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羅往事

楔子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身體各部化爲世間萬物,盤古元神吸收了開天之清氣者,化爲三清,即爲天神,衍生出天族一脈。

盤古精血吸收闢地之濁氣,化爲自然元素之力,即,木、金、水、火、土、風、雨、雷、空間、時間、速度等,支撐乾坤運轉,滋潤萬物生長,驅策天地間周而復始的輪迴變化。

這些元素之力各司其職,又相互制約,正所謂“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後人皇伏羲便是利用元素之力的相互作用,以先天大神通,推演出先天八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

然散佈天地四方的元素之力,聚而有識者,吸納宇宙之精華,化身巫祖,巫祖只尊盤古、拜天地。而聚者有餘,則隨六道輪迴附身於妖族和人族的魂魄之上,賦予其天生神通。

此說人族,並非如今之普通凡人,乃上古之人,因承襲盤古精血之靈力,皆天賦異稟,有的天生神力,有的能操縱風雨,有的能移山造海,甚而能改天換地。後有伏羲,推演八卦,一窺天機。又有女媧,以石補天,以土造人。

於是在洪荒時代,天神一脈掌天庭,自稱天族;野鬼遊魂入地府,聽命鬼君;而草木鳥獸人族等世間諸般生靈萬物,則生存於日月星辰交替照耀的天地之間,受妖王和人皇的統治,輪迴往復,生生不息。

如此這般,三界萬物在天帝、鬼君、妖王和人皇的統治下,平靜生活了萬萬年……

似乎所有的平衡被打破,就是從女媧以粘土造人開始的。這些用粘土捏成的人並不是源於盤古大神的身體精血,更沒有天生神通,他們只是女媧閒來無事的信手所爲。可是,這些女媧所造的人類繁殖能力驚人,且他們無法向盤古大神所造的生靈那樣,能直接通過吸收自然之力維持生命,他們需要以其他生靈爲食才能生存下去。

起初女媧並不以爲意,她教導人類採食一些植物和果實,以維持生命。人類學得很快,可植物能提供的能量太少,他們中有一些聰明的人便開始試着捕捉動物。當他們嚐到了動物血肉的溫暖和香甜味道之後,他們覺得動物的血肉能帶來更多能量,於是開始有組織地進行捕獵……

然而,人類的採食和捕獵行爲,終於引起了同樣生活在大地上的妖族的不滿。妖族認爲人類在殘殺他們的同類,於是開始對人類展開反擊和殺戮。妖族的舉動自然引起了創造出人類的女媧的不滿和上古人族的反擊……

就這樣,人族和妖族的大戰終於打響。遠古戰場的慘烈是當今人難以想象的,一時間,大荒到處是腥風血雨的殺戮,天地染血,屍橫遍野,遠古大地,恍如血海煉獄。

然而,人族雖然也傳承了盤古的神通之力,但能力如伏羲、女媧者寥寥,與妖族相比,對於自然力的掌控遠遠不夠,加上妖族中有很多上古以來就存在於世間的精怪,常年吸納大量天地精氣,實力強悍,甚至靈力已遠遠超越某些年輕的天族。大戰開始不久,人族就顯出頹勢,潰敗得一塌糊塗。這時,人族的首領伏羲、女媧終於意識到事態嚴峻,不得不向天庭求助。

而在此之前,三界中,天族一直處於最高權利掌控者之位,人皇、妖王、鬼君皆要服從於天帝統治。而在長久以來的和睦表象之下,妖王和鬼君早有謀劃,只欠一個起兵的機會。當即便是借天帝偏袒人族這個由頭,妖王與鬼君結盟,同時發難,集結大軍,揭竿而起,一面絞殺能力相對低微的上古人族,一面整肅精兵向天族的聚居地崑崙山進發。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發生在洪荒時代的曠世之戰一經打響,竟然就持續了數百萬年之久。在這個長期而艱苦的戰亂時期,不論是天族、妖族、鬼族還是人族都爲之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無數精兵強將,能人異士,甚至伴隨着天地而生的曠世英雄們,都在這場戰役中犧牲和殞滅了。甚至連當時的天帝及其長子,都死於這場戰役中,而由其次子凜初繼任。當然,與此同時,戰火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英才人物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並創造着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蹟。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更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

而我們所要講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場曠世之戰的最後階段……

【第一章 青羅往事】

人族、天族與妖族、鬼族的戰爭已經持續了數百萬年,在這場曠世之戰的摧殘之下,大荒各處早已不復當年父神盤古開天闢地之初的繁榮,而是屍橫遍野,滿目瘡痍,危機四伏,處處殺機。

在骸骨堆中穿行,一個不留神,你可能就會被躲藏在暗處的妖獸襲擊,進而被其生吞入腹,或者陷入人族各大派別割據勢力所設下的陷阱埋伏中,成爲枉死冤魂。

戰亂不禁令生靈塗炭,也讓各方勢力重組,時局動盪。大荒中新生的勢力更如夜幕繁星,星羅棋佈,廣招門人弟子,集結成型,割據一方,。

生於這樣的時局之下,不管你是身懷異稟的能人,還是靈力低微的仙靈,生存都變得異常艱難,更不必說那些毫無靈力的普通人類。

然而就在一千年前,大荒中突然出現了一股新生的勢力——青羅宮,其下門人弟子能掌控元素之力中風元素的力量,以扇爲兵,御風而行,實力超羣。更值得一提的是,青羅宮不依附於天族、人族、鬼族、妖族中的任何一股勢力,且只跪拜天地,尊奉盤古,亦有傳聞稱,青羅宮宮主青藤,實爲傳說中盤古大神精血所化的自然元素,聚而有識形成的天地精靈之一。此言雖不可考,但青羅宮弟子對於自然元素之力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實力絕不容小覷,一時間,“青羅”二字響徹大荒,名噪一時。

然有關青羅宮的傳言中,青羅宮宮主青藤與當時還是天帝次子的凜初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大荒廣爲流傳的一段傳奇佳話。

據說當年青藤還只是青羅宮一名普通的弟子,但天縱奇才,能力卓然,容貌出衆,奉命下山歷練,卻巧遇重傷垂死的天族皇子凜初。青藤不僅從妖獸口中救下凜初,更以青羅宮獨門秘辛治癒凜初的傷勢,護送凜初回歸崑崙山。

後天帝薨,帝之長子虯戰死,凜初繼任,自封神王。凜初覬覦青羅宮的力量,欲收爲己用,前往青羅宮,欲招攬青藤及一併青羅弟子入其麾下。卻不想,凜初一開口即遭到青藤的疾言拒絕。無法,凜初揚言,青藤若敢不從,便要將青羅宮上下數百弟子盡數誅殺。此時青藤已繼任青羅宮宮主,責任在肩,只好放棄抵抗,隨凜初回了崑崙山。後因青藤誓死不肯吐露青羅門掌握自然元素之力的秘辛,被天帝鎮壓在大荒西嶺的冰城炎獄之中,由畢方和青女看守。而青羅宮也被凜初以靈力封禁,沉入弱水之下的深淵中……

凜初擅遊說,聯合天族各大宗室勢力,共御強敵,平定妖魔之亂。甚而將個別妖族勢力收爲己用,以妖治妖。妖族、鬼族之師節節退敗,天族、人族的勢力漸漸擴大,屢戰告捷。眼看神王凜初就要重掌大荒,成爲天地間新一任的最高統治者。

然忽有一人,名君凡,自稱青羅弟子,遊走大荒各地,提及當年青羅舊事,揭發凜初當日罔顧青藤救命之恩,囚禁青藤,誅滅青羅的“罪行”。

一時間,大荒中流言四起,衆說紛紜,有俠肝義膽志士,聞此言,憤然而起,毅然加入君凡討伐神王凜初的義軍隊伍。義軍倡導“天爲父,地爲母,衆生平等,仁者治天下”,廣泛吸納流亡的人族、妖族、鬼族殘兵,閒散遊俠,自由修真者,甚至名門大派加入其中,自北向西,不斷壯大,義軍抵達大荒西嶺的冰城炎獄之時,實力儼然超越當年妖族、鬼族聯盟軍。

因義軍一路懲兇除惡,放糧賑災,平定戰亂,所到之處,廣受愛戴,擁護之聲幾乎蓋過神王凜初。

守衛冰城炎獄的雖有上古火靈神獸畢方和冰霜之神青女,但義軍人數衆多,勢力強橫,天族守衛軍終於不敵,放棄抵抗。

然而,被囚禁在冰火兩重煉獄之中,受苦了三百年的青藤,一夕脫困,便直取凜初,以自身全部靈力化作致命一擊,終將凜初誅殺。青藤自己也因靈力耗盡而陷入長眠,後被君凡帶走,而此後再無人見過君凡和青藤,青羅宮也從此淡出世人的視野。

神王凜初身死,天帝軍只好退回崑崙山休整,妖族、鬼族之軍早在長年的征戰中實力大損,義軍與天族軍一役,正好給了他們趁亂躲避的機會,哪裡還肯戀戰?

可是,君凡失蹤,義軍羣龍無首,這些本就臨時集結的各方勢力,開始各自爲政,割據大荒版圖。從此,大荒的局勢進入了一個新的,但更爲複雜混亂的階段,強權和殺戮成爲唯一手段,各方勢力分庭抗禮,“生存”變得越發艱難……

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八章 畢方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五章 摺扇第九章往事第十章 真相第九章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九章往事第五章 摺扇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第五章 摺扇第五章 摺扇第六章 因因乎第九章往事第七章 白澤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章 真相第五章 摺扇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三章 猰貐(yayu)第五章 摺扇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八章 畢方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七章 白澤第十章 真相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六章 因因乎第六章 因因乎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五章 摺扇第三章 猰貐(yayu)第九章往事第十章 真相第五章 摺扇第九章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九章往事第七章 白澤第三章 猰貐(yayu)第九章往事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十章 真相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九章往事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九章往事第九章往事第六章 因因乎第三章 猰貐(yayu)第八章 畢方第三章 猰貐(yayu)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章 真相第七章 白澤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三章 猰貐(yayu)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
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八章 畢方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七章 白澤第五章 摺扇第九章往事第十章 真相第九章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九章往事第五章 摺扇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第五章 摺扇第五章 摺扇第六章 因因乎第九章往事第七章 白澤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章 真相第五章 摺扇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三章 猰貐(yayu)第五章 摺扇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八章 畢方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七章 白澤第十章 真相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六章 因因乎第六章 因因乎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五章 摺扇第三章 猰貐(yayu)第九章往事第十章 真相第五章 摺扇第九章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九章往事第七章 白澤第三章 猰貐(yayu)第九章往事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三章 猰貐(yayu)第七章 白澤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十章 真相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九章往事第十一章 空冥扇第九章往事第九章往事第六章 因因乎第三章 猰貐(yayu)第八章 畢方第三章 猰貐(yayu)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九章往事第十二章青羅重現第十章 真相第七章 白澤第一章 青羅往事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四章 四象幻陣第三章 猰貐(yayu)第八章 畢方第七章 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