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不合羣

王大姑娘在京城衆多閨秀中,並不是什麼出挑的人物。因她父親是當朝工部尚書,深得皇帝信重,因此別人也願意給她幾分臉面。

可她自詡是文官人家的姑娘,就覺得比別人斯文有學問了,總愛端着個架子,眼裡瞧不起人,平日只與書香世家的女孩兒結交。偏她父親是耕讀人家出身,家世只能說不算清貧,娶的妻子卻是土財主、暴發戶。王尚書平日忙於公務,只盯着兒子讀書就算了,女兒的教養統統交給了妻子。王大姑娘雖也跟着學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什麼的,可樣樣都不拿手,不過是擺了個虛架子,實際上沒沾到多少書香,倒是學會了外祖家的作派,行動間透着俗氣。書香世家的女兒沒幾個瞧得上她的,偏又礙着她父親的權勢,有什麼聚會,都要算上她一份。

曹蘿今天辦詩會,原是早就定下的,趙琇卻是剛回京城,臨時補的帖子。曹蘿原本請了王大姑娘,並不出奇,也萬沒有爲了後來的客人,就把前頭的客人攆出去的道理。

趙琇心裡明白,並不以爲意,就笑着對曹蘿說:“不妨事,我跟王大姑娘雖有些舊怨,但也都是小事,我心裡早就忘了。只要她不來惹我,我纔不會跟她計較呢。”

曹蘿聞言,心中的不安稍減了幾分,笑着說:“那就好,你離她遠着些,別搭理她——咱們其實也不愛搭理她,她總是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叫人聽了,笑也不是,駁也不是。今兒還有幾位新結識的朋友。你應該都沒見過,一會兒我介紹給你認識。”

趙琇便笑吟吟地與她手拉手,往後院裡去了。

曹蘿院子裡的紅梅花,開得比往年更豔更好。趙琇一進院門,就被吸引住了,讚歎了一番,屋裡的人已聽見動靜。迎了出來。

聚會的成員有許多熟人。馮秀琴與劉家姐妹都來了,方家幾位旁支的姑娘也來了,看來方慧珠和離一事。倒是變相讓曹方氏與孃家族人的關係有了改善,兩邊也恢復來往了。

不過回想起過去詩會時的情形,趙琇心中忍不住暗歎。那時候方家來了多少位姑娘呀,除了方慧珠、方仁珠以外。方二姑娘、方四姑娘與方六姑娘都在。如今方慧珠和離遠走;方仁珠隨父在濟寧任上;方二、方四因父親捲入逆案身死,抄家落敗後。陪同母親兄長一同返回原籍去了;方六姑娘的父親方三老爺倒是在濟寧,她本人卻被外祖家接了去住,已多時未見了。

即使是出現在詩會上的姑娘,也不知道還能悠閒多久。聽聞馮秀琴與劉大姑娘都說定了人家。頂多再過一兩年,就要出嫁了。到那時候,這詩會上還有多少人能剩下?

不過今日來的人裡。也確實如曹蘿所言,有幾位陌生的新成員。趙琇在曹蘿引領下。與她們一一見禮。她們各自的父兄職位有高有低,有些是久聞大名,從前卻未曾有機會得見的;也有曾經在某些場合裡照過面,卻沒有交談來往過的;也有新近從外地入京的官員之女,瞧着似乎個個都是書香人家出身,斯文有禮。第一次接觸,只覺得她們的表現也頗爲溫和好相處。實際上如何,就只有日子長了才知道了。

陸陸續續又有別的姑娘來了,其中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趙琇感到驚喜的是,蔣家六姑娘與李家姑娘李善文也來了。她本以爲這兩位是勳貴皇親圈子裡的,跟詩會這一幫姑娘不是一路人,沒想到如今也湊進來了。

曹蘿與她們似乎頗爲相熟,歡歡喜喜地迎上去,親親熱熱地接進門,有說有笑的,還拉着她們與幾位表姐妹認識。

書香人家的姑娘雖然大都清高,但也不是個個都眼高於頂的。蔣家六姑娘與李善文雖然不是她們這個圈子裡的一員,卻是本朝頂級豪門顯貴家的千金。能與這樣的姑娘結交,自然也有好處。大家略帶了幾分拘謹與她們說話見禮,但見她們態度溫和友善,並不擺架子,便也漸漸放鬆下來了。都是十來歲的小姑娘,性情活潑着呢,不一會兒,已經有說有笑。

屋裡十分熱鬧,有不想湊近貴族千金的姑娘們,就坐得稍遠些,也不會露出什麼酸樣兒來,只微笑着彼此聊着天,說些近日看的書,作的詩文,倒也自得其樂。

偏有一位王大姑娘,與書香人家的姑娘合不來。素日與她合得來的那兩位,今日偏又不曾出現。見了蔣家六姑娘,她還想湊上去討好一番,人家把她與旁人一視同仁,甚至因爲她說不出什麼有趣的話題,就轉頭去跟別人說話了,她便覺得蔣六姑娘小看了她,心裡憋悶得很。

她是尚書千金,比這裡一屋子的姑娘都要高貴些。蔣家六姑娘的親爹還沒她父親品級高呢,不過是仗着有個姑母在宮裡做太后罷了,憑什麼小瞧她?

她心中忿忿,也不理人,獨個兒往窗邊一坐,就冷笑着睨向其他人,下巴擡得高高的,只等着有個人發現她,過來與她搭話,她好藉機奚落屋裡其他人一番。

還說是書香名門的淑女呢,一個個都是勢利眼,見着太后的侄女就圍上去了,半點沒有讀書人的風骨。象她這樣書香名門的女孩兒,最看不上這種行爲了!

蔣家六姑娘與李善文哪裡知道這屋裡還有個王大姑娘,心裡存着這樣的念頭?她們平日也被人奉承慣了,誰是真心,誰是假意,誰是假斯文,誰是真勢利,她們心裡門兒清。今日聚會,她們本是爲了曹蘿纔來的,其他姑娘大都沒怎麼見過,認識一下也不是壞事。平日裡大家就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今日過後能否再見都很難說,她們也用不着做得太過面面俱到了,只憑心意行事。

在人羣中,她們發現了久別多時的趙琇。都十分驚喜。李善文高高興興地對趙琇說:“趙大姐姐幾時回京的?四姑姑真是的,怎麼也不跟我們說一聲?我們也好爲趙大姐姐接風洗塵。”

趙琇笑着回答:“纔回來幾日,剛安頓下來而已,還沒歇口氣,就接到曹姐姐的帖子了。路過天津的時候,因遇着大風雪,我們滯留了幾日。倒與蔣四姐姐好好聚了一聚。後來見天氣好了。又趕忙上路。蔣四姐姐興許有心要送信來,只是沒來得及。”

蔣六姑娘笑道:“這就是了,她在天津。每月初一、十五必要送家書回來的,如今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怪不得不見四姐姐的信。四嬸與四姐姐可好?四叔如何?好些時日不見了。前兒祖母還唸叨呢,不知他們今年回不回來過年。”

趙琇回答:“他們氣色都好。我走的時候,蔣四姐姐還嚷着要做新衣裳,預備回京過年時穿,卻不知京中如今流行什麼花樣。正煩惱呢。”

蔣六姑娘聽得樂了:“這個容易,明兒我打發人給她送一大本花樣子去。”

李善文抿嘴道:“還要什麼花樣子?那回四姑姑叫人送回來的,說是天津港口上西洋商人叫賣的法蘭西蕾絲花邊。就極精緻,拿那個給衣裳鑲邊。又省事又好看,太后娘娘還誇呢。讓四姐姐多帶幾條法蘭西花邊回來就好了。”

蔣六姑娘屈起手指刮她的臉:“我看是你想要那花邊兒吧?倒打着太后的旗號哄人了。”李善文被她說得臉紅,拿帕子遮了臉吃吃地笑。

她們說得熱鬧,周圍的姑娘們裡頭,也有搭得上話的,比如曹蘿,她就不缺西洋玩意兒,還能跟李善文討論花邊的式樣,又有馮、劉兩家的姑娘,以及另兩位外地來京的官家千金,都對穿衣打扮與西洋玩意兒頗爲了解,湊在一處聊得火熱。趙琇笑着聽她們說話,並沒有插嘴。而別的姑娘即使插不上話,也興致勃勃地聽着,實在沒興趣的人,自個兒到一旁去看書、說話、賞梅,也不礙事。

只有王大姑娘,獨坐半日,竟然沒有一個人留意到她,她下巴擡得太久,肩膀都有些酸了,便把臉拉得老長,忍不住重重冷哼了一聲。

聊得正興趣的姑娘們沒聽見,倒是有一位坐在離她不遠處的姑娘聽見了那聲冷哼,詫異地擡頭望過來,溫柔笑笑,又低下頭去繼續看書。

王大姑娘好不容易等到有人有迴應了,怎麼可能放過?連忙坐了過去,矜持地點點頭,說:“姑娘也覺得有些人實在不象話吧?咱們書香人家,講究的是風骨,是學問!哪兒能成天惦記着穿衣打扮呢?”

那姑娘一臉古怪,乾笑着起身走開了。她不過是愛清淨罷了,可沒打算得罪人。這王大姑娘也太沒眼色了些,就算要議論,也該回了家再說,別在人家家裡做客時,如此大聲諷刺,實在太無禮了。

王大姑娘的聲音確實大了些,這次,就連蔣六姑娘與李善文都聽得分明。曹蘿、馮秀琴等人一陣尷尬。雖然覺得王大姑娘這話太無禮,但她們也知道,以自家的教養,確實不該太過注重打扮的。

沒想到王大姑娘見衆人反應,只覺得自己得計,越發板着臉,冷聲教訓:“今日既是詩會,怎麼不提寫詩的事,反而聊起那些不中用的東西了呢?我看你們都叫權勢迷昏了頭,只想巴結討好貴人去了,倒忘了今日的來意。”

蔣六姑娘的臉色已經耷拉下來,心中暗生厭惡。這話是在噁心誰呢?說得好象她王大姑娘方纔沒湊過來討好似的。

趙琇見狀便笑着打圓場:“人似乎還沒到齊呢,這時候怎麼好開始辦詩會?等人的時候聊幾句家常,原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婦容’也是四德之一,都是年紀相仿的女孩兒,閒時說些穿衣打扮的話,怎會不中用呢?”

王大姑娘見是她,臉拉得更長了,冷笑道:“我說是誰呢,原來是你。你原比別人嘴巴生得刁,最愛顛倒黑白的。別人怕你家權勢,我卻是不怕的。什麼善名遠播,什麼能幹又好心腸,如今誰不知道這些好名聲裡的貓膩呀?做了點小事,倒宣揚得滿天下皆知,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我一聽就好笑!”

趙琇沉下了臉。

第580章 不忿第22章 當衆揭穿第586章 庶妃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18章 審問第587章 誤會第416章 起意第567章 新進士第90章 拉攏第348章 賢名第270章 返回第501章 潮第414章 中舉第229章 相逢第524章 邀請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70章 暈倒第7章 移靈第365章 打趣第295章 賠禮第427章 請罪第255章 雀金呢第437章 討價第409章 聽戲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76章 察覺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52章 退親第485章 流言第530章 擴散第174章 勸食第573章 獎賞第273章 手足第21章 好戲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506章 巡視第305章 脫身第227章 歸來第266章 知不知第79章 抽絲剝繭第628章 送妝第92章 實行第163章 指點第577章 馬王爺第600章 上任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45章 米家第254章 棲鳳齋第628章 送妝第395章 偶遇第369章 誆騙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84章 遺案第252章 避寒第549章 處置第516章 市恩第344章 新居第612章 波瀾第587章 誤會第208章 挑撥第2章 老姨奶奶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454章 離開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44章 調查第167章 舊僕第231章 秋景第428章 相邀第110章 新太子第211章 書與茶第544章 漣漪第540章 計劃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23章 說笑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295章 賠禮第232章 山居第539章 議定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65章 驚歎第171章 驚聞第266章 知不知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450章 感激第496章 對策第377章 驚聞第140章 厚臉皮第249章 搶白第620章 說客第92章 實行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12章 波瀾第402章 質問第492章 新友第1章 建南侯府
第580章 不忿第22章 當衆揭穿第586章 庶妃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18章 審問第587章 誤會第416章 起意第567章 新進士第90章 拉攏第348章 賢名第270章 返回第501章 潮第414章 中舉第229章 相逢第524章 邀請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70章 暈倒第7章 移靈第365章 打趣第295章 賠禮第427章 請罪第255章 雀金呢第437章 討價第409章 聽戲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76章 察覺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52章 退親第485章 流言第530章 擴散第174章 勸食第573章 獎賞第273章 手足第21章 好戲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506章 巡視第305章 脫身第227章 歸來第266章 知不知第79章 抽絲剝繭第628章 送妝第92章 實行第163章 指點第577章 馬王爺第600章 上任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45章 米家第254章 棲鳳齋第628章 送妝第395章 偶遇第369章 誆騙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84章 遺案第252章 避寒第549章 處置第516章 市恩第344章 新居第612章 波瀾第587章 誤會第208章 挑撥第2章 老姨奶奶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454章 離開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44章 調查第167章 舊僕第231章 秋景第428章 相邀第110章 新太子第211章 書與茶第544章 漣漪第540章 計劃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23章 說笑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295章 賠禮第232章 山居第539章 議定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65章 驚歎第171章 驚聞第266章 知不知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450章 感激第496章 對策第377章 驚聞第140章 厚臉皮第249章 搶白第620章 說客第92章 實行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12章 波瀾第402章 質問第492章 新友第1章 建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