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

剃髮令這種韃子方出臺的暴行,按說對大明方的抵抗意志和內部團結,顯然應該是巨大的利好。

但其帶來的連鎖反應,最後居然還會導致大明朝廷這邊陷入統治麻煩,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朱樹人第一次聽到屬下的控訴時,也是頗爲意外。

……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剃髮令下達後的大約十天,也是官軍光復句容縣後的第五天,時間已經翻篇到了崇禎十七年的臘月。

官軍在金山寺戰場上,忽然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正面壓力,有無數新增的漢人士兵幫着韃子瘋狂進攻、填塞金山洲與長江南岸之間僅剩的航道。

經過清軍一方這麼多天的努力,金山洲與江南陸地之間的天然水道,也終於被堰塞堤壩徹底阻斷,清軍得以直接走陸路長驅直入,跟鄭成功打陣地戰。鄭成功不得不徹底退守金山寺,放棄了金山洲上的全部平原沙洲地形地帶,純粹依託山勢進行最後的防守。

鄭成功這邊,也能大致想明白:清軍之所以能一下子額外裹挾到那麼多編外的漢人士兵,來充當炮灰加強攻勢,顯然也是剃髮令的結果。

畢竟多鐸當初下達剃髮令,目的就是這個。要是完全無效,不能幫清軍裹挾到更多人從賊,那剃髮令不就白下達了麼?不就成了一個有弊無利的笑柄了麼?

逼得大批常鎮百姓反清,這只是剃髮令的弊。能裹挾到更多漢奸,這是剃髮令的利。

逼人選邊站隊,固然會讓很多人逃、反抗,但也會讓很多相對沒骨氣、原本搖擺的人,半推半就從了賊。任何政策的利弊都要從正反兩面看。

但讓鄭成功不解的是,他原本以爲,多鐸就算靠剃髮令裹挾到了更多炮灰,這些炮灰肯定也是戰意不堅定、不會真心給韃子賣命的。畢竟他們從賊就是因爲膽小怕事,不想惹怒當權者,這種人能有什麼戰意?

然而事實的進展卻讓鄭成功頗爲意外,因爲他在金山寺的實戰攻防中,親眼目睹了很多剛被剃頭裹挾的漢奸新兵,前仆後繼幫着清軍衝鋒、填航道、冒着箭失槍彈給戰兵運軍備運傷員。

這種表現,實在不像是膽小怕事、被逼着上戰場的,倒像是發自內心想當漢奸。

被這種不解驅使,鄭成功在指揮防守戰的時候也留了個心眼,每次擊退清軍時,他不再要求麾下將士打掃戰場時先補刀殺光敵軍傷兵,

而是要求將士們甄別,找幾個被敵軍遺落的、一看就是剛剃頭的漢奸新兵傷員,拉回來好好醫治,然後拷問內情。只對一看就是剃頭多年的真韃老韃依然全面補刀殺光。

鄭成功這番操作,還真就沒白費,救了幾十個上個月還是常鎮普通青壯百姓的漢奸傷員回來、隔離審訊後,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情報。

負責拷問的幕僚把口供整理出來,向鄭成功彙報:“少將軍,已經問清楚了,這些人原本都是常鎮的普通百姓,也確實不忠君愛國,對於被大明還是被僞清統治,很無所謂,

韃子讓他們剃頭免死他們就乖乖剃了,一開始,他們也確實沒打算真心給韃子賣命,只是想保命。

但就是前幾天,韃子將官忽然對他們宣揚了一些威嚇的話,還拿出了一些人證物證,告戒他們只有跟着韃子軍隊一條道走到黑,他們已經剃了頭,不可能再重歸大明瞭。

還說我們大明這邊已經下達了新的政令,對於多鐸帶來江南的軍隊,要堅決徹底殲滅,從賊者也要殲滅。

韃子將官還恐嚇他們說,在南京城下,李輔明李軍門在擊退攻城後,打掃戰場時補刀把所有剃髮留辮子的傷員都殺了,一個活口都沒留!

曹變蛟曹軍門在奪回句容縣後,也在句容縣內肅清殘敵,看到剃頭的二話不說就當韃子兵殺了。所以他們這些已經被剃了頭的,沒有活路!回到大明這邊也會被當真韃殺了,南京朝廷根本不會甄別!他們聽了之後,出於恐懼,這才狗急跳牆,幫着韃子死戰。”

鄭成功聽完後大爲震驚,他不理解南京朝廷爲什麼會有這種政策,於是立刻讓每天負責通傳軍情的哨船,把這個消息和疑惑帶回給朱樹人。

朱樹人聽後同樣震驚,也就火速在南京城裡召集了內閣會議。

……

“誰下達了‘凡是剃頭就要當真韃斬盡殺絕’的政令的?我怎麼不知道?”朱樹人如今也不跟那幫腐儒客氣,一到內閣議事的文淵閣,立刻就丟出了自己的質疑。

當然,他絕不是針對自己老爹和史可法,而是針對除了老爹和史可法以外的其他人。經過南京守城戰那一波和一堆的文官投敵、被牽連後,剩下的閣老和部堂已經權力漸漸式微。

而史可法聽說了這事兒時,也是有點憤怒的,知兵的他完全理解,這種亂命會對抗韃形勢造成多大的惡劣影響。

一番倉促追查之後,大夥兒確認南京朝廷確實沒下過這樣的亂命,史可法這才用推演的語氣跟朱樹人分析:

“賢弟也莫焦躁,我估計這是多鐸麾下文官幕僚的離間計!多半是韃子內部造謠,添油加醋,想以此法污衊朝廷,好騙得那些已經剃了頭的百姓跟他們一條道走到黑。”

朱樹人經過剛纔的排查,也有點冷靜下來了,意識到這種可能性的概率確實相當大。

他摸着鬍渣子自忖:“按照鄭賢弟從金山寺前線拷問回來的口供看,倒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韃子肯定也是抓到了一些證據,然後添油加醋移花接木,把前線將士的個別行爲,解釋成我大明朝廷的鐵律,逼着剃頭者狗急跳牆。

不過,雖然我們沒有下過這樣的政令,但軍中的軍紀、做派,以及禮部的對外宣傳,也要與時俱進,改良一下,不能再那麼簡單粗暴了。

我記得錢謙益那兩個黨羽郎中被我拿掉之前,就試圖爲了迎合上意、示好我等,以跟錢謙益劃清界限,寫下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文字吧。

我記得他們就把剃頭者抨擊爲數典忘祖、舔顏事敵,是漢奸民族敗類。這話雖然原則上不錯,但有些一刀切了。不少百姓是被屠刀裹挾的,不剃頭當場就要被殺,事急從權怎麼能不給人自新的機會呢?

吳部堂,這事兒你抓緊一下,一定要肅清那些非黑即白的官方措辭的流毒,但又不能給人留下軟弱投敵的藉口,具體尺度修辭你自己想,我只要結果。”

朱樹人最後半句話,是吩咐吳梅村的,吳梅村曾是他師長,他當國子監監生時的司業。不過現在把對方提拔到禮部尚書高位,朱樹人也是夠投桃報李了,具體交代工作時,就沒必要再糾結師生禮儀了。

吳梅村也有分寸,很珍惜這種執掌宣傳戰的機會,對朱樹人直截了當吩咐並不反感,立刻表示會全力做好。

朱樹人又想了想,覺得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還是適合給皇帝一個表現機會,於是建議就這事兒舉行一次額外的朝會,讓滿朝文武在君前辯論,最後讓皇帝表態,給忠奸評定下個標準。

朱常淓本性軟弱仁懦,只是不接地氣,但朱樹人相信,只要他教岳父幾句臺詞,岳父肯定能領會的,讓他當衆說出來,還能提升朝廷的威望和凝聚力。

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

又過了一日,一大早卯時。

剛草草修復不久的紫禁城奉天殿內,就召集了一場額外的朝會——這天本非五日一朝的正常朝會日期,完全是臨時附加的。

今天的議題也只有一個,如何定性那些剃了頭的原大明子民。當然,皇帝肯定是希望大家分情況討論的,把主動剃頭和被迫剃頭區分開來。

每種情況如何處置,將來的俘虜政策如何,又如何鑑定區分被剃頭的漢人是主動還是被動,都需要詳細商定。

別小看這種統戰工作,這纔是涉及國本的問題,因爲如果處置不好,極有可能把大量漢人逼到清國一邊。

如今江南還算好的,只有五縣之地被韃子侵擾了,可江北兩淮,已經淪陷數月,要是韃子也在那兒推廣剃髮令,把無數漢人逼到對面,處理不好形勢就嚴峻了。

衆多文官一番亂糟糟的商議,自然有些公允,有些腐儒。

個別腐儒依然沒看到局勢風向的變化,在那兒揪着君臣大義不放,依然宣揚“剃了頭的就是附逆”——

還真別說,歷史上這樣宣揚的死硬文官,還是非常不少的。比如原本時空那個隆武帝、唐王朱聿鍵的內閣首輔黃道周,就是一直堅持這樣毫不通融,最後連朱聿鍵都看不下去了,知道這麼硬剛不變通要壞了大事。

而如今朱樹人把持了朝政,當然會把這種始終架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文官都記上小本本了。

漢奸要徹底打擊,而破壞團結的不能直接打擊,但可以調到不重要的崗位上,還可以給錢養起來,讓他們當一個人畜無害的道德楷模,但別給他們綁架朝政的機會就好了。

等這些人說完,朱樹人給父皇使了個眼色,朱常淓也知道輕重,知道這是一個博取強化仁君美名的機會,於是表示要聖裁定論。

朱常淓一開口,滿朝文武終於安靜了,恭聆聖裁。

朱常淓便說出了那句朱樹人抄來的臺詞:“值此國難之秋,實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衆卿何必拘泥成法定例、有悖仁道?

依朕之見,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使百姓淪爲難民,是朕之失德,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子民,又何忍苛責?義民自當褒獎弘揚,難民自當甄別解救,唯獨對於真心舔顏事敵的漢奸,加以嚴懲即可!”

朱常淓這番話一說出來,自然是除了黃道周這種道德變態之外,其他文官都真心歎服了。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陛下真是千古仁君,總結得太恰當了,實在是高屋建瓴,明鑑萬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朱樹人在旁邊,也對這個效果很滿意。內心只是稍微閃過一絲愧疚:不好意思,把另一個時空那位隆武帝朱聿鍵最有名的一段臺詞給抄了。

不過,朱聿鍵這一世也沒機會表現了,這種話,也只有南明的皇帝有資格說,有資格定調子。爲了不埋沒,就讓朱常淓說出來吧。

要是大明能一直堅持這樣靈活的統戰策略,何愁不能拉回騎牆派的人心。

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8章 慢性絞殺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42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52章 奇葩說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4章 一石三鳥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
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8章 慢性絞殺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42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52章 奇葩說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4章 一石三鳥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