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鋼鐵巨獸

斯普魯恩斯的強烈要求下,金上將頂住了上面的壓力有給大西洋艦隊安排作戰任務。而在新組建的大西洋第二艦隊(美國在通過了“兩洋海軍法案”之後,大西洋方向上的艦隊編號爲雙數)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根據英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總結出來的作戰經驗,以及大西洋上的實際情況,斯普魯恩斯也一反常態的格外重視這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甚至將戰列艦的訓練工作放在了航母的訓練工作之前。

“蒙大拿”級戰列艦的出現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在完成了“依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之後,美國海軍的工程師並沒有能夠獲得喘氣的機會。當時美國海軍收到情報,日本人正在建造排水量達到了7萬噸,主炮口徑超過420米(實際上是460米)的超級戰列艦。另外,唐帝國海軍也正在開始設計“新省會”級戰列艦,雖然“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技術標準沒有日本新戰列艦那麼變態,可是這種戰列艦是針對“南達科他”級設計的,在性能上很有可能超越了“依阿華”級戰列艦,因此,美國海軍急需一種比“依阿華”級戰列艦更強大的,能夠在炮戰中徹底的壓住對手的超級戰列艦。

在設計過程中,戰艦的排水量成了最大的問題。當時,美國海軍地工程師竭力想將新式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控制45000噸以內(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標準)。可是,很快工程師就發現,如果要嚴格限制戰列艦的排水量的話,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建造出比“依阿華”級戰列艦更好的戰艦了。可問題是,如果增大排水量的話,那麼戰列艦就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往返地時候。就只能繞道南美洲南部的合恩角,這將非常的麻煩,會使航線延長數千海里。美國海軍再三權衡之後,認爲壓制敵人才是關鍵,因此最終放寬了設計標準,不再嚴格要求限制戰艦的排水量。甚至到後來也不要求限制戰艦的最大寬度與最大吃水深度(這兩項也是通過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指標)。

放寬了手腳之後,工程師很快就確定了戰列艦地主要性能指標,在最初的設計中,其標準排水量爲60500~:|:00噸。而日本的“大和”級的這兩項數據分別爲62315噸與68200~:“蒙大拿”級在建造服役之後,將是美國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設計工作在427月中旬就完成了,美國海軍對其設計指標也相當滿意,並且隨後就安排了費城。紐約,以及諾福克的幾家造船廠進行建造。可是。該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並非一帆風順。

在最初的設計中,“蒙大拿”級除了巨大的排水量之外。其艦長達到了282,寬37米,吃水12米。後兩項數據已經超過了巴拿馬運河的最大通航能力,同時也超過了當時世界上其他地戰列艦。而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因爲美國工程師認爲日本地“大和”級比唐帝國的“新省會”級地戰鬥力更爲強悍,因此將設計目標直接對準了“大和”級,而不是“新省會”級,最終導致其排水量劇增。

爲了能夠應460米口徑主炮的威脅。“蒙大拿”級採用的是50倍徑的16英寸主炮,通過增加一座三聯裝炮塔的方式提高了戰.密度。從而提高了戰列艦的打擊能力。毫無疑問,這個決策是相當正確的。如果當時美國海軍決定採用更大口徑地主炮的話,不但在研製上需要花費不少地時間,而且也不可能在戰列艦上安裝四座三聯裝炮塔,另外相關的設計也需要改動,還得重新研製一些配套的零備件,這講是異常麻煩的事情。而事實也證明,日本海軍用45倍徑460米主炮除了在射程上要比50倍徑的16英寸主炮,/|400米主炮稍微遠一點之外,在其他的性能,特別是穿甲能力方面並沒有超出多少,而在射速,以及火炮身管壽命,火力密度等方面,反而差了不少。而當時通過增加主炮身管長度,來提高主炮的威力,也正是唐帝國海軍在戰爭期間選擇的一條捷徑。美國人做出的同樣選擇不但最終提高了戰列艦的火力,同時也減少了麻煩。

實際上,50倍徑的16英寸主炮的威.型穿甲彈的情況下,可在3碼的距離上擊穿381毫米厚的垂直裝甲鋼板,在2碼的距離上的穿甲威力達到了521毫米。戰距離多在2碼以內,而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包括“蒙大拿”級在內,有着500米以上厚的主裝甲!也就是說,“蒙大拿”級的主炮不但可以轟穿任何一個對手的主裝甲,同時還能夠擊穿自己的主裝甲!而爲了提高生存能力,“蒙大拿”級的裝甲比“依阿華”級提高了一個檔次。“依阿華”級的主裝甲厚度只有16英寸,而“蒙大拿”級提米,達到了500米的厚度。這已經是當時能夠加裝的最厚的裝甲了,可在越來越厲害的穿甲彈面前,這仍然顯得有點單薄。

相比較一下,當時唐帝國海軍在“新省會”級上使用的55徑的400毫米主炮在使用26式穿甲彈的時候,可以在3碼的距離上打400米厚的垂直裝甲鋼板,在2碼的距離上的穿甲能力達到了550米。“新省會”級的主炮在使用了更長的身管,以及更好的穿甲彈之後,其穿甲威力在“蒙大拿”級之上,但是,“新省會”級的主裝甲厚度只有420米,大概等同於美國海軍500米厚的裝甲鋼板。也就是說,在2萬碼的交戰距離之內,“新省會”級戰列艦有很大的把握擊

的裝甲,可同時也會被“蒙大拿”級的主炮給洞穿。▋

除了增強主炮威力,提高火力密度,並且加厚裝甲之外,“蒙大拿”級還採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比如,單獨設置每一個動力艙,這樣就提高了動力艙的生存能力,避免某一個動力艙進水而導致相鄰的動力艙也進水,最終使戰艦失去所有的動力。而在動力艙之間設置的垂直裝甲鋼板,還避免被一發炮彈打掉幾個動力艙的危險。隨着空中威脅加劇,“蒙大拿”級全面提高了水平裝甲的厚度,並且首次採用了雙水平裝甲甲板的設計,兩層水平裝甲甲板的總厚度達到了263米,而且中間的空隙還能夠提高防禦能力。相應的,當時“新省會”級的水平裝甲厚度僅180米,大概等同於美國海軍的220米。

也正因爲這樣的設計,結果“蒙大拿”級無法配備更多的鍋爐,其設計主機輸出功率比“依阿華”級少4馬力,而戰艦的排水量又劇增不少,結果其最大速度僅能達到28節,而不是33。強滿足了海軍的要求,在作戰中,“蒙大拿”級仍然可以伴隨航母一起行動,而且多半情況下,會組成單獨的戰列艦艦隊,不用與航母一起行動。

毫無疑問,“蒙大拿”級在多數性能上已經超過了“新省會”級。這款原本針對“大和”級地戰列艦的真正對手是“新省會”級。如果這些戰列艦在美國參戰的時候建成服役,而當時“新省會”級並沒有進行中期改進,美國海軍的戰列艦肯定將徹底壓倒唐帝國海軍的戰列艦,甚至會使某些戰役發生轉變。比如,“珊瑚海大海戰”的結果就肯定會不一樣。可是,到了25中期,已經動工建造了近一年的第一批五艘“蒙大拿”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全部被取消了。

當時,美國已經參戰。而實戰證明,真正主宰戰場地已經不是戰列艦,而是航母。同時,美國海軍在此之前損失了大量航母,“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建造工作排到了首位。在此情況下,美國海軍必須要首先集中力量建造更多的航母。最關鍵的是。當時美國海軍的主戰場在太平洋上,而“蒙大拿”級的設計指標太大,導致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只能夠繞過合恩角進入太平洋,也就無法伴隨航母艦隊一起進出太平洋,從而不可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地作用。

在取消了“蒙大拿”級的建造工作之後,美國海軍又訂購了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以彌補戰列艦上的損失。而且,後訂購的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使用的全是50倍徑的主炮,這基本上彌不足的缺陷。當然。這四艘戰列艦也很快就戰沉了。

到26年底,戰局已經對美國嚴重不利。“埃塞克斯”級的建造工作也進入了正軌。在幾次炮戰中,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吃盡了苦頭。特別是在“珊瑚海大海戰”中,正因爲戰列艦艦隊首先被擊潰,結果導致第三艦隊慘敗。在此情況下,美國海軍也認識到,戰列艦並不是一無是處,在特殊的情況下,戰列艦地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當時,就已經有人認識到。如果美國輸掉了太平洋戰爭,那麼就將在大西洋上面對唐帝國海軍地強大挑戰。到時候,美國艦隊就不用往返於兩大洋,也就不存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問題。另外,大西洋上地特殊環境,決定了戰列艦更有價值,不然英國海軍也不會全力主導建造戰列艦,而不是大力發展航母。在此時,美國海軍提出了重新開工建造“蒙大拿”級的要求。

美國海軍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滿足,而且當時總統下達的命令是儘量滿足海軍的一切需要。結果,海軍提出的不是建造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而是分三批,一共建造15艘。可問題是,要重啓建造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時很多爲“蒙大拿”級訂購的武器裝備都被用到了別地戰艦上去,比如其127毫米副炮就被用到了幾艘新建造的“埃塞克斯”級航母上去,還有一部分被分配給了正在動工建造地“中途島”級航母。

美國海軍用了近半年的時間重新啓動“蒙大拿”級的建造工作,可最終也只能夠滿足同時建造四艘戰列艦的要求,第一批最後一艘,也就是“路易絲安納”號的建造工作只能夠暫時延遲,並且劃入第二批建造清單之中。

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開始建造後,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終於在27年底陸續完成,並且交付海軍。而實際建成時的“蒙大拿”級與最初設計時有一定的差別。

當時,“蒙大拿”級只有28節的速度被證明是不夠用的造的時候,造船廠使用了體積更大,輸出功率也更大的動力系統,爲此,調整了相鄰艙室的佈局,減少了兩座尾炮塔彈藥艙的容積。畢竟,在正規海戰中,每門炮備200炮彈沒有太大的必要,沒有任何一場海戰會打到100回合以上,而當時美國海軍又有沒有對地打擊的任務,也就不需要考慮主炮的備彈量。

最關鍵的改進是爲戰列艦配備了更好的炮瞄雷達。唐帝國海軍戰列艦的表現已經證明,炮瞄雷達對戰列艦而言是必備的,甚至是決定勝負的裝備。在雙方都有航母的情況下,戰列艦很少在白天出動,戰鬥多半在夜間進行,而在夜間作戰的情況下,炮瞄雷達的性能將起到最爲關鍵的作用。

其他的一些改進都比較次要。這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是斯普魯恩斯手裡最重要的砝碼。特別是到了秋季,當北大西洋颳起了寒風的時候,海況將變得不再適合航母作戰,到時候,戰列艦就將成爲海戰中的主力!

第25節 孤注一擲第18節 選擇目標第52節 飛蛾撲火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6節 立足點第8節 反擊!?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6節 國內壓力第21節 橙子第31節 單程機票第42節 挑戰第26節 父子情(上)第9節 末日瘋狂第38節 關鍵因素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33節 回防第7節 各爲其主第19節 現實困難第64節 半路殺出第40節 變廢爲寶第21節 免戰牌第11節 幸運潛艇第25節 傾國之力第29節 翻天倒海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4節 信心第14節 守侯勝利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12節 爭論第5節 體制改革第24節 復出第33節 臨時政委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19節 嘲弄(下)第35節 迎風起飛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17節 敵情分析第23節 緊急召喚第20節 戰役準備第33節 戀愛(下)第50節 分工合作第1節 艱鉅工程第60節 不戰而勝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29節 戰爭號角第15節 跟蹤攔截第32節 澳洲攻略第9節 迎戰(下)第39節 左鉤拳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60節 反向攻擊第15節 跟蹤攔截第16節 兵行險招第18節 長驅直入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38節 避重就輕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36節 戴罪立功第52節 迎頭痛擊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78節 勝利返航第12節 牛脾氣第37節 成長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41節 掃除蛛網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8節 盡其所能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9節 烈火地獄第66節 再起波瀾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65節 絕不逃避第2節 不是復仇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7節 擊敵要害第49節 詭異艦隊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5節 真正的對手第37節 援軍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39節 拖延第44節 當機立斷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14節 僞政府第31節 新的嘗試第21節 新位置(上)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27節 臨陣磨槍
第25節 孤注一擲第18節 選擇目標第52節 飛蛾撲火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6節 立足點第8節 反擊!?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6節 國內壓力第21節 橙子第31節 單程機票第42節 挑戰第26節 父子情(上)第9節 末日瘋狂第38節 關鍵因素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33節 回防第7節 各爲其主第19節 現實困難第64節 半路殺出第40節 變廢爲寶第21節 免戰牌第11節 幸運潛艇第25節 傾國之力第29節 翻天倒海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4節 信心第14節 守侯勝利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12節 爭論第5節 體制改革第24節 復出第33節 臨時政委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19節 嘲弄(下)第35節 迎風起飛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17節 敵情分析第23節 緊急召喚第20節 戰役準備第33節 戀愛(下)第50節 分工合作第1節 艱鉅工程第60節 不戰而勝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29節 戰爭號角第15節 跟蹤攔截第32節 澳洲攻略第9節 迎戰(下)第39節 左鉤拳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60節 反向攻擊第15節 跟蹤攔截第16節 兵行險招第18節 長驅直入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38節 避重就輕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36節 戴罪立功第52節 迎頭痛擊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78節 勝利返航第12節 牛脾氣第37節 成長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41節 掃除蛛網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8節 盡其所能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9節 烈火地獄第66節 再起波瀾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65節 絕不逃避第2節 不是復仇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7節 擊敵要害第49節 詭異艦隊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5節 真正的對手第37節 援軍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39節 拖延第44節 當機立斷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14節 僞政府第31節 新的嘗試第21節 新位置(上)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27節 臨陣磨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