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告誡

車隊不緊不慢地趕着路,沒多久,就颳起了風,再走上十多里路,天空中又飄起了小雪。所幸風雪不大,因此趙家一行人並沒有受到多少阻礙,依舊如原計劃一般向京城進發。

趙瑋騎馬跟在祖母與妹妹的馬車旁,時不時與高楨說着話。他有些擔心祖母身體不耐嚴寒,每隔上一兩刻鐘,總要縱馬跑到車窗邊去問她感覺是否還好。張氏心裡感動,一再說自己沒事,又讓他多陪世子高楨說話,千萬別怠慢了。

高楨並沒有跟着獻這個殷勤,他的殷勤體貼體現在別的地方。趙瑋接連幾次來往於小湯山與京城之間,對路上有哪些地方可以避風歇腳,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每到茶攤腳店,都要問祖母是否需要休息,或者添些熱茶水和炭火。但他對這條道路的熟悉,又怎比得上幾乎年年到此的高楨?有他這位王府世子的面子,沿路無論是茶攤腳店,還是百姓人家,又或是殷實富戶,都願意爲趙家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歇腳處,要水有水,要炭有炭,趕車的車伕還有溫好的酒水驅寒,張氏與趙琇若想吃些熱茶點心,也能借到乾淨的爐子。

車隊路上歇了兩回腳,一次是在茶攤,一次是在路邊的富戶人家,張氏都休息得很好,既乾淨又暖和,深感高楨安排周到。但他從不拿這個說事,也沒湊上來說什麼好話,就只是默默安排着一切。若不是趙瑋特地向她提起,她還以爲這一切都是孫子的功勞呢。

張氏不由得向孫女嘆道:“王爺待我們家恩重如山。世子如今又這樣體帖周到,真叫我心裡惶恐了。”

趙琇笑說:“祖母爲什麼要惶恐呢?兩家交好,您也別當他們是什麼皇家貴胄。只當是好朋友就是了。他們今兒待我們周到,明兒咱們也可以待他們更周到呀?就象曹家,曹太夫人這些年幫了我們多少忙?您雖然感激,也沒覺得惶恐呀。”

張氏看着孫女,心裡無奈得不行:“這如何能一樣?王府貴人與曹家自然是不同的。你平日跟王爺與世子隨意慣了,若落在外人眼裡,就成了你狂妄無禮的罪狀了。還有方纔。你自己用的手爐,就不該借給世子使。你心裡覺得彼此年紀還小,不必避諱。可你虛歲都十一了,過了年就十二,世子也是半大少年了,男女有別。你也該注意些纔是。別以爲還能象小時候那樣百無禁忌。若是有人說你們閒話,你閨譽受損不說,連世子也要受你的連累,你對得起王爺的恩情麼?”

趙琇小聲嘀咕:“歲數哪有這樣算的……”但心底已經心虛了。她覺得自己掩飾得還好,藉口也算是光明正大,但祖母的話無疑給她澆了一盆冷水——再光明正大也是藉口,是瞞不過明眼人的。

趙琇低着頭玩着自己的袖子,沉默着不說話。張氏見她能聽懂自己的意思。心裡安定了些,又再勸她:“咱們家如今在京城。再不能象從前在奉賢老家時一般,萬事隨心所欲,想着族人都要依仗我們,鄉民也對我們尊敬有加,因此不必忌諱太多。在京城,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但凡有違禮之處,御史就要上本參奏,輿論非議也足以毀去一個人的前程。你是女孩兒家,越發該守規矩了,否則踏錯一步,就會萬劫不復。你素日最是懂事明理的,怎的如今倒糊塗起來了呢?”

趙琇有些沉不住氣了,她就算在跟高楨來往的問題上少了謹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吧?怎麼祖母把事情說得這樣嚴重?她想要問個明白:“還請祖母說清楚些?孫女……哪裡不守規矩了?是因爲孫女把手爐給了世子用嗎?可那是新的,又不是我用慣的東西,總不能讓他或者哥哥挨凍吧?再說,方纔您也沒有阻止呀?”

張氏嘆了口氣,摸了摸孫女的頭髮:“以後……別再私下給世子做針線了,也別給他送什麼東西,別獨個兒去找他說話,更不能將自己的私物給他使。男女有別,你也大了,該明白這個道理。你越是覺得他好,就越是不能與他相交。無論日後如何,你總要有一個無可挑剔的好名聲,才能說別的。”她含含糊糊地說到了這個份上,自覺已經暗示得足夠明白了。

但趙琇卻越聽越糊塗了,要注意自己的名聲,這一點她明白,但祖母爲什麼要說,高楨越好,她就越不能跟他相交呢?難道她有這麼差勁嗎?他越好,她就越不該跟他來往?

看着孫女茫然不解的目光,張氏只能說得更明白一點:“你瞧鍾家的姑娘,從前也是人人交相稱讚的名門淑女,爲何如今卻落得這樣的壞名聲?不過是壞在‘不知自愛’四個字上頭罷了。只因她一心要攀龍附鳳,卻沒有那個福氣,只能用些歪門邪道的法子,纔會誤了自己。咱們家是清白人家,不但行事要問心無愧,也要事事謹慎,不能叫人抓住把柄。那樣不但你會被人瞧不起,連你哥哥都要叫人小看了,你們祖父的威名更會受損。王爺厚愛,咱們家自然不敢辜負,但也因此,咱們家更要自重纔是。”

趙琇沉默地看着祖母,半晌,才道:“祖母放心吧,我明白您的苦心。雖然我覺得嘴長在別人身上,而人心難測,要做到不讓任何人挑剔,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有一點您可以放心,那就是我跟鍾家的女兒絕對不會是一路人。”

張氏無奈地嘆了口氣,孫女到底還是個孩子,還不懂事呢,她不知道名聲有多重要。男子沒有好名聲,仕途會不順,想要高升也難,即使憑一時手段得了實權,終究也是會遺臭萬年的。而對女兒家來說。名聲一壞,一輩子就毀了。不過孫女既然說了不會做出鍾雅緻那樣的事,那她就放心了。

她心裡想。廣平王世子其實真挺好的,雖然皇家媳婦難做,但誰家媳婦不難做呢?若他果真有誠意求娶自家孫女,等到孫女及笄後,也不改初衷,那這門親事也不是不能考慮的。至少,世子的品行還是信得過的。

張氏一臉的欣慰。爲自己終於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而鬆了一口氣。趙琇卻在旁偷看着祖母的神情,心裡暗暗懊惱着。她真是太不謹慎了,爲什麼會掉以輕心?她認爲自己又沒跟高楨談戀愛。沒有對他產生男女之情,不過就是同齡人玩得來,所以親近些而已,倒讓祖母大驚小怪了。如今張氏已經發了話。她以後恐怕真的很難再跟高楨單獨見面了。那件只做了一半的斗篷怎麼辦?再說,若是連這個唯一的異姓朋友也要斷絕來往,她難道只能跟那些心思莫測的千金小姐玩什麼詩會嗎?要不然就是成天在家練習書畫、做針線?

相比之下,還是跟高楨在一起更有趣啊。只要見到他,就足以讓她的心情變好了。

趙琇心底爲自己的未來而哀嚎着。

祖孫倆都不知道,在她們的馬車窗外,高楨默默將暖耳重新戴回了原來的位置,臉上的表情微微有了變化。

趙瑋還不知道好友方纔聽到了什麼。只是縱馬過來輕聲問:“如何?可是暖耳壓得太緊了,耳朵難受?”

高楨搖了搖頭:“沒事。只是方纔風大,暖耳略歪了些,如今已經戴好了。”他看了馬車的方向一眼,閉口不言。

趙家一行人剛過午時不久,就抵達了京城德勝門外。進了城門後,高楨就要與趙家人分別了。趙瑋有些擔心地說:“難道你又要騎馬回去麼?不回王府歇一歇?騎了這半天的馬,就算不累,你手也凍僵了吧?”

高楨微微笑了笑,託手套的福,他的手還未凍僵。他對趙瑋說:“風雪似乎比先前又大了些,況且過門不入也不好。我先回王府歇一歇,再進宮給皇祖母請安。父王與我在莊上待了半月,皇祖母想必會掛念。”

趙瑋聞言鬆了口氣:“這樣也好。王爺在莊上有人侍候,不會有事。你就在京城過了夜再走吧。日後等你陪王爺回府,咱們再約出來騎馬。”

高楨抱拳一禮,縱馬到張氏馬車前向她告辭,頓了一頓,也向趙琇道了別,就騎馬帶着兩名隨從筆山、墨池,往廣平王府的方向去了。

他沒有再做出有逾禮之嫌的舉動,張氏心裡很是滿意,等趙瑋將高楨的決定告訴她後,更是歡喜:“這樣也好。若是世子馬上就要折返溫泉莊子,咱們家少不得要派幾個人跟上,免得中途出了差錯。”

她下令全家人返回鼓樓附近的小宅。不知是不是馬上就要到家的關係,所有人的心情都挺好的,只有趙琇心裡感到有些微妙,因爲她忽然發現,高楨離開的時候,沒有把她的手爐還回來……

高楨回到王府,匆匆梳洗了一下,就直接進了宮,給祖母蔣太后請安。

蔣太后驚喜非常,拉着他的手不放:“你們父子都叫人操心,這一去就是半個月,雖然偶有書信回來,卻連個人影都不見。不就是幾十里路麼?騎馬不過就是一兩個時辰的功夫。你父王行動不便,你年輕力壯的,還不能回來給祖母看一眼?”

高楨順從地笑着,向祖母賠罪。蔣太后身邊的宮人笑着道:“太后娘娘心裡想念王爺和世子,纔會抱怨世子不肯時不時回來讓您看一眼。可若世子當真時常回來給您請安,您又要心疼孫子不愛惜身體,折騰着自己冒着風雪回來見您了。”

蔣太后聽了也不好意思了:“你就會拆哀家的臺。”

高楨卻不管別人怎麼說,只道:“讓皇祖母擔心,就是孫兒的不是了。孫兒該趁着天氣好的時候,多回來看您的。”

蔣太后頓時又高興起來:“你有這個心就行了,天氣若是好了,你多陪你父王出門走走就好。祖母知道你們在溫泉莊子裡過得好,心裡就高興了。”

她又問起廣平王的身體,高楨說:“一切都好,在那裡吃的菜蔬也新鮮,又暖和,父王臉色都紅潤了許多,也不象先前那麼畏寒了。”

蔣太后唸了聲佛:“若不是想着溫泉莊子對他身體有好處,祖母是斷不肯答應讓他回那莊子上去的。你母妃在那裡住了那麼多回,那裡到處都是她的影子,你父王重回那裡,只會天天想你母妃。人傷心了,身體哪裡還好得起來?”

“父王原本也十分思念母妃,只是後來……”高楨頓了一頓,“聽趙老夫人勸了幾句,父王知道自己若有個好歹,不但會讓兒女擔心,也會讓親長擔心,就答應會好生保重自己了。父王說,若是爲了他,害得皇祖母擔憂,他就太不孝了。”

蔣太后不由得又唸了聲佛,感激地問:“是建南侯府的趙老夫人麼?真真是位明理又心善的好人哪!”

第79章 抽絲剝繭第87章 質問第268章 衡量第142章 善後第88章 不甘第527章 罰不罰第469章 守歲第446章 包票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82章 進言第542章 爭執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78章 白玉炕屏第546章 無賴第511章 信第431章 告狀第13章 救人自救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7章 移靈第343章 醒悟第167章 舊僕第461章 盛況第24章 顯靈第542章 爭執第470章 詭異第339章 請客第172章 喪鐘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55章 雀金呢第616章 備婚第437章 討價第430章 再召見第99章 逃奴第252章 避寒第78章 白玉炕屏第313章 許諾第175章 自薦第496章 對策第455章 妥協第544章 漣漪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54章 棉襖第397章 疑心第395章 偶遇第499章 白玉蘭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198章 診治第610章 發難第627章 賀禮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445章 米家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23章 喜事第474章 紅香第590章 喜訊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73章 手足第300章 養子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62章 憂慮第499章 白玉蘭第626章 離開第188章 賞賜第606章 喊冤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489章 煩惱第379章 帝后第572章 做媒第103章 扯皮第426章 避難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96章 對策第557章 大舅哥第438章 還價第169章 衝撞第426章 避難第213章 圖紙第419章 晉見第404章 議立第626章 離開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9章 說客上門第362章 憂慮第524章 邀請第240章 提醒第205章 雪花酪第19章 痛定思痛第305章 脫身第302章 告密第478章 害臊第297章 背約第147章 回京第457章 體會第325章 把柄第224章 誅心
第79章 抽絲剝繭第87章 質問第268章 衡量第142章 善後第88章 不甘第527章 罰不罰第469章 守歲第446章 包票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82章 進言第542章 爭執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78章 白玉炕屏第546章 無賴第511章 信第431章 告狀第13章 救人自救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7章 移靈第343章 醒悟第167章 舊僕第461章 盛況第24章 顯靈第542章 爭執第470章 詭異第339章 請客第172章 喪鐘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55章 雀金呢第616章 備婚第437章 討價第430章 再召見第99章 逃奴第252章 避寒第78章 白玉炕屏第313章 許諾第175章 自薦第496章 對策第455章 妥協第544章 漣漪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54章 棉襖第397章 疑心第395章 偶遇第499章 白玉蘭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198章 診治第610章 發難第627章 賀禮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445章 米家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23章 喜事第474章 紅香第590章 喜訊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73章 手足第300章 養子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62章 憂慮第499章 白玉蘭第626章 離開第188章 賞賜第606章 喊冤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489章 煩惱第379章 帝后第572章 做媒第103章 扯皮第426章 避難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96章 對策第557章 大舅哥第438章 還價第169章 衝撞第426章 避難第213章 圖紙第419章 晉見第404章 議立第626章 離開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9章 說客上門第362章 憂慮第524章 邀請第240章 提醒第205章 雪花酪第19章 痛定思痛第305章 脫身第302章 告密第478章 害臊第297章 背約第147章 回京第457章 體會第325章 把柄第224章 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