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一)

在接到哈斯德魯巴的命令之後,伊比利亞步兵就攜帶口糧和武器,開始向南翻越山嶺。而哈斯德魯巴則繼續進攻塞羅迪厄姆城,以吸引守軍的注意力。

伊比利亞步兵翻山越嶺,繞了一個大圈,於第三天凌晨出現在塞羅迪厄姆城側後方的山口,山口的塞羅迪厄姆防禦營地疏於防備,在伊比利亞步兵的迅猛進攻下很快失陷,然後伊比利亞人迅速向塞羅迪厄姆城東面逼近。

塞羅迪厄姆人很快知道了“敵人出現在了後方”的消息,十分驚慌。因爲當初得到戴奧尼亞人的提醒後,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只集中人手加固了西面的城牆,對於東面城牆,他們只來得及作簡單的修繕,其城牆不但矮小,城外也未做任何防禦設施,但他們抱着僥倖,認爲這個方向暫時不可能遭到迦太基人的攻擊,畢竟這已經處於戴奧尼亞友好城邦的勢力範圍,隨時可能得到戴奧尼亞人的增援,迦太基人要想在這裡登陸,將冒着很大的風險,至於迦太基人要想翻山過來,那些高聳的山嶺並不是那麼好翻越的,而迦太基人在這方面並不擅長。但沒有想到他們最擔心的事情恰恰就出現了。

而這時,哈斯德魯巴的軍隊也同時在西面對塞羅迪厄姆城牆發動了強攻,塞羅迪厄姆守軍立刻就顯得兵力不足了,他們預感到情勢危急,匆忙的組織了所有能作戰的公民到城頭防禦,同時也派人到港口乘坐快船,趕往墨西拿求援,此外他們還安排城內的民衆開始往港口撤退。

事實上,在塞羅迪厄姆城附近的海面上,每一天都有戴奧尼亞的快船在巡邏和觀察戰況。當他們看到迦太基的軍隊出現在塞羅迪厄姆城的東面時,就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刻回返墨西拿,所以當塞羅迪厄姆城的使者前來求援時,墨西拿行政長官阿密克里斯已經組織好船隊準備出發救援了。

與之同行的還有第三艦隊。在迦太基人將軍隊分成兩部分,同時從南北兩個海岸向東進攻之後,塞克利安也不得不將他所負責的西西里艦隊也分成了兩部分,第一艦隊在卡塔尼亞,第三艦隊在墨西拿,隨着戰爭的進行,第一艦隊的大部分戰船後來又進駐了傑拉的軍港,這樣做是爲了能夠及時阻止迦太基的艦隊在兩個海岸協助陸軍,繞到戴奧尼亞友好城邦的後方去登陸,同時也可以及時的保護運送輜重或難民的船隊,而這一次第三艦隊的出動顯然是出於後面的目的。

當戴奧尼亞的船隊趕到塞羅迪厄姆城附近海面的時候,塞羅迪厄姆城東牆的防禦已經被伊比利亞步兵所攻破,公民兵們不得不放棄城牆的防禦,部分退守衛城,部分退往港口。

幸運的是,塞羅迪厄姆當初建城的時候,港口雖然被囊括在城市之內,但是又有城牆將其隔開,最初的目的是防止港口的奴隸和自由民隨意出入城區,而擾亂城內秩序,而現在它卻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塞羅迪厄姆公民兵事先在港口城牆佈防,並且還搗毀了上城牆的石梯,堵塞了出入港口的洞口,畢竟這道城牆主要是防止港口的敵人進入城區,他們只希望能夠爲民衆從港口逃離爭取時間。

原本停留在港口內的船隻載滿塞羅迪厄姆民衆後,一艘接一艘迅速的駛離,戴奧尼亞的船隊也迅速的駛進港口,繼續將停留在碼頭、驚恐不安的民衆接走,還有一些來自廷達瑞斯、卡里阿克特(Caleacte)、哈魯恩提姆(Haluntium)的船隻也趕來救援,儘管場面有些混亂,甚至還有船隻碰撞、傾覆的事情發生,但在這一刻,所有在北海岸的希臘城邦水手們都在齊心協力的救援,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儘快將塞羅迪厄姆民衆救出去,避免受到迦太基人的屠戮。

塞羅迪厄姆不是個大城,人口也不算多,很快老幼婦孺都上了船,開始裝載趕到碼頭的公民兵們……

第三艦隊的戰船陳列在港口以西的海面上,以防止突然襲來的迦太基艦隊。快船駛來,向旗艦上的第三艦隊長官弗拉里奧斯彙報:“港口內的塞羅迪厄姆民衆已經全部上船。”

弗拉里奧斯點頭表示知道了,對於這樣沒有什麼風險的護衛任務,他提不起多少精神來,他不是沒有考慮過讓烏鴉戰船上的艦隊步兵登陸港口,協助塞羅迪厄姆人守住港口,但在瞭解了實際戰況後,他放棄了這個念頭,他不認爲4000名艦隊步兵僅憑藉並不牢固的城牆能夠擋住已經快要破城的兩萬敵人的進攻,把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艦隊步兵折損在這個並不重要的地方實在不值得。

“等船隊都離開後,我們就返航。”弗里尼奧斯剛傳達完命令。

突然,桅杆上的嘹望手高聲喊道:“將軍,前方有敵情!”

弗拉里奧斯心裡一緊,擡頭凝望遠方,穿過多艘戰船的空隙,只見最西邊的的戰船桅杆頂上飄起了兩條黃旗。

是迦太基的艦隊,戰船數量和我們差不多……弗拉里奧斯立刻根據旗語做出了判斷(升黃旗代表有敵情,一條黃旗意味着敵艦隊數量少於戴奧尼亞一方,兩條黃旗表示雙方數量大約相等,三條黃旗表示敵船數量多於戴奧尼亞艦隊,而四條黃旗則是敵船數量遠超)。

弗拉里奧斯頓時精神大振,他立刻改變命令:“吹響軍號,升起黑旗!”

旗艦之上,五名司號兵同時吹響彎曲的銅號,響徹這一片海域,桅杆上也高高的飄揚起長長的黑色旗幟。

“黑夜之下,必有繁星。”滿天星是戴奧尼亞海軍最典型的戰術,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烏鴉戰船的威力,當初正是靠着它,戴奧尼亞初建的海軍才擊潰了強大的錫拉庫扎海軍。但經過十年的發展,由於艦隊戰船組成的改變,這個戰術又有了新的變化,他正需要一場大戰來驗證其功效。

所有戰船的艦長和船員在收到指令後,都立刻興奮起來:甲板操縱員開始將擱在甲板上的吊橋擡到前桅杆處進行安放;舵手調整戰船的方向,開始排列陣型;水手們開始吞嚥口糧,並給坐墊塗抹滑油;坐在底倉過道的步兵們則開始穿戴盔甲……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焦急等待着這一場海戰的到來。

……………………………………………

從西面而來的這一支艦隊來自伊比利亞,準確的說它隸屬於伊比利亞總督瑪哥統轄。

阿非利加沿岸地勢平坦,卻沒有高大堅固的樹木,像迦太基這樣一個著名的航海種族,很早以前就將伊比利亞半島作爲一個重要的資源基地,不光是因爲那裡豐富的金銀礦,也因爲那裡有豐富的木材資源,絕大部分迦太基的船用木材來自伊比利亞。

瑪哥擔任伊比利亞總督之後,最初他並沒有統轄艦隊的權利,事實上在征服伊比利亞南部的過程中,大半的時間都用不上艦隊,但是瑪哥考慮到將來,要將軍隊用於其他地方作戰時,海上運兵沒有艦隊的保護,將會是大麻煩,而想要調動迦太基艦隊前來伊比利亞,卻一定會受到以漢諾爲首的元老院的阻撓,所以他才決定用在伊比利亞賺到的錢財和伊比利亞的樹木,建造一支屬於自己的艦隊。

幾年之後,一支由120艘三層槳戰船、加上中小型戰船、總共180艘戰船的伊比利亞艦隊成立,其統帥爲馬戈尼德家族的阿德米卡,水手有一半來自腓尼基城邦,其餘的來自努米比亞以及毛里塔尼亞,沒有一個是迦太基人。這支艦隊很快就縱橫在伊比利亞海岸以及赫拉克勒斯之柱附近。

漢諾知道之後,對此非常的忌憚,所以這一次,當這支艦隊護送哈斯德魯巴的軍隊來到西西里島利利俾時,漢諾就指使迦太基艦隊指揮官安諾巴斯要將其收編。

這遭到了阿德米卡的堅決反對,他說:“瑪哥大人只是同意讓陸軍部隊接受蒙特阿德諾的指揮,並沒有說讓艦隊也接受迦太基海軍的指揮。”

而安諾巴斯則反駁道:“既然都是迦太基的軍隊,當然要統一指揮,這樣纔對戰鬥有利!對迦太基有利!”

阿德米卡拒不服從,雙方險些發生衝突。

最後這官司打到了元老院,元老院不得不再次派人與瑪哥進行商討,這樣一來二去又開始了繁瑣的談判。而兩支艦隊,一個停靠在迦太基,一個停靠在利利俾,相互僵持着,這就是爲什麼之前蒙特阿德諾一直未見到有迦太基艦隊出現在西西里島南海岸附近海面爲其部隊護衛的原因。

直到哈斯德魯巴知道這件事後,以“自己即將攻陷塞羅迪厄姆城,爲防止敵人從海上逃跑”爲由,要求艦隊前來相助,這也是爲什麼伊比利亞艦隊恰好出現在這裡的原因。

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的失落第一百七十七章 克羅託內會戰(三)第五十二章 戴奧尼亞軍議(一)第五十章 偷襲克里米薩第一百零八章 陰謀與決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三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六十五章 伊比利亞軍隊在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普林托爾斯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信的阿格西勞斯第一百四十三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新任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爭期間的王國大會(三)第四十八章 與時間賽跑(上)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演講第九十六章 赫尼波利斯(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封信第二十五章 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兩百七十六章 列奧提齊德斯的堅持第六十六章 回援第五十四章 關於信奉哈迪斯的提議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九章 吉奧格里斯的幸福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位海軍統帥的交流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十六章 入侵克羅頓北部平原第二十七章 客裡索普斯的關注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戰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緣由第兩百二十一章 梅亞羅之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泰格亞會戰(六)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一百二十章 前哨戰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兩百四十一章 熱爾梅海戰(一)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十七章 圖裡伊藥材市場第二十七章 新首領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一百四十章 錫拉庫扎人的震驚第八十五章 伊帕密濃達的初陣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三十二章 脣槍舌劍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二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二)第四十三章 再戰前雙方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一百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的進軍和錫拉庫扎的商議第兩百三十七章 錫拉庫扎的新高層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籠絡比西尼亞第三十九章 戰後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妃的請求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五十章 談判第十二章 救命?第四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摧毀哈德魯門圖姆第一百四十六章 戴弗斯進羅馬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西里分艦隊的應對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二)
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的失落第一百七十七章 克羅託內會戰(三)第五十二章 戴奧尼亞軍議(一)第五十章 偷襲克里米薩第一百零八章 陰謀與決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三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六十五章 伊比利亞軍隊在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普林托爾斯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信的阿格西勞斯第一百四十三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新任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爭期間的王國大會(三)第四十八章 與時間賽跑(上)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演講第九十六章 赫尼波利斯(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封信第二十五章 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兩百七十六章 列奧提齊德斯的堅持第六十六章 回援第五十四章 關於信奉哈迪斯的提議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九章 吉奧格里斯的幸福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位海軍統帥的交流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十六章 入侵克羅頓北部平原第二十七章 客裡索普斯的關注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戰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緣由第兩百二十一章 梅亞羅之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泰格亞會戰(六)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一百二十章 前哨戰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兩百四十一章 熱爾梅海戰(一)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十七章 圖裡伊藥材市場第二十七章 新首領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一百四十章 錫拉庫扎人的震驚第八十五章 伊帕密濃達的初陣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三十二章 脣槍舌劍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二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二)第四十三章 再戰前雙方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一百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的進軍和錫拉庫扎的商議第兩百三十七章 錫拉庫扎的新高層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籠絡比西尼亞第三十九章 戰後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妃的請求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五十章 談判第十二章 救命?第四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摧毀哈德魯門圖姆第一百四十六章 戴弗斯進羅馬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西里分艦隊的應對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