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門開時,卻是一名刑部的侍從,手中竟提着個炭爐,旁邊跟着一人,懷中抱着一物,又提着個雙層食盒。

雲鬟正欲詢問,那人笑道:“天兒冷,給推府放在房裡的。”

當下便入內,將各樣極快地安排妥當,才告退去了。

這兩人去後,雲鬟上前,那炭爐倒也罷了,桌上那圓圓地用帕子包着的東西,打開看時,卻是個銅手爐,觸/手生溫。

雲鬟不覺有些驚喜,握了片刻,復去看那食盒,卻見最上面一層竟是些甜梨脆棗,下面一格卻放着碟桂花茯苓糕,一壺熱茶。

雲鬟握着手爐,望着這些東西,心中越發驚喜交加,因想:“這是誰安排的?總不會是刑部自有的,若如此,早便送來了,如何會這樣晚?難道是巽風?還是……”

思量了會兒,便將此事拋下,抱了手爐,復又上榻查看案宗。

話說這夜,白樘亦在部內。正也在參詳這聯屍案件。

白日他因想到京內誰養過這紫蛺蝶後,便帶了巽風出門,卻竟是往靜王府而去。

此刻靜王趙穆卻並不在府中,只因聽說寒同寺的早梅開了,便去賞梅未歸。

白樘心中記掛,便順勢前往寒同寺,果然見靜王的侍衛們於寺外列衛。

因衆人知道白樘跟靜王來往親密,便入內相報,頃刻竟請了白樘入內。

白樘進門之時,卻見靜王一個人在小桌旁坐着,桌子上卻有兩杯茶,只不見他人。

行禮過後,靜王笑道:“你哪一次找我,都必然是爲了公事,橫豎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罷,今兒特特追來,又是爲什麼?”

白樘看了一眼內室,見靜王恍若無事人般,才道:“只因下官在追查一種帝王紫蛺蝶的出處,聽說京城內,恆王世子曾養過這些私寵,所以就想請王爺出面,問一問是否有此中紫蝶,又可曾流落他人之手?”

靜王點頭笑道:“方纔我忘了說,你不僅每次來尋我都是爲了公事,且還是極爲棘手的公事呢。你明明知道我跟恆王爺也有些不大相對,卻偏來難爲人。”

白樘道:“王爺可願意相助?”

靜王道:“那你且告訴我,是爲了哪個案子?”

白樘也並不瞞着,就把死了三條人命的事兒同靜王說了。

靜王詫異道:“原來這三人果然有牽連?我還當是巧合呢。竟又是這等詭奇,怪不得你要親自尋來。”

沉吟片刻,便痛快說道:“也罷,想來這個也非我出頭不可。”

事不宜遲,靜王即刻起駕,便出了寒同寺,白樘道:“如此勞煩王爺了,下官便回刑部等候佳音。”

靜王道:“佳音就未必,可知恆王跟世子兩個,性情都有些古怪,倘若知道我是爲你去探聽消息的,只怕不會容我好過。”話雖如此,仍是一笑而去。

兩人由此分別,靜王徑直來至恆王府,一打聽,恆王爺竟去了太子府,幸而世子趙濤在府內。

靜王便去尋他,趙濤雖有些頑劣,但面對靜王,倒也很有恭敬之心,忙行禮迎了。

兩人坐定,靜王只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他閒話,因說起近來有什麼好吃食,有什麼好耍的……倒有些合了趙濤的脾胃。

靜王因說道:“濤兒近來因何竟不大去我那裡?是在忙什麼?”

趙濤道:“也並沒忙什麼,只前些日子父王命我讀什麼書,因此纔沒大往外跑。”

其實趙濤跟靜王隔着一層,卻也有薛君生的原因在內,畢竟昔日他曾針對薛君生,卻從趙黼那裡吃了個大大地苦頭,從此本想找個機會再擺弄這戲子,誰知又給靜王收做身邊兒人。

趙濤因自忖若是前往靜王府,時不時也會遇見,臉上卻過不去,所以有心避忌。

靜王笑道:“原來你是在用功,那我先前說的,豈不是都成了壞話,若讓二哥知道了,別以爲我故意引逗你玩耍。”

趙濤笑道:“我也正悶得緊,盼着四叔跟我說些話呢。”

兩人便又吃了會兒茶,靜王道:“是了,先前我影影綽綽聽說你有一個密房,裡頭栽種些奇花異草,冬日也能開放?現在可還有麼?”

趙濤問道:“四叔聽誰說的?”

靜王道:“自然是你自個兒說的,前年你在我府裡吃醉了酒,還說要帶我看呢。我因也忘了,剛纔想起來。”

趙濤果然也忘了此事,便笑說:“我醉得必然不輕,竟也忘了跟四叔說了此事……只因我父親叮囑,不叫我往外張揚,四叔也知道,皇爺爺不喜奢靡之舉,這些事傳到他耳朵中,只怕又要罵人胡作非爲等的話了。”

靜王笑道:“可知我生性也是愛玩,所以聖上向來也有些不大喜我?幸而我偶然還做幾件正經事,所以纔不肯罵我了。你以後也抽空做兩件讓聖上刮目相看的事兒,自然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趙濤聞聽,面上纔有幾分喜色,靜王又道:“你的那房子果然還有?不知能不能讓我見識見識?”

趙濤跟靜王說的投氣兒,趁興便允了,當下起身領着靜王往外而行。

不多時來至花園裡,便去東南角那一排三間的房子前,自有看守之人迎了,將門打開一道鎖,趙濤自有取了身上鑰匙,開了另一道,可見防守嚴密。

趙濤對靜王道:“四叔可記得,今兒見過的,別對外張揚。”

靜王道:“難道我是嘴快之人麼?放心就是了。”

入到裡間兒,靜王擡頭一看,卻見眼前竟是一片垂地的帳幕,竟看不清裡頭的東西,正莫名詫異,趙濤掀開那厚厚地簾子,請靜王入內,這一進去,便是迥然天地。

頭頂的屋樑竟是開着的,卻彷彿是用了些水晶石構架而起,因此光線竟是極充足的,又因爲周圍帳幔重重,貼地低垂,是以裡頭竟也極暖。

而面前鬱鬱蔥蔥,果然有好些奇花異草,隱隱又聽嗡嗡聲響,竟宛若步入春日。

趙濤有些得意,便對靜王道:“這個可是我用了三年時間才造成的暖房,頂上都是水晶薄片,又透光,又隔暖,這些花草才能長成。”

靜王不由心悅誠服,對趙濤道:“濤兒,你這番心思也算是奇巧無比了。縱然是聖上見了,只怕也只有嘉許,不會責怪你的。”

趙濤見他竟如此誇獎,更加喜歡了,一路引着靜王往內,又叫他去看那蜂房,靜王笑道:“極高明!有些花兒自然需要這些蜜蜂前去傳粉。難得難得!”

趙濤揣着手,得意洋洋,靜王忽地又道:“只有一件缺憾,這兒有花有草,又有了蜜蜂,如果再有些蝴蝶翩翩飛舞,那就越發巧奪天工了。”

趙濤聽了,笑道:“這有何難。”便又引着靜王往內,到了最後一間房。

此刻,卻嗅到些不大好的味道,雖不濃烈,卻也有些難聞。

靜王正疑惑,趙濤踟躕道:“不過我的蝴蝶,不是尋常蝴蝶,我先同四叔說好了,四叔可別怕纔是。”

靜王道:“蝴蝶麼,又有什麼可怕的?”

趙濤神神秘秘笑了笑,果然掀開簾子,卻見前方又是個一人高的水晶櫃子,裡頭果然有些紫色之物,翩翩閃爍,隔着水晶有些如夢似幻,卻的確是蝴蝶無疑!

靜王目瞪口呆,心中卻想:“這個必然是老四說的那什麼帝王蝶了。”故意問趙濤道:“這種蝴蝶,果然奇異!我那花園裡每當夏日,也有好些蜂蝶,卻從不曾見過此物,倒是什麼品種?”

趙濤道:“這個原本不是北地所有的,乃是滇南密林裡獨有之物,叫做帝王紫蛺蝶。”

靜王心裡確認了,卻笑道:“這個阿物兒,長的自然是極好,只是名字忒也霸道,如何叫這個名兒呢?”

趙濤道:“四叔只管再細細看看。”

靜王被他示意,便湊到櫃子前方,越靠近,那股異味越是濃烈,趙穆不由掩住口鼻,目光所至,卻見櫃子上頭雖然有許多紫蛺蝶在飛,然而紫蛺蝶聚集最多的,卻是在底下,彷彿在貼着什麼東西……

靜王湊近了再看,隱約看清之時,忽地“啊”了聲,猛地倒退回來。

被他一聲驚呼,裡頭的紫蛺蝶聽了動靜,紛紛振翅飛了起來,便越發露出底下那物件兒了。

趙濤忙將他扶住,靜王變了臉色,指着說道:“那是……那是什麼?”

此刻因紫蛺蝶都飛了起來,下面原本被蝴蝶覆蓋住的東西顯露出來,卻見竟是有四肢的,隱約還能看清楚頭頸身子等……只是已經腐了,看不出是什麼獐、鹿、或者其他……

靜王驚魂動魄,張口結舌,趙濤道:“我原本告訴四叔,叫你不要怕的,卻不想真的驚嚇到你。這蝴蝶之所以名字霸道,便是因爲它並不是吃花蜜而生,卻是吃這腐肉才能存活。”

靜王勉強看了一眼,心中大爲不受用,道:“原來竟是如此,我、我卻看不得這個……”

趙濤見他臉色大變,又驚又笑,卻不敢笑出,忙扶着靜王出來。

靜王道:“濤兒,這個可萬萬不能給你皇爺爺看見,不然就不只是罵你一頓了。”

趙濤笑道:“我不活了纔去跟皇爺爺說呢。”

靜王想到方纔所見,又被暖房內的熱氣燻蒸,心裡難過的很,一時只顧捂着口鼻,也無法吱聲。

兩人一直出了暖房,靜王深深呼吸了幾口冷冽的空氣,才覺好了些。因嘆息了幾聲,說道:“這世間造物果然奇特,這蝴蝶原本是草蟲,居然不吃素,反而食肉……”

趙濤笑道:“我也是摸索了許久,才養活了的。”

靜王道:“想必這京內有如此能耐的,只有濤兒了。”

趙濤不疑有他,便老實說道:“其實倒也未必,我最初養這東西,也是向人取過經的。”

靜王忙問道:“向誰取經的?”

趙濤道:“是個南邊兒來的藥師,他是最擅長飼養這些蟲豸奇巧等物。我所得也不過皮毛而已。”

靜王便又打聽了那藥師的名姓,住在何處,趙濤也都一一說知了。最後又道:“他前日還來過一趟,看了我養的紫蛺蝶,還誇我養的好呢。”

此後,靜王便將所得消息告訴了白樘,白樘忙帶人前去趙濤所說的深巷,敲了半日門,不見應答,闖入之後,卻見一名白髮蒼蒼的枯瘦老者伏在地上,上前查看之時,身子僵硬,早已經死去多時了。

好不容易尋到的線索,竟中途又斷了。

這一夜,白樘坐在桌前,看着擺在面前的三張詩箋,從左到右,原本是一道血劃痕,然後是兩道,最後三道……

白樘皺眉看了半晌,忽然若有所思,臉色微變。

忙提筆蘸墨,取了一張白紙來,依次寫下三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白樘凝神端詳片刻,卻又分別在這三句詩的後面添上了這三個命案之中,當事人的名字。

於是紙上便又變成了:

錦瑟無端五十弦——英梓錦

一弦一柱思華年——林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徐曉

白樘死死地盯着這三句詩,懸在掌心的墨筆往前,便又標了幾處。

他有些意外,不知道這到底是個巧合,還是他無意中發現了兇手使用這首詩的原因所在。

巽風進門的時候,正看見白樘低頭盯着面前的那數張紙。巽風上前道:“四爺……”

未及開口,白樘道:“你過來看。”

巽風只得走到跟前兒,垂眸看去,卻見他寫得正是代表那三宗命案的三句詩,只不過,每一句詩旁邊都有受害者的名字。

更加不知爲何,每一句詩上跟名字上,各都圈着一個字。

巽風目光逡巡,心裡已經明瞭。

白樘道:“你也看出來了?你說,這到底是巧合還是……”

巽風搖頭:“只怕並非巧合。”

原來,第一句的“錦瑟”之錦,暗合了英梓錦名字中的一個“錦”字。

第二句的“華年”,卻中了林華的“華”。

第三句,自然是一個“曉”字。

白樘沉吟了會兒,道:“原本我們只知道英梓錦,林華,徐曉三人互相認得,卻沒想到,這詩裡竟嵌着他們的名字,既然如此,只要再找出跟此三人認識的人,名字裡跟剩下五句詩有所重合的,便是兇手的目標了。”

巽風道:“四爺,這首詩顯然不是兇手隨意挑選的,只怕這被害三人也心知肚明……早知道此詩的,若知道此詩,只怕也該知道兇手選擇這首詩的緣由,豈不是有利我們查明真兇?”

白樘道:“另外,倘若剩下那六人的確跟此詩有關,如今看見英,林,徐三人喪命,他們心裡難道會毫無想法?原先我們還只秘而不宣此事,看樣子,不能再掩蓋了,必要敲山震虎。”

白樘說罷,才問道:“是了,你來找我是爲什麼?”

巽風忙把雲鬟先頭的話轉告了,白樘皺眉道:“如果謝推府所說是真,那麼,下一次命案發生在臘月,至於’歿春心’,難道是說……”搖了搖頭,便對巽風低低地叮囑了幾句。

同巽風商量完畢,白樘出了公房,往前而行,過了兩重院落,竟來至雲鬟的臥房之外,他擡頭看時,卻見裡頭燈影靜靜,顯

作者有話要說:  然是還未睡。

白樘腳下無聲,徐步而行,將到門口之時,忽又悄然止住,此一刻,竟想起白日相見時候,斯人躊躇不前之態。

摸摸噠!

第376章第434章第200章第498章第501章第347章第12章第57章第370章第210章第525章第151章第271章第430章第412章第169章第57章第395章第92章第164章第155章第442章第353章第191章第126章第67章第76章第183章第520章第442章第528章第350章第95章第8章第166章第177章第511章第443章第207章第287章第169章第186章第420章第71章第157章第135章第332章第333章第401章第351章第196章第466章第75章第469章第442章第94章第320章第493章第199章第193章第92章第236章第496章第467章第230章第446章第275章第339章第60章第192章第55章第3章第158章第487章第210章第128章第202章第324章第260章第218章第233章第23章第315章第31章第293章第145章第501章第410章第104章第36章第221章第187章第9章第102章第175章第457章第41章第33章第179章第53章
第376章第434章第200章第498章第501章第347章第12章第57章第370章第210章第525章第151章第271章第430章第412章第169章第57章第395章第92章第164章第155章第442章第353章第191章第126章第67章第76章第183章第520章第442章第528章第350章第95章第8章第166章第177章第511章第443章第207章第287章第169章第186章第420章第71章第157章第135章第332章第333章第401章第351章第196章第466章第75章第469章第442章第94章第320章第493章第199章第193章第92章第236章第496章第467章第230章第446章第275章第339章第60章第192章第55章第3章第158章第487章第210章第128章第202章第324章第260章第218章第233章第23章第315章第31章第293章第145章第501章第410章第104章第36章第221章第187章第9章第102章第175章第457章第41章第33章第179章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