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沽名釣譽

聽了張氏的話,趙琇心中大不以爲然。若是別人閒着沒事參自家一本,自家就不做生意,那還賺什麼錢?嘴長在人家身上,誰能擔保世上沒有一個看着你發財就眼紅的人呢?京城裡的高門大戶、官宦人家,不開鋪子不做生意的也不多,就算是御史文臣,正經士林清流人家,家裡也不是沒有開店的。

先前參了他們家的那位馮御史,聽聞家裡還有個醬菜鋪子呢。她剛來京城的時候,家中下人出門採買,就買過他家的醬菜回來,她還吃過,只是當時不知道罷了。

趙瑋心裡也是類似的想法,他對張氏道:“祖母,如今京中公侯世宦之家,多有店鋪產業,咱們家只開幾間鋪子,並不算什麼。況且如今新皇勵精圖治,有意敲打御史臺的人,讓他們日後別爲了圖個虛名,就抓着一點小事專門盯着我們這些沒什麼實權的勳貴人家不放,要參也參那些真有劣跡的達官貴人。比如那位馮御史,聽說昨兒又上本了,參禮部尚書治家不嚴,縱容嫡孫逼良爲賤,強納良家女爲妾,女家不從,尚書之孫還以勢相壓,命地方官府構陷罪名,逼迫對方屈從。這一回他參得有道理,又有人證物證。新皇便讚了他,命京兆衙門嚴查,若案情屬實,就要從重處罰。禮部老尚書已經回家待罪去了。”

張氏很是吃驚:“此話當真?阿彌陀佛!老尚書也是三朝元老了,怎麼還如此糊塗,竟縱容子孫做出這等事來?”

趙瑋笑道:“興許是老糊塗了吧,其實他家裡人從前未必沒有劣跡,只不過大行皇帝對他甚是寵信,朝中也敬他是太祖皇帝時就在的老臣了,因此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既然馮御史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參了他,新皇自然也要明正典刑,方可肅清朝政。如今朝野皆知新皇的決心,無不稱讚的,今日又有另一位御史上本,參的是工部侍郎中飽私囊,貪墨修築城牆的銀兩。若是事情屬實,只怕被捲進去的官員不在少數。如今朝中熱鬧得很,祖母若擔心還有御史盯着咱們家,就大可不必了。眼下京中與地方上有的是比咱們家更好的人選,可供他們參奏,那可是實打實的罪行,實打實的諍諍直名!”

張氏又唸了一句佛:“若真能多抓幾個貪官污吏,也是朝廷與百姓之福。”

趙琇笑着說:“祖母,您如今不擔心了吧?貪官污吏哪裡抓得完?就算真抓完了,那些瀆職的、爲富不仁的官員權貴也不少,咱們家不過就是開了幾間鋪子,生意也是正正經經的,人家真心要參,哪裡輪得到咱們家?若是爲了做生意才參的,京裡買賣做得比咱們家大的多了去了。有他們在前頭頂着,咱們且安心賺幾年銀子吧。大不了,真有御史盯上了,咱們把鋪子收了就是,靠着家裡的田產,咱們也餓不死。世上哪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呢?利潤再豐厚的生意,也終有收益減少以至虧本的時候,不過能賺幾年是幾年罷了。”

趙啓軒撫掌笑道:“這話說得在理,琇妹妹當真超脫。世人多貪利,若做了哪一門生意,是獲利豐厚的,自然希望能長長久久地獲利下去,若是利厚了,還要想法子讓它再厚一些,若是利薄了,則要千方百計讓它重新厚起來。直到利薄得實在沒什麼可賺的了,甚至倒虧不少,方纔不甘不願地丟開手。若都能象琇妹妹這樣想,能掙幾年銀子就是幾年銀子,事情不諧就索性將買賣收了,說放手就放手,這世上也沒有那麼多敗光家業的糊塗人了。”

趙琇嗔道:“我不過就是隨口一說,啓軒哥這樣誇我,到底是真心贊同我的話,還是笑話我的想法太敗家呢?”

趙啓軒哈哈笑着,一邊說“不敢”,一邊擺手,又轉頭去看張氏與趙瑋的意見。

張氏低頭想了一會兒,也不由得笑了:“是我多慮。本來我還有另一樣擔心,如今內務府願意在商號裡只佔三成股,若是利潤豐厚了,他們起了貪念,又想要霸佔咱們家和六房的份例可怎麼好?但琇姐兒的話在理,以咱們家如今的聖眷,還有新皇爲人,料想未來十年裡,都還出不了岔子。再往後,若是內務府總管換了人,又或是生了貪念,大不了咱們家撤股就是了。能掙上十年銀子,已經足夠咱們家幾輩子花費了。若是子孫後代不肖,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那留再多的銀子給他們,也遲早會被敗光的,那時銀子反成了禍根,還不如沒有呢。”

趙瑋忙道:“祖母說得是,孫兒日後教導子孫,必定牢記祖母今日的教導。倘若他們無能,與其留着金山銀山引人覬覦,禍害子孫,還不如散盡家財,賙濟貧苦,讓他們做個平頭百姓去呢。”

這“賙濟貧苦”四字提醒了趙琇,她忽然笑了:“其實,祖母之前擔心會有御史看咱們家不順眼要參哥哥,我還有一個主意。從前在奉賢時,祖母禮佛,每月都要施米施藥,賙濟貧苦,因此奉賢縣的人都知道祖母是位大好人。趙玦想要敗壞祖母的名聲,人家就不信他。到了京城,我們不如依葫蘆畫瓢?祖母橫豎平日就愛念經禮佛,往寺廟裡施銀施米,咱們索性就做得張揚一些,讓京城內外都知道祖母的善心,最好每次都讓哥哥出面,真真切切做些善事。這樣祖母與哥哥的名聲都再好不過了,無論哪個御史要參咱們家爲富不仁之類的罪名,旁人也不信他,百姓還要罵他沽名釣譽呢。”

這種事在現代本是極正常的,企業家也好,藝人也好,許多有錢人名聲大了就總愛表現自己是個熱心慈善的人,捐個款,幫個人,都愛宣揚得人盡皆知。手法且不論,至少這善良的名聲是穩當了。換了在大楚朝,這法子也一樣可以用。誰說人就只能等待他人來評價他的名聲,而不能主動去營造呢?

不過這種想法顯然不太合張氏這個書香門第出身的保守人士的口味:“這如何使得?這可是真真正正的沽名釣譽了,定要被人說閒話的。”

趙琇不以爲然:“即便我們家沽名釣譽了又如何?至少銀子是真真切切地花出去了,窮人也是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好處。既然能幫到別人,便是給自家爭些虛名又有什麼不可以?旁人要說閒話,就由得他們說去,若是他們跟我們家一樣,也花了這麼多錢,幫了這麼多人,還不讓外頭人知道,心甘情願做個無名英雄,那我也服氣,願意接受他們的指責。否則我就要問一聲,罵我們的人,可曾爲那些窮人做過半點事呢?什麼都沒做過,又憑什麼去罵真正做了的人?”

張氏一時竟無言以對,半日才嗔道:“這樣不好,女孩兒家別耍這樣的心眼。做人就該堂堂正正,我做好事,救助窮人,並不是爲了搏一個好名聲。若是爲了一個好名聲,花銀子去收買人心,那這所謂的好人,也算不得真正的好人了。”

趙琇抿着嘴不說話了,她可不想跟祖母玩文字遊戲。什麼是好人?能幫到人的就是好人。嘴上說得冠冕堂皇,半點實際動作都沒有的,那隻不過是普通人罷了,可算不上真正的好人。誰說好人就不能想要好名聲?要了好名聲,就不是好人了?

趙瑋見狀,便笑着對張氏說:“祖母別生氣,妹妹這個主意倒也不壞。咱們這樣的勳貴之家,孫兒雖有微末之功,但比起邊疆保家衛國的將士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麼,卻能少年得高位。朝中看孫兒不順眼的,大有人在,未必就只有一個馮御史。雖說聖上眷顧,但咱們自家也要爭氣,纔不辜負聖上隆恩。無奈孫兒年紀尚小,無法爲皇上分憂,做些好事,掙個好名聲,也算是給皇上掙臉面了。日後孫兒若是出仕,做事鐵面無私一點,旁人也不能隨便就給孫兒弄出個刻薄陰險之類的壞名聲來,他們這樣說,外頭的人還不信呢。”

關係到孫子將來的仕途,張氏的想法又不一樣了:“若你覺得果真有用,那我每次給寺廟捐銀捐米,都由你出面就是了,但也不必太過張揚。若是做了好事,自然會有人知道,咱們自家主動宣揚,叫人知道是要笑話的。”

趙瑋笑着答應下來。

議事議了半日,張氏也有些累了。趙琇拿紙筆將方纔商議的幾種鋪子都記下,洋貨商行且不論,茶葉鋪與布店都有現成的貨源,夥計人手也可以從南邊鋪子裡調取,或是直接在京中僱人,只要準備好店面,再挑個吉日,就可以開張了。這些事趙啓軒都包了去,再帶上幾個年輕的族中子弟操持,並不用張氏祖孫費心。開糧行的事,還要等六房的決定,也不必着急。趙啓軒便把這一趟上京帶來的貨物開了個清單,交到張氏祖孫三人手上,看他們有哪些是需要的,便命人送來。

趙琇掃了一眼,見上頭各色布匹綢緞紗羅齊備,還有好些茶葉、文房用具、特色醬菜、糕餅等等,也有幾樣別緻的洋貨,忽然想起廣平王其實也喜歡品茶,便指着其中幾樣難得的茶葉品種道:“這幾樣每樣都給我兩小壇吧,我要拿來送禮。”

張氏一聽就知道她想送給誰:“是孝敬廣平王麼?雖然這是理所應當的,但你三天兩頭地去,是不是去得太頻繁了?王府如今還有白事呢。再者,你雖年紀小,也是個女孩兒,如今又滿了十週歲,也該避些嫌疑。王府世子也不過比你大三四歲罷了。”

趙琇心想,她跟高楨從小認識,都那麼熟了,私下來往、送東西,那都是常事,若好朋友之間還要避嫌,也太無趣了些。不過她知道,跟張氏說這些話是沒用的,規矩如此,她要是反駁,說不定還要被張氏罵呢。她便小聲道:“我不去也行,另打發人送過去好了。王爺對我挺好的,他如今在家也是無聊,我偶爾過去陪他聊聊天,也是替他解悶嘛。他如今也不能看什麼新書,不能鑑賞字畫古玩,只剩一個品茶的愛好,我纔想孝敬他幾罈子茶葉的。”

張氏聽了,又不由得後悔。廣平王對她祖孫三人恩重如山,如今又雙目失明,想召個小輩在身邊說笑解悶,也是人之常情。她拿禮法規矩去阻止,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趙瑋便笑道:“讓我去吧。先前是我顧慮太多,便是有人說幾句閒話又如何?新皇也知道咱們家與廣平王是什麼交情,斷不會猜疑的。若是平白無故就生分了,反而會讓宮裡覺得咱們家忘恩負義呢。”

張氏嘆了一聲,鬆口道:“我何嘗不希望你們常去瞧王爺來着?只是琇姐兒是個女孩兒,總是出門不好。罷了,王爺素來也疼琇姐兒,既然瑋哥兒要去,就把你妹妹也帶上吧。”

趙瑋答應了,偷偷衝妹妹眨了眨眼,趙琇低頭偷偷笑了。rs

第358章 背影第302章 告密第552章 牽制第535章 暖閣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52章 避寒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14章 求差事第350章 地震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59章 風波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497章 遷移第8章 弄巧成拙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21章 中秋夜第620章 說客第576章 開導第520章 纏身第163章 指點第74章 意外來客第520章 纏身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474章 紅香第544章 漣漪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20章 搬離第599章 臂膀第162章 欺騙第576章 開導第575章 說笑第154章 棉襖第20章 小插曲第232章 山居第623章 入夏第453章 小敘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48章 賢名第114章 遺孀第253章 溫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01章 潮第44章 出乎意料第529章 影響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83章 偶遇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63章 指點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77章 馬王爺第474章 紅香第47章 不安第234章 置莊第508章 相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478章 害臊第373章 失蹤第229章 相逢第354章 秘信第536章 人選第495章 回鄉第503章 善後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05章 要人第61章 提點第481章 疑惑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87章 通信第623章 入夏第480章 私房話第367章 約定第240章 提醒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98章 通信第539章 議定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453章 小敘第256章 借書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98章 診治第15章 奇言詭行第25章 庸醫第338章 握手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25章 不合羣第503章 善後第269章 賞雪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87章 質問第202章 御史第570章 苦心第125章 門前罵戰
第358章 背影第302章 告密第552章 牽制第535章 暖閣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52章 避寒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14章 求差事第350章 地震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59章 風波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497章 遷移第8章 弄巧成拙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21章 中秋夜第620章 說客第576章 開導第520章 纏身第163章 指點第74章 意外來客第520章 纏身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474章 紅香第544章 漣漪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20章 搬離第599章 臂膀第162章 欺騙第576章 開導第575章 說笑第154章 棉襖第20章 小插曲第232章 山居第623章 入夏第453章 小敘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48章 賢名第114章 遺孀第253章 溫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01章 潮第44章 出乎意料第529章 影響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83章 偶遇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63章 指點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77章 馬王爺第474章 紅香第47章 不安第234章 置莊第508章 相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478章 害臊第373章 失蹤第229章 相逢第354章 秘信第536章 人選第495章 回鄉第503章 善後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05章 要人第61章 提點第481章 疑惑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87章 通信第623章 入夏第480章 私房話第367章 約定第240章 提醒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98章 通信第539章 議定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453章 小敘第256章 借書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98章 診治第15章 奇言詭行第25章 庸醫第338章 握手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25章 不合羣第503章 善後第269章 賞雪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87章 質問第202章 御史第570章 苦心第125章 門前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