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避寒

廣平王的溫泉莊子,是太祖皇帝元后賜給孫子的,名叫連環莊,佔地極大,分東西兩莊。東莊種花種蔬菜,供養王府四季使用,西莊則是王府的主人們冬天時避寒休閒的去處,雖然不是什麼奢華的所在,卻也能讓人住的十分舒服。

說起來,這個溫泉莊子跟建南郡公還有些關係。

當年太祖皇帝與元后在戰亂中失散,元后與老郡公的元配秦氏逃亡時曾一度相遇,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秦氏與丈夫團圓後,也常常進宮去看望元后。元后的身體不好,在逃亡時期虧損了元氣,加上又是江南人士,每到冬天總是習慣不了京城的氣候,必要病上幾回,有一回還病得特別重,十分兇險。當時後宮裡的其他妃子私下都有議論,說元后恐怕撐不了多久,宮裡快要有新皇后了,最有可能上位的就是穎王的生母郭淑妃,至於無能的皇長子,自然也就不可能壓倒聰慧的穎王成爲太子了。到時候郭淑妃與穎王母子的氣焰高漲,其他妃嬪就只能忍氣吞聲,不然只怕不得好下場。

不過御醫的醫術高明,到底還是把元后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其間有多少妃嬪暗自慶幸,又有什麼人在暗地裡惋惜咒罵,就不必說了。太祖皇帝雖對元配妻子只有敬重沒有深愛,也不願意看到她再因爲天氣的原因而病重,便打算在小湯山一帶修建溫泉行宮,作爲元后冬天休養之所。

郭淑妃見這是一個機會,就給宮外的支持者送了信,於是朝上便有官員上書反對此事。說本朝初開,雖然國庫還算充盈,但歷經多年戰亂後,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皇帝若爲了皇后而大動土木。實在不是明君之舉。洋洋灑灑一大篇,還暗戳戳地貶了皇后一番,暗示她不賢,尸位素餐,等等等等。太祖皇帝被氣着了,本來想要給這名官員一點排頭吃吃。沒想到他這一上書,不知觸動了御史們哪根神經,他們居然也接二連三地上本進諫了,還有直腸子的御史當朝擺出一副“皇上若不答應,我就一頭碰死在朝堂上”的架勢。太祖皇帝頭疼不已,只好打消了修建行宮的念頭。

不過行宮修不了,元后的身體卻依然虛弱,等到下一個冬天來臨,她還是很有可能會病倒的。

就在太祖皇帝煩惱的時候,當時還是建南侯的老郡公在元配的勸說下出頭了。他花自家的銀子,從一個前明舊臣的後人手中,買下了小湯山的一大塊土地。找人建了莊子,然後作爲當年皇后千秋節的禮,獻給了元后。

這個溫泉莊子事實上地價並不貴。那前明舊臣當初風光時。曾一度入閣,便在小湯山的皇家禁苑邊上置下了一處產業。但隨着他本人倒臺,家族敗落,改朝換代,昔日的房舍已經破敗不堪,田地荒蕪。只長了些野樹、野草,根本賣不出什麼好價錢。老郡公在這溫泉莊子所花的銀子。大頭還是在建房子那一筆,雖然有許多不可擺到檯面上的省錢法子。也足足花了七八千兩。老郡公還是很肉痛的。

不過,莊子獻上去後,那一年元后在莊中過冬,只小病了兩回,身體果然比往年好了許多,太祖皇帝龍顏大悅,賞賜下來的金銀財物也足夠平掉這筆賬了,還有盈餘呢。老郡公從此超過衆多國公,成爲太祖皇帝面前的紅人,自家又沒吃什麼虧,自此之後,自然對元配秦氏夫人更爲敬重了。秦氏之女出嫁,他這個做父親的還特地爲她準備了一份豐厚之極的嫁妝,讓老錢姨奶奶在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唸叨個不停,心疼那是割了她兒子的肉。

元后的身體到底虧損太過,沒熬過幾年,撐着看到兒子娶妻生子,還是去了。臨終前她的第三個孫子——即是廣平王——已經滿了三週歲。跟前頭兩位長兄相比,廣平王自幼就顯出了聰穎靈慧,比那位一向有聰慧之名的叔叔穎王更出色一些,太祖皇帝也聽了老郡公的勸說,屬意立長子爲皇太子,日後將皇位傳給廣平王這個孫子了。所以元后就把自己十分心愛的溫泉莊子留給了這個孫子,作爲祖母的饋贈。不過當時廣平王年紀還小,又長在宮中,莊子就交給了內務府代爲打理,他本人只能享受到每年冬天從溫泉莊子送進宮來的新鮮蔬菜,還是跟父親、母親、庶母們以及所有兄弟姐妹共享的,直到他被冊立爲皇儲,這個莊子才真正到了他手裡。

廣平王成爲太子以後,一直非常忙碌,根本就沒有時間到莊子上消遣,頂多是王妃帶着兒子過去住兩天。倒是鍾家老太太,藉着女兒的體面,也曾經帶着兒孫們過去住過幾次。直到廣平王退位之後,纔有了空閒帶着王妃和世子過去小住上十天半月的,還在王府經濟條件寬裕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心意對這個莊子作了些小小的改造。據說去年冬天,他本來也打算繼續帶着妻子過去避寒的,但隨着兒子遇險、下落不明的消息傳來,無論是廣平王還是王妃鍾氏,都沒有了這個心情。倒是鍾老太太曾經提過一次,想要過去住,被女兒幾句話堵了回來。

今年局勢大定,也沒什麼好擔憂的了。廣平王府雖有喪事,卻不至於影響廣平王住得稍微暖和一點。朝廷上的事,他已經不必煩心,還真有可能會住到溫泉莊子上去,休閒個一月半月的。趙瑋和趙琇想要爲祖母借莊子,心裡難免七上八下。不過考慮到自家祖父與這個莊子的淵緣,想來應該還是不難借到的。

廣平王一如他們預想的那樣大方,不但答應借莊子,還表示隨他們住多久都沒問題,甚至可以在那裡住一個冬天。他出借的地方是西莊,正是建莊以來,幾乎所有去避寒的人都住的區域。張氏得知消息時。趙琇趙瑋兄弟倆已經從廣平王處得到了迴音,她就有些不安:“這如何使得?你們兩個孩子真是大膽,竟不問我一聲,就去跟王爺說這樣的話。”

趙瑋笑着安慰她道:“祖母不必擔心,王爺說了。那邊莊子極大的,還有東西兩莊。原本只有西莊可住人,但前年他着人在東莊加修了兩個精緻的小院子,原是想着王妃喜歡鮮花,帶王妃過去住時,看着花兒也能解悶。王妃見了很是歡喜。但凡去住,都只住在東莊了。今年王爺若要去住,也只會住在東莊。咱們住在西莊,一點都不會礙着他的事。”

趙琇也挽着張氏的手臂勸說:“祖母,咱們就過去住幾日嘛。如今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了。您動不動就被風吹得頭疼,時不時就小病上兩日,哥哥和我看得着實擔心。若是住過去能讓您身體好些,我和哥哥就算欠下了王爺的人情,也是無所謂的。您也不必想得太多。如今我們家是什麼情形?哥哥又還未入朝,就算那些御史們又多管閒事,拿這個參哥哥結交宗室,又或是參王爺結交大臣。只要皇上不相信就行了。御史們的工作不就是參人嗎?沒事也要找點事兒出來參一參,不然就顯得他們白吃飯了。咱們也要尊敬人家的工作,給他們一點可參的話題嘛。”

張氏聽得忍不住笑了。瞪孫女一眼:“又胡說了。御史們糾察百官,責任重大,卻被你說成這樣。若叫人聽了去,又是一場風波。”不過她對溫泉莊子還是有些動心的。侯府的產業裡也有一處小小的溫泉莊子,剛成親不久時,老郡公曾經帶她去住過兩日。那時候,莊子上還是有幾間屋子可以住人的。但如今易主多年。還回來的小莊子,幾乎都種上了鮮花瓜菜。好在冬日裡售賣給城裡的達官貴人,就沒剩幾間象樣的能住人的屋子,不然她還真想去避幾日的寒呢。既然廣平王答應了,連環莊又大,想來他們祖孫三個,帶着男女僕婦,只佔一處院子,是礙不着王爺的事的。

但她還有一件事擔心:“瑋哥兒上朝的事怎麼辦?”

趙瑋如今年紀雖小,卻是正經的建南侯。平日不必上朝,但五日一大朝時,卻需要穿上禮服去朝堂上做個樣子,逢年過節,也是如此。冬日裡無事,他除了大朝的日子,平日都無須一定要留在京城。但如果住在小湯山的溫泉莊子上,到了大朝的日子才往城裡趕,時間就太緊了,那有好幾十里路呢。

趙琇對此倒是不覺得有什麼:“那就讓哥哥在上朝前一天回家,等上完了朝,再回莊子上。當然,也不是非得如此。有我陪着祖母就夠了。哥哥若有事,就留在家裡又如何?”

趙瑋笑着颳了一下她的鼻子:“你這小滑頭,自己住的舒服了,就不管哥哥了麼?”趙琇笑着躲開了。

張氏看着他們兄妹打鬧玩笑,心裡的疑慮也都拋開了,笑道:“這倒也罷了,就是辛苦瑋哥兒兩地奔波。”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廣平王還未決定什麼時候動身往小湯山去,不過已經吩咐下去,叫人把莊上的宅院都打掃乾淨了。張氏祖孫三個準備行李也很方便,即便缺了什麼,到時候再打發人回來取也可以,或是到莊子附近的小鎮上採買。張氏便把家裡的事都託付給了盧媽和汪福來,只帶了祖孫三個的心腹侍女小廝,坐了馬車出了德勝門,直往北去。

他們一行人心情愉快,道路又平穩,因此一路都很順利。到了半路上,在路旁的村子路口的茶攤歇腳時,卻意外地遇上了黑衣黑騎、只帶着兩個隨從、冒着寒風出行的廣平王世子高楨。

趙瑋驚訝地過去跟他打招呼,才知道原來他是奉了父親廣平王的命令,先一步到溫泉莊子上打點房舍,預備迎接廣平王過去避寒的。

趙瑋高興地說:“如此說來,咱們在莊上也能日日相見了?”

高楨抿着嘴微笑着點頭,目光直射向茶攤邊上停駐的馬車。趙琇在馬車裡透過車窗上蒙着的薄紗往外看,對上他的目光,怔了一怔。

“奇怪。”她心裡想,“明明隔着窗紗,他應該看不見我纔對,怎的我會覺得他看見我了?”

張氏倚在引枕上,抱着手爐歪頭看她:“琇姐兒,怎麼了?”

趙琇放下窗簾,回頭笑笑:“沒什麼。我只是有些吃驚,沒想到咱們會在路上遇到世子。”

這時候趙瑋跟高楨分開了,跑來向祖母稟報:“世子正要往莊子上去,我見他只帶了兩個人,就讓他跟我們一起走。”說完了還笑道:“他是替王爺打前站來的,想來王爺很快就要過來了。祖母,我們看來要跟王爺做一段時間的鄰居呢。”

張氏笑了:“這也是好事。王爺睿智,見多識廣,你正好可以多去向他請教學問,只是需得知道分寸,別累着了他。”

趙瑋答應了,又問她們需不需要添熱茶水,或給手爐、腳爐裡添些新炭,趙琇說:“方纔已是添了。天色不早,若是世子他們歇完了腳,不如早些出發吧?到了莊子上,咱們就能舒服了。”

趙瑋笑着下了車。趙琇再掀起厚厚的車窗簾子,隔着窗紗看向高楨的方向。她的心情忽然變得很好,對這趟溫泉之旅越發期待起來。(。)

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33章 改道第82章 進言第380章 緣由第408章 秋宴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18章 反覆第595章 病倒第490章 勸說第60章 書主人第336章 送書第61章 提點第430章 再召見第226章 東昇第562章 離去第352章 暗影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71章 告誡第587章 誤會第546章 無賴第361章 來訪第507章 同行第142章 善後第480章 私房話第437章 討價第183章 逼迫第553章 盤算第232章 山居第164章 找補第405章 要人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03章 聽聞第17章 小人讒言第357章 厚聘第548章 關門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354章 秘信第17章 小人讒言第468章 積極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258章 後續第420章 試探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214章 求差事第355章 警告第400章 夜第456章 申斥第461章 盛況第118章 引介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118章 引介第215章 捷報第454章 離開第231章 秋景第226章 東昇第571章 相看第572章 做媒第480章 私房話第60章 書主人第89章 盧家內訌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60章 妄念第405章 要人第341章 求助第392章 新聞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224章 誅心第8章 弄巧成拙第172章 喪鐘第386章 訴苦第536章 人選第581章 賞賜第358章 背影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83章 告狀第621章 現世報第390章 正經事第50章 新年第378章 拒官第118章 引介第460章 暫別第433章 失落第35章 暗涌第561章 投誠第587章 誤會第171章 驚聞第462章 省之第447章 船宴第187章 新皇第525章 不合羣第562章 離去第607章 眼睛第468章 積極第153章 求教第267章 心虛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04章 慈善第367章 約定
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33章 改道第82章 進言第380章 緣由第408章 秋宴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18章 反覆第595章 病倒第490章 勸說第60章 書主人第336章 送書第61章 提點第430章 再召見第226章 東昇第562章 離去第352章 暗影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71章 告誡第587章 誤會第546章 無賴第361章 來訪第507章 同行第142章 善後第480章 私房話第437章 討價第183章 逼迫第553章 盤算第232章 山居第164章 找補第405章 要人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03章 聽聞第17章 小人讒言第357章 厚聘第548章 關門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354章 秘信第17章 小人讒言第468章 積極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258章 後續第420章 試探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214章 求差事第355章 警告第400章 夜第456章 申斥第461章 盛況第118章 引介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118章 引介第215章 捷報第454章 離開第231章 秋景第226章 東昇第571章 相看第572章 做媒第480章 私房話第60章 書主人第89章 盧家內訌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60章 妄念第405章 要人第341章 求助第392章 新聞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224章 誅心第8章 弄巧成拙第172章 喪鐘第386章 訴苦第536章 人選第581章 賞賜第358章 背影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83章 告狀第621章 現世報第390章 正經事第50章 新年第378章 拒官第118章 引介第460章 暫別第433章 失落第35章 暗涌第561章 投誠第587章 誤會第171章 驚聞第462章 省之第447章 船宴第187章 新皇第525章 不合羣第562章 離去第607章 眼睛第468章 積極第153章 求教第267章 心虛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04章 慈善第367章 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