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

對於帝國的實力,談仁皓是沒有任何懷疑的,一個在戰火中拼搏了上千年,一個在數百年之內沒有被任何敵人擊敗過的國家,絕不會差到哪裡去。除了國家實力之外,支持着帝國軍民戰鬥下去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帝國軍民內心深處的榮譽感,以及那種奮發圖強,永不言敗的,不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在上千年的歷史中錘鍊出來的堅韌性格,也許,這纔是帝國能夠一直站在世界巔峰的關鍵因素吧。

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帝國軍人在戰場上不畏犧牲的英勇行爲都可以看着是帝國精神的外在表現,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意志的直接表現。大到帝國皇帝,首相,小到普通的士兵,田間的農民,工廠的工人,學校的教師,每一個崗位上的帝國軍民都在爲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着,這就是帝國的精神,永不言敗的精神。

因爲身在其中,所以談仁皓平時是感覺不到這種精神的存在的,當他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在這場戰爭中涌現出來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看待帝國在這四年多時間裡爆發出來的巨大戰爭潛力的時候,他才恍然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敵人可以打敗這個凝聚着四億多軍民的強大國家與民族,這也是上千年來,爲什麼沒有任何一個敵人打敗過帝國的原因。

當深入的去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談仁皓需要的不是信心,他已經有了足夠地信心。他需要的是時間。可以說,這是當時所有人的感受。帝國獲得勝利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而在到達勝利之前。

肯定還會有很多的挫折與磨練。時間即是朋友,也是敵人。對敵我雙方來說,時間都是決定一切地因素,而且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因素。

談仁皓花了很多的時間來弄清楚帝國海軍現在的實力,連他都有點不敢相信,戰爭打了四年。四年下來,帝國海軍的損失可以用慘痛來形容。到現在爲止,帝國海軍已經在戰場上損失了八艘艦隊航母,十八艘戰列艦(新型戰列艦三艘),四艘小型航母,二十八艘重巡洋艦(包含大型防空巡洋艦),八十多艘驅逐艦,以及上百艘其他各種排水量在一千噸以上地戰艦。可帝國海軍的實力並沒有降低,反而比戰爭爆發的時候增強了許多倍。可以說,帝國海軍是越打越強。另外。帝國海軍官兵的素質也提高了不少,特別是艦載航空兵。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帝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的素質甚至不如日本。在戰爭前一年的那幾次海戰中,帝國海軍就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可到了23年,帝國海軍航空兵的素質已經全面超過了日本,而且在美國參戰之後。官兵素質一直在美軍之上。這也是帝國海軍在四年多戰爭中積累下來的一筆鉅額財富吧。

照現在地發展速度,帝國海軍不但會更強大,而且肯定是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談仁皓去探索帝國海軍的真正實力的時候,他也得到了一份美國海軍的發展報告,這是帝國情報部門獲得的最新情報。

如同之前的預測地情況一樣,美國海軍也將在26年初獲得新的戰鬥力,包括了六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十二艘重巡洋艦,三十多艘新型驅逐艦。這些戰艦足夠組成兩支航母特混艦隊了,甚至可以編成三支航母特混艦隊。可這仍然遠遠落後於帝國海軍,因爲在26年初的時候,帝國海軍將擁有至少十三艘艦隊航母,八艘小型航母,十五艘戰列艦(包含六艘一直在南大西洋戰區的老式戰列艦),三十多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四十多艘重巡洋艦,超過一百二十艘的新型驅逐艦。就算將派遣到南大西洋戰區的艦隊排除掉,在太平洋戰場上,帝國海軍的實力仍然遠遠超過了美國海軍。另外,美國海軍並沒有合適的主力護航戰艦,即沒有戰列艦,也沒有強大的防空巡洋艦,這是其最爲致命的漏洞!

除了正規戰艦之外,美國海軍已經建造了四十多艘護航航母。之前,這些護航航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活動,其主要任務就是對付北大西洋上的德國潛艇,爲往返與美英之間的船隊護航,並且在潛艇“重災區”執行定點反潛巡邏。因爲護航航母本身的生存能力極爲低下,甚至比小型航母還要差很多,其速度也非常慢,根本就跟不上艦隊。所以,美國一直沒有安排護航航母到太平洋戰場上作戰。而現在,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戰艦來守住太平洋上的防線了,而且唐帝國的潛艇已經大規模的投入到了太平洋上的破交作戰行動中來,所以,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向太平洋戰場部署護航航母,而其初期任務就是在美國西海岸到夏威夷,以及澳洲的海上航線上執行反潛作戰任務,並且承擔了向前線運送作戰飛機的任務。

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航母,而是缺少配套的護航戰艦,特別是爲航母提供防空掩護的防空戰艦。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可實際上帶來的影響是極爲深遠的。

航母最大的對手就是敵人的航母,這一點在實戰中已經證明了。雖然潛艇也在戰場上擊沉過航母,另外岸基轟炸機也對航母有一定的威脅,但是,真正能夠對付航母的,那肯定是航母本身。這就如同在地面戰場上,坦克的最大對手就是坦克本身一樣。要打擊對方的航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擁有更多,更好的航母。

美國人不缺乏建造航母的能力。當時,唐帝國海軍只有六座大型船臺在建造航母,而美國在24年底的時候,就已經有八座大型船臺在建造航母了(美國海軍的建造防禦與唐帝國海軍地並不完全一樣。而且這八座船臺的造船效率也並不完全一樣)。可問題是,當時美國海軍根本就沒有辦法爲艦隊提供如同帝國海軍裡的“李靖”級與“瑞獸”級那樣地專用防空戰艦!

美國海軍已經擴大了“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的建造規模,而且對該級巡洋艦做了全面改進。主要地改進方向就是加強其防空作戰能力。

經過改進後的“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的防空能力已經超過了“節氣”

級重巡洋艦,比“江河”級也差不了多少。另外。美國海軍還在大批量的建造更廉價的,而且建造週期更短地輕巡洋艦,這些輕巡洋艦都統,一採用了127毫米高平炮爲主炮,並且全面加強了防空火力,充當輔助防空戰艦。可問題是。不管是重巡,還是輕巡,在根本上是無法替代如同“李靖”級,或者是“瑞獸”級,或者是戰列艦這種有數百門高射炮的主力防空戰艦的。

當時,唐帝國海軍中,航母與防空戰艦的比例是一比二,如果將重巡洋艦也算進去的話,接近一比六。而在一般的情況下,一艘航母周圍至少會有四艘防空戰艦。另外還有數艘防空火力也不太弱小的驅逐艦。

實戰也證明了這一點,要突擊唐帝國艦隊的航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美軍轟炸機的突防率竟然不到兩成!也就是說。一百架轟炸機,能夠突破艦隊防空,到達航母上空投彈地不會超過20架!而同期,唐帝國轟炸機對美國艦隊的突防率高達四成。是美軍的兩倍!別小看多出的這一倍,這就意味着美國航母的生存率降低了一半,其戰損率自然要高得多了!

針對這一情況,美國海軍已經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了。實際上,“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就是一種不錯的防空戰艦,另外“依阿華”級戰列艦的防空火力也極爲強悍。這些,都在實戰中得到了證實。在“珊瑚海大海戰”與“內克島海戰”(上一次海戰地稱呼)中,“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表現非常突出,給唐帝國的轟炸機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可關鍵問題是,這兩種戰艦在最初的時候都不是針對防空作戰而設計的,而且都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成本過於高昂,根本就無法大批量採購!

美國是咬着牙購買了六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而這六艘巡洋艦的費用足夠建造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或者是八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了。也正因爲如此,美國海軍沒有再次訂購“阿拉斯加”級巡洋艦,成本太貴了,貴得連美國人都無法承受。而當時,美國海軍新建造的第二批“依阿華”級戰列艦還沒有服役,而且戰列艦的成本更貴。”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又難以搭檔起艦隊防空的主力。無奈之下,美國海軍只能尋求新的防空戰艦,一種更便宜的,防空力量強大的,而且完全爲防空作戰而存在的新型戰艦。

新戰艦的初始設計工作在24年中期就開始了,當時“阿拉斯加”級的設計工作還沒有完成了,而美國海軍在當時就認識到了“阿拉斯加”

級這種“半戰列艦”是不可能成爲主力的,所以就提出了新的設計要求。

到24年底,新戰艦的設計基本上結束,而當時美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艦隊防空的重要性,對新戰艦的使用進行了重新定位,並且責成造船廠重新設計。而具體的設計工作到25年中期才結束。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縮小版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新戰艦的標準排水量縮小到了16550噸,長度縮短到了195米,並且採用了寬艦體結構,以提高戰艦的穩定性。在“阿拉斯加”級上採用的一些沒有多大作用的武備都被取消了,比如主炮口徑縮小到了203毫米,大量採用127毫米副炮,並且新增了76毫米高射炮(美國海軍最新型號的高射炮,性能與帝國海軍的80毫米高射炮接近)。另外,“阿拉斯加”級上昂貴的艦隊指揮系統被撤消,這降低了戰艦的造價。

說白了,這是一種類似於“李靖”級的專用防空巡洋艦,而且其防空能力與“李靖”級相當接近。25年8月份,第一批該級戰艦正式開工建造,預計將在26年中期,或者是年底的時候服役,根本不可能在26年初服役。也就是說,美國海軍要到26年中期以後才擁有專用防空巡洋艦。

這也算是美軍在戰場上用血換來的教訓吧,或者說是美軍正在模仿唐帝國海軍,按照唐帝國海軍的方式,大批量建造防空能力不比快速戰列艦差,而且速度完全能夠跟上艦隊航母的專用防空巡洋艦,以此來增強航母抵抗空中打擊的能力。這也是戰爭中的一條血的教訓,在戰前,沒有任何人認識到,航母需要專用防空巡洋艦來保護,大部分國家都認爲應該是航母去保護戰列艦,而現在,唐帝國與美國都很清楚,應該得到保護的是航母,而不是戰列艦!

從這些情報中也能夠明顯地看出,美國人並沒有放棄努力,沒有放棄向勝利前進的努力。在這場傾全國之力進行的戰爭中,美國人所體現出來的韌性也是值得敬佩的,這與其民族的特性也有很大的關係。

美國實際上沒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民族,甚至可以說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這是一個新生的國家,這也註定美國是一個開拓型的,富有進取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冒險精神的國家。在美國短暫的歷史中,其國土面積擴大了20倍以上,人口增加了50倍以上,國力增強了100倍以上。這些,都是美國人的開拓精神,冒險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的直接體現。在在戰場上,這就是美軍能夠堅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談仁皓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從美國的表現來看,只能證明一點,那就是,戰爭還遠沒有到說結束的時候!

第40節 誘敵出擊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34節 巔峰對決第1節 海軍軍官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3節 大敵來臨第49節 飛矢第36節 時機第27節 臨陣磨槍第12節 牛脾氣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53節 單挑第16節 誰是第一?第31節 “逃犯”歸來第58節 於事無補第34節 迫敵出戰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3節 原子彈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4節 附帶問題第28節 軍人之魂第30節 迎頭痛擊第48節 穿梭航線第49節 老驥伏櫪第31節 軟肋第45節 新代號第42節 驚魂未定第30節 舉棋不定第4節 緊急出發第15節 老混蛋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17節 危險遊戲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9節 變革第36節 攻勢護航第43節 逐一排除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54節 果斷追擊第10節 新戰術第22節 顯示決心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5節 毫釐之差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30節 包餃子第51節 並不狡猾的狐狸第29節 決戰第7節 各爲其主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40節 闖禍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0節 奇遇(上)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3節 海軍之威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4節 信心第20節 孤軍深入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65節 戰略空運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47節 喜訊第13節 超級艦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63節 島嶼絞肉機第1節 勝利返航第3節 前沿島嶼第63節 撲朔迷離第1節 歸來第51節 起因第5節 另類航母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21節 新位置(下)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40節 無關痛癢第8節 北上的通道第76節 老天爺變第47節 絕不放棄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15節 老混蛋第13節 前哨戰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53節 鞭長莫及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5節 飛向黎明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33節 臨時政委第90節 勝利?失敗?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3節 臨危授命
第40節 誘敵出擊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34節 巔峰對決第1節 海軍軍官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53節 鞭長莫及第33節 大敵來臨第49節 飛矢第36節 時機第27節 臨陣磨槍第12節 牛脾氣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53節 單挑第16節 誰是第一?第31節 “逃犯”歸來第58節 於事無補第34節 迫敵出戰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23節 原子彈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4節 附帶問題第28節 軍人之魂第30節 迎頭痛擊第48節 穿梭航線第49節 老驥伏櫪第31節 軟肋第45節 新代號第42節 驚魂未定第30節 舉棋不定第4節 緊急出發第15節 老混蛋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17節 危險遊戲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9節 變革第36節 攻勢護航第43節 逐一排除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54節 果斷追擊第10節 新戰術第22節 顯示決心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5節 毫釐之差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30節 包餃子第51節 並不狡猾的狐狸第29節 決戰第7節 各爲其主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40節 闖禍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0節 奇遇(上)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3節 海軍之威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4節 信心第20節 孤軍深入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65節 戰略空運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47節 喜訊第13節 超級艦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63節 島嶼絞肉機第1節 勝利返航第3節 前沿島嶼第63節 撲朔迷離第1節 歸來第51節 起因第5節 另類航母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21節 新位置(下)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40節 無關痛癢第8節 北上的通道第76節 老天爺變第47節 絕不放棄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15節 老混蛋第13節 前哨戰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53節 鞭長莫及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5節 飛向黎明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33節 臨時政委第90節 勝利?失敗?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3節 臨危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