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

咋一看讓大西庇阿和士兵們都嚇了一跳,還以爲是神蹟!

但大西庇阿迅速明白過來,讓護衛們高喊:“車裡面有人!!車裡面有人!!……”從而消除了士兵們的恐慌。

大西庇阿和士兵們眼睜睜的看着這近百輛木車進入到弓箭的射程內,卻拿它們沒有一點辦法。

過了一會兒,最前面的木車在壕溝前停住,後面的木車緊跟着拼接上,一個接一個,首尾相連,很快就在壕溝前連成了五條長達百米的木車縱隊,一直延伸到守軍的弓箭射程之外。

而在它們的後方停放着不少的馱車,馱車上滿載着昨天戴奧尼亞士兵們製作的裝滿土的麻袋,無數不着甲的戴奧尼亞士兵排成隊,手遞手的將麻袋一個一個往前傳遞,之前木車廂裡推車的士兵們也同樣照此辦理。很快,一個個負土麻袋接連不斷的被扔進了壕溝裡。

這種奇特的填壕方式不禁讓城上的羅馬士兵們大感驚奇,但更讓他們感到緊張。

雖然一開始大西庇阿並不知道這些木車做什麼用,但出於直覺,他仍然下令讓士兵們向其發射火箭,只是這些木車前面的十幾輛,其頂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泥土,並且用浸溼的亞麻布包裹,並不是那麼容易被點燃的。

而與此同時,很多輛在前方豎起一個寬大木板的擋箭車並排着,在這五條木車縱隊中間的間隔中,向着城垣前進,推動它們的正是戴奧尼亞第二軍團的輕步兵們,有着木板的阻擋,箭矢幾乎傷不到他們。

這些擋箭車被推到了壕溝前,形成了一道不太連續的木牆。戴奧尼亞輕步兵們透過木板之間的縫隙,向城頭的羅馬士兵發射箭矢。

阿多你斯身處在一輛木車之中,和其他戰友一樣,沒有穿戴盔甲,這是爲了節省體力,執行任務時更快捷。

事實上,阿多里斯不知道向前傳遞了多少個麻袋,還感覺精力很旺盛。

這時在前方的分隊長喊道:“兄弟們,注意啦,往前推車!”

因爲在攻城之前,隊官們已經告訴了士兵們行動計劃,所以阿多里斯知道:前面的壕溝已經被填滿,前面的木車將會移到壕溝之上,夯實地面,再鋪上木板,這樣才能供攻城器械通過壕溝。

木車雖大,除了車頂和兩側鋪上了木板,內部卻是中空,其實並不重,而且木車的車輪是雙輪,這樣可以卡住車壁,而不用長長的車軸連通兩側,保證了木車中間可以不受阻礙的通過人和物。

阿多尼斯和戰友們一起向前推動木車,很快又和前後木車連在一起,一塊塊長木板從後方迅速傳遞過來,經過阿多里斯他們的手,最終夯實在壕溝之上。

然後,隊官們組織在木車裡的士兵迅速而有秩序的撤退。

在攻城陣列前方的馬託尼斯從手下口中得知“阿多里斯完好無缺,已經跟隨其他士兵撤退回來了”的消息時,心中稍微鬆了口氣,他向副官下達命令:“可以讓重步兵進攻了!”

“辛苦了,兄弟,該輪到我們上了!”和阿多里斯及其戰友擦肩而過的軍團士兵們意氣風發的說道。

“願哈迪斯庇佑你們!”阿多里斯他們對戰友們獻上祝福,然後一邊開始穿戴盔甲,一邊略帶羨慕的望着全副武裝的軍團士兵:有的扛着雲梯,有的手持盾矛,排成雙路縱隊,迅速的進入由木車組成的通道,然後很快出現在對面的城下,攻城戰就此開始。

當馬託尼斯看到雲梯掛滿前方的城牆、城下蝟集着第二軍團士兵時,他就迫不及待的再次下達命令:“讓攻城塔出擊!”

在傳令兵的大聲叫喊下,又有很多的士兵衝向前方,他們的任務就是將前方的木車推進壕溝,這樣既可以爲後繼部隊的攻城提供更多過壕的通路,同時也爲大型攻城器械推至城下,掃清了障礙。

由於有些木車已經被火箭點燃,士兵們在推離它們時,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而木車被推開之後,露出來的就是一條被夯實得非常平整的通向城垣的道路。

大西庇阿指揮士兵們既要攻擊城下蟻附的戴奧尼亞重步兵,同時還要攻擊和防禦壕溝前的擋箭車後的戴奧尼亞輕步兵,因此對於戴奧尼亞人推離木車的舉動,他既沒有能力去阻止,也對戴奧尼亞人似乎多此一舉的行動感到有些疑惑。

沒多久,他就看到遠處出現了五座高高聳立的、巨大木質城樓,它們看起來似乎比城牆還要高,正緩緩的向着城牆靠近。

他和周圍的士兵一樣感到震驚,在他漫長的征戰生涯中,多次參與攻城,最艱難的一次無疑是攻打維愛,持續了將近十年時間,雖然艱難,但也豐富了他的攻城、守城經驗,但在今天,到現在爲止戴奧尼亞新奇的攻城方式已經讓他感到有些緊張了,而如今出現的超級攻城塔則完全震撼了他和羅馬士兵,畢竟以往他所對陣的周邊勢力,其軍事技術要麼比羅馬落後,要麼和羅馬相當,而戴奧尼亞王國顯然是在這方面完全的碾壓了羅馬,這體現出來的是文明的差距,讓大西庇阿在精神上產生出一種無力感,但他很快振作起精神,高聲喊道:“準備火箭!用火燒掉它!”

……………………………………

戴奧尼亞工程團隊能夠用一天的時間裡製造出五座攻城塔,不僅僅是因爲製作人手衆多,而且戴弗斯在出發前就已經考慮到攻城的需要,讓他們事先製作了攻城器械的一些關鍵部件,並隨軍攜帶,比如:攻城塔最難製作的車輪、輪軸、滑輪、用於固定木頭連接的L型鐵框……這才使得工程師和木匠們在過去的一天半時間內能夠節省時間,完成製作任務。

而且和錫拉庫薩攻城塔相比,這種攻城塔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正面寬度不到三米,剛好跟木車寬度相等,因此可以順利的通過那幾段被平整好的壕溝通道,其後方斜行向下,呈現出一個直角梯形,木梯搭在外面,可以讓士兵順利快捷的進入攻城塔的各層。

攻城塔在推動中,倒數第二層的木窗已經拉開,擺放在裡面的一架腹弓已經拉開了弓弦,放上了鐵箭,士兵按動機括,鐵箭呼嘯着,轉瞬就飛到了城頭,扎穿了幾個羅馬士兵的胸膛,並帶着他們一起墜落到城後。

腹弓的威力讓正對着攻城塔的羅馬士兵們膽寒,他們要分神去戒備着這種可怕的殺人利器,自然就無法全力的去攻擊正在爬城的戴奧尼亞士兵,如果不是大西庇阿布置在城上的機動部隊及時趕到,險些讓戴奧尼亞士兵登上了城頭。

羅馬士兵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攻城塔頂的戴奧尼亞輕步兵開始向已經進入射程範圍的城頭守軍拋射箭矢了。

………………………………………

在第二軍團進攻的同時,位於第二軍團東側的第六軍團士兵在軍團長特洛提拉斯的率領下,同樣採取的是第一軍團的攻城方式,對羅馬南城牆的東段發動了進攻,迫使該處的守軍不得不全力應付,不敢分兵去援助大西庇阿。

而在南城牆的西段,吉奧格里斯率領的第五軍團與奧利弗斯率領的第四軍團集中進攻突出的羅馬城牆西南角。

幾十架弩炮從昨天下午開始就一直在轟擊這段城牆,到了今天,損壞的弩炮足有五分之一,但兩位軍團長毫不吝惜,從凌晨開始就命令繼續攻擊,並且是集中攻擊城牆的下部。

長時間被石彈擊中,城牆外壁的石塊碎裂,大片大片的脫落,有些地方露出了裡面厚實的夯土層。

接着,弩炮隊又將實彈轟擊的目標集中在了城牆的最上部,儘管有些石彈因此越過了城牆,但擊中城牆的石彈導致石片四濺,對城頭的守軍造成了危險,他們不得不向後退避。

戴奧尼亞的重步兵們趁機扛着加厚的長寬木板,趕到壕溝前,將其鋪上,後繼的重步兵扛着雲梯,踏着木板,跨過壕溝,開始攻城,弩炮的攻擊也就此停止。

而在進攻的潮水之中還夾雜着攻城車和舟獅車,它們被士兵小心翼翼的推過木橋,滾向那些露出夯土的城牆……

……………………………………………

整個羅馬城被高大的城牆圍住,只有一個地方沒有城牆,那就是北面的羅馬椎橋及左右共一里多的距離,但它的前方有寬闊的臺伯河阻隔,又有七、八米高陡直的堤岸作爲屏障,羅馬人反而視此處爲最安全的地方。

在幾十年前,與羅馬在臺伯河流域最大的敵人維愛的兩次戰爭中,羅馬人都通過扼守椎橋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這一次,當戴奧尼亞人佔領了椎橋對岸時,負責羅馬城北面防禦的原巡邏隊長普爾洛.卡西烏斯依然準備採取相同的戰術。

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五章 巡察官與保民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三十二章 脣槍舌劍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三十八章 雅典到訪第八十九章 戴弗斯的決斷第五十五章 普林托爾斯的建議第八十二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一)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五十二章 出使洛克裡第四十九章 塔蘭圖姆軍港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十七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三)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兩百零四章 戰局突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城佈置(一)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十章 巴古勒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一百零五章 風暴第五十二章 渡河(上)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八章 審訊拉奧狄西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攻羅馬城(八)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一百八十三章 阿明塔斯的退讓第十七章 圖裡伊藥材市場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四十二章 戴弗斯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攻克羅託內城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八十四章 戴底結盟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第兩百八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一百七十六章 克羅託內會戰(二)第兩百八十七章 征服薩莫奈第兩百四十二章 進駐西里庭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保桑尼阿斯和泰格亞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看小說第一卷應該瞭解的一些背景知識第四十一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十)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二章 我們是一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卡爾西狄斯的建議第二十二章 探望梅爾西斯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四章 克羅託內醫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說服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四十五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二十七章 客裡索普斯的關注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
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五章 巡察官與保民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三十二章 脣槍舌劍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三十八章 雅典到訪第八十九章 戴弗斯的決斷第五十五章 普林托爾斯的建議第八十二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一)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五十二章 出使洛克裡第四十九章 塔蘭圖姆軍港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十七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三)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兩百零四章 戰局突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城佈置(一)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十章 巴古勒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一百零五章 風暴第五十二章 渡河(上)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八章 審訊拉奧狄西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攻羅馬城(八)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一百八十三章 阿明塔斯的退讓第十七章 圖裡伊藥材市場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四十二章 戴弗斯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攻克羅託內城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八十四章 戴底結盟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第兩百八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一百七十六章 克羅託內會戰(二)第兩百八十七章 征服薩莫奈第兩百四十二章 進駐西里庭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保桑尼阿斯和泰格亞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看小說第一卷應該瞭解的一些背景知識第四十一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十)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二章 我們是一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卡爾西狄斯的建議第二十二章 探望梅爾西斯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四章 克羅託內醫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說服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四十五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二十七章 客裡索普斯的關注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