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嘉獎

趙琇與張氏到了嘉定,就有一個好消息在等着她們。

皇上得知嘉定衆宗室女眷在汾陽王太妃的帶領下,與幾家皇親、勳貴家的女眷聯合,創立了一個慈善組織,捐錢捐物又出力,救濟潮災中受苦受難的百姓,深爲感動,特地與太后一同下旨褒獎。太后還給這個原本鬆散型的組織起了個名字,叫“慈賢會”,自領了個會長之位,汾陽王太妃這位老妯娌便是副會長。會員不但包括嘉定一地的女眷,連京中的宗室、皇親、勳貴家的女眷也一併算了進去——自然也少不了建南郡公夫人張氏的份。凡有天災,慈賢會的成員不拘是誰,不拘多少,都要出錢出力,救濟萬民。

據說京中各宗室、皇親與勳貴家的女眷都十分贊同此議,不等懿旨下來,就紛紛慷慨解囊,施粥贈藥,接濟京城周邊的貧苦百姓去了。如今就連朝臣家的女眷,也有了附和的意思,十分熱鬧呢。

汾陽王太妃是個領頭的,自然得了太后與皇上的嘉獎與賞賜,而趙家這邊,不但張氏有一份,連趙琇也沒例外——能被兩宮點明,獨得一份嘉獎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趙琇是唯一一個年輕女孩兒,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她本人也十分吃驚,當初只是想爲災民做些什麼,也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一份力量罷了,萬沒有想到會得到這些。不過皇上與太后的嘉獎,意味着無上的榮光,大約將來也不會有誰敢在社交場合跟她過不去,說她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了——連皇上和太后都誇她。說她不好,豈不是在說皇上和太后錯了?別人怕是連句不好聽的話都不敢說出口了吧?這麼想想,趙琇還是很高興能擁有這面擋箭牌的。

張氏高興得差點兒哭了出來,跪在香案前淚水漣漣,等着走了頒旨的使者,就立刻去跪老郡公的牌位去了。她覺得她沒有給丈夫丟臉,還給趙家添了光彩。她就算這時候死了。也有臉去見丈夫了。

趙琇對此是無可奈何,只能由得她去。小心翼翼將兩份旨意供起來後,她又去看宮裡賞下來的東西。因爲是千里迢迢急送過來的。東西並不算多,一匣子美玉,一匣子珍珠,十二匹宮緞。十二匹羽緞,倒是女孩子得用的東西。如今已是秋天。正好拿來做冬衣。

不過趙琇想想,還覺得有些好笑,羽緞是舶來品,南匯港從前沒少裝載這種貨物運往京城。如今倒從京城賜過來了,她還要再帶回京城去。這幾匹料子來來回回還真夠折騰的。

她翻了翻裝玉的匣子,發現有一塊上好無瑕的碧玉是雕成了翠竹的模樣。倒是正好與她前不久給高楨做的一件秋衣頗爲相配。不知道御賜的東西能不能拿來送人呢?她便打發人往行宮送信去了。她與張氏到了嘉定,還沒見到高楨父子呢。

不一會兒。高楨便騎馬趕了過來。他看上去氣色不錯,臉上還帶着笑:“我在行宮裡看見頒旨的人往這邊來了,就知道你們已經到了翠廬。本想馬上過來的,只是那邊要打包行李,怪忙的,一時脫不得身,這才耽誤到現在。趙妹妹一切安好?老夫人安好?你們去了幾日,叫我好想。”

趙琇輕啐了他一口:“院裡那麼多人在呢,你說的什麼話?”高楨笑着大步走進屋裡,也不用別人待客,就先伸手提了茶壺給自己倒茶。

趙琇在他對面坐下,問他:“你們打算幾時起程呢?你來信催得這麼緊,我只當今日就要走人的,沒想到會有旨意下來。”又好奇地問:“王爺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皇上怎麼說?是嘉獎呢,還是有別的意思?”皇上該不會又猜忌起來了吧?

高楨笑笑:“父王壓根兒就沒掛名,他只是在背後做事罷了。太后與皇上都賜了東西下來,又催他起程,別的旨意倒沒有。連汾陽王都不曾得到嘉獎,接旨的除了你和趙老夫人,就只有汾陽王叔祖母,還有另兩位出了大力的叔祖母與嬸孃。”

趙琇訝然,若皇帝猜忌親哥哥,對廣平王沒點表示也就罷了,廣平王原也沒指望這些。但汾陽王一系從開國時起,就是宗室旁支,皇帝對他家用得着如此忌憚嗎?只嘉獎女眷,雖然跟這次的慈善行動是女眷發起的有關,但汾陽王真的沒少出力,沒想到連一句誇獎都沒有。

趙琇覺得有些不妥。

高楨看着她,笑道:“不過汾陽王叔也不算是全無收穫,老太妃與王妃在潮災中行事不妥,宮裡就不再追究了,汾陽王叔還要感謝宮裡的恩典呢。太后在旨意之外,又另有家書,請汾陽王叔祖母上京參加大朝會,汾陽王必是要同行的。如今他們府里正忙着,既要接回老太妃與王妃,又要忙着打點行裝預備上京,哪裡還有心思計較別的?”

趙琇苦笑着搖頭。這終究是別人家的家事,跟她沒什麼關係,她也就不去多管了。

她又問高楨,那御賜的東西能不能送人。高楨瞧了一眼那翠竹佩,心裡就有數了,笑道:“我也有這個,你留着自己用吧,偶爾也要打扮打扮哪,你如今可是大姑娘了。”

趙琇臉微微一紅,哂道:“我一直有打扮的,只是不愛往身上掛這麼多東西。”玉佩是壓裙用的,照張氏的規矩,她戴這個的時候,裙襬要不動纔好,玉佩的穗子也不能搖晃,可她哪裡有耐性端着這樣的架子走路?寧可不戴。

高楨又問她在嘉定都做了些什麼。那許多瑣事,趙琇當然不可能一一說明,只挑重要的說了,比如米家許婚之事。她高興地跟高楨說:“就象你當初說的那樣,米堂舅改過繼別房的侄兒了,事情就這麼幹脆利落地解決,多好哪。其實米家男孩兒這麼多,家教又好,何必非盯着最優秀的一個呢?”

高楨微微一笑。這事兒其實他也摻了一腳,命出身廣德州的王府紀善接觸米家人。原本他是希望能勸得米家那位被米省之看中的孩子的父母鬆口的,但既有另一房人願意過繼孩子,結果自然更加皆大歡喜。他也不是硬要人家骨肉分離,總要兩廂情願纔好。如今米家順利得了嗣子,鬆口許婚,趙瑋即將娶妻,他想要求娶趙琇,也就順利得多了。

最後,趙琇猶豫再三,還是悄悄跟高楨說了趙演的事:“他在信中說明了當初遺棄牛氏的地點,就在咱們回京的路上。你說我要不要去看一眼?如果牛氏死了,也就罷了,要是她還活着,我還挺想看她如今落魄的模樣的。只不過,萬一被認出來,她說不定就纏上來了。還有祖母,她那性子最是容易心軟,萬一她要把人救回去呢?所以我一直在猶豫,也不敢跟祖母說實話,這事兒又不好外傳,哥哥不在,我連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沒有,只能來找你問計了。”

高楨心下暗喜,面上倒是不露聲色:“這事兒好辦,到時候我們靠了岸,我就打發人偷偷上岸就打聽有沒有這麼一個人。若是死了就也罷了,若還活着,打聽得在何處,你想見她,我就陪你走一趟。若你不想見,就當沒這回事,也不必跟老夫人說。若你心下不忍,想要幫一把,也不必出面。我讓底下人跟地方官提一句,叫他們管着她的溫飽就是,旁的不必理會。那牛氏連你在哪兒都不會知道,又怎能纏上來呢?”

趙琇聽了大喜:“多謝多謝,我正發愁呢,多虧你幫忙。”又說:“不必跟地方官說什麼,好不好都是她的命,我要是不忍心,施捨些銀米就夠了。若跟地方官說了,又不可能把詳情說清楚,萬一人家誤會了,把牛氏當成老封君似的供起來,由得她再次作威作福,我豈不是要嘔死了?”

高楨溫柔笑道:“好,都依你。”

趙琇高興之餘,心下也有些惴惴:“那個……你會不會覺得我太狠心呀?我還說趙演狠心呢,可自己也沒打算去救牛氏。論起來她原來還是我長輩的。”

高楨不以爲然:“她是你哪門子的長輩?不過是仇人罷了。你能救她孫子孫女,就是再善良仁慈不過的人了。換了是我,早就扔了她出去。太后與皇上誇獎你,真是誇得再正確不過了。”

趙琇被他說得臉紅。

送走了高楨,張氏才知道他來過了,有些懊悔:“太過怠慢了!”又怪趙琇沒有叫她。趙琇也不在意,笑道:“世子說,王爺定了是後日啓程的。祖母今晚與明天好好歇息,後兒就要回京去了。”

張氏聽說這麼急,忙道:“那我可得換了衣裳,先往汾陽王府去道賀纔是。”又命孫女去準備賀禮,忙成一團。就在她們準備出門時,忽然又有人遞了帖子過來。趙琇接過一瞧,是個不認識的官家女眷,只覺得有些莫名:“這是誰呀?我們從前有跟她來往過嗎?”

張氏湊過來瞧了一眼,道:“呀,前些日子跟在汾陽王太妃身邊的時候,聽她提起過的。這位是新上任的蘇州布政使夫人,孃家姓方,也是方家的女兒。咱們家與新布政使雖無來往,卻與方家交好,想來她是爲此纔過來拜訪的。”

原來又是一位方家女。說起來,隔了這麼長的時間,方慧珠也該被救出來了吧?她自打離了山東,就沒再關注過這件事了,也沒收到過方仁珠的信。眉山伯府與方家的這一段恩怨,也不知了結了沒有?()

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264章 表白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36章 送書第319章 金鐲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434章 選擇第448章 移居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43章 灰心第128章 將至第174章 勸食第399章 故事第501章 潮第474章 紅香第198章 診治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87章 小口角第264章 表白第298章 通信第576章 開導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425章 挖坑第159章 收贖第495章 回鄉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2章 京城來信第184章 蠢話第523章 謝禮第315章 謝禮第448章 移居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95章 偶遇第446章 包票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60章 妄念第279章 救人第162章 欺騙第4章 流言紛紛第186章 教孫第522章 回家第459章 尋親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14章 籌備第605章 告誡第302章 告密第309章 揭皮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46章 赴會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622章 圈套第238章 矇混第456章 申斥第502章 災難第486章 自薦第261章 告密第306章 宣傳戰第548章 關門第26章 生疑第410章 倒打第203章 聽聞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622章 圈套第164章 找補第140章 厚臉皮第465章 回絕第262章 夜笛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2章 臘八蒜第47章 不安第21章 好戲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208章 挑撥第246章 赴會第508章 相見第378章 拒官第512章 嘉獎第358章 背影第69章 上跳下竄第335章 氣惱第578章 說和第587章 誤會第273章 手足第237章 露餡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67章 舊僕第110章 新太子第110章 新太子第316章 光地第551章 顧慮第258章 後續第579章 多心第37章 許諾第94章 招供第518章 揭露第5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移靈第320章 告狀
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264章 表白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36章 送書第319章 金鐲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434章 選擇第448章 移居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43章 灰心第128章 將至第174章 勸食第399章 故事第501章 潮第474章 紅香第198章 診治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87章 小口角第264章 表白第298章 通信第576章 開導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425章 挖坑第159章 收贖第495章 回鄉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2章 京城來信第184章 蠢話第523章 謝禮第315章 謝禮第448章 移居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95章 偶遇第446章 包票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60章 妄念第279章 救人第162章 欺騙第4章 流言紛紛第186章 教孫第522章 回家第459章 尋親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14章 籌備第605章 告誡第302章 告密第309章 揭皮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46章 赴會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622章 圈套第238章 矇混第456章 申斥第502章 災難第486章 自薦第261章 告密第306章 宣傳戰第548章 關門第26章 生疑第410章 倒打第203章 聽聞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622章 圈套第164章 找補第140章 厚臉皮第465章 回絕第262章 夜笛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2章 臘八蒜第47章 不安第21章 好戲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208章 挑撥第246章 赴會第508章 相見第378章 拒官第512章 嘉獎第358章 背影第69章 上跳下竄第335章 氣惱第578章 說和第587章 誤會第273章 手足第237章 露餡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67章 舊僕第110章 新太子第110章 新太子第316章 光地第551章 顧慮第258章 後續第579章 多心第37章 許諾第94章 招供第518章 揭露第5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移靈第320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