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節 帝國恩怨(下)

房間裡出現了短暫的沉默,最後談仁皓打破了沉默。

“不管怎麼說,我們總得做點什麼吧!”談仁皓當初從紀曉賓上校那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的反應與郝東覺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上校對我們上一份報告非常滿意,他已經準備提交給廖漢翔將軍,然後推廣新的訓練計劃。這次,上校給我們的任務輕鬆了很多,所以,我們也不能讓上校失望!”

“好吧,那我們該怎麼做?”常薦新要比其他兩人平靜得多。

談仁皓笑着朝常薦新點了點頭。“我們首先要收集日本海軍艦隊的資料,針對有可能來訪的艦隊做好分析報告,然後再拿出一份友誼演習的計劃大綱來。具體的演習計劃,將有另外的人來負責,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前期準備!”

“日本有四支艦隊,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郝東覺所說的日本的四支艦隊分別是本土艦隊,東洋聯合艦隊,南方艦隊,以及西南聯合艦隊。這四支艦隊分別負責日本本土,日本東北的北太平洋地區,南方以特魯克爲中心的太平洋地區,以及針對帝國這邊的西太平洋地區這四個方向上的防禦與作戰行動。其中對帝國威脅最大的就是其本土艦隊與西南聯合艦隊。

“這就是我們要確定的,首先必須要判斷出到底是哪支艦隊來訪,然後再針對性的制訂演習計劃。”談仁皓坐了下來,“上校告訴我的是,西南聯合艦隊來訪的可能性最大,不過也不排除臨時換成其他艦隊的可能性。你們認爲日本這次會派什麼艦隊來訪?”

“如果是針對性的訪問,那麼西南聯合艦隊的可能性最大!”常薦新微微皺了下眉毛,“至少,在性質上,日本西南聯合艦隊與我們很相似,都是以航空作戰爲重點的艦隊,日本第一批建造的兩艘快速艦隊航母都在西南聯合艦隊。”

“對,如果這次只訪問那霸港,並且要與我們進行聯合演習的話,那麼日本派遣西南聯合艦隊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談仁皓沒有急着開口,不過他也比較贊同兩人的觀點。

自從上次大戰結束之後,經過了兩輪軍備談判,世界上最主要的九個海軍強國在帝國的松江簽訂了《松江九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簡稱《松江條約》)。該條約對美利堅合衆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王國,德意志帝國,意大利王國,俄羅斯帝國,波斯帝國,日本以及唐帝國這世界上最主要的九個海軍強國的軍備力量從大到戰列艦,小到驅逐艦的數量,排水量,火炮口徑以及數量等等都做了極爲嚴格的限制。這其中,也包括了對新興出現的航空母艦。

按照條約規定,唐帝國,美利堅合衆國以及大英帝國可以建造總排水量十二萬噸的三艘航母,而日本,法蘭西王國,波斯帝國只能建造總共八萬噸的航母。這裡面還對航母的具體排水量,幾何尺寸以及載機的數量做了嚴格的限制。在該條約生效之後,六個擁有航母建造權的國家都先後開工建造了自己的航母,而日本就是最爲積極的一個。

日本在上次大戰結束後兩年(條約還沒有生效)的時候改裝了第一艘試驗型航母“鳳翔”號,從中獲得了很多經驗,並且完善了航母技術。隨後,日本將正在建造中的“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改裝爲航母。

按照條約限制,日本擁有的主力艦(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已經超過了規定,新建造的“天城”級將面臨全面拆毀的危險。因此,日本就將還在船臺上的“天城”號與“赤城”號改裝爲航母,不過在後來的一場地震損壞了“天城”號的龍骨,就只剩下了“赤城”號一艘航母了。不過“赤城”號只能算是一艘半試驗性的航母,在其服役後的八年時間中,一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改裝,幾乎就是一直待在船廠裡的,連出海訓練的時間都很少。

在“赤城”號的改裝經驗上,日本將另外一艘設計中的戰列艦改建,以頂替在地震中被損毀的“天城”號。這就是“加賀”號航母。原本是“土佐”級戰列艦中的一艘。“加賀”號的建造工作比“赤城”號幾乎是同時開始的,不過卻晚了一年完工。兩者的外形極爲相似,而且排水量還更大一點。

按照條約規定,由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改裝的航母排水量可以達到33000噸,而全新建造的航母排水量不能超過23000噸。而“赤城”號與“加賀”號的排水量都接近了35000噸,日本宣佈的是32000噸。算上“鳳翔”號,日本還剩下了8000噸的航母建造量。在這一情況下,日本決定建造一艘全新的類似於“鳳翔”號的小型航母,不過後來發現建造小型航母得不償失,日本就仍然沿用了改裝的方法,使用排水量8000多噸的“青葉”號重巡洋艦的船體,改裝一艘小型航母。不過最後這艘被命名爲“龍嚷”號的航母排水量近13000噸,而不是8000噸!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日本在發展航母的道路上也是一波三折,與其他列強的海軍幾乎是一樣的,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小步快跑成爲了各國發展航母的主要選擇。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日本還在繼續設計新的航母,作爲一支頂尖的二流海軍強國,日本將航母這種新出現的海戰利器做爲了挑戰其西面強大的唐帝國的一種重要手段。至少,在這一點上,日本海軍比唐帝國的海軍做得更好!

三個人都知道,現在日本的四艘航母全都編在西南聯合艦隊,這是挑釁唐帝國的明顯表現。不過,現在這四艘航母中,塊頭最大的“赤城”號與“加賀”號都分別返回了船廠進行改造,因此,前來訪問那霸的是暫時只擁有兩艘輕型航母的西南聯合艦隊。

第48節 決勝因素第46節 錯位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17節 觀戰第59節 戰利品第31節 突然打擊第5節 實力差距第3節 踢門行動第38節 關鍵因素第54節 重型魚雷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31節 死鬥第14節 絕密計劃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3節 烽火再起第42節 大敵來臨第20節 繼續攻擊第51節 起因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53節 海上封鎖第41節 百密一疏第48節 多手準備第9節 西方戰線第15節 野心第4節 共勉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1節 荒漠基地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35節 迎風起飛第37節 地面鏖戰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3節 整裝第36節 斯普魯恩斯的意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1節 全面備戰第4節 緊急出發第7節 獨苗第24節 炮轟海港第36節 火焰羣島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11節 重點:進攻第38節 歸宿第2節 利好消息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29節 殺回戰場第11節 法國淪陷第32節 航的驕傲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46節 兩敗俱傷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6節 兵行險招第22節 整頓第5節 北上第40節 內部平衡第45節 逼敵決戰第42節 “圓滿”返航第13節 海陸合作第29節 討價還價第46節 力所不逮第2節 機動艦隊第12節 爭論第18節 軟肋第24節 艦隊的漏洞(上)第52節 戰鬥信號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22節 艦隊東進第41節 點名轟炸第15節 風口第4節 北海海戰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7節 大小姐(下)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10節 對等競爭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50節 打草驚蛇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9節 帝國利益第33節 壓路機行動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71節 蚊集式攻擊第53節 掠奪勝利第7節 冒險第14節 兩手準備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34節 決定迎戰
第48節 決勝因素第46節 錯位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17節 觀戰第59節 戰利品第31節 突然打擊第5節 實力差距第3節 踢門行動第38節 關鍵因素第54節 重型魚雷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31節 死鬥第14節 絕密計劃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3節 烽火再起第42節 大敵來臨第20節 繼續攻擊第51節 起因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53節 海上封鎖第41節 百密一疏第48節 多手準備第9節 西方戰線第15節 野心第4節 共勉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1節 荒漠基地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35節 迎風起飛第37節 地面鏖戰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3節 整裝第36節 斯普魯恩斯的意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1節 全面備戰第4節 緊急出發第7節 獨苗第24節 炮轟海港第36節 火焰羣島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11節 重點:進攻第38節 歸宿第2節 利好消息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29節 殺回戰場第11節 法國淪陷第32節 航的驕傲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46節 兩敗俱傷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6節 兵行險招第22節 整頓第5節 北上第40節 內部平衡第45節 逼敵決戰第42節 “圓滿”返航第13節 海陸合作第29節 討價還價第46節 力所不逮第2節 機動艦隊第12節 爭論第18節 軟肋第24節 艦隊的漏洞(上)第52節 戰鬥信號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22節 艦隊東進第41節 點名轟炸第15節 風口第4節 北海海戰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7節 大小姐(下)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10節 對等競爭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50節 打草驚蛇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9節 帝國利益第33節 壓路機行動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71節 蚊集式攻擊第53節 掠奪勝利第7節 冒險第14節 兩手準備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34節 決定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