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對策

趙琇眉間緊皺,一時間也想不到有什麼好法子解決。

天時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象趙家二房這樣,土地上還有條河經過,已經是極好的了,也就是佃農們辛苦一些,需得日日挑水去澆地,離得遠的可能得走上幾裡。趙氏族裡還有人的田地裡連水源都沒有呢,只得跟族人打了商量,借些河水。至於縣中那些沒有水源又或是水源不足的人,因爲爭水之事與旁人打起來的,這一兩月裡也沒少發生。陶縣令全副心神都撲在大壩上,據說已經有半個月沒回過家了,縣中事務都是縣裡的主簿與一個師爺在主持,不過是勉強維持罷了,近來沒少四處奔波,苦口婆心地勸縣中百姓稍安勿躁。

趙家二房短時間內,似乎沒有太大的煩惱,可汪福來爲人老成穩重,背後還有一位老父汪四平指點,他隱隱察覺到了一絲不安。他擔心再這樣下去,佃農們遲早會不堪重負,地裡的收成也會大受影響。就算一時半會兒,趙家二房的佃農還不需要爲灌溉之事操心,也需得防範今年會有旱情了。老天爺再不下雨的話,光憑那條小河,可救不了上萬畝的田地。

張氏眉間緊蹙:“這可怎麼辦呢?得趕緊僱些人手來修溝挖渠才行,再叫人到各處寺廟裡多上香油,祈求佛祖降雨。”

趙琇閉了閉眼,心下無奈。汪福來則回答說:“縣中主簿已經在議此事了,只是陶縣令還未點頭,因此尚沒個準話。樑典那邊的鄉民前兒才請過道士祈雨,可惜沒祈成。縣城裡的人都覺得他們那兒請來的道士沒本事,尋思着是不是到蘇州去請一位得道高僧。”

趙琇哂道:“下雨是龍王爺的差事。求佛祖有什麼用?道士裡頭有本事的,如今都在深山裡頭修行呢,哪裡是輕易能請到的?咱們都是凡人,還是用凡人的法子吧。傳令下去,讓家裡想法子騰出人手來,修溝挖塘,架建水車。全家上下所有人口都開始節省用水。眼下天不下雨。我們就先做好預備工作。等下雨了,盡力多積些雨水,以防萬一。”

汪福來連忙答應下來。只是還有個困難尚未解決:“上哪裡騰人手呢?底下的佃戶們,凡是青壯,都被抽調到海邊修壩去了。家裡剩下的多是老弱婦孺,即使還有一兩個男丁。田地裡還有重體力活,也不能一個男子都不留。如今族中有功名在身的爺們不計。家境略好些的,都拿錢贖了傜伇,幾位家境略差些的爺,都在海邊幫着搬石塊呢。家裡使喚人手中。倒還有不少青壯,可又各有職司……”

趙琇打斷了他的話:“家裡的僕役中,青壯男子有多少?有哪些人是可以抽調出來的?家裡總共就祖母與我兩個主人在。哥哥回京裡去了。我們平日在內宅,身邊侍候的都是丫頭僕婦。只要不出門,家裡除去門房外,也用不着幾個男僕。讓他們去幹幾天體力活,想來還不打緊。”

汪福來噎了一下。

趙家二房在老宅中的青壯男僕自然不少,除去舊年本來就有的人以外,還有十來房是趙瑋襲爵後才投了來的。當時張氏還在奉賢,都一一收下了。她上京後,雖然還有人要投奔,但無主人應承,也沒人敢收下。雖然在趙琇這樣的人看來,與人爲僕太傷自尊,又不得自由,自然比不得做個良民。可世人未必個個都是這麼想的。給建南侯府做僕下,比一般平民要有體面得多了。

趙家二房只有三個主人,用不了多少僕從,又閤家在京中,留在奉賢老宅裡的僕人,除了完成日常職司,基本都很悠閒。新投奔來的人,有許多是帶着家小與田產、房屋、店鋪投來的。有建南侯在頭上頂着,他們除了斷絕科舉路之外,依舊過得很好,還省了賦稅、傜伇,甚至還可以狐假虎威一下,給自家撈點額外的好處。本就有傢俬的人,一樣大宅大院住着,呼奴喚婢,錦衣玉食。本來家境平平的人,還能借着趙家的威脅與人脈,給自己撈些油水。至不濟也能謀個差事,賺幾個月錢賞銀。反正主人不主動要求,他們連侍候人的活都不用幹,何樂而不爲呢?

就算不是新投來的人,家中多年的舊僕,也是從小學規矩,學侍候人,農活卻是從來沒幹過的。除去做粗活的,其他人連重體力活都少幹,也不屑去幹。汪福來本身就是家生子,怎會不知道這一點?因此趙琇問起時,他就猜到了她的用意,不由得遲疑了。

趙琇見他不回答,也不囉嗦:“你不知道嗎?說得也是,你本來就在京城侯府當差,對老宅的事不太瞭解吧?叫王雙福來。他在老宅守了幾年,想來比你更清楚。”

王雙福見又有了在主人面前露臉的機會,頓時喜出望外。本來他也應該有所顧忌的,可如今他一心只想着討趙琇歡心,就毫不猶豫地回答了她的問題:“在本宅裡當差的青壯,若是算十六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一共有五十六人。在莊子上當差的,有二十四人。在嘉定、南匯、杭州、松江、蘇州等地產業裡當差的,還有六十三人。”

人數可真不少呀。莊子上的人直接調用就行了,本宅裡的五十六人,最少也可以擠出四十人來,那也有六十多人了,如果能湊足百人就更好。趙琇連忙追問:“在嘉定等地的那六十三人都是幹什麼的?是在六房的鋪子裡做事麼?還是負責收租子?”

這六十三人裡,其實大半是後來投奔的新僕人以及他們的子侄或僕從,許多人擁有自己的產業。這些人是抽不來的,頂多就是讓他們派些僕役或是佃農過來搭把手。另外還有二十多個人,是在各地負責收租子或管理出租房屋、店鋪的。這部分的收入,根據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一季也有四五百兩銀子,一年就是一千多。算是一項不錯的收入了。

王雙福還說:“如今南匯日漸熱鬧,租子都比往年貴了許多。咱們家在港口附近租給人做倉庫的宅子,租金足足翻了兩番。聽聞如今還有許多人想入手呢,有人最高出到五百兩的,誰搭理他?”

趙琇笑笑。南匯那邊的房子,如今已經添到十八間了,是二房租賃業務的大頭。當初的房子買回來。每間最高也就是一二百兩銀子。如今翻了一番還有餘,漲得還真快。不過考慮到投資回報率,別說五百兩一間。只怕再添一百兩,都有人願意買。這些屋子因不是租給人居住,而是做倉庫用的,還要分出人手去看門。所以頗佔了不少名額。趙琇如今缺人使,就尋思着是不是要趁着高價出手。

王雙福對此不太能理解:“姑娘爲什麼要出手呢?如今南匯租金大漲。這些屋子買來不過幾年,正是最賺錢的時候呀!”

張氏也勸趙琇:“何必要把房子都賣了?若只是想添些人手使喚,只管叫他們回來幹幾天活就是。看守倉庫的差事另尋人去做就好。”

趙琇道:“南匯的堤壩也要修呢,哪裡去尋空閒人手來幫忙?況且南匯港如今雖熱鬧。港口還是小了些,比不得那些久負盛名的大港。我聽說如今寧波的港口也有洋行進駐,搶走了南匯港不少生意。杭州那邊的洋貨。倒有多一半是從那裡過來。如今南匯要分心重修堤壩,少說也得有幾個月的時間。生意會受影響,寧波卻沒這個麻煩。萬一那邊將洋商都吸引過去了怎麼辦?我覺得南匯的房價,如今就夠高的了。在奉賢,五百兩足夠買一座三進帶花園的大宅,在南匯卻只夠買一間做倉庫的小院子,已經有些離譜了,我覺得房價很難再升上去。這時候再不出手,等到南匯受大壩工程影響蕭條下來時,房價跌了,我們要到哪裡後悔去?”

張氏聽了,覺得她這話也有些道理,也就不再阻止了:“也罷,那些房子原就是你說要買的,這幾年也賺了不少,你想賣,那就賣了吧,橫豎我們家如今也不缺這點產業。”

趙琇點頭,正要吩咐下去,王雙福有些着急地道:“大姑娘,您過慮了。南匯的堤壩修了多少年了,從前也沒影響過那裡的洋貨生意呀?”

趙琇搖搖頭。南匯的堤壩,其實基本還是十多年前修的那一條,當時是廣平王親自南下驗收的,質量還過得去。當時港口還未發展起來,也沒多少西洋商船停靠,自然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前些年所謂的重修堤壩,其實不過是外表做了點翻新工程,內裡卻沒有改變,工程款都叫官員給貪去了。堤壩根本就沒有經過大型工程,又怎會影響港口運行呢?現在官府要認認真真地把堤壩破損處重新修補好,不可能對港口內停靠的船隻與商業活動沒有任何影響的。

如果沒有別的競爭對手,大家忍一時不便之處,幾個月後就沒事了。可如今寧波在側虎視眈眈,誰還甘心誤上幾個月的功?

趙琇還是下達了命令,讓人把南匯的房子出手,最好接盤的人答應跟租戶繼續做生意,別影響了先前的契約。爲了能賣個好價錢,她也不強求在短時間內將房子全部脫手,只是命王雙福將南匯那邊的人多調幾個回來。同時再從家裡一些不大重要的位置上抽調人手,加上莊子上當差的人,湊巴湊巴,起碼能湊足七八十個。等這些青壯僕役到齊了,就分作幾班,到田間地頭上興修水利去。泥溝泥潭太容易被水沖塌,就尋些石板、石塊砌上,改爲石溝、石池。今年賣了南匯的房子,賺了一筆橫財,正好全都用在水利設施上頭,大手筆地出一次血,也省得日後年年重修了。

等趙家二房名下田地上的水利設施建好了,再幫族人們建去。反正有懂行的人指點,趙琇覺得,家中這些青壯僕人,幫着做點體力活,還是能勝任的。

王雙福有些悵然若失地答應下來,汪福來冷眼看着,心中好笑。他也不管對方如何了,上前一步向趙琇回稟:“大姑娘,洋行的小威爾斯先生,遞過好幾次話來,說要帶他夫人來見您和老夫人。您看……”

趙琇精神一振:“是他的新婚妻子吧?我聽蔣家姑娘說過了。早就想要見一見的,年後滯留杭州,竟沒有機會。他們現在還沒離開?那正好。明兒我有空,請他們來吧。”

第242章 烏龍第99章 逃奴第201章 葛衣第494章 猶豫第29章 調派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45章 備宴第326章 招工第159章 收贖第480章 私房話第29章 調派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48章 關門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65章 驚歎第470章 詭異第50章 新年第363章 密摺第370章 傳聞第498章 信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1章 回到老宅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3章 聽聞第354章 秘信第170章 暈倒第342章 警告第10章 亂家根源第319章 金鐲第494章 猶豫第7章 移靈第415章 花糕第601章 喜訊第375章 包圍第625章 嘆息第81章 棄僕第458章 啓發第271章 告誡第285章 嫌疑人第391章 建議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92章 請求第316章 光地第493章 進展第414章 中舉第401章 反轉第381章 稀奇第473章 疑惑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章 建南侯府第447章 船宴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258章 後續第92章 實行第407章 秋闈第500章 聚首第82章 進言第344章 新居第344章 新居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41章 求助第459章 尋親第319章 金鐲第517章 困惑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96章 衝突第335章 氣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56章 借書第420章 試探第261章 告密第137章 風雨中第329章 舊物第553章 盤算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48章 關門第563章 杏榜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39章 議定第588章 黑鍋第299章 謀算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53章 求教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38章 宮門第439章 默契第162章 欺騙第247章 詩會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79章 手段第483章 獻殷勤第475章 大案第39章 朱氏麗嬪第619章 藉口第610章 發難
第242章 烏龍第99章 逃奴第201章 葛衣第494章 猶豫第29章 調派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45章 備宴第326章 招工第159章 收贖第480章 私房話第29章 調派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48章 關門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65章 驚歎第470章 詭異第50章 新年第363章 密摺第370章 傳聞第498章 信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1章 回到老宅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3章 聽聞第354章 秘信第170章 暈倒第342章 警告第10章 亂家根源第319章 金鐲第494章 猶豫第7章 移靈第415章 花糕第601章 喜訊第375章 包圍第625章 嘆息第81章 棄僕第458章 啓發第271章 告誡第285章 嫌疑人第391章 建議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92章 請求第316章 光地第493章 進展第414章 中舉第401章 反轉第381章 稀奇第473章 疑惑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章 建南侯府第447章 船宴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258章 後續第92章 實行第407章 秋闈第500章 聚首第82章 進言第344章 新居第344章 新居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41章 求助第459章 尋親第319章 金鐲第517章 困惑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96章 衝突第335章 氣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56章 借書第420章 試探第261章 告密第137章 風雨中第329章 舊物第553章 盤算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48章 關門第563章 杏榜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39章 議定第588章 黑鍋第299章 謀算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53章 求教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38章 宮門第439章 默契第162章 欺騙第247章 詩會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79章 手段第483章 獻殷勤第475章 大案第39章 朱氏麗嬪第619章 藉口第610章 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