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南下的通道

圍繞着萊城,新不列顛羣島,所羅門羣島,以及所羅門海附近其它島嶼的爭奪戰持續了一年有餘,這是自馬里亞納羣島爭奪戰之後,唐美兩國軍隊在太平洋上第二次大規模廝殺,而且是開戰以來,兩國軍隊交戰時間最長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最後以美軍的主動撤退而結束。

圍繞着所羅門海周圍的島嶼,據點的爭奪戰的持續時間遠超過了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不過,這實際上是一場由衆多小戰役所組成的大戰役,從戰役的緊張程度,以及規模上來看,實際上比馬里亞納羣島戰役還是要差一點的。

這次戰役在總體戰略上反應出了唐美兩國在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之後都進入了疲憊狀態,而且雙方之間的戰略平衡並沒有被完全打破,所以纔會拖上一年多,而最終甚至沒有來一次總決戰,以美軍主動撤退,收縮防線的方式而結束。

馬里亞納羣島戰役是唐美兩國第一次正面碰撞,而在當時,唐帝國海軍的實力正處於頂峰狀態,特別是在以凌厲的反擊擊敗了日本之後,唐帝國海軍不僅實力大增,而且在士氣,鬥志方面都達到了頂峰,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同樣,美國通過兩年的準備,積聚了戰鬥力,而且美國海軍是一支生力軍,雖然在士氣,鬥志,官兵的素質,以及戰爭經驗方面比唐帝國海軍差了一大截,可在實力上,並不比唐帝國海軍差,不然也不可能在開戰初期就偷襲唐帝國艦隊,並且差點導致唐帝國海軍轉入戰略防禦。

正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在馬里亞納羣島上的爭奪可以說是異常的激烈,而且戰役進行得極爲緊湊,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帝國派上了幾乎所有的艦隊。還有最強悍的陸戰隊,最精銳的航空兵,而美國海軍則將積蓄的力量全都爆發了出來。因此在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中,雙方你來我往,互有攻防,打得異常的激烈,戰局也數次波動,直到美國海軍失去了反擊能力之後。唐帝國陸戰隊都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纔打下了關島,取得了戰役地勝利。

經過了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之後,對交戰雙方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休養一段時間,等元氣恢復過來之後再發動進攻或者是反擊。可同時,交戰雙方也都意識到,如果停止進攻或者反擊,那麼對手也將恢復元氣,而結果就是與對方再打一場馬里亞納羣戰役式的大決戰,而且雙方都不能完全肯定自己將是決戰的勝利者。在此情況下。休整是不可能的。

自己休整也是在給敵人機會,那麼,就必須要進攻。或者是反擊,絕不能讓敵人得到喘息的機會!

從戰略層面上來看,雙方的決策實際上都是正確的。

唐帝國是馬里亞納羣島戰役地勝利者,那麼就應該乘勝追擊,在敵人緩過氣來之前擴大勝利,鞏固勝利,同時進一步打擊敵人的士氣,消耗掉敵人的力量,朝着最後的勝利前進。美國作爲馬里亞納羣島戰役的失敗者,更清楚穩住防線。擋住敵人的進攻有多麼的重要,而被動防禦的結果肯定是失敗,因此選擇戰役性的反擊,通過主動反擊來擋住敵人的進攻,拖住敵人地步伐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唐帝國選擇的戰略進攻方向是西南太平洋,其最終目的是攻佔澳洲大陸,剪除美國地羽翼,並且控制資源極爲豐富,而人口又很少。離美國本土上萬海里的澳洲大陸。至於進攻澳洲大陸的重要性,戰略價值,這一點前面已經分析了,所以不再累述。

美國選擇反擊的方向則是中太平洋,而其最終目的是要打回馬里亞納羣島,以此向唐帝國本土進軍,甚至讓日本恢復戰鬥力。這一點的戰略價值,以及重要性在前面也做過詳細闡述,所以也不多說了。

正因爲交戰雙方的戰略進攻與戰略反擊的方向不一樣,結果導致所羅門海這邊的戰鬥久拖不下。

唐帝國在兵力上的優勢是西南太平洋上獲勝地基礎,而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戰場距離唐帝國更近,而且唐帝國的中心是東南沿海,因此不管是補充給艦隊的戰艦,還是運送到戰區的部隊,作戰物資,都可以更快速的到達。相反,戰區距離美國本土更遠,更糟糕的是,美國的工業中心是東海岸與五大湖地區,不管是艦隊,還是作戰部隊,物資都需要繞上半個地球,而且還全部得經過巴拿馬運河才能進入太平洋。這樣一來,不但爲前線部隊補充兵力與物資困難,而且艦隊與船隊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都在唐帝國情報組織的監視之下,結果導致美軍的行動被唐帝國掌握,在戰略上極爲被動。最終,美軍的數次反擊成爲了“添油”戰術,每次反擊都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就更難以取勝了。

美軍數次的大規模反擊是導致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作戰時間延長的關鍵因素,雖然這最終沒有能夠改變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結果,但是卻讓唐帝國不得不數度分兵去守不得不守的中太平洋防線,而且還因此損失數艘航母,艦隊數次嚴重受創,難以有效的支援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進攻,而進攻也就難以迅速獲得勝利了。

實際上,交戰雙方的戰略方向都是極爲明確的。唐帝國主攻西南太平洋,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在中太平洋方向上採取防守態勢。相反,美軍則主攻中太平洋方向,依靠西南太平洋上的基地羣,以及澳洲大陸的力量穩固防禦,遲緩唐帝國的戰略進攻。

戰爭打到這個程度,雙方對對手的目的也極爲清楚了。當然,戰爭最終拼的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特別是工業,資源以及科技這三方面的力量。當然,這也在拼雙方指揮官的能力,軍隊官兵的戰鬥力等。

所羅門羣島戰役也是斷斷續續,打打停停,在磨了一年多之後,終於打了個結果出來。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交戰雙方都損失慘重。唐帝國的勝利來之不易,而美軍的失敗也是在卓絕努力之後地失敗。如果這是一場競技的話,那麼美軍雖敗猶榮,可這是一場戰爭,在戰場上只有狀元,沒有榜眼。

從戰後公佈的資料來看,在這場戰役中,唐帝國海軍損失大型戰艦與船隻(排水量1600噸以上)49艘。陣亡官兵7200餘人,傷殘12000餘人。

唐帝國海軍陸戰隊損失艦艇72艘,陣亡官兵38000餘人,傷殘49000餘人。

航空兵損失飛機2100餘架,陣亡以及失蹤飛行員1800餘名,傷殘1100餘人。另外,在整個戰役期間,總計消耗彈藥45萬餘噸,燃料3200萬升,其他物資超過了25萬噸。

美軍的損失與投入並不在此之下。美國海軍損失大型戰艦73艘。

陣亡官兵16000餘人。傷殘24000餘人。美軍地面部隊陣亡官兵58000餘人,傷殘127000餘人。航空兵損失飛機3800餘架,陣亡及失蹤飛行員3200餘人。傷殘1800餘人。老,在整個戰役期間,總計消耗彈藥38萬餘噸,燃料4800萬升“其他作戰物資40萬噸以上。

不說別的,交戰雙方在這場戰役中消耗掉的所有作戰物資(包括彈藥,燃料,食品,藥品。衣物,帳篷等等)如果用載重量1萬噸的船隻來運送的話,就需要調集至少近兩百艘商船才能裝滿,如果把投入作戰地戰機,坦克,火炮,車輛,兵員等等都計算進去,交戰雙方至少需要動員數百艘商船進行運輸!而且。這還沒有算上這些商船所需要的燃料,所配備的人員,以及在運輸途中可能出現的損失等!

在當時,恐怕也就只有唐帝國與美國才承受得起這種大規模的消耗戰了,而別的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廣袤的海洋戰場上打這種動輒出動幾十萬兵力,持續時間一年以上的作戰行動的。從戰後唐帝國公佈的一些數據上就能看出這場戰役地規模之巨大了,在戰役期間,唐帝國前線作戰部隊一共寄出了2100萬封信件,收到了1900萬封信件,光是將這些信件集中起來,都有足足近千噸重了!

這是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消耗戰,交戰雙方的消耗都極爲巨大。與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不一樣,上次交戰雙方速戰速決,數個月內決出勝負,而且勝得快,敗得也快,雙方都很快地進行了調整。可所羅門羣島戰役卻是更是一場拉鋸戰,是通過拼消耗,拼損失,拼承受能力來決定勝負地一場戰役。

這也預示着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肯定會更加的激烈。比起其他的戰場來講,在這個戰場上,交戰雙方的實力更加平衡,而且除了唐帝國與美國之外,其他國家幾乎對太平洋戰場沒有任何影響力。這裡就是唐帝國與美國的戰場。

在大陸戰場上,唐帝國的實力有壓倒性的優勢,俄羅斯的戰敗只是遲早的事情。在西歐戰場上,雖然法國還在堅持,但是隻要俄羅斯戰敗,法國就不可能在陸地上擋住德國地裝甲兵。而在北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海軍的努力多數都是徒勞的,從24年下半年開始,美英法三國投入的新的運輸船隻的載重噸就已經超過了被潛艇擊沉的數量,北大西洋上的海運能力已經開始恢復了。而在東地中海戰場上,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的聯合艦隊難以對躲在岸基航空兵保護下地波斯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在北非戰場上,意西聯軍更難以攻破由唐帝國遠征軍與波斯軍隊組織的亞歷山大防線,推進到蘇伊士運河仍然遙遙無期。

換句話說,除了大陸戰場之外,最可能有變數的就是太平洋戰場。

而且俄羅斯什麼時候戰敗,直接決定了唐帝國什麼時候進軍澳洲大陸。

所羅門羣島戰役只是唐帝國爲進軍澳洲大陸做的鋪墊,這相當於是踢開了澳洲大陸外圍柵欄上的大門,爲進入澳洲大陸做好了準備而已。

從戰役的層面上講,攻佔所羅門羣島,實際上就爲接下來進入珊瑚海奠定了進出。而珊瑚海是通往澳洲大陸東南部核心地區的必經通道。

澳洲大陸是一塊大陸,而不是一座島嶼,雖然唐帝國可以在大陸西面,西北,乃至北部地區登陸,可問題是,在這些地區登陸的直接後果就是不得不與美軍在這塊廣袤的大陸上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這更是一個大規模消耗的戰場。相對而言,通過前期的努力,奪取前往澳洲大陸東南部,至少是東部地區的跳板,然後直接進攻澳洲大陸的核心地區,這更爲有效,也更爲便捷,能夠更迅速的擊敗對手,獲得勝利,而不是陷入到持久消耗戰的泥潭中去。

從唐帝國在所羅門羣島上的大規模投入,美國方面也能夠很清楚的掌握唐帝國的戰略意圖,因此也就針鋒相對的做了部署。當然,在進攻澳洲大陸之前,唐帝國還得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擊敗俄羅斯,獲得大陸戰爭的勝利,二是控制珊瑚海,讓陸戰隊可以順利登上澳洲大陸。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美國也自然能夠判斷出這兩點來,因此,爲了守住澳洲大陸,美國就必須要讓唐帝國無法實現這兩個目的。

戰略上,向俄羅斯提供更多的支持,並且設法牽制住德國陸軍是拖延大陸戰爭最有效的辦法,在無法拖住唐帝國陸軍的時候,也就只能這麼幹了。

戰役上,爭取珊瑚海的制海權,讓唐帝國海軍在珊瑚海徹底失敗,這是唯一能夠阻擋唐帝國海軍南下的辦法。

也就是所羅門羣島戰役結束之後不久,美國就已經制訂出了這兩個方向上的計劃,並且立即開始實施,爲他們堅守澳洲大陸做好準備。

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5節 意外的對決第54節 天網第49節 老驥伏櫪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4節 “火炬”戰役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15節 參謀長的態度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35節 強弩之末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65節 絕不逃避第7節 擊敵要害第35節 超級新嫩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15節 側翼衝擊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29節 退讓第55節 全速出擊第24節 軍事報復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8節 地面主力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12節 新生中將第19節 尾跡第16節 單程突擊第7節 踏上征途第14節 僞政府第49節 老驥伏櫪第66節 硝煙散盡第11節 大西洋海狼第22節 盤古計劃第13節 烽火再起第35節 大洋狂濤第45節 敵人頭頂第3節 整裝第29節 與時間的競賽第23節 緊急召喚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82節 新判斷第33節 重兵雲集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68節 炸彈專家第22節 趕盡殺絕第23節 一波三折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68節 認輸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8節 “發動機”第32節 澳洲攻略第54節 重型魚雷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8節 遠航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7節 耗子藥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33節 血色夕陽第46節 兩敗俱傷第27節 問責第28節 要害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45節 戰場馳援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72節 實戰檢驗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12節 友好演習(上)第18節 再添麻煩第36節 機動艦隊第39節 艦隊分配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44節 圍獵第42節 “圓滿”返航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59節 超低空衝刺第16節 黃昏出擊第36節 調虎離山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1節 接觸第14節 影子殺手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3節 困獸猶鬥第24節 扣下的扳機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1節 誰的責任第31節 特種作戰第34節 自救
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5節 意外的對決第54節 天網第49節 老驥伏櫪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4節 “火炬”戰役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15節 參謀長的態度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35節 強弩之末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65節 絕不逃避第7節 擊敵要害第35節 超級新嫩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15節 側翼衝擊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29節 退讓第55節 全速出擊第24節 軍事報復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8節 地面主力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12節 新生中將第19節 尾跡第16節 單程突擊第7節 踏上征途第14節 僞政府第49節 老驥伏櫪第66節 硝煙散盡第11節 大西洋海狼第22節 盤古計劃第13節 烽火再起第35節 大洋狂濤第45節 敵人頭頂第3節 整裝第29節 與時間的競賽第23節 緊急召喚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82節 新判斷第33節 重兵雲集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68節 炸彈專家第22節 趕盡殺絕第23節 一波三折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68節 認輸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8節 “發動機”第32節 澳洲攻略第54節 重型魚雷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8節 遠航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7節 耗子藥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33節 血色夕陽第46節 兩敗俱傷第27節 問責第28節 要害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45節 戰場馳援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72節 實戰檢驗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12節 友好演習(上)第18節 再添麻煩第36節 機動艦隊第39節 艦隊分配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44節 圍獵第42節 “圓滿”返航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59節 超低空衝刺第16節 黃昏出擊第36節 調虎離山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1節 接觸第14節 影子殺手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3節 困獸猶鬥第24節 扣下的扳機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1節 誰的責任第31節 特種作戰第34節 自救