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兄弟

皇儲既立,朝廷上頓時平靜了許多。

皇長子的母親曾經行刺皇帝,以致君主致殘,這本是一件極大的罪過。皇帝竟然沒有廢后,朝臣們不管是別有用心,還是真心忠君,都覺得這樣十分不妥。然而皇后沒幾日就病死了,死得夠快,死後又是以皇貴妃儀下葬的,也算是懲處了。曲水伯父子在宮門前跪着請罪,跪足了三日,聽聞曲水伯的腿都要廢了,皇帝才下旨讓他們父子回家,也沒有問罪的意思,只不過那承恩公的爵位,就被收回去了。

既然皇帝這位苦主都大度地輕饒了皇后與她的孃家人,皇后又死了,朝臣們繼續盯着她不放,也沒什麼意思。況且眼下時局不穩,皇帝要立儲,也是人之常情。若哪個臣子在這時候上書,說皇長子有個犯了錯的母親,沒有資格立儲,那可就捅了馬蜂窩了。皇帝現如今只有兩個兒子,都是皇后生的,若皇長子沒資格爲儲,被禁足的皇次子就更沒有資格了。皇帝的兒子通通沒有資格成爲皇儲,誰有資格?總不能是端嬪肚子裡還不知男女賢愚的胎兒吧?

現如今還有一位晉陽王在朝中蹦達呢,把皇帝的兒子都踢出儲君候選名單,難不成要選皇弟不成?這話一說出來,無論那臣子的本心如何,都會被所有人當成是晉陽王的死忠。皇帝又不是馬上要死了,只是需要一位儲君來穩定大局。皇長子立儲早有定論,只差在儀式罷了。朝中很快就沒有了反對的聲音,頂多是有些議論,說皇長子先在儲君位子上待着,等皇帝有了第三、第四位皇子,再談論儲君是不是要換人做也不遲。

皇長子對此心知肚明。

他被關在東宮幾日,一直非常安靜,每日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都在看書。走出東宮後,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人卻顯得更加沉靜了。面對皇帝決意要爲他舉行立儲大典的旨意,他平靜地接了下來。面對皇后崩逝的消息,皇帝下令以皇貴妃禮葬皇后的消息,他同樣平靜接受了。他是真的平靜。並非裝出來的。太后與皇帝看在眼裡,只道他是經歷大變,懂事了,也沒放在心上。

沒有人知道,他在立儲大典結束後。在宮中偏僻無人的角落裡,單獨與高楨見了一次面。

高楨恭喜他終於成爲了儲君,還低聲道:“這還是開始呢,你好生孝順太后與皇上,多聽長輩們的話,別鬧小性子。只要你地位穩當,二郎與公主也會無事。至於皇后的位份,皇上從未廢后,不過是禮儀上稍有欠缺,大不了你日後多給她上幾個尊號就是了。不必放在心上的。”

皇長子苦笑:“哥哥不必安慰我了,我心裡明白。你放心,我不會犯糊塗的。母親……就是爲了能讓我坐上這個位子,才選擇了不歸路,我若在皇祖母與父皇面前胡鬧,把儲位給鬧沒了,豈不是辜負了母后的苦心?”頓了頓,“只是……哥哥也該清楚朝臣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對他們來說,我不過是個暫時安定大局的工具罷了。等父皇再有出色的皇子,我就該退位讓賢了。”

高楨正色道:“這話最初是我父王對皇上說的。我也不瞞你。”

皇長子一震,難過地低下頭去。

高楨卻繼續道:“皇上眼下也許真有這個心,但未來如何,誰也不知道。最要緊的。還是讓你先坐上儲位。如果你一直做得很好,你比底下的弟弟們至少年長十幾歲,又有處理政務的經驗,皇上不能臨朝時,一直是你在監國,朝臣們都知道你有多麼出色。那即使皇上寵愛小兒子。朝臣們也不會支持他易儲的。”

皇長子猛然擡頭看他,眼中滿是驚訝之色。

高楨微微一笑:“皇上要行權宜之計,難道你就不能權宜一番?”

皇長子明白了,他有些激動,緊緊抓住高楨的手,不知該說什麼:“我……我……”

高楨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話你不必說,我心裡明白的。只是,路是給你鋪好了,父王與我卻沒法子替你走。往後如何,還要看你的本事與造化。”

皇長子鄭重道:“放心,我會竭盡所能,絕不會讓皇叔與哥哥失望!”

只是,他還有一點擔心:“父皇讓我明日就開始協理朝政,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高楨道:“你纔多大?不過是在朝上旁聽了半年,又往各部去轉過幾圈,大約知道些規矩罷了。一開始做不好,纔是正常的,只是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愚鈍,免得讓人誤會你不堪造就。有不明白的地方,只管問皇上,千萬別自作主張。皇上雙目不便,你就把奏摺上的話念給他聽,不要隱瞞一字一句。皇上罵你,你只管聽就是,犯過一回的錯,就別犯第二回了。政務上有疑問,可以問重臣。學習上有疑問,可以問太傅。若是在宮務上有疑問,就去找皇祖母。旁的你都不需理會。”

皇長子一路聽,便一路點頭,聽完就有些遲疑:“我不能去問皇叔或哥哥你麼?”

高楨笑笑:“不能。若是碰巧在宮裡碰上,我們哥兒倆私下說幾句家常,倒也無妨。你別特特召我進東宮商量就是了。若你實在有爲難的事,就去跟皇祖母說,皇祖母自會決定,是否需要父王與我援手。”

皇長子聽明白了,鄭重地說:“哥哥放心,我心裡有數。”

高楨點點頭,猶豫了一下,又道:“宗室皇親,你照禮數敬着就是了,無論誰相請,你都先問過皇上的意思,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最重要的是,千萬別理會晉陽王!也不必爲着交好什麼人,就到你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是一國儲君,沒必要放下身段去搏個好人緣,那是東宮屬官的職責,不是你的。”

皇長子雙目一閃:“哥哥是怕我中了別人的圈套?”

高楨笑了:“你心裡有數,可見是個明白人。既是明白人,那許多話我就不必再囑咐你了。你別嫌我囉嗦,我與你說這些,只是盼你好,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你別誤會了父王與我就好。”

皇長子紅着眼圈道:“哥哥千萬別說這樣的話,我心裡明白誰纔是真正對我好的人。若我也象……”頓了頓,“若我也是個忘恩負義的,管叫我被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高楨笑道:“好好說話就是,賭什麼咒?難道我還信不過你麼?該你的東西,到底還是你的,父王與我都不會與你爭,只是旁人卻未必有這麼好心。你提防些就是。”

皇長子點頭:“我會的。經歷這一場變故,我心裡已經明白,誰纔是真正關心我的人了。我不敢說什麼報答的話,卻會把恩情牢記在心,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這是皇長子的心裡話,他很清楚,在他的地位岌岌可危的時候,真正拉了他一把的,是廣平王與高楨,太后也庇護過他。未婚妻李善文及時制止了皇后說出更多不該說的話,使他免受更大的打擊,李家人更是聯合多位朝臣上書保他性命。爲了報答所有人的恩情,他今後一定會加倍孝順太后,敬重皇叔與堂兄,對未婚妻子真心敬愛,絕不叫她受委屈。

高楨聞言笑了,他從皇長子的表情上,就能看出對方是真心感恩。這也就夠了。至於日後皇長子會不會改變初衷——有他在,絕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就是。

當高楨與皇長子堂兄弟倆小聚之時。皇帝與廣平王這對兄弟,也在乾清宮後殿裡進行着一場談話。

皇帝在立儲大典上,就覺得右眼痛得厲害,明明事先都上過止痛的藥。藥效卻越來越短。若不是他不想失儀,只怕立儲的旨意尚未宣讀完,他就忍不住轉身找太醫上藥了。

他覺得非常不對勁。

他的眼傷雖重,但太醫當日明明說了還可挽救,連日開的方子,也似乎有些效用。他吃了以後就好受多了。然而,時間長了,傷勢卻沒半點起色,右眼反而還紅腫得越來越厲害了,這怎麼可能會是好兆頭呢?皇帝雖不通醫術,卻不是個傻瓜。他心裡隱隱感覺到,太醫院的人,醫術可能有點靠不住。

可是葉大夫遲遲沒有消息。趙琇與高楨提供的信息倒是不假,可惜葉大夫只在老家待到正月二十,就帶着書僮出門繼續求學去了。他遊走天下各州府,一邊行醫積累經驗,一邊向名醫請教醫術,行程十分隨心所欲,根本沒人能事先預知他的去向。宮中的密使在他老家撲了個空,後來再四處找,卻始終找不到人。就算聽說他去了何地,等他們追上去,人又已經走了。本來,若是通知官府配合,事情會容易辦許多。無奈皇帝派人出來前,再三囑咐過不許讓地方上知道實情,密使也只能自行查訪。耽誤到今天,他們還沒能將葉大夫帶回京城來。

太醫院的人靠不住,葉大夫又找不到,皇帝爲自己的傷而煩躁不安,廣平王這位好哥哥自然不能看着弟弟着急,就向他推茬了江成。

江成本也是太醫院的人,只是一直以來,跟廣平王一家走得比較近。當年廣平王受傷,他是主治太醫之一,雖然沒有葉大夫那麼能幹,把廣平王的眼睛治好了,但也把廣平王的身體調理得不錯,沒讓後者雙眼的狀況變得更糟,讓葉大夫醫治時事半功倍。因此,廣平王才覺得,就算江成沒法治好皇帝的眼睛,至少也能讓皇帝稍有好轉。

皇帝同意了。他如今對兄長已經恢復了八成的信任,還有兩分猜疑,但也覺得一個太醫做不出什麼事來。況且江成的醫術他是清楚的,若不是他早早就將江成指到了廣平王府,做了廣平王的專屬太醫,而他又與兄長和好的話,說不定早就將江成給召回宮中了。

誰都沒料到,江成跪着爲皇帝把了一回脈,又解開眼部的包紮,細細驗看一回皇帝的傷口後,就立刻退開幾步,伏跪在地:“皇上恕罪。微臣不敢妄言,只是……看皇上右眼的傷勢,分明已是……不好了。微臣無能,實在不知該如何診治!”

“你說什麼?!”皇帝怔了怔,旋即大怒。

廣平王也十分驚訝,他壓住皇帝:“皇上彆着急,待臣細細問來。”就去問江成:“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一五一十地說清楚了!”

江成顫抖着聲音道:“微臣實在不知。當初皇上受傷時,微臣並不在太醫院中,只聽旁人提過,說是皇上的眼睛受傷雖重,但還有可挽回的餘地,又看了藥方,心裡想着,從方子上看,皇上的傷確實不重,院正、院判與幾位老資歷的太醫前輩都在,想來是沒問題的。這月餘的時間,微臣聽說皇上的傷勢反覆,一直不見好,太醫院上下都在憂心,心裡也曾疑惑過。可今日微臣頭一回細看皇上的傷勢,才發現……若是太醫院的病歷沒有記錯,皇上的傷勢分明是……分明是加重了!這實在是大大出乎微臣意料之外,因此微臣不知該如何處置……”

皇帝聽得氣極,渾身發抖,廣平王見狀,就加緊追問江成:“你先別顧着請罪,我讓人取太醫院這月餘開出的方子,你從頭細瞧瞧,可有什麼不對之處。”

方子很快取了來,還有近兩日的藥渣。江成細細檢查了一遍,發覺沒有方子和藥都沒有問題,唯一有問題的是,皇帝如今的眼傷都這麼重了,紅腫得這麼厲害,負責的太醫開出的藥方仍舊是四平八穩,不溫不火的……這可是要耽誤事兒的呀!

如此想想,真不知道皇帝剛剛受傷的時候,太醫們開出的方子是不是靠譜了。皇帝素來多心,他會忍不住去想:如果受傷之初,太醫是用心爲他診治的,那他這會子是不是已經傷愈了呢?

皇帝忍不住腦補了一番,再命人去查問,就發現當日給出診斷與開方的兩位太醫,都非常湊巧地在事後幾日內,因爲一些小問題觸怒了他,被他攆出太醫院,又急匆匆離開京城了。

世上真有這麼湊巧的事麼?

皇帝再命人追查,就不出意外地發現,其中一名太醫出宮後,曾經見過晉陽王府上的一個管事。據說兩人在街角交談了片刻,太醫就迅速離開了。他們說了些什麼,沒人知道。

廣平王猜想也許是晉陽王的人想從太醫口中探知皇帝的傷情,但皇帝腦補的,卻是另一個版本。

他認爲他的眼傷加重,是晉陽王故意指使人來害他的。

皇帝頓時火冒三丈,命人去捉拿那名太醫與管事,太醫下落不明,而與他見過面的那位管事,則在前兩日醉酒失足,墜馬死了。

世上不可能有這麼湊巧的事。

皇帝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當江成判斷他的右眼基本註定了失明,還要當心會影響到左眼的時候,他對晉陽王的恨意已經無法掩飾了。

廣平王擔心地勸他:“皇上熄怒,如今沒有證據,只憑猜測……”

皇帝咬着牙說:“皇兄放心,朕知道分寸,一日未有明證,就一日不會動他。只是……他既然做得出這樣的事,就不再是我們的兄弟了!”(。

第396章 投契第33章 秘密任務第160章 出獄第91章 兄妹定計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章 流言紛紛第536章 人選第406章 丘家第96章 衝突第113章 新朋友第312章 圖書館第576章 開導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18章 揭露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96章 淡定第624章 因果第147章 回京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05章 脫身第480章 私房話第473章 疑惑第427章 請罪第543章 灰心第194章 曹家第431章 告狀第312章 圖書館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207章 仇視第603章 勸母第414章 中舉第81章 棄僕第171章 驚聞第470章 詭異第21章 好戲第207章 仇視第215章 捷報第137章 風雨中第209章 產業第126章 異變第415章 花糕第597章 打傢俱第48章 盧媽第451章 送信第405章 要人第379章 帝后第326章 招工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18章 反覆第258章 後續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302章 告密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4章 幸運得救第431章 告狀第95章 出族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410章 倒打第512章 嘉獎第339章 請客第602章 勸女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602章 勸女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15章 謝禮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9章 說客上門第559章 風波第585章 女官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91章 兄妹定計第610章 發難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84章 蠢話第18章 審問第346章 席間第445章 米家第553章 盤算第603章 勸母第215章 捷報第470章 詭異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547章 對質第514章 野望第351章 獨對第419章 晉見第393章 私會第575章 說笑第390章 正經事第169章 衝撞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1章 惹衆怒第484章 潛入第159章 收贖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88章 探望
第396章 投契第33章 秘密任務第160章 出獄第91章 兄妹定計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章 流言紛紛第536章 人選第406章 丘家第96章 衝突第113章 新朋友第312章 圖書館第576章 開導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18章 揭露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96章 淡定第624章 因果第147章 回京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05章 脫身第480章 私房話第473章 疑惑第427章 請罪第543章 灰心第194章 曹家第431章 告狀第312章 圖書館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207章 仇視第603章 勸母第414章 中舉第81章 棄僕第171章 驚聞第470章 詭異第21章 好戲第207章 仇視第215章 捷報第137章 風雨中第209章 產業第126章 異變第415章 花糕第597章 打傢俱第48章 盧媽第451章 送信第405章 要人第379章 帝后第326章 招工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18章 反覆第258章 後續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302章 告密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4章 幸運得救第431章 告狀第95章 出族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410章 倒打第512章 嘉獎第339章 請客第602章 勸女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602章 勸女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15章 謝禮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9章 說客上門第559章 風波第585章 女官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91章 兄妹定計第610章 發難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84章 蠢話第18章 審問第346章 席間第445章 米家第553章 盤算第603章 勸母第215章 捷報第470章 詭異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547章 對質第514章 野望第351章 獨對第419章 晉見第393章 私會第575章 說笑第390章 正經事第169章 衝撞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1章 惹衆怒第484章 潛入第159章 收贖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88章 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