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二次克羅託內戰爭爆發

庫諾戈拉塔凝重的表情放鬆了許多,他思索着,說道:“我們與克羅託內的戰爭恐怕不是三兩天就能解決的,那麼如何解決幾萬士兵的軍糧供應是我們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馬裡吉立刻接話道:“我現在就趕去市場,暫停所有的小麥交易,並立刻收購所有市面上的麪粉和其他食物,防止商人們得到戰爭爆發的消息後惡意炒作,導致糧食價格上漲。我還建議立刻去赫拉克利亞購買糧食,作爲儲備……”

戴弗斯點頭同意,梅爾西斯雖然哭喪着臉,但還是配合的帶着馬裡吉去國庫領錢。

這時,布爾科斯站起來說道:“現在是小麥播種的季節,大部分公民都去參戰,會嚴重影響到今年農業的收成,我建議暫停採礦,將那幾千名城邦奴隸組織起來,耕種公民們的土地,同時給予聯盟的自由民一些優惠,讓他們也主動來協助,這樣我們的田地纔不會缺乏勞力。”

“布爾克斯你考慮的很周到。”戴弗斯鄭重的說道:“科爾內魯斯、庫諾戈拉塔,還有——(尼烏圖姆畢竟距離較遠,一般情況下,塞斯塔坐鎮城內,不可能次次都參加元老院會議)”他的目光移向會場後方:“韋斯巴、赫蒙(赫蒙多次出使格魯門圖姆,成功與辛辛納格簽訂和平協議,並多次勸說盧卡利亞小部落歸順聯盟,他在盧卡尼亞人中的影響力比韋斯巴強。最終,巴古勒向戴弗斯建議,戴弗斯提議元老院,元老們表決通過,他成爲第三位盧卡利亞元老),你們與布爾科斯一起商量,儘快制定一個可行的方案,保證我們的糧食種植和放牧不會因爲戰爭的發生而出現問題。”

“好的。”幾人回答道。

“斐利修斯,你立刻對聯盟內所有城市發出戰爭動員令!另外,派人通知拉俄斯、卡斯特隆,讓他們提供援軍……哦……還有……嗯……告訴卡斯特隆加強城市的防禦,焚燒特里翁託河上的浮橋!”

菲利修斯楞了一下,他本想說那個特里翁託河沒有橋樑,也可以步涉,但出於對戴弗斯的信任和服從,他馬上行禮說道:“我立刻派人去辦。”

“普萊辛納斯。”戴弗斯面帶歉意的說道:“我們不得不暫停神廟的建造,把國庫的所有收入都投注到這場戰爭中!”

“我明白,我贊成!”普萊辛納斯回答道。

戴弗斯欣慰的點點頭,環視着會場內的衆元老,他握緊拳頭,舉起右臂,大聲說道:“諸位大人,克羅託內曾經三次毀掉緒巴里平原上的城市!在我們擊敗它之後,它對戴奧尼亞一定是非常的嫉恨!爲什麼?因爲它害怕戴奧尼亞強大起來之後向它復仇,它會想盡一切辦法將還在成長中的戴奧利亞扼殺在搖籃之中,所以這場戰爭不是我們想避就能避開的!戰爭已經來臨,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再次擊敗克羅託內這個強敵,抱焚城之辱,爲戴奧尼亞聯盟的未來打開更廣闊的天地!”

“開戰!開戰!我們能打敗克羅託內一次,就能再打敗它第二次!”卡普斯、安東尼奧斯、阿明塔斯等僱傭軍元老振臂高呼。

“和克羅託內人決一死戰!!”斯康姆布拉斯、普羅克西勞斯等阿門多拉臘元老積極迴應。

“圖裡伊決不能再被摧毀!我們要竭盡全力與克羅託內戰鬥!”以布爾克斯、安西塔諾斯等部分圖裡伊元老也憤慨的表示支持。

“我們盧卡尼亞人也是聯盟公民,將全力保衛戴奧尼亞聯盟!”韋斯巴、赫蒙這兩位盧卡尼亞元老當然支持戴弗斯的決定。

在一片“宣戰”的亢奮聲中,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庫諾戈拉塔、科爾內魯斯這兩位行政長官也果斷表示:將帶領所管轄城市內的官吏和民衆爲這場戰爭做好一切準備。

“咚!!!……”在馬裡吉帶領手下去市場搶購糧食的同時,原本爲哈迪斯神廟鑄造的大鐘因爲神廟未建好,而暫時放在大議事堂門前,今天第一次被擂響。隨即騎兵飛馳而出,奔向阿門多拉臘、奔向尼烏圖姆、奔向拉俄斯、奔向卡斯特隆!

民衆們聽到響徹全城的鐘聲,大部分人還有些茫然。

這時,巡邏隊員奔走在城內的大街小巷,不停的大聲高喊:“公民們,請注意!公民們,請注意!戰爭爆發了!戰爭爆發了!請參加過軍訓的公民們立刻到廣場集合!立刻到廣場集合!……”

在廣闊的緒巴里平原上,派出的騎兵同樣在每一個新建的村莊喊着同樣的話。

戰爭就這樣突然降臨了,民衆出現疑惑和驚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半年來嚴格的軍事訓練讓公民和預備公民們學會了紀律和服從,他們放下家務,停止勞作,向家裡供奉的神像祈禱後,和家人擁抱道別,帶上所有的武器裝備以及口糧,從四面八方向圖裡伊勝利廣場匯聚……

圖裡伊城的如此明顯的舉動當然落入了特拉圖斯眼中,他在密信中寫道:圖裡伊頒佈戰爭動員令,他們在市場搶購糧食,港口出現騷亂,但已被他們控制,其他城市情況暫不知曉。

特拉圖斯送出密信,從港口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個自由民滿臉愁容地趕往他們簡陋的窩棚,他心中升起一絲歉意:在這裡待半年多,他漸漸的喜歡上了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他坐過奔馳如飛的馬車,吃過讓人垂延的涮牛羊肉,看過精彩激烈的橄欖球比賽……他承認圖裡伊的生活比在克羅託內更有趣,也更多人情味兒,如果他不是克羅託內人,他也願意到這裡來生活幾年,然後爭取成爲戴奧尼亞公民,可惜……

……………………

呂西阿斯乘坐的客船出了科拉蒂河,並沒有直接沿着海岸線回到克羅託內,他先去了卡斯特隆。

這時的卡斯特隆尚不知戴奧尼亞與克羅託內爆發了戰爭,出於禮節,他們接見了呂西阿斯。

當呂西阿斯將“克羅託內與戴奧尼亞聯盟開戰”的消息告訴他們時,卡斯特隆的將軍和議事會高層都驚呆了。

呂西阿斯威脅他們說:“克羅託內集結的四萬大軍即將殺到,這是大希臘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卡斯特隆只有脫離戴奧尼亞同盟,加入到克羅託內這邊,才能得到保全,否則只能被毀滅!”

卡斯特隆議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雖然他們確實害怕克羅託內的進攻,但是自從加入戴奧尼亞同盟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太多了:交通便利,貿易便利,民衆和國庫的收入都充盈了很多,而且城邦的地位也得到提升。至今爲止,戴奧尼亞從未歧視過卡斯特隆,真的按照盟約所說,未曾向它索取過一分一毫的貢金,也沒有要求他們去做違揹他們意願的事情,相反有什麼重要的慶祝活動都邀請他們參加……卡斯特隆人對戴奧尼亞的好感與日俱增,他們彷彿又找到了百年前在敘巴里斯的庇護下幸福安定生活的感覺。

最終,卡斯特隆勉強拒絕了呂西阿斯的要求,首席將軍阿密克利斯說得很委婉:“根據戴奧尼亞同盟盟約,我們無權與其它城邦簽訂任何條約和協議,所以很抱歉!……”

呂西阿斯無奈的離開港口。

這時,戴奧尼亞的騎兵已經趕到,告訴卡斯特隆議事會:聯盟正在集結軍隊,很快多達兩萬人的部隊就會趕到這裡,幫助防禦卡斯特隆。

阿密克利斯等人徹底放心了,他們按照戴奧尼亞的指示開始加固城牆,籌集糧食,焚燒浮橋,封閉港口……

呂西阿斯在船上看到了特里翁託河上的滾滾濃煙,讓他明白了卡斯特隆的決心,同時也驚訝戴奧尼亞影響力之強,更堅定了他贊同克羅託內痛擊戴奧尼亞的決心。

他乘坐的客船迅速南下,經過克里米薩,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克羅託內艦隊從呂西阿斯口中得到“戰爭爆發”的消息,立刻迫不及待的伸起船帆,向戴奧尼亞聯盟駛去……

而就在此時,戴弗斯在庫諾戈拉塔的提醒下派出普萊辛納斯前去塔蘭圖姆,請求擁有四十艘三層槳戰船的盟邦給予戴奧尼亞海上的援助,阻止克羅託內艦隊封鎖圖裡伊港口。

然而,塔蘭圖姆元老院在戴奧密拉斯的強烈反對下,經過激烈討論後,滿懷歉意的告訴普萊辛納斯:戴奧尼亞的請求來得太晚了,因爲過了新年之後,梅薩皮人又來塔蘭圖姆領地侵擾,戴奧密拉斯率軍擊退了他們。元老院認爲必須給予梅薩皮一次慘重的教訓,打掉他們囂張的氣焰,所以戴奧密拉斯將再次受命率大軍向南進攻梅薩皮的要塞——曼杜里亞,塔蘭圖姆的戰船也已趕去亞得里亞海,騷擾梅薩皮的腹地,干擾其對曼杜里亞的增援,所以無法爲戴奧尼亞提供幫助,但是塔蘭圖姆可以爲戴奧尼亞提供平價的糧食援助,只需去赫拉克利亞購買就行。

注:因爲讀者的疑問,這裡要說明一下大希臘的人口情況:據好幾份資料顯示,歷史上圖裡伊當時攻入盧卡尼亞的士兵人數是10000-15000人,圖裡伊敢讓這麼龐大的士兵人數遠離本城,說明城內還有不少公民兵,因此有一份資料的作者猜測,圖裡伊當時的人口至少在20萬人以上(全部人數,不只是公民)。其他資料顯示塔蘭圖姆在最繁榮時期時,其人口大約在30萬左右,是大希臘不弱於雅典的大城,而塔蘭圖姆是在阿契塔擔任執政官時期,步入了最後的輝煌,也就是小說所寫時間的十年後左右,因此此時的塔蘭圖姆人口恐怕也不低於25萬人,那麼能與它媲美的克羅託內擁有龐大的地域面積,人口恐怕也不會少於此數,洛克裡和利吉姆城邦面積較小,人數肯定也少於以上城邦,但它們是大希臘有影響力的大邦,人口恐怕不會少於10萬。這些主要的大希臘城邦人口加起來一百萬以上,要是在算上地處歐費米亞平原的特里納、以農業聞名的梅塔蓬圖姆等其他大希臘城邦,大希臘人口恐怕在150萬人以上。

再算上盧卡尼亞的部分人口,戴奧尼亞能出兵4-5萬人實屬正常。別忘了,戴奧尼亞不比其他已經成立很久的城邦,它是個新興的聯盟,在人口構成上,來自各地的自由民自然是老人少、而青壯年多。我的估計現在戴奧尼亞人口在25萬人左右,當然這只是粗略的,因爲自由民一直在涌入。

上一章有個錯誤:這三個軍團的士兵應該是戴奧尼亞公民和預備公民,還有登記在冊的、參加訓練的自由民,預備公民主要來自尼烏圖姆,大量出於考察期的自由民則來自圖裡伊和阿門多拉臘。寫着寫着,忘了預備公民只是提前賦予了盧卡尼亞人,其他城市的自由民還沒有,不過這場戰爭結束,如果戴奧尼亞勝利,他們憑藉軍功,大部分也該是預備公民了。

再次向書友們道歉!

感謝鋼鏰vs頂針、書友2017214135030192、風雨之大書迷的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六)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一)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卡塔克斯的任務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五十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四)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聯盟總動員第一百七十五章 動搖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新行動第六十三章 在北部邊境的戴奧尼亞軍營第二章 戴弗斯的第二位妻子第九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七十六章 波斯的調停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六十二章 哈迪斯.戴弗斯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塔蘭託大海戰(四)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阿蒂利克魯斯的野心第兩百一十六章 迦太基歡迎瑪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動會的籌備(二)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林托爾斯的猜疑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第兩百一十八章 分裂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阿蒂利克魯斯的野心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十五章 克羅託內海軍的襲擾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真正目的第四十六章 斯巴達關於續約的爭論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十三章 卡米盧斯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四十六章 戴奧尼亞學校(一)第四十三章 科爾內魯斯第十二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二)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變故第二章 埋伏?第三章 戴弗斯的軍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兩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萊西亞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擊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兩百九十八章 薩羅斯海戰之生死時速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四十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上)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四十二章 奇襲(二)第三十章 戰術考覈第兩百四十章 東腓尼基艦隊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八十二章 克羅託內會戰(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臘聯軍的困境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章 山口小鎮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
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六)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一)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卡塔克斯的任務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五十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四)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聯盟總動員第一百七十五章 動搖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新行動第六十三章 在北部邊境的戴奧尼亞軍營第二章 戴弗斯的第二位妻子第九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七十六章 波斯的調停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六十二章 哈迪斯.戴弗斯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塔蘭託大海戰(四)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阿蒂利克魯斯的野心第兩百一十六章 迦太基歡迎瑪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動會的籌備(二)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林托爾斯的猜疑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第兩百一十八章 分裂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阿蒂利克魯斯的野心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十五章 克羅託內海軍的襲擾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真正目的第四十六章 斯巴達關於續約的爭論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十三章 卡米盧斯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四十六章 戴奧尼亞學校(一)第四十三章 科爾內魯斯第十二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二)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變故第二章 埋伏?第三章 戴弗斯的軍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兩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萊西亞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擊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兩百九十八章 薩羅斯海戰之生死時速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四十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上)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四十二章 奇襲(二)第三十章 戰術考覈第兩百四十章 東腓尼基艦隊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八十二章 克羅託內會戰(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臘聯軍的困境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章 山口小鎮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