫人可是打從心底裡相信,那白幡忽然折斷是郡公爺顯靈!若是她知道了那不過是你搗的鬼……或者是讓侯爺那邊知道了……”

護衛笑了笑,說話語氣中帶着無比的自信:“建南侯不會知道的,我這手彈石子兒的功夫可是家傳絕活,講究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倘若輕易叫人發現了,我不如收拾包袱回家算了,還在廣平王府當什麼護衛呀?我敢打包票,今兒知道我動了手腳的人,連姑娘你在內,絕不會超過三個人!”

秋時半點沒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反而很是驚慌:“三個人?除了我和你,還有誰?他會把事情告訴侯爺麼?”

護衛豎起食指搖了搖:“除了你我之外,有可能知道實情的還有我們統領大人,其他王府護衛也不會知曉,統領大人自然是可靠的,不會把事情私下告訴侯爺,而趙老夫人那裡,姑娘不說,她自然也不會知道。姑娘就放心吧。”

秋葉哪裡能放心?她急得直跺腳:“我自然不會亂說,只是連我都能瞧見你做了什麼,你怎知就不會有第四個人看見?若是嚷嚷出去,讓人知道郡公爺顯靈其實是我們這邊人搞的鬼,老夫人的處境就尷尬了!”

護衛見她是真的着急,才反應過來自己的話讓人擔心了,忙道:“姑娘別急,你能看見,是因爲你站的位置就在我前頭,當時又因爲擔心趙老夫人,正巧轉過頭來盯着她瞧,纔會看到我在做什麼。其實那時所有人都在看着建南侯和趙老夫人,沒人注意我們幾個,更別說我前後左右都有人遮擋了,擋在我前面的就是你。石子由下往上斜斜彈出,個頭極小,彈得又快,輕易不會讓人看見,過後掉在地面,與路邊其餘碎石混在一起,根本不會露出異狀。至於統領大人,他並沒有真的看見我做了這件事,只不過他清楚我有這門功夫,可以推測出來而已。況且這種事,除非當場被拿住,否則誰能證實我真的做過?如今建南侯已是過街老鼠,饒他說得天花亂墜,世人也只會認爲他是在狡辯。”

秋葉聽了他的話,漸漸冷靜下來。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她似乎只看見他手裡捏着顆小石子要彈出,但彈出後石子朝哪裡去了,她其實並沒有看到,只是瞧見白幡折斷,纔有了這個推測,也許真的沒有其他人瞧見他做的事,即使瞧見了,當時沒揭穿,過後再說什麼也無用了。

只是她心裡還是有些擔憂:“你以後別再自作主張了,這一回僥倖能瞞過去,日後再有第二回,就難保不會有人察覺了。你本是好心要幫我們老夫人,可千萬別弄巧成拙!”

護衛忙舉手發誓:“我一定不會再自作主張了。方纔統領大人已經悄悄罵過了我。我只是瞧不慣建南侯的作派,明明做下了錯事,還死口不認,甚至血口噴人,往老夫人頭上潑髒水。他既然說趙郡公不能顯靈,那我就讓趙郡公顯靈一次給他看好了,橫豎趙郡公又不會真的冒出來說我撒謊。”

秋葉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怎知道他不會?郡公爺是真的顯靈過,不然你以爲你弄斷了兩根白幡,我們老夫人這麼容易就相信了?她從前是不信這個的,總唸叨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

護衛驚訝:“趙郡公真的顯過靈?是在什麼時候?怎麼顯的?”

秋葉正要回答,忽然聽見大管家汪四平陪着張家二舅老太爺張朝義往這邊來了,忙退開幾步,假裝正從廊那邊過來,要往院門外走。

護衛也很有眼色地配合她的動作,站起直立在廊柱旁作守衛狀。

張朝義與汪四平進了院門,秋葉忙迎上前行了一禮:“二舅老太爺。”

張朝義認得她是誰,點了點頭:“你們老夫人可在屋裡?我有急事尋她商議。”

“老夫人在屋裡與廣平王府的護衛統領大人說話,二舅老太爺請稍候,待奴婢前去通傳。”

“廣平王府的護衛統領?”張朝義雙眼一亮,與汪四平對望一眼,對自己準備要說的話更有信心了。

張氏見到弟弟過來,並未多想:“他們給你安排好住處了?趙炯着實失禮,他眼裡就只有錢家人,都忘了秦家老爺和你纔是他正經舅舅了。”

住處沒什麼可說的,張朝義關心的是別的事:“怎麼不見那位統領大人?”

張氏不欲深說:“他有事先離開了。”又有些疑惑:“你尋他有事麼?”

張朝義輕咳一聲:“我方纔聽底下人議論,說趙炯摔了馬,可能要癱了?那個叫高成的惡奴正張羅着要請大夫給他治傷呢,聽說請了一個極有名氣的,卻嫌人家是庸醫,又不要人家治了。”

張氏淡淡地道:“隨他愛請誰請誰去,這件事我不插手。我不往官府告他一個忤逆不孝,治他個死罪,就已經是極寬大仁慈了,難不成還管他病了還是傷了?即便我管了,只怕他也信不過我。”

“姐姐,我並不是要你去管這件事。”張朝義道,“方纔汪四平給外甥夫妻佈置靈堂,我去瞧瞧他佈置得怎麼樣了,順便問了你們這些日子的經歷,方纔知道有這許多兇險,若非老天爺垂憐,讓姐姐和兩個孫兒逃出生天,又得了廣平王的庇護,只怕就真的叫趙炯算計成功了!他如此狠毒,難道就因爲如今他癱了,姐姐便放過他了不成?我知道姐姐素來都是個容易心軟的,只是外甥夫妻的血仇在此,哪怕是爲了兩個孩子將來的平安着想,你也不能放過他!”

張氏便道:“我何嘗打算放過他來?不過他好端端的摔了馬,十有八九是郡公爺顯靈了,要給他這個不孝子孫一個教訓。郡公爺素來疼愛長子,如今趙炯癱了,此生前途也盡毀,日後還要吃一輩子的苦頭,郡公爺也算是下了恨心了,可他還是留下了趙炯的性命,這便是顧念骨肉之情。若我執意要趙炯死,心裡是痛快了,郡公爺在天之靈,又會怎麼想?”

張朝義不以爲然:“姐姐倒是顧念着姐夫怎麼想,可他人都死了,再想又能如何?趙炯殺了姐姐的孩子,殺人償命,理所應當,姐夫再不情願,也不能越過國法去!況且,外甥不幸遇難,有多一半是姐夫害的,若他不是不分嫡庶,非要立假嫡爲世子,又怎會讓趙炯以庶子之身凌駕於嫡母嫡弟之上?若他依國法,依禮法,讓外甥做了世子,那趙炯便是算計得再多,也成不了建南侯。”

張氏有些難過地低下了頭:“爲何連你也這麼想?郡公爺原也設想得周到,趙炯無能,就讓他頂着侯爵安享太平富貴;焯兒聰慧,功名路也順暢,從科舉入仕,能走到更高的位置上。若讓他年紀輕輕就繼承了王府,今後也不好再去考進士了,更不可能登閣拜相。郡公爺是不忍讓爵位阻了焯兒的仕途,方纔如此安排。”

張朝義並沒有被她說服:“姐夫這樣安排,原也不算大錯,只是嫡庶不分,本就容易生事。趙炯長了這麼大,連孫子都有了,姐夫即便早年間忙於征戰,這二十多年也一直在家,難不成還看不出趙炯品性靠不住?他年紀已老,若真要讓兩個兒子和睦相處,原該多做些安排纔是,或是事先分好家產,以免外甥吃虧,或是請皇上出面,給姐姐與外甥一個庇護,又或是提前安排好後事,也不至於爲他葬在何處,讓兩房人爭論不休,還給了趙炯一個害死你們母子的機會。可姐夫什麼安排都沒做,他一死,趙炯輕而易舉地就把你們給害了,難道不是他的責任麼?”

張氏聽了,不由得悲從中來:“郡公爺原也是有所安排的,他還跟我提過,只是尚未實行。他年紀雖大,卻一向身康體健,誰也沒想到他會忽然就……”她哽咽了下,低頭抹淚:“並非他沒有這個心,只是來不及了。”

張朝義皺皺眉頭:“怎會來不及?他即便是舊病復發,也該有時間見兒女最後一面,都說皇上對他極爲敬重,難不成竟未來探病不成?只要他跟皇上提一句話,趙炯也不敢妄爲!”

張氏流着淚搖了搖頭:“實在是來不及,就是半日的功夫,宮裡得信的時候,他屍首都冷了……”

張朝義大奇:“難道他病危之時,姐姐過於慌亂,就忘了告訴宮裡?”這不應該啊,以他姐姐的性情,不該出這種紕漏纔對。

張氏還在傷心,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是汪四平代爲回答的:“二舅老太爺,那日老夫人不在家,柱國將軍府老夫人做壽,老夫人帶着二太太過去賀壽了,二老爺也出了門會友,只有哥兒和姐兒在家,一直都待在院子裡,由乳母照看。那日早起,郡公爺還是好好的,吃了一大碗早飯,耍了三遍拳,半點異狀都沒有,還吩咐老奴,將東四牌樓那幾家鋪子的賬盤一盤,晚上他要查看。老奴盤賬盤到一半,就聽說郡公爺不行了,趕到正院去的時候,侯爺和夫人都伏在屍首上哭呢,說是說話時說着說着就倒下來了,怎麼叫都不醒,請了相熟的劉太醫來診治,可劉太醫到時,郡公爺就已經沒氣兒了。他們哭成一團,慌亂間也不記得要去宮裡報喪,老奴趕到後,纔打發人去請老夫人與二老爺回來,並向宮裡報信的。”

張朝義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他看向張氏,見她點頭,便知道汪四平所說的是實情,可這“實情”卻不能不讓人多想:“那位劉太醫到底是怎麼說的?姐夫是因爲什麼忽然昏倒?當時他跟前只有趙炯夫妻在,發病之事真的跟他們沒關係麼?”

張氏愣住了。

第61章 提點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78章 害臊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11章 偶遇第377章 驚聞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23章 謝禮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04章 茶話第510章 趙演第217章 新店第8章 弄巧成拙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96章 淡定第343章 醒悟第204章 贈衣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67章 心虛第41章 惹衆怒第604章 茶話第240章 提醒第137章 風雨中第520章 纏身第342章 警告第202章 御史第574章 壯大第353章 差使第589章 質問第28章 賬簿第46章 自認罪名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告狀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82章 進言第340章 求情第363章 密摺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623章 入夏第584章 側妃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377章 驚聞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52章 牽制第41章 惹衆怒第71章 太子退位第571章 相看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11章 泄露第405章 要人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28章 相邀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90章 拉攏第427章 請罪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70章 詭異第431章 告狀第208章 挑撥第83章 再次提議第4章 流言紛紛第344章 新居第32章 京城來信第81章 棄僕第452章 退親第362章 憂慮第4章 流言紛紛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10章 新太子第535章 暖閣第326章 招工第549章 處置第244章 調查第597章 打傢俱第133章 改道第264章 表白第83章 再次提議第448章 移居第221章 中秋夜第226章 東昇第353章 差使第604章 茶話第232章 山居第370章 傳聞第29章 調派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25章 不合羣第315章 謝禮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19章 晉見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
第61章 提點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78章 害臊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11章 偶遇第377章 驚聞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23章 謝禮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04章 茶話第510章 趙演第217章 新店第8章 弄巧成拙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96章 淡定第343章 醒悟第204章 贈衣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67章 心虛第41章 惹衆怒第604章 茶話第240章 提醒第137章 風雨中第520章 纏身第342章 警告第202章 御史第574章 壯大第353章 差使第589章 質問第28章 賬簿第46章 自認罪名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告狀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82章 進言第340章 求情第363章 密摺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623章 入夏第584章 側妃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377章 驚聞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52章 牽制第41章 惹衆怒第71章 太子退位第571章 相看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11章 泄露第405章 要人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28章 相邀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90章 拉攏第427章 請罪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70章 詭異第431章 告狀第208章 挑撥第83章 再次提議第4章 流言紛紛第344章 新居第32章 京城來信第81章 棄僕第452章 退親第362章 憂慮第4章 流言紛紛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10章 新太子第535章 暖閣第326章 招工第549章 處置第244章 調查第597章 打傢俱第133章 改道第264章 表白第83章 再次提議第448章 移居第221章 中秋夜第226章 東昇第353章 差使第604章 茶話第232章 山居第370章 傳聞第29章 調派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25章 不合羣第315章 謝禮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19章 晉見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