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秋闈

bookmark

七月十七日,趙琇在城門口處,同時爲方仁珠與蔣雯兩位閨中密友送信。

今年七月裡適合出行的吉日本就不多,蔣家走得倉促,方家則是急着南下,兩家都碰巧選擇了這一天,倒是給趙琇省了不少事。她一次過送別了兩人,還順便介紹了兩位朋友認識,也算是彌補了當初建南侯府小宴上,二女錯過的遺憾。

方仁珠與蔣雯也算是一見如故。兩人家世相當,教養相近,一人斯文,一個活潑,都是善良正派的好姑娘,又與趙琇相交莫逆。在她這位中間人的介紹下,她們很快就成爲了好朋友。此番兩家南下,都選擇了水路,在到達天津前,她們可以相處一陣子,正好緩解了旅途無聊。不但方仁珠與蔣雯兩人心情愉快,就連方太太與蔣四太太,也挺高興有個性情相投的聊天對象,很快就搭起話來。

趙琇將做好的信匣和附帶的鑰匙分別送給了兩位朋友,衝她們眨了眨眼睛:“我特地叫人打的最堅固的小鎖頭,你們將信鎖在裡面,除我之外,再不會有人看到的,有什麼不好跟人說的心事,只管寫在信裡。”

方仁珠立刻就漲紅了臉,她想起了趙琇曾經提起這個主意的原因……

蔣雯卻非常高興,拉着趙琇的手道:“太好了,我正煩心呢,去了天津就沒法給你寫信了,那可怎麼辦?如今就不用愁啦。”

趙琇還給她們準備了些路上解悶用的小玩意兒,諸如跳棋、九連環、華容道、雙陸棋盤之類的,也有幾樣自家廚娘做的點心,都是蔣雯與方仁珠喜歡的口味。三個女孩子手拉手聊得熱切,依依不捨得很,都磨蹭了將近半個時辰了,還沒有說完的跡象。

不過蔣方兩家其他人倒是沒有埋怨的意思。兩家都有親眷前來送行,方家是兩家親密些的族人,蔣家則是蔣二老爺和蔣二太太——在蔣家幾房人裡,二房與四房算是關係比較好的了。他們不過是充當親友代表,送人出城的,但既然遇上了另一家人,又都是世宦名門,也不介意結交結交。方家這邊,本來應該由方三爺同面跟蔣家人打招呼,可他頭上還頂着個謀逆份子的名頭,見了太后的孃家人也是尷尬,便躲在車隊後頭不露面,一應交際事務都交給大侄子方錦騏來辦。方錦騏身爲方家嫡支的繼承人,今日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展現了一下世家子弟的翩翩風度。

等把人送走了,送行的人調頭各自回家時,蔣二太太還私下跟蔣二老爺說:“方家嫡長子不錯,容貌俊秀,知書達禮,瞧着也是個溫和性子。你覺得他配我們六丫頭如何?”

蔣二老爺意外極了:“你看中了方家嫡長子做女婿?可你先前不是說……”

蔣二太太哂道:“太后娘娘不答應,我們能如何?況且我們六丫頭年紀小,又自小嬌慣,只怕未必過得了宮裡的日子。既如此,還不如給她挑個好女婿,將來就嫁在京城,我們要照應也方便。”

蔣二老爺沉吟片刻:“倒也罷了,方錦騏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只是他跟我們六丫頭有沒有緣份,如今還不好說。他父親眼下在外任上,不過區區四品知府,若是三年任滿後,有望迴轉京城,再往上走一走,方錦騏也知道上進,那倒還算是門不錯的婚事。倘若他父親一直待在外地,那還是另挑一個好的吧。”

趙琇不知道今日這一場送行,會給蔣方兩家的關係帶來什麼樣的變數,她只知道,蔣雯與方仁珠離開後,她在京城就沒幾個合得來的好朋友了。雖還有個曹蘿,但只能算是性情挺好相處,脾氣也比較討人喜歡,可一說到志趣相投,那還是不如方仁珠的。曹蘿又不象蔣雯那樣爽利,趙琇跟她相處起來,說話都要仔細先想一想才能出口,還得提防說了什麼不合規矩的,會讓曹蘿無意中泄露給了曹太夫人知道,然後再由曹太夫人的嘴,傳回張氏的耳朵裡。有時候她與曹蘿通信,只會說些筆墨丹青,又或是賞花拂柳的閒話。本來趙琇還想着,閒來無事,請曹蘿到家裡玩玩算了。可曹蘿如今還在守她舅舅的孝,不便出門玩樂,趙琇只好做罷了。

方奕山一家被出族,是指他夫妻二人以及一兒兩女,不包括他的父母祖宗,自然也沒把曹太太曹方氏給算在裡頭。可是曹方氏很難接受這個結果,哪怕方奕山與她素來感情平平,但總歸是她的親弟弟。方奕山死了,還有她的親侄兒方錦駒在呢。他們被逐出宗族了,他們這一房就沒了人,她父母、祖父母的香火誰來供奉?方慧珠斷了他們這一支的香火,這仇大了去了。曹方氏對她恨之入骨,不過對嫡支其他人倒是沒多大恨意。方太太與方三爺爲方奕山的妻兒奔走打點,把人從牢裡撈了出來,又派心腹送回老家安置,還給他們添置了房屋地產,讓他們今日衣食無憂。再加上出族之事,方太太與方三爺原本都是反對的。曹方氏記下了這份情誼,跟嫡支是更親近了,只是將宗族的決議視若罔聞,她和她的兒女,該爲方奕山守的孝,依然守着,對族人們也沒了好臉色。

曹方氏如今最恨這些被慫恿了幾句,就合力違抗嫡支意願,硬將方奕山一房趕出宗族的族人。如今有族老提議,方奕山出族後,他這一房無人承繼香火,可從族中過繼嗣子。這一房的族產地產可不少呢,即使被抄了家,老家還保住了一份族田的產出,一年下來少說也有幾百兩。方氏雖是大族,也不是每房每戶都過得寬裕的,那些子嗣衆多卻家產不豐的人家,盯着那每年幾百兩的入息眼睛都紅了。而柱國將軍夫人曹方氏又是這房人如今僅剩最體面的出嫁女了,孩子過繼了,也是叫她一聲大姐,她的意願自然是最重要的。不少族人紛紛尋了關心曹冉的功課、關心曹蘿的婚事、關心曹方氏的身體……諸如此類的藉口,上門找曹方氏拉關係,希望她能挑中自家孩子,但曹方氏一律不爲所動,更鄙夷族人所爲,只是還需要端着書香名門出身的貴婦人架子,心裡再生氣,也不能大罵着將人趕出門去。

倒是曹太夫人出面扮了白臉,將一些不知所謂的人打發走了。她身份高,又是老人,方家族人誰還能跟她較真?曹方氏總算得了清閒,對這位一向有些看不起的婆婆,真心有了一份感激。婆媳關係比先前倒是和睦了些。

張氏見狀,還私下對趙琇嘆道:“蘿姐兒她母親如今懂事了許多。”

趙琇只當在看熱鬧了。她其實一直覺得曹方氏那架子端得很沒必要,如今能夠跟曹太夫人和睦相處,也是件好事。不過方氏族人爲了那一份族產,居然能如此放下身段,可見這世間的大族都是差不多的,有些人可以重風骨輕財帛,有些人遠不能免俗,不可一概而論。相比之下,趙氏一族這種人人都覺得是草根的家族,也沒比方氏書香世宦差到哪裡去,不過是少幾個讀書人,少幾個官,少幾代積累罷了。

建南侯府的明知書館開業已有數日,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在京城內外積累了不錯的名聲,而且還越來越有名氣了。書館籌備數月,本來就已經有許多讀書人盼着開館了。開館當日,趙家雖然低調,但消息還是早早傳了開去。起初是家中沒多少藏書的清貧學子來得多,等知道館中藏書的人多了,什麼階層的讀書人都跑來看了。等館中有《永樂大典》殘本的消息傳開,連京中幾位學問大家都按捺不住,跑過來開眼界。

時近秋闈,館中所藏的各種經史典籍最受學子們的歡迎,前朝與本朝多位進士的應試文章也吸引了許多人去翻閱。許多人都說,若是這座書館早一年開館就好了,有一年的功夫,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翻閱館中藏書,又何愁今科不中?如今離秋闈只有一個月,夠什麼使呢?若是今科不中,只好在書館裡苦讀上一年,等明年正科再試了。

書館的規矩,天黑前就要閉館的。可是每天晚上都有許多學子哭着喊着不肯出去,請求館中人員允許他們挑燈夜讀,還表示不用書館出燈油錢。趙琇給書館訂下這條規矩,就是爲了避免夜間燭火走水,引發火災,燒燬藏書,書館人員怎麼可能會答應那些學子的請求?好說歹說,差點要把人擡出門去。最後還是那位住在東鄰的老翰林過來鎮場,才把人都給弄走了。

明知書館在京城裡迅速掙得了偌大的名聲。每日都有本地學子與來自外地的考生慕名而來。書館佔地本就不大,有些不堪重負了。消息報到建南侯府,趙琇連忙下令疏導人流,免得惹出什麼禍事來。她心裡也清楚,如今正值秋闈,到明年春闈結束爲止,京城學子云集,書館擁擠些是正常的。再說,書館如今新開,衆人還貪新鮮,等新鮮勁兒一過就好了。不過自家書館能有這樣的成績,她心裡也挺高興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八月。趙瑋即將要下場參加秋闈了。趙琇一邊幫着祖母張氏預備中秋節事宜,一邊爲趙瑋準備考籃,一應筆墨紙硯都是上品,不求最貴,卻必須是趙瑋用得最習慣的。連他帶進考場內的食水,她都要再三斟酌檢驗,以保萬一。

八月初八,乙亥年的恩科秋闈終於拉開了序幕。

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445章 米家第213章 圖紙第185章 歸家第538章 宮門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71章 太子退位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28章 將至第345章 備宴第252章 避寒第35章 暗涌第399章 故事第479章 手段第496章 對策第36章 奏本第497章 遷移第220章 回禮第88章 不甘第395章 偶遇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528章 心煩第6章 怪事連連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36章 奏本第335章 氣惱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05章 感悟第341章 求助第239章 誤會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39章 議定第332章 剝繭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05章 要人第380章 緣由第403章 利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34章 選擇第573章 獎賞第449章 不甘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552章 牽制第617章 喜慶第204章 贈衣第99章 逃奴第366章 潛入第222章 驚喜第389章 臉紅第181章 尋親第26章 生疑第478章 害臊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604章 茶話第2章 老姨奶奶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61章 盛況第489章 煩惱第269章 賞雪第268章 衡量第510章 趙演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97章 背約第95章 出族第90章 拉攏第128章 將至第181章 尋親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381章 稀奇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72章 疑點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340章 求情第397章 疑心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14章 求差事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61章 告密第581章 賞賜第297章 背約第167章 舊僕第627章 賀禮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73章 手足第375章 包圍第366章 潛入第597章 打傢俱第578章 說和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63章 杏榜第146章 平定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90章 喜訊第600章 上任
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445章 米家第213章 圖紙第185章 歸家第538章 宮門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71章 太子退位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28章 將至第345章 備宴第252章 避寒第35章 暗涌第399章 故事第479章 手段第496章 對策第36章 奏本第497章 遷移第220章 回禮第88章 不甘第395章 偶遇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528章 心煩第6章 怪事連連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36章 奏本第335章 氣惱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05章 感悟第341章 求助第239章 誤會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39章 議定第332章 剝繭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05章 要人第380章 緣由第403章 利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34章 選擇第573章 獎賞第449章 不甘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552章 牽制第617章 喜慶第204章 贈衣第99章 逃奴第366章 潛入第222章 驚喜第389章 臉紅第181章 尋親第26章 生疑第478章 害臊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604章 茶話第2章 老姨奶奶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61章 盛況第489章 煩惱第269章 賞雪第268章 衡量第510章 趙演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97章 背約第95章 出族第90章 拉攏第128章 將至第181章 尋親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381章 稀奇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72章 疑點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340章 求情第397章 疑心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14章 求差事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61章 告密第581章 賞賜第297章 背約第167章 舊僕第627章 賀禮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73章 手足第375章 包圍第366章 潛入第597章 打傢俱第578章 說和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63章 杏榜第146章 平定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90章 喜訊第600章 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